GB17378.4-1998 子=饭 1气体流量计;2-活芯气体采样管;3-汞蒸气发生瓶 图2噪气-吸收装置图 6.2.5.3.2取两个活芯气体采样管(包氏吸收管),各加入10mL吸收液(6.2.3,5),按曝气吸收装置 示意图将气路系统接好。第一级吸收管(1)是除去载气中的汞,不必每次更换 6.2.5.33向水蒸气发生瓶中加入5mL氯化亚锡溶液(6.2.3.6),立即塞紧瓶塞,接通抽气泵,以 1500mL/min的流速曝气15min。 6.25.3.4取下第二级吸收管(2),将吸收液全量移入具塞比色管中。用总量为10mL的水分三次洗 涤吸收管(2),洗涤液并入比色管中。滴加盐酸羟胺溶液(6.2.3.8)至红色褪尽后,再加入2滴(共约7~ 8滴),充分振荡,开盖放置30min 6.2.5.35以下按6.2.5.2.3~6.2.5.2.5步骤测定吸光值A。 6.2.5.4空白测定 空白与样品同时平行测定,以无汞纯水代替样品,其消化及测定的步骤和条件与样品完全相同。测 得吸光值Ab 6.2.6记录与计算 将测得数据记入附录表A2中,由测得的吸光值A-Ab查标准曲线或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得水样 中汞的微克数m。按式(4)计算水样中汞的浓度。 cHg=×1000 ……(4) 式中:cH-水样中汞的浓度,pg/L; m—一由标准曲线查得的汞量,pg; V—水样体积,mL 6.2.7精密度和准确度 四个实验室测定同一天然海水加标样品,内含:汞200Ag/L,相对误差:6.1%;重复性(r) 17g/L; 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3.4%;再现性(R):36μg/L;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6.9% 6.2.8注意事项 6.2.8.1所用玻璃仪器均须用1+9硝酸(HNO3)溶液浸泡,清洗干净备用。 6.2.8.2二价锰(Mn2+)必须洗除干净,否则影响测定 6.2.8.3振摇(6.2.5.2.4步骤)时强度不宜过大,并且各管振荡强度与次数尽可能一致 6.3金捕集冷原子吸收光度法 6.3.1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适用于大洋水近岸海水、地面水、以及自来水超痕量汞的测定 检出限:2.7×10-3g/L。 有机质、氧化性物质和其他易挥发物质,会降低或破坏金丝的捕集能力,当测定受污染较重的水体 时,须先经高倍稀释 6.3.2方法原理
GB 17378.4一 1998 接抽气泵 1一气体流量计;2一活芯气体采样管;3一汞蒸气发生瓶 图 2 曝气一吸收装置图 6.2-5-3.2 取两个活芯气体采样管(包氏吸收管),各加入 10 mL吸收液(6.2-3-5),按曝气一吸收装置 示意图将气路系统接好。第一级吸收管(1)是除去载气中的汞,不必每次更换。 6.2-5-3.3 向水蒸气发生瓶中加入 5 mL氯化亚锡溶液((6-2.3-6),立即塞紧瓶塞,接通抽气泵,以 1 500 mL/min的流速曝气 15 min, 6.2-5-3.4 取下第二级吸收管(2),将吸收液全量移入具塞比色管中。用总量为 10 mL的水分三次洗 涤吸收管(2),洗涤液并入比色管中。滴加盐酸轻胺溶液((6.2.3.8)至红色褪尽后,再加入 2滴(共约7- 8滴),充分振荡,开盖放置 30 min. 6.2-5-3.5 以下按 6.2.5.2.3^6.2.5.2.5步骤测定吸光值 Aw o 6.2.5.4 空白测定 空白与样品同时平行测定,以无汞纯水代替样品,其消化及测定的步骤和条件与样品完全相同。测 得吸光值Ab o 6.2.6 记录与计算 将测得数据记入附录表 A2中,由测得的吸光值 A,-A、查标准曲线或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得水样 中汞的微克数 m。按式 ((4)计算水样中汞的浓度 。 CH:一等X‘000 ························… … (4) 式中:CHe— 水样中汞的浓度,lig/L ; m— 由标准曲线查得的汞量,119 ; V— 水样体积,mL o 6.2.了 精密度和准确度 四个实验室测定同一天然海水加标样品,内含:汞200 Kg/L,相对误差:6.100;重复性(:): 17 pg/L; 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3. 4 0o;再现性(R),36 tLg/L;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6.90o0 6.2.8 注意事项 6.2.8.1 所用玻璃仪器均须用 1+9硝酸(HNO3 )溶液浸泡,清洗干净备用。 6.2.8.2 二价锰(Mn'+)必须洗除干净,否则影响测定。 6.2.8.3 振摇((6-2.5-2.4步骤)时强度不宜过大,并且各管振荡强度与次数尽可能一致。 6.3 金捕集冷原子吸收光度法 6.3.1 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适用于大洋水、近岸海水、地面水、以及自来水超痕量汞的测定。 检出限:2. 7 X 10-3 I.g/L e 有机质、氧化性物质和其他易挥发物质 ,会降低或破坏金丝的捕集能力,当测定受污染较重的水体 时,须先经高倍稀释。 6.3.2 方法原理
GB17378.4-1998 样品经硫酸-过硫酸钾消化,有机汞转化为无机汞,在还原剂氯化亚锡的作用下,汞离子还原为金属 汞,汞蒸气被载气带入金捕集器与金丝生成金汞齐。加热金丝,释放汞蒸气,由载气导入测汞仪吸收池 中。在253.7nm波长,测定汞原子特征吸光值。 6.3.3试剂及其配制 除非另作说明,本法中所用试剂均指分析纯,水均指无汞纯水或等效纯水 63.3.1汞标准溶液 6.3.31.1汞标准贮备溶液:1.00mg/mLHg 准确称取0.1354g氯化汞(HgCl2,优级纯,预先在硫酸干燥器中干燥)于10mL烧杯中,用硝酸溶 液(6.3.3.2)溶解,全量移入100mL棕色量瓶中,加入1.00mL重铬酸钾溶液(6.3.3.10),用硝酸溶液 (6.3.3.2)稀释至标线混匀。此溶液1.00mL含1.00mg汞。冰箱保存 6.331.2汞标准中间溶液:10.0g/mL。 量取1.00mL汞标准贮备溶液(6.3.3.1.1)于100mL量瓶中〔瓶内预先加入约50mL硝酸溶液 (6.332),加入1.0mL重铬酸钾溶液(6.33.10),用硝酸溶液(6,33,2)稀释至标线,混匀。此溶液 1.00mL含10.0g汞,冰箱保存。 6.331.3汞标准使用溶液:0.100g/mL 量取1.00mL汞标准中间溶液(6.3.3.1.2)于100mL量瓶中[瓶内预先加入约50mL硝酸溶液 (6.3.3.2)〕,加入1.0mL重铬酸钾溶液(6,3.3.10),用硝酸溶液(6.3,3.2)稀释至标线,混匀。此溶液 1.00mL含0.100汞。冰箱保存。此溶液可使用二个月。 6.3.32硝酸溶液:1+19。 量取50mL硝酸(HNO3,P=1.42g/mL,优级纯)加到950mL去离子水中,混匀。 6.33.3硫酸(H2SO4):p=1.84g/mL,工艺超纯 6.3.34过硫酸钾溶液:508/L, 称取5.0g过硫酸钾(K2S2O3,优级纯),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贮存于试剂瓶中。 6.33-5盐酸羟胺溶液:100g/L 称取25.0g盐酸羟胺(NH2OH·HCl1)溶于水并稀释至250mL,贮存于试剂瓶中。 336氯化亚锡溶液:100g/L。 称取10.0g氯化亚锡(SnCl2·2HO,优级纯),加于90mL盐酸溶液(6.33.7)中,加热溶解,加盐 酸溶液(63.37)稀释至100mL。贮存于试剂瓶中。临用现配。 6.3.3.7盐酸溶液:1+1 量取50mL盐酸(HCl,p=1.19g/mL,优级纯)缓慢倾入50mL水中。 6.3.3.8无水氯化钙(CaCl2) 6.3.3.9活性炭:I型颗粒。 6.3310重铬酸钾溶液:0.5g/L。 称取0.5g重铬酸钾(K2Cr2O2),溶于水,并稀释至1L。 6.34仪器及设备 金捕集冷原子吸收测汞仪见图3
GB 17378.4一 1998 样品经硫酸一过硫酸钾消化,有机汞转化为无机汞,在还原剂氯化亚锡的作用下,汞离子还原为金属 汞,汞蒸气被载气带入金捕集器与金丝生成金汞齐。加热金丝,释放汞蒸气,由载气导入测汞仪吸收池 中。在253.7 nm波长,测定汞原子特征吸光值。 6.3.3 试剂及其配制 除非另作说明,本法中所用试剂均指分析纯,水均指无汞纯水或等效纯水。 6.3-3.1 汞标准溶液 6.3-3-1.1 汞标准贮备溶液:1. 00 mg/mL-Hg, 准确称取0. 135 4 g氯化汞(HgC12,优级纯,预先在硫酸干燥器中干燥)于10 mL烧杯中,用硝酸溶 液(6-3.3-2)溶解,全量移入 100 mL棕色量瓶中,加入 1. 00 mL重铬酸钾溶液((6. 3. 3. 10),用硝酸溶液 (6.3.3.2)稀释至标线,混匀。此溶液 1. 00 mL含 1. 00 mg汞。冰箱保存。 6.3.3.1.2 汞标准中间溶液:10. 0 j.g/mL, 量取 1. 00 mL汞标准贮备溶液(6.3.3.1.1)于 100 mL量瓶中〔瓶内预先加入约 50 mL硝酸溶液 (6.3.3.2)),加入 1. 0 mL重铬酸钾溶液((6.3.3.10),用硝酸溶液((6.3.3.2)稀释至标线,混匀。此溶液 1. 00 mL含10. 0 jig汞,冰箱保存。 6.3.3.1.3 汞标准使用溶液:0.100 j.g/mL, 量取 1. 00 mL汞标准中间溶液((6-3. 3.1-2)于 100 mL量瓶中〔瓶内预先加入约 50 ml一硝酸溶液 (6.3.3.2)7,加入 1. 0 mL重铬酸钾溶液(6.3.3.10),用硝酸溶液(6.3-3.2)稀释至标线,混匀。此溶液 1. 00 mL含0. 100 jig汞。冰箱保存。此溶液可使用二个月。 6.3-3.2 硝酸溶液:1-19, 量取50 mL硝酸(HNO,,p=1.42 g/mL,优级纯)加到950 rnL去离子水中,混匀。 6.3-3.3 硫酸(H2SO,):p=1.84 g/mL,工艺超纯。 6.3.3.4 过硫酸钾溶液:50 g/L, 称取 5. 0 g过硫酸钾(K2S208,优级纯),溶于水并稀释至 100 mL,贮存于试剂瓶中。 6.3.3.5 盐酸羚胺溶液:100 g/L, 称取25. 0 g盐酸经胺(NH,OH·HCl )溶于水并稀释至250 mL,贮存于试剂瓶中。 6.3-3.6 氯化亚锡溶液:100 g/L, 称取 10. 0 g氯化亚锡(SnC12·2H20,优级纯),加于 90 mL盐酸溶液(6.3-3.7)中,加热溶解,加盐 酸溶液(6.3.3.7)稀释至 100 mL,贮存于试剂瓶中。临用现配。 6.3-3.7 盐酸溶液:1+1, 量取50 mL盐酸(HCI,p=1. 19 g/mL,优级纯)缓慢倾入50 mL水中。 6.33.8 无水氯化钙(Cal2) 6.3-3.9 活性炭:u型颗粒。 6.33.10 重铬酸钾溶液:0. 5 g/L, 称取 0.5 g重铬酸钾(K2Cr20,),溶于水,并稀释至 1 L, 6.3.4 仪器及设备 — 金捕集冷原子吸收测汞仪见图3
GB17378.4-1998 凸热 1—一空气压缩机;2一气体净化装置;3—气体流量调节三通阀;4—转子流量计;5-反应瓶;6—缓冲瓶; 7一金捕集器;8—汞蒸气导入三通阀;9测汞仪吸收池;10—尾气吸收瓶;11一记录仪;12—交流稳压器; 3-电吹风;14-金捕集器加热开关;15—调压变压器 图3金捕集冷原子吸收测汞装置 交流稳压器:1kVA; 气体压缩机; 10mV长图自动平衡记录仪,走纸速度300mm/h; 空气净化装置:使用带有气体进、出口的体积为500mL左右的硬质玻璃瓶二个,一个装无水 氯化钙(6.3.3.8),另一个装活性炭(6.339)。压缩空气从下口进入,通过固体试剂,由上口排出。空气 先进入装有无水氯化钙的瓶以除去空气中的水分,再进入装有活性炭的瓶以除去汞; 金捕集器:一支长150mm,内径师~8mm的石英管,在通仪器一端1/3处,管壁有一凹陷,以 阻挡金丝移动。石英管内装2g金丝(纯度9.99%,如0.2mm)。管外用电炉丝均匀缠绕数十圈。其电流 为6A; 金捕集加热系统:2kVA调压变压器一台,开关一个。调压变压器输入220V,输出40V左右 转子流量计:量程300~3000mL/min; 电吹风; 反应瓶:由250mL玻璃洗瓶改装。如图4所示; 图4反应瓶 定量吸液管:2mL; 量瓶:100mL 试剂瓶:250,500mL; 量筒:550,100,250,500mL; 玻璃三通阀; 缓冲瓶; 样品瓶:250,500mL磨口硬质玻璃;
Gs 17378.4一 1998 1一空气压缩机;2一气体净化装置;3一气体流量调节三通阀;4一转子流量计;5一反应瓶;s-缓冲瓶; 7一金捕集器;8一汞蒸气导入三通阀;9-测汞仪吸收池;10一尾气吸收瓶;11一记录仪 ;12一交流稳压器; 13一电吹风;14一金捕集器加热开关;15一调压变压器 图 3 金捕集冷原子吸收测汞装置 — 交流稳压器:1 kVA; — 气体压缩机; - 10 mV长图自动平衡记录仪,走纸速度 300 mm/h; — 空气净化装置:使用带有气体进、出口的体积为 500 mL左右的硬质玻璃瓶二个,一个装无水 氯化钙((6-3.3-8),另一个装活性炭((6. 3.3. 9)。压缩空气从下口进入,通过固体试剂,由上口排出。空气 先进入装有无水氯化钙的瓶以除去空气中的水分,再进入装有活性炭的瓶以除去汞; — 金捕集器:一支长 150 mm,内径05^8 mm的石英管,在通仪器一端 1/3处,管壁有一凹陷,以 阻挡金丝移动。石英管内装2g金丝(纯度99.99%,00.2 mm)。管外用电炉丝均匀缠绕数十圈。其电流 为 6A; — 金捕集加热系统:2 kVA调压变压器一台,开关一个。调压变压器输入 220 V,输出40 V左右。 — 转子流量计:量程300^-3 000 mL/min; — 电吹风; — 反应瓶:由 250 mL玻璃洗瓶改装。如图 4所示; 图 4 反应瓶 — 定量吸液管:2 mL; — 量瓶:100 mL ; — 试剂瓶:250,500 mL; — 量筒:5,50,100,250,500 mL; — 玻璃三通阀; — 缓冲瓶; — 样品瓶:250,500 mL磨 口硬质玻璃 ;
GB17378.4-1998 微量进样器:100μL; 一一般实验室常备仪器和设备。 63.5分析步骤 63.5.1样品制备 现场取样后,注入样品瓶中,立即进行样品消化。每100mL水样加入2.5mL硫酸(6.3.3.3)和 5.0mL过硫酸钾(6.3,3.4),混匀。并将样品瓶用塑料袋包装好运回实验室,放置,冷消化15h以上。此 为样品消化液D 6.3.5.2样品测定 6.3-5.2.1移取消化液D107.5mL于反应瓶(5)中 6.35.22将载气接至反应瓶(5进气端,另一端放空,提起载气进气端至液面上方。通入载气半分钟, 排除瓶内气相部分中的酸气。 注意:切勿使样品鼓泡。 6.3.5.2.3加入2.0mL氯化亚锡溶液(6.3.3.6),迅速按图3所示接好装置。玻璃三通阀(8)转向尾 气吸收瓶(10)。转动玻璃三通阀(3),调载气流量为2.0L/min,鼓气3min。 6.35.2.4取下反应瓶(5)并连接缓冲瓶(6)和转子流量计(4),继续通载气半分钟,排除金捕集器中 残留水气。然后将玻璃三通阀(8)转向仪器吸收池。调载气流量0.5L/min,接通金捕集器加热开关,电 阻丝红热,汞蒸气释放,并被载气导入吸收池。当仪器信号达最大值(A)时,立即关闭加热开关 6·352.5调载气流量回到20L/min,并打开电吹风,用冷风冷却电阻丝。准备下一次分析 63.5.3绘制标准曲线 量取100mL无汞纯水,移入反应瓶中,分别用微量进样器加入:0,0.02,0.04,0.06,0.08,0.10mL 汞标准使用溶液(6.33.1.3)。 按6.3.52~6.35.35步骤逐个测定吸收值A,以吸收值A,-A0(标准空白)为纵坐标,相应的汞 量(p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636记录与计算 将测定数据记入附录表A2中,由A.-A值从工作曲线上查得或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水样中汞量 (5 式中:m水样中汞含量,g; A——水样吸光值A--Ab; 截距 b——斜率。 1000 式中:c—水样中汞浓度,g/IL; m—测得汞量,g 水样体积=100mL 6.3.7精密度和准确度 五个实验室测定同一天然海水加标样品,内含:汞1.25g/,相对误差:2.9%;重复性(r) 0.25g/L;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7.2%;再现性(R):0.28g/L;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8,1%。 6.3.8注意事项 6.3.8.1本方法由于超痕量级分析,器皿必须按要求严格清洗 382若遇到高含汞量样品,在测定该样之后,需再通电加热金丝除掉其上残留汞,以防影响下一样
GB 17378.4一 1998 — 微量进样器:100 KL; — 一般实验室常备仪器和设备 。 6.3.5 分析步骤 6.3.5.1 样品制备 现场取样后,注入样品瓶中,立即进行样品消化。每100 mL水样加入2.5 mL硫酸((6-3.3-3)和 5. 0 mL过硫酸钾(6.3-3-4),混匀。并将样品瓶用塑料袋包装好运回实验室,放置,冷消化 15h以上。此 为样品消化液Da 6.3-5.2 样品测定 6.3.5.2.1 移取消化液 D107.5 ml,于反应瓶(5)中。 6.3-5-2.2 将载气接至反应瓶(5)进气端,另一端放空,提起载气进气端至液面上方。通入载气半分钟, 排除瓶内气相部分中的酸气。 注意 :切勿使样品鼓泡 。 6.3-5-2.3 加入 2. 0 mL氯化亚锡溶液((6.3.3.6),迅速按图 3所示接好装置。玻璃三通阀(8)转向尾 气吸收瓶(10)。转动玻璃三通阀((3),调载气流量为 2. 0 L/min,鼓气 3 min, 6.3-5-2.4 取下反应瓶(5),并连接缓冲瓶(6)和转子流量计((4),继续通载气半分钟,排除金捕集器中 残留水气。然后将玻璃三通阀(8)转向仪器吸收池。调载气流量 0. 5 L/min,接通金捕集器加热开关,电 阻丝红热,汞蒸气释放,并被载气导入吸收池。当仪器信号达最大值(Aw)时,立即关闭加热开关。 6.3.5.2.5 调载气流量回到2. 0 L/min,并打开电吹风,用冷风冷却电阻丝。准备下一次分析。 6.3-5.3 绘制标准曲线 量取100 mL无汞纯水,移入反应瓶中,分别用微量进样器加入:0,0. 02,0. 04,0. 06,0. 08,0. 10 mL 汞标准使用溶液((6.3.3.1.3)0 按 6. 3.5-2-6-3.5-3.5步骤逐个测定吸收值 A,。以吸收值A,-A,(标准空白)为纵坐标,相应的汞 量(fi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6.3-6 记录与计算 将测定数据记入附录表 A2中,由A,-A、值从工作曲线上查得或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水样中汞量 ” 之, A 一 a b (5) 式中 : 式中; 6.3.7 m— 水样中汞含量+t119; A— 水样吸光值 Aw-Ab; 。一 截距; b— 斜率。 。、:一等“‘000 . … … , , . . . . … … 自 . … … , 二 (6) CH8— 水样中汞浓度,tlg/L; m- 测得汞量,t-Ag; V— 水样体积=100 mL, 精密度和准确度 五个实验室测定同一天然海水加标样品,内含:汞 1. 25 tg/L,相对误差:2. 90o;重复性(r), 0. 25 jig/L;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7. 2 Y;再现性(R):0.28 jg/L;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8.1%. 6.3.8 注意事项 6.3-8.1 本方法由于超痕量级分析,器皿必须按要求严格清洗。 6.3-8.2 若遇到高含汞量样品,在测定该样之后,需再通电加热金丝除掉其上残留汞,以防影响下一样
GB17378.4-1998 品的测定。测定样品时,浓度应由低到高逐次进行 6.38.3金丝的保护是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大量有机质和氧化性物质会破坏金丝的捕集能力。金 丝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当吸收值达最大时,应立即关闭加热开关,同时迅速冷却金丝 6.3.8.4若金丝捕集能力下降,可以取出金丝用20%氢氧化钠溶液浸泡一周左右;若因含氧化性物质 而引起的,可用盐酸羟胺溶液(6.3.3.5)浸泡几天,然后用标准溶液检査其恢复情况 6.3.8.5金丝置于石英管中,不要使其缠绕过紧,要呈网状丝团,长度大约5mm与石英管壁紧贴。 6.3.8.6样品瓶及接触样品的容器,必须用1+1硝酸溶液浸泡1小时以上。 7.1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7.1.1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本方法适用于海水中痕量铜的测定。 检出限:0.2g/L 7.1.2方法原理 在pH5~6时,水中溶解态铜与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APDC)及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DDTC)螯 合,以甲基异丁酮(MIBK)萃取分离后在铜的特征谱线处测定吸光值。 7.1.3试剂及其配制 除非另有说明,所用试剂均指分析纯,水为无铜去离子水或等效纯水。 7.1.3.1铜标准溶液 7.1.3.1.1铜标准贮备液:1.000mg/mLCu 称取0.1000g铜粉(含量99.99%),置于25mL烧杯中,加几滴水湿润,加10mL硝酸溶液 (7.1.3.9),于电热板上加热,蒸至近干。取下稍冷,加2mL硝酸溶液(7.1.3.9),微热溶解。取下冷却 全量转入100mL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混匀。 7.1.3.1.2铜标准中间液:1.000gg/mL 移取10.0mL铜标准贮备液(7.1.3.1.1),置于100mL量瓶中,加硝酸溶液(7.1.3.10)至标线,混 匀。此溶液1mL含铜100.0g。移取1.00mL此溶液,置于100mL量瓶中,加硝酸溶液(7.1.3.10)至 标线,混匀。 7.1.31.3铜标准使用液:20.0Ag/L 移取2.00mL铜标准中间液(7.1.3.1.2),置于100mL量瓶中,加硝酸溶液(7.1.3.10)至标线,混 匀。此溶液1.00mL含铜0.0200μg 7.1.3.2酒石酸铵溶液 称取46g酒石酸铵(C1H12O2N2),用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用时与络合剂一起提纯。 7.1.3.3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APDC)-二乙氨基二硫代氨甲酸钠(DDTC-Na)混合液 先将APDC(CH12N2S2)溶液(10g/L)和 DDTC-Na(CH10NS2Na·3HO)溶液(10g/L)等体积混 合,用定性滤纸过滤后再与酒石酸铵溶液(7.1.32)等体积混合,于分液漏斗内,加MIBK(7.1.3.5)使 水相与MIBK的体积比约为6+1,萃取2min。待分层后放出水相,弃去有机相。再按同样步骤萃取3 次。最后,水相用离心机分离至清后待用。当日配制。 7.1.3.4溴甲酚绿指示液:1g/L 称取0.1g溴甲酚绿(C2H1O3BrS),溶于100mL乙醇(C2HOH)溶液(7.1.3.12)中。 7.1.3.5甲基异丁基酮(MIBK,CH12O):优级纯,如果含干扰杂质,用石英亚沸蒸馏器蒸馏提纯 7.1.3.6环已烷(C6H12)-MIBK混合液:1+4 7.1.3.7氨水(NH3·H2O:P=0.90g/mL),优级纯 若次级氨水(NH3·H2O,P=0.90g/mL)须用等温扩散法提纯(见6.2.3.9)
GB 17378.4一 1998 品的测定。测定样品时,浓度应由低到高逐次进行。 6.3-8.3 金丝的保护是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大量有机质和氧化性物质会破坏金丝的捕集能力。金 丝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当吸收值达最大时,应立即关闭加热开关,同时迅速冷却金丝。 6.3-8.4 若金丝捕集能力下降,可以取出金丝用 200o氢氧化钠溶液浸泡一周左右;若因含氧化性物质 而引起的,可用盐酸轻胺溶液(6.3. 3-5)浸泡几天,然后用标准溶液检查其恢复情况。 6.38.5 金丝置于石英管中,不要使其缠绕过紧,要呈网状丝团,长度大约 5 mm与石英管壁紧贴。 6.3-8.6 样品瓶及接触样品的容器,必须用 1十1硝酸溶液浸泡 1小时以上。 7 铜 了.1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7. 1.1 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本方法适用于海水中痕量铜的测定。 检出限:0. 2 p.g/L o 7.1.2 方法原理 在 pH5-6时,水中溶解态铜与毗咯烷二硫代甲酸按(APDC)及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DDTC )鳌 合,以甲基异丁酮(MIBK )萃取分离后在铜的特征谱线处测定吸光值。 7.1.3 试剂及其配制 除非另有说明,所用试剂均指分析纯,水为无铜去离子水或等效纯水。 7.13.1 铜标准溶液 7.1.3.1.1 铜标准贮备液:1. 000 mg/mL-Cu 称取0. 100 0 g铜粉(含量 99. 99%),置于25 mL烧杯中,加几滴水湿润,加10 mL硝酸溶液 (7.1.3.9),于电热板上加热,蒸至近干。取下稍冷,加2 mL硝酸溶液(7.1.3.9),微热溶解。取下冷却, 全量转入 100 mL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混匀。 7.1.3.1.2 铜标准中间液:1. 000 p.g/mL 移取 10. 0 mL铜标准贮备液((7.1.3.1.1),置于 100 mL量瓶中,加硝酸溶液(7.1.3.10)至标线,混 匀。此溶液1 mL含铜100. 0 pig。移取1. 00 mL此溶液,置于100 mL量瓶中,加硝酸溶液(7.1.3.10)至 标线 ,混匀。 7.1.3.1.3 铜标准使用液:20. 0 p.g/L 移取 2. 00 mL铜标准中间液((7-1. 3.1.2),置于 100 mL量瓶中,加硝酸溶液(7. 1.3. 10)至标线,混 匀。此溶液1. 00 mL含铜0. 020 0 tog o 7.1-3.2 酒石酸按溶液 称取 46 g酒石酸按(C,H,z06N2),用水溶解并稀释至 500 mL。用时与络合剂一起提纯。 7.1.3.3 毗咯烷二硫代甲酸钱(APDC)一二乙氨基二硫代氨甲酸钠(DDTC-Na )混合液 先将 APDC(C,H,ZN,S2)溶液(10 g/L)和 DDTC-Na (C,H,,NS2Na·3H20)溶液(10 g/L)等体积混 合,用定性滤纸过滤后再与酒石酸按溶液((7.1.3.2)等体积混合,于分液漏斗内,加 MIBK(7.1.3.5)使 水相与MIBK的体积比约为 6+1,萃取 2 min。待分层后放出水相,弃去有机相。再按同样步骤萃取 3 次。最后,水相用离心机分离至清后待用。当日配制。 7.13.4 嗅甲酚绿指示液:1 g/L 称取 0. 1 g澳甲酚绿(Cz,H,40,Br,S),溶于 100 mL乙醇(CZH,OH)溶液(7.1.3.12)中。 7.1.3.5 甲基异丁基酮(MIBK,C,H,Z0):优级纯,如果含干扰杂质,用石英亚沸蒸馏器蒸馏提纯。 7.13.6 环己烷(C,H,Z)-MIBK混合液:1+4 7.1.3.7 氨水(NH,·H,O:p=O. 90 g/mL),优级纯 若次级氨水(NH,·Hz0,p=O. 90 g/mL)须用等温扩散法提纯(见 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