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不耐烦了。“你懂啥?这叫听雪!″父亲的声音很大,传进篱笆墙另-边的我们的耳里,我和弟弟就吃吃地笑,笑父 亲不会用词,雪,是能听的么? (15)半夜,父亲突然翻身跳下床,惊醒了我们。我们问他怎么了,父亲说:“我听到树枝又断了,一声连一声, 我得敲雪去。″我们说这么远,听不到,你那是幻觉,睡吧睡吧。可是父亲不理会我们,拖着竹竿,打着手电就出了门。 我们穿了衣服撵出去,在屋檐下看见的已是一束在树下晃来晃去的亮光了。看了一会,冷得不行,我们只得跑进了被窝。 (16)天亮,父亲回家,把我们全都摇醒,高兴地说:“一根树枝也没断,你们又能上学了,又有书本了。”父亲 的牙齿咯咯直响,磕得不听使唤。 (1刀)第二天,父亲就病了。 (18)冬天完了,春天来了,夏天也来了,杏呀、李呀、桃呀,比哪一年都大,都红。父亲的病却一直不见好转。 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 (1⑨9)父亲挣扎着撑起身子,劈手打掉我手里的桃,怒气冲冲地吼:“谁叫你们吃?这是你们的书本哪!不想读书 了? (20)“想!”我哭着说,“我们没吃,只想你吃一个,你的口味不好! (21)父亲叹了口气,拉过我,给我擦了一把眼泪,说:“拣起来吧,我吃一个! (22)我看见父亲咬了一口桃,父亲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12.选文第(3)段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3.选文第(11)段中,父亲为什么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2分) 14.分析选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 15.选文第(18)段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6.请分析选文中“父亲”的性格特点。(3分) 17.为文章结尾处补充一段能揭示文章主旨的议论性或抒情性的文字。(3分) 1.父亲为了保护好能为我们兄弟上学提供书费保证的杏树、李树、桃树而整夜去敲树上的雪,最后病倒了。12.不能 第(3)段是插叙,交代父亲对这些杏树、李树、桃树的重视、喜爱、悉心照顾以及这些树对我和几个兄弟读书的重要性
母亲不耐烦了。“你懂啥?这叫听雪!”父亲的声音很大,传进篱笆墙另一边的我们的耳里,我和弟弟就吃吃地笑,笑父 亲不会用词,雪,是能听的么? (15)半夜,父亲突然翻身跳下床,惊醒了我们。我们问他怎么了,父亲说:“我听到树枝又断了,一声连一声, 我得敲雪去。”我们说这么远,听不到,你那是幻觉,睡吧睡吧。可是父亲不理会我们,拖着竹竿,打着手电就出了门。 我们穿了衣服撵出去,在屋檐下看见的已是一束在树下晃来晃去的亮光了。看了一会,冷得不行,我们只得跑进了被窝。 (16)天亮,父亲回家,把我们全都摇醒,高兴地说:“一根树枝也没断,你们又能上学了,又有书本了。”父亲 的牙齿咯咯直响,磕得不听使唤。 (17)第二天,父亲就病了。 (18)冬天完了,春天来了,夏天也来了,杏呀、李呀、桃呀,比哪一年都大,都红。父亲的病却一直不见好转。 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 (19)父亲挣扎着撑起身子,劈手打掉我手里的桃,怒气冲冲地吼:“谁叫你们吃?这是你们的书本哪!不想读书 了?” (20)“想!”我哭着说,“我们没吃,只想你吃一个,你的口味不好!” (21)父亲叹了口气,拉过我,给我擦了一把眼泪,说:“拣起来吧,我吃一个!” (22)我看见父亲咬了一口桃,父亲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 分) 12.选文第(3)段能否去掉,为什么?(3 分) 13.选文第(11)段中,父亲为什么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2 分) 14.分析选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 分) 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 ...,轻轻地 ...把积雪一点一点 ....敲下来…… 15.选文第(18)段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 分) 16.请分析选文中“父亲”的性格特点。(3 分) 17.为文章结尾处补充一段能揭示文章主旨的议论性或抒情性的文字。(3 分) 11.父亲为了保护好能为我们兄弟上学提供书费保证的杏树、李树、桃树而整夜去敲树上的雪,最后病倒了。 12.不能; 第(3)段是插叙,交代父亲对这些杏树、李树、桃树的重视、喜爱、悉心照顾以及这些树对我和几个兄弟读书的重要性
表现了父亲对我们兄弟几人读书受教育的重视和对我们的爱,为下文父亲半夜听雪、敲雪和训斥我摘桃的情节发展做铺垫。 因为父亲怕晩上积雪会把树枝压折,影响收成,耽误我们兄弟几个交学费(上学)。(只答怕影响杏树、李树、桃树 的收成得1分)14.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敲雪时动作的小心翼翼,表现了父亲对这些树的细心与重视,表现了父亲对 我们兄弟几个读书、上学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父亲对我们的爱。15.景物描写,写出了杏、李、桃的丰收景象,体现 了父亲的辛苦没有白费,表达了我们对父亲的爱和敬仰。16.关爱子女,重视教育,坚韧,吃苦耐劳。(答出三点即可) 17.答题要点:(1)能揭示主旨(2)运用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3)语言流畅优美。 十二、(09山东德州德城区) 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 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没有谁可诉苦。 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一一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 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 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对平衡,不至于受伤害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 我预料在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生也有很大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的;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 鼓舞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地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 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以客观的现实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 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 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 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 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自 《傅雷家书》) 14、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段主要内容(20字左右)。(2分) 15、傅雷告诫儿子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起伏?(2分) 16、文中加线句有什么作用?(2分) 4、劝慰儿子如何面对感情创伤,学会泰然处之。(2分,意思对即可)15、首先,对一切泰然处之:其次,养成另 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每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6、用以说明“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只求心理相对平 衡,不至于受伤害而已。(2分,意思对即可) 十三、(09山东德州)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 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 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翻,人面的兽,九头 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 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阿长与〈山海经〉》 15.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出“我”心理变化的过程。(2分) 轻视 16.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7.“我”为什么把阿长送的《山海经》看做“最为心爱的宝书”?(2分)
表现了父亲对我们兄弟几人读书受教育的重视和对我们的爱,为下文父亲半夜听雪、敲雪和训斥我摘桃的情节发展做铺垫。 13.因为父亲怕晚上积雪会把树枝压折,影响收成,耽误我们兄弟几个交学费(上学)。(只答怕影响杏树、李树、桃树 的收成得 1 分) 14.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敲雪时动作的小心翼翼,表现了父亲对这些树的细心与重视,表现了父亲对 我们兄弟几个读书、上学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父亲对我们的爱。 15.景物描写,写出了杏、李、桃的丰收景象,体现 了父亲的辛苦没有白费,表达了我们对父亲的爱和敬仰。 16.关爱子女,重视教育,坚韧,吃苦耐劳。(答出三点即可) 17.答题要点:(1)能揭示主旨(2)运用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3)语言流畅优美。 十二、(09 山东德州德城区) 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 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没有谁可诉苦。 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 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 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对平衡,不至于受伤害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 我预料在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生也有很大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的;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 鼓舞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地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 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以客观的现实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 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 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 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 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选自 《傅雷家书》) 14、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段主要内容(20 字左右)。(2 分) 15、傅雷告诫儿子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起伏?(2 分) 16、文中加线句有什么作用?(2 分) 14、劝慰儿子如何面对感情创伤,学会泰然处之。(2分,意思对即可) 15、首先,对一切泰然处之;其次,养成另 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每点 1 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6、用以说明“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只求心理相对平 衡,不至于受伤害而已。(2分,意思对即可) 十三、(09 山东德州)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 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 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 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 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阿长与〈山海经〉》 15.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出“我”心理变化的过程。(2 分) 轻视 → → 16.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 分) 17. “我”为什么把阿长送的《山海经》看做“最为心爱的宝书”?(2 分)
15.答案:震悚产生新的敬意评分:每空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6.答案:极言心情之惊喜,感动之强烈; 生动形象,凝练传神。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7.答案:《山海经》是“我”渴慕已久、念念不忘的书,它承 载着阿长对“我”的关爱和“我”对阿长的敬意。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十四、(09山东德州) 你为什么拿这一个 张晓风 回家之前,我去买了一些水果。 我买了一根香蕉,两个橘子,和一个泰国椰子。中秋节刚过,家里水果没吃完的还很多,随便买一点即可。今天选的 三样各有理由,香蕉是因为今年盛产,大家帮忙吃一点比较好,所以买它几乎是出于道德的因素。至于橘子是因为它初上 市,皮还青青的,闻起来香味却极辛烈,令人想起千年前的老苏写给朋友的诗: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只须花少许钱,就能买到季节的容颜和气味,以及秋来的诗兴,何乐不为一一所以,买橘子,是基于美学理由 而买椰子却有个非常简单明了的诉求:我口渴了。此刻已是晚上十点半,我在外工作了一整天,非常辛苦,自己带的 水也喝完了,买可乐或矿泉水会留一个塑胶瓶来伤害大地,不如买椰子,椰汁甘美近酒,而且椰子壳对大地是无害的。 但我在排队付钱的时候,收账的老板娘却用非常奇怪的眼神望了我一眼,说:“喂,阿姨,你为什么要拿这一个?” 她指的是那个椰子 咦?这一个不能拿吗?难道顾客有义务告诉店家自己为什么要选某一个水果吗?这年头连父母都不见得敢问子女为 什么要选某人为配偶了,我却竟要回答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 没什么,我随便拿的。”我说的是实话 付完钱,我请她帮我在椰子上凿一个洞。她凿好,替我插上麦管,然后,她转过身来,又追问了一句:“那么多个椰 子,你为什么偏偏拿这一个?” 奇怪,原来她还没有放弃要问我真相,这一次,轮到我好奇了: 这一个,有什么不该拿吗?”我问。 大小都是30元一个,这一个,特别小呀!”她叹气,仿佛我是白痴。 “所以,刚才那根香蕉我没跟你拿钱……但是,怪呀,你为什么要选这一个呢?” 她的年纪看起来不算小,从事这一行想必也有些岁月了,阅人大概也不在少数,看到我这种顾客不选大反选小,简直 颠覆了她用专业知识归纳出来的金科玉律,所以想穷追猛打问个明白。 但我并不想挑个大大的椰子,我此刻并没有太渴,就算渴,我也快到家了,我只想有点什么润润喉而已,有什么必要 花时间去精挑细选找个椰汁饱足的大椰子呢?这跟道德的修养不太有关系,我只觉这样做比较合理而已。如果我此刻行过 正午的沙漠,喉干舌燥之际,看见椰子摊上有大小不一而价钱一样的椰子,我大概也会拣个大的拿吧? 可是回顾前尘,我的大半辈子好像都没碰上什么非争不可或非挑不可的事,我习惯不争,可也没吃过什么大亏。像此 刻,老板娘不就免了我的香蕉钱吗?也许她可怜我的弱智吧?其实她没算我香蕉钱我也是经她说明才知道的。我习惯不看 秤,不复核,店家说多少我就给多少。我不是个全然不计较的人,但生命、义理、文章都够复杂了,实在顾不上水果的价 钱啊。 我当场把椰汁喝完了,那分量不多不少,刚刚够润我当下的枯喉 22.从作者选择水果的理由中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3分) 23.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只须花少许钱,就能买到季节的容颜和气味,以及秋来的诗兴,何乐不为? ②看到我这种顾客不选大反选小,简直颠覆了她用专业知识归纳出来的金科玉律
15. 答案:震悚 产生新的敬意 评分:每空 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16. 答案:极言心情之惊喜,感动之强烈; 生动形象,凝练传神。 评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17. 答案:《山海经》是“我”渴慕已久、念念不忘的书,它承 载着阿长对“我”的关爱和“我”对阿长的敬意。评分:每个要点 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十四、(09 山东德州) 你为什么拿这一个 张晓风 回家之前,我去买了一些水果。 我买了一根香蕉,两个橘子,和一个泰国椰子。中秋节刚过,家里水果没吃完的还很多,随便买一点即可。今天选的 三样各有理由,香蕉是因为今年盛产,大家帮忙吃一点比较好,所以买它几乎是出于道德的因素。至于橘子是因为它初上 市,皮还青青的,闻起来香味却极辛烈,令人想起千年前的老苏写给朋友的诗: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只须花少许钱,就能买到季节的容颜和气味,以及秋来的诗兴,何乐不为——所以,买橘子,是基于美学理由。 而买椰子却有个非常简单明了的诉求:我口渴了。此刻已是晚上十点半,我在外工作了一整天,非常辛苦,自己带的 水也喝完了,买可乐或矿泉水会留一个塑胶瓶来伤害大地,不如买椰子,椰汁甘美近酒,而且椰子壳对大地是无害的。 但我在排队付钱的时候,收账的老板娘却用非常奇怪的眼神望了我一眼,说:“喂,阿姨,你为什么要拿这一个?” 她指的是那个椰子。 咦?这一个不能拿吗?难道顾客有义务告诉店家自己为什么要选某一个水果吗?这年头连父母都不见得敢问子女为 什么要选某人为配偶了,我却竟要回答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 “没什么,我随便拿的。”我说的是实话。 付完钱,我请她帮我在椰子上凿一个洞。她凿好,替我插上麦管,然后,她转过身来,又追问了一句:“那么多个椰 子,你为什么偏偏拿这一个?” 奇怪,原来她还没有放弃要问我真相,这一次,轮到我好奇了: “这一个,有什么不该拿吗?”我问。 “大小都是 30 元一个,这一个,特别小呀!”她叹气,仿佛我是白痴。 “所以,刚才那根香蕉我没跟你拿钱……但是,怪呀,你为什么要选这一个呢?” 她的年纪看起来不算小,从事这一行想必也有些岁月了,阅人大概也不在少数,看到我这种顾客不选大反选小,简直 颠覆了她用专业知识归纳出来的金科玉律,所以想穷追猛打问个明白。 但我并不想挑个大大的椰子,我此刻并没有太渴,就算渴,我也快到家了,我只想有点什么润润喉而已,有什么必要 花时间去精挑细选找个椰汁饱足的大椰子呢?这跟道德的修养不太有关系,我只觉这样做比较合理而已。如果我此刻行过 正午的沙漠,喉干舌燥之际,看见椰子摊上有大小不一而价钱一样的椰子,我大概也会拣个大的拿吧? 可是回顾前尘,我的大半辈子好像都没碰上什么非争不可或非挑不可的事,我习惯不争,可也没吃过什么大亏。像此 刻,老板娘不就免了我的香蕉钱吗?也许她可怜我的弱智吧?其实她没算我香蕉钱我也是经她说明才知道的。我习惯不看 秤,不复核,店家说多少我就给多少。我不是个全然不计较的人,但生命、义理、文章都够复杂了,实在顾不上水果的价 钱啊。 我当场把椰汁喝完了,那分量不多不少,刚刚够润我当下的枯喉。 22.从作者选择水果的理由中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3 分) 23.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① 只须花少许钱,就能买到季节的容颜和气味,以及秋来的诗兴,何乐不为? ② 看到我这种顾客不选大反选小,简直颠覆了她用专业知识归纳出来的金科玉律
24.买水果本来是一件日常小事,作者却从中生发出诸多的人生感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5.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并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5分) 22.答案:她是个能为别人着想、富有诗意和环保意识的人。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3.答案:①原指人的容貌和脸色,这里用来形容季节的颜色。②原指不能变更的信条,这里指老板娘多年卖水果所积 累的经验。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24.答案:以小见大,易于引发读者共鸣,耐人寻味。评分:每 个要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25.答案示例:作者不计较生活琐事,却看重生命、事业等人生大事。这启发我们 在生活中不要斤斤计较,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上。评分:理解恰当得3分,启发合情合理得2分。 共5分。意思对即可。 十五、(09山东威海) 一日的春光 冰心 ①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②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 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③天下事都是如此 ④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 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 “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⑤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 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 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⑥九十天看看过尽一一我不信了春天! ⑦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 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 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⑧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⑨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業,“且喜天气晴明”一一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 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⑩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 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 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①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 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①D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3春在眼前了! α0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 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烘烘的在繁枝上挤着开· ⑩5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岀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这 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⑤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①门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一一似乎春在九十日来
24. 买水果本来是一件日常小事,作者却从中生发出诸多的人生感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 分) 25. 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并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5 分) 22. 答案:她是个能为别人着想、富有诗意和环保意识的人。评分:每个要点 1 分,共 3 分。意思对即可。 23. 答案:① 原指人的容貌和脸色,这里用来形容季节的颜色。② 原指不能变更的信条,这里指老板娘多年卖水果所积 累的经验。评分:每小题 2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 24. 答案:以小见大,易于引发读者共鸣,耐人寻味。评分:每 个要点 1 分,共 3 分。意思对即可。 25. 答案示例:作者不计较生活琐事,却看重生命、事业等人生大事。这启发我们 在生活中不要斤斤计较,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上。 评分:理解恰当得 3 分,启发合情合理得 2 分。 共 5 分。意思对即可。 十五、(09 山东威海) 一日的春光 冰心 ①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②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 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③天下事都是如此—— ④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 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 “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⑤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 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 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⑥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⑦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 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 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⑧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⑨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 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⑩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 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 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⑾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 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⑿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⒀春在眼前了! ⒁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 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烘烘的在繁枝上挤着开…… ⒂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这一 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⒃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⒄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
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Q⑧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 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⑩⑨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 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 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21、“我要尽力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的“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22、“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3分) 23、“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3分) 2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①作者长时间地盼春寻春,为什么最后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 ②作者在“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这里的“遗憾”指的是什么? 21、“吞咽”的含义:尽情的享受(2分)。表达了在寒冬中对春天强烈的期盼之情(2分)。22、苦苦等待春天,春 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在;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引(2分)。欲扬先抑, 突出下文的“一日的舂光”(1分,能答出突出作用即可得分)。23、海棠虽然无香,但她浅红淡白,绿叶掩映,色彩 宜人,秾纤适中,充满生机。(3分,意思答对即可 4、(1)“一日的春光”烂漫、骄奢、光艳,使作者感受到 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1分)。这“一日的春光”,酬报了作者九十日的苦苦期待,作者也不再怨恨春天(1分 (2)春天来得太晚,让作者等待得太痛苦。(2分,意思对即可) 十六、(09山西省)(25分) 溃散的黑暗 赵丽宏 我的眼前闪动着一双乌黑的眼睛。在这双眼睛里,世界是一片无穷无尽的黑暗,然而它们执著地亮着,寻觅着旁人 无法体会的光明 ②大约是10年前,记者吴斐告诉我,上海盲童学校有一个盲姑娘,叫杜琼,喜欢文学,喜欢朗诵散文和诗歌,很希 望得到我的书。这样的要求是不能拒绝的。我把刚出版的散文诗集《人生遐思》寄给她时,心里纳闷:一个双目失明的孩 子,怎么读书? ③不久,我就收到了杜琼的信。信很厚,是盲文,用针在厚厚的纸上刺出来,必须用手指来读,我当然读不懂。不过, 信中附了她父亲的译文。她在信中告诉我:“我朗诵了你书中的很多作品,以后我把录音带送给你。”这是我收到的第 封盲文来信 ④她真的给我送来了录音带。那天,她由父亲陪着来到我家。如果事先不知道,我真看不出她是个盲人。那一双乌黑 的眼睛,很神气地睁着,仿佛世上所有的光明都在她的视野里。她微笑着,用清脆悦耳的声音大声说话,客厅里回落着她 的笑声。她告诉我,她准备把这本书翻译成盲文出版。她这么说,我报之一笑。我问她,将来毕业了,准备做什么,她想 了想,答道:“我很想到广播电台做一个播音员。我看不见,但我能说,可以把心里想的都告诉别人。我想搞盲人教育, 譬如,教育人学会用电脑,他她们能像明眼人一样面对生活。”她的这些想法使我惊讶,当时,电脑对大多数明眼人来说 还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东西,她竟然已经异想天开了。这是她的美好愿望,有愿望,总是好事情。对一个盲人来说,最可怕 的大概就是对生活失去信心。而眼前的这个盲姑娘,对一切都充满了兴趣。这些兴趣,能不能将她引向理想的光明境地呢? ⑤我听了杜琼朗诵的录音。她的声音柔和甜美,热情洋溢,对散文和诗的意境有独特的感情,这声音里有一个中学生 的天真烂漫,也有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对光明的憧憬,而这,决非一般的孩子所能表达。她的朗诵使我感动。 ⑥过了半年,杜琼打电话告诉我,《人生遐思》已经由盲文出版社出版。这消息使我感到意外,也使我不得不对她刮 目相看。不久,杜琼寄来了书。这是一本牛皮纸装订成的书,又大又厚,没有任何色彩,除了封面上几个黑字,其余全是 用针刺出来的盲文。在我出版的很多书中,这是最厚重的一本,却也是惟一一本自己无法读懂的书。书的扉页上,杜琼用
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⒅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 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⒆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 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 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21、“我要尽力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的“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 分) 22、“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3 分) 23、“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3 分) 2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4 分) ①作者长时间地盼春寻春,为什么最后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 ②作者在“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这里的“遗憾”指的是什么? 21、“吞咽”的含义:尽情的享受(2 分)。表达了在寒冬中对春天强烈的期盼之情(2 分)。 22、苦苦等待春天,春 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在;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引(2 分)。欲扬先抑, 突出下文的“一日的春光”(1 分,能答出突出作用即可得分)。 23、海棠虽然无香,但她浅红淡白,绿叶掩映,色彩 宜人,秾纤适中,充满生机。(3 分,意思答对即可。) 24、(1)“一日的春光”烂漫、骄奢、光艳,使作者感受到 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1 分)。这“一日的春光”,酬报了作者九十日的苦苦期待,作者也不再怨恨春天(1 分)。 (2)春天来得太晚,让作者等待得太痛苦。(2 分,意思对即可) 十六、(09 山西省)(25 分) 溃散的黑暗 赵丽宏 ①我的眼前闪动着一双乌黑的眼睛。在这双眼睛里,世界是一片无穷无尽的黑暗,然而它们执著地亮着,寻觅着旁人 无法体会的光明。 ②大约是 10 年前,记者吴斐告诉我,上海盲童学校有一个盲姑娘,叫杜琼,喜欢文学,喜欢朗诵散文和诗歌,很希 望得到我的书。这样的要求是不能拒绝的。我把刚出版的散文诗集《人生遐思》寄给她时,心里纳闷:一个双目失明的孩 子,怎么读书? ③不久,我就收到了杜琼的信。信很厚,是盲文,用针在厚厚的纸上刺出来,必须用手指来读,我当然读不懂。不过, 信中附了她父亲的译文。她在信中告诉我:“我朗诵了你书中的很多作品,以后我把录音带送给你。”这是我收到的第一 封盲文来信。 ④她真的给我送来了录音带。那天,她由父亲陪着来到我家。如果事先不知道,我真看不出她是个盲人。那一双乌黑 的眼睛,很神气地睁着,仿佛世上所有的光明都在她的视野里。她微笑着,用清脆悦耳的声音大声说话,客厅里回落着她 的笑声。她告诉我,她准备把这本书翻译成盲文出版。她这么说,我报之一笑。我问她,将来毕业了,准备做什么,她想 了想,答道:“我很想到广播电台做一个播音员。我看不见,但我能说,可以把心里想的都告诉别人。我想搞盲人教育, 譬如,教育人学会用电脑,他她们能像明眼人一样面对生活。”她的这些想法使我惊讶,当时,电脑对大多数明眼人来说 还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东西,她竟然已经异想天开了。这是她的美好愿望,有愿望,总是好事情。对一个盲人来说,最可怕 的大概就是对生活失去信心。而眼前的这个盲姑娘,对一切都充满了兴趣。这些兴趣,能不能将她引向理想的光明境地呢? ⑤我听了杜琼朗诵的录音。她的声音柔和甜美,热情洋溢,对散文和诗的意境有独特的感情,这声音里有一个中学生 的天真烂漫,也有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对光明的憧憬,而这,决非一般的孩子所能表达。她的朗诵使我感动。 ⑥过了半年,杜琼打电话告诉我,《人生遐思》已经由盲文出版社出版。这消息使我感到意外,也使我不得不对她刮 目相看。不久,杜琼寄来了书。这是一本牛皮纸装订成的书,又大又厚,没有任何色彩,除了封面上几个黑字,其余全是 用针刺出来的盲文。在我出版的很多书中,这是最厚重的一本,却也是惟一一本自己无法读懂的书。书的扉页上,杜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