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谓大臣在禄位者,尤不宜与民争利,不审可得在此诏不?拔葵去织,实宜深 弘 五年,又为侍中,领前军将军。于时世祖出行,夜还,敕开门。庄居守,以棨信 或虚,执不奉旨,须墨诏乃开。上后因酒宴从容曰:“卿欲效郅君章邪?”对曰: 臣闻蒐巡有度,郊祀有节,盘于游田,著之前诫。陛下今蒙犯尘露,晨往宵归 容恐不逞之徒,妄生矫诈。臣是以伏须神笔,乃敢开门耳。” 时北中郎将新安王子鸾有盛宠,欲令招引才望,乃使子鸾板庄为长史,府寻进号 抚军,仍除长史、临淮太守。未拜,又除吴郡太守。庄多疾,不乐去京师,复除 前职。泰始二年,卒,时年四十六,追赠右光禄大夫,常侍如故,谥曰宪子。所 著文章四百余首,行于世。 (节选自《宋书·谢庄传》 【注】①廛肆:市上堆放货物的店铺。②棨信:古代出入门禁、关口是所持的凭 证。③板:板授,以板刻的形式委任下属官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索虏寇彭城 寇:侵犯 B.作赋毕,赍以示庄 赍:送给 C.卿欲效郅君章邪 效:模仿 D.欲令招引才望 望:盼望 解析D项,望:声望,这里指有声望的士人。 答案D 10.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谢庄恪尽职守的一组是() ①蓝田出玉,岂虚也哉。 ②分左氏《经》《传》,随国立篇 ③我若无卿,亦一时之杰也④庄虑此制不行,又言。 ⑤执不奉旨,须墨诏乃开 ⑥乃使子鸾板庄为长史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解析①是太祖见到谢庄气质不凡、仪表俊美的赞叹之辞;③是袁淑看到谢庄所 作的赋后对其文学才华的称赏;⑥是皇上让刘子鸾委任谢庄为长史 答案C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庄心灵手巧,曾制作一丈见方的木板,画出各地的山川地貌,各有条理脉 络,将木板分离开来就是一个个各不相同的州郡,并在一起就是全天下的地图 B.李孝伯做使臣时,曾向镇军长史张畅问起谢庄和王微的情况,说明谢庄在当 时就已经声名远扬 C.皇上即位之后颁布节俭诏书,谢庄深谋远虑,强调如果颁布诏书,就应该严 格执行,不能施恩宽宥。 D.谢庄多病,不愿意前往京城就任,因此皇上又让他改任原来的官职,继续做 吴郡太守。 解析谢庄多病,不乐意离开京城,因此又被授任为原来的官职,没有去担任吴 郡太守。 答案D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愚谓大臣在禄位者,尤不宜与民争利,不审可得在此诏不? 译文:
愚谓大臣在禄位者,尤不宜与民争利,不审可得在此诏不?拔葵去织,实宜深 弘。” 五年,又为侍中,领前军将军。于时世祖出行,夜还,敕开门。庄居守,以棨信 或虚,执不奉旨,须墨诏乃开。上后因酒宴从容曰:“卿欲效郅君章邪?”对曰: “臣闻蒐巡有度,郊祀有节,盘于游田,著之前诫。陛下今蒙犯尘露,晨往宵归, 容恐不逞之徒,妄生矫诈。臣是以伏须神笔,乃敢开门耳。” 时北中郎将新安王子鸾有盛宠,欲令招引才望,乃使子鸾板庄为长史,府寻进号 抚军,仍除长史、临淮太守。未拜,又除吴郡太守。庄多疾,不乐去京师,复除 前职。泰始二年,卒,时年四十六,追赠右光禄大夫,常侍如故,谥曰宪子。所 著文章四百余首,行于世。 (节选自《宋书·谢庄传》) 【注】①廛肆:市上堆放货物的店铺。②棨信:古代出入门禁、关口是所持的凭 证。③板:板授,以板刻的形式委任下属官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索虏寇彭城 寇:侵犯 B.作赋毕,赍以示庄 赍:送给 C.卿欲效郅君章邪 效:模仿 D.欲令招引才望 望:盼望 解析 D 项,望:声望,这里指有声望的士人。 答案 D 10.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谢庄恪尽职守的一组是 ( ) ①蓝田出玉,岂虚也哉。 ②分左氏《经》《传》,随国立篇 ③我若无卿,亦一时之杰也 ④庄虑此制不行,又言。 ⑤执不奉旨,须墨诏乃开 ⑥乃使子鸾板庄为长史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解析 ①是太祖见到谢庄气质不凡、仪表俊美的赞叹之辞;③是袁淑看到谢庄所 作的赋后对其文学才华的称赏;⑥是皇上让刘子鸾委任谢庄为长史。 答案 C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谢庄心灵手巧,曾制作一丈见方的木板,画出各地的山川地貌,各有条理脉 络,将木板分离开来就是一个个各不相同的州郡,并在一起就是全天下的地图。 B.李孝伯做使臣时,曾向镇军长史张畅问起谢庄和王微的情况,说明谢庄在当 时就已经声名远扬。 C.皇上即位之后颁布节俭诏书,谢庄深谋远虑,强调如果颁布诏书,就应该严 格执行,不能施恩宽宥。 D.谢庄多病,不愿意前往京城就任,因此皇上又让他改任原来的官职,继续做 吴郡太守。 解析 谢庄多病,不乐意离开京城,因此又被授任为原来的官职,没有去担任吴 郡太守。 答案 D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愚谓大臣在禄位者,尤不宜与民争利,不审可得在此诏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居守,以棨信或虚,执不奉旨,须墨诏乃开 译文: 答案(1)我愚陋地认为,享有俸禄和地位的大臣,尤其不应该和百姓争夺财利 不清楚在诏令里有没有这样的说法 (2)谢庄留守京城,认为进出宫门的凭证或许是假的,坚持不遵从口头的命令 定要有皇上的亲笔诏令才开城门。 【参考译文】 当时北中郎将新安王刘子鸾很受皇上宠爱,皇上想让他招徕有才德声望的士人, 于是就让刘子鸾委任谢庄为长史,新安王不久进号为抚军,谢庄仍被授官做长史 临淮太守。未到任,又被任命为吴郡太守。谢庄多病,不愿意离开京城,因此又 被授任原来的官职。泰始二年,谢庄去世,死时四十六岁。被追赠为右光禄大夫, 常侍之职不变,赠谧号为宪子。谢庄所写的著述共四百余篇,在世间流传。 文言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杜暹,濮阳人也。自暹髙祖至暹,五代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以孝闻。初举明 经,补婺州参军,秩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余悉还之。 时州僚别者,见而叹曰:“昔清吏受一大钱,复何异也!”俄授郑尉,复以清节 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寻而孚迁大理正,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 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十何以劝矣?” 开元四年,迁监察御史,仍往碛西覆屯。会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 等不叶,更相执奏,诏暹按其事实。时暹已回至凉州,承诏复往碛西,因入突骑 施,以究虔瓘等犯状。蕃人赍金以遗,暹固辞不受。左右曰:“公远使绝域,不 可先蕃人情。”暹不得已受之,埋幕下,既去岀境,乃移牒令收取之。蕃人大惊, 度碛追之,不及而止。暹累迁给事中,丁继母忧去职。十二年,安西都扩张孝嵩 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 护。明年,于阗王尉迟眺阴结突厥及诸蕃国图为叛乱,暹密知其谋,发兵捕而斩 之,并诛其党与五十余人,更立君长,于阗遂安。暹在安西四年,绥抚将士,不 惮勤苦,甚得夷夏之心。 二十年,为户部尚书。上行幸东都,诏暹为京留守。暹因抽当番卫士,缮修三宫, 增峻城隍,躬自巡检,未尝休懈。上闻而嘉之曰:“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自 委居守,每事多能,政肃官僚,惠及黎庶。慰朕怀也。”二十八年,病卒,谥曰 “贞孝 暹在家孝友,爱抚异母弟昱甚厚。常以公清勤俭为己任,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 遗,以终其身。及卒,上甚悼惜之,遣中使就家视其丧事,内出绢三百匹以赐之。 尚书省及故吏赙赠者,其子孝友遵其素约,皆拒而不受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八》,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暹按其事实 按:依照,调查。 B.蕃人赍金以遗 赍:送 物给人 C.暹累迁给事中 次 D.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 素:向来,一向。 解析A项,按:考察
(2)庄居守,以棨信或虚,执不奉旨,须墨诏乃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愚陋地认为,享有俸禄和地位的大臣,尤其不应该和百姓争夺财利, 不清楚在诏令里有没有这样的说法? (2)谢庄留守京城,认为进出宫门的凭证或许是假的,坚持不遵从口头的命令, 一定要有皇上的亲笔诏令才开城门。 【参考译文】 当时北中郎将新安王刘子鸾很受皇上宠爱,皇上想让他招徕有才德声望的士人, 于是就让刘子鸾委任谢庄为长史,新安王不久进号为抚军,谢庄仍被授官做长史、 临淮太守。未到任,又被任命为吴郡太守。谢庄多病,不愿意离开京城,因此又 被授任原来的官职。泰始二年,谢庄去世,死时四十六岁。被追赠为右光禄大夫, 常侍之职不变,赠谧号为宪子。谢庄所写的著述共四百余篇,在世间流传。 文言文阅读(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杜暹,濮阳人也。自暹高祖至暹,五代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以孝闻。初举明 经,补婺州参军,秩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余悉还之。 时州僚别者,见而叹曰:“昔清吏受一大钱,复何异也!”俄授郑尉,复以清节 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寻而孚迁大理正,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 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 开元四年,迁监察御史,仍往碛西覆屯。会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 等不叶,更相执奏,诏暹按其事实。时暹已回至凉州,承诏复往碛西,因入突骑 施,以究虔瓘等犯状。蕃人赍金以遗,暹固辞不受。左右曰:“公远使绝域,不 可先蕃人情。”暹不得已受之,埋幕下,既去出境,乃移牒令收取之。蕃人大惊, 度碛追之,不及而止。暹累迁给事中,丁继母忧去职。十二年,安西都扩张孝嵩 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 护。明年,于阗王尉迟眺阴结突厥及诸蕃国图为叛乱,暹密知其谋,发兵捕而斩 之,并诛其党与五十余人,更立君长,于阗遂安。暹在安西四年,绥抚将士,不 惮勤苦,甚得夷夏之心。 二十年,为户部尚书。上行幸东都,诏暹为京留守。暹因抽当番卫士,缮修三宫, 增峻城隍,躬自巡检,未尝休懈。上闻而嘉之曰:“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自 委居守,每事多能,政肃官僚,惠及黎庶。慰朕怀也。”二十八年,病卒,谥曰 “贞孝”。 暹在家孝友,爱抚异母弟昱甚厚。常以公清勤俭为己任,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 遗,以终其身。及卒,上甚悼惜之,遣中使就家视其丧事,内出绢三百匹以赐之。 尚书省及故吏赙赠者,其子孝友遵其素约,皆拒而不受。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八》,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诏暹按其事实 按:依照,调查。 B.蕃人赍金以遗 赍:送 物给人。 C.暹累迁给事中 累:多 次。 D.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 素:向来,一向。 解析 A 项,按: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