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导训练:小说阅读专题 徐贤友 【聚焦中考】 小说被人们称为“生活的教科书”,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 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近几年以来,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记叙文语段考查多次出现在各省市的中考试卷上,2007 年就共有近15个省市都考到小说的阅读和理解。总的说来,小说阅读题呈现出下来趋势: 1.选文的主题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聚焦亲情、友情,关注学生的成长等。 2.阅读题的设计紧扣小说的文体特征,如整体把握小说叙述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等。 【考点搜索】 1.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如“阅读全文,概括苏七块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2007年山东枣 庄)、“在你眼里阿纯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概括阿纯的性格特征”(2007年广西百色) 2考查对刻画人物的方法的理解,“本篇小小说主要足通过人物的 描写推动故事情节 发展的”(2007年江苏扬州)。 3.考査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如“阅读选文后,在下面方框中补全故事情节”(2007年辽宁沈 阳)、“简要复述本文的故事,要求写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2007年广东茂名) 4分析环境描写,如“文章的首尾各描绘了什么场景”(2007年四川内江)、“小说写了少尉 家乡哪些景物?用简洁的文字加以概括,并说明这些描写在文中的作用”(2007年天津) 5理解小说主题,如“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当身处顺境,过得平平 安安的时候,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2007年湖北潜江)
2009 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导训练:小说阅读专题 徐贤友 【聚焦中考】 小说被人们称为“生活的教科书”,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 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近几年以来,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记叙文语段考查多次出现在各省市的中考试卷上,2007 年就共有近 15 个省市都考到小说的阅读和理解。总的说来,小说阅读题呈现出下来趋势: 1.选文的主题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聚焦亲情、友情,关注学生的成长等。 2.阅读题的设计紧扣小说的文体特征,如整体把握小说叙述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等。 【考点搜索】 1.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如“阅读全文,概括苏七块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2007 年山东枣 庄)、“在你眼里阿纯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概括阿纯的性格特征”(2007 年广西百色)。 2.考查对刻画人物的方法的理解,“本篇小小说主要足通过人物的_______描写推动故事情节 发展的”(2007 年江苏扬州)。 3.考查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如“阅读选文后,在下面方框中补全故事情节”(2007 年辽宁沈 阳)、“简要复述本文的故事,要求写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2007 年广东茂名)。 4.分析环境描写,如“文章的首尾各描绘了什么场景”(2007 年四川内江)、 “小说写了少尉 家乡哪些景物?用简洁的文字加以概括,并说明这些描写在文中的作用”(2007 年天津) 5.理解小说主题,如“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当身处顺境,过得平平 安安的时候,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2007 年湖北潜江)
6考查对写作技法的理解,如“关于小火柴的真实身份,小说在前半部分有多处伏笔,请找 出一处简要分析”(2007年湖北荆州) 【方法指津】 1.把握人物形象。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人物塑造的方法有①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 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 ②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③细节描写。通过分析人物 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要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征,就要从上述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细致揣摩,整 体联系。同时,还要善于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2.概括小说情节。 小说中的情节,是指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情,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最能凸现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 界。对事件的完整叙述,我们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此为其一:其 ,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故事情节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还得注意事 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3.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 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 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①交代故事发生 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⑤推动情节 的发展。 4挖掘小说的主题
6.考查对写作技法的理解,如“关于‘小火柴’的真实身份,小说在前半部分有多处伏笔,请找 出一处简要分析”(2007 年湖北荆州) 【方法指津】 1.把握人物形象。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人物塑造的方法有①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 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 ②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③细节描写。通过分析人物 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要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征,就要从上述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细致揣摩,整 体联系。同时,还要善于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2.概括小说情节。 小说中的情节,是指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情,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最能凸现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 界。对事件的完整叙述,我们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此为其一;其 二,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故事情节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还得注意事 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3.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 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 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①交代故事发生 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⑤推动情节 的发展。 4.挖掘小说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 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①从小说的情节和 人物形象入手;②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 的主题。 5捕捉小说中的技巧。 小说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在中考试卷中,捕捉精妙技巧的题型有: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 现手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解答这类题目,平时要 注意掌握小说的各种表现手法,如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等及其 特点 6.谈看法、启示、体验。 这是一类开放性试题。回答这样的题,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①联系背景,读懂内容:②针对话题,选取角度:③联系实际,具体阐述:④中心明确,思 想正确:⑤简明扼要,准确无误。 【真题例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2007年山西太原中考题) 玛菲尔的秘密 ①四年来,天真的玛菲尔一直深信:父亲之所以一直没有回家,是因为他在宾州经营着一家 大型采煤厂而忙得脱不开身。当玛菲尔和两个弟弟想念父亲时,母亲就安慰他们:“采煤厂 般要经营四年才能稳定,到时候父亲就能回来看我们了!” ②圣诞节即将来临。一天,同桌比索问玛菲尔希望得到什么礼物,一心牵挂着父亲的玛菲尔 说:“希望父亲开着鲜红的跑车回来看我们!”比索听完她的愿望,睁大眼睛问:“什么?你 父亲刑满释放还能从监狱里开一部跑车回来?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 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①从小说的情节和 人物形象入手;②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 的主题。 5.捕捉小说中的技巧。 小说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在中考试卷中,捕捉精妙技巧的题型有: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 现手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解答这类题目,平时要 注意掌握小说的各种表现手法,如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等及其 特点。 6. 谈看法、启示、体验。 这是一类开放性试题。回答这样的题,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①联系背景,读懂内容;②针对话题,选取角度;③联系实际,具体阐述;④中心明确,思 想正确;⑤简明扼要,准确无误。 【真题例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2007 年山西太原中考题) 玛菲尔的秘密 ①四年来,天真的玛菲尔一直深信:父亲之所以一直没有回家,是因为他在宾州经营着一家 大型采煤厂而忙得脱不开身。当玛菲尔和两个弟弟想念父亲时,母亲就安慰他们:“采煤厂 一般要经营四年才能稳定,到时候父亲就能回来看我们了!” ②圣诞节即将来临。一天,同桌比索问玛菲尔希望得到什么礼物,一心牵挂着父亲的玛菲尔 说:“希望父亲开着鲜红的跑车回来看我们!”比索听完她的愿望,睁大眼睛问:“什么?你 父亲刑满释放还能从监狱里开一部跑车回来?
③玛菲尔如遭雷击,泪水迅速涌上刚刚还阳光灿烂的脸庞,她低吼道:“你不能侮辱我的父 亲!他在宾州拥有大工厂!”比索白了她一眼说:“不信去问你母亲,谁都知道你父亲在蹲监 狱!”玛菲尔抓起书包狂奔出教室,她要拉母亲来跟比索证实:世上没有比父亲更正直的男 人,他怎么会蹲监狱呢? ④远远地,玛菲尔就看见花园长凳上熟悉的背影,母亲一定是太累了,又在长凳上打起了盹 四年来,她一个人抚养着三个孩子,此时也一定和自己一样想念父亲了吧?玛菲尔放慢脚步 轻轻绕到母亲面前,她睡着了,唇角带着美丽的微笑,眼角有浅浅的泪痕。 ⑤玛菲尔正要给母亲盖上毛毯,突然发现她怀里躺着一个浅灰色信封,“宾州第71监狱托比 斯”,再熟悉不过的字体,却来自如此残酷的地方。毛毯从玛菲尔手中轻轻滑落,她几乎哭 出声来,然后踮着脚尖离开了花园 ⑥玛菲尔背起书包,掩上铁门,回头看看玫瑰怒放的花园,看看孤独憔悴的母亲,她对父亲 的鄙视突然减少了几分。善良的父母一定是想用这种方式,为他们撑起一片干净善良的爱的 天空 ⑦玛菲尔跟比索道歉,并求他:“千万别告诉我弟弟,请你相信,我的父亲回来时,只会还 给人们善良和真诚。”听到玛菲尔的话,比索羞愧难当,他说:“如果你父亲回来时需要一辆 跑车,我想我父亲可能会借给他的。”比索的父亲埃德华先生,经营着一家大型汽车租赁公 ⑧也就是从这时起,玛菲尔开始为迎接父亲做起了准备。以往不怎么做家务的她,现在居然 开始学做面包了,为了以父亲的名义为家人准备礼物,玛菲尔还央求邻居考伯太太让她帮忙 摘苹果,同时她还动员弟弟亲手为父亲做贺卡。一天,玛菲尔带着父亲四年来发表的文章和 他以前赛车得到的奖章,去了埃德华的公司。小姑娘大胆的提议让埃德华先生大吃一惊。他 问:“如果你爸爸骗走了我的车怎么办?”小姑娘咬着嘴唇,没有让眼泪流下来:“我发誓他 不会这样做,再坏的父亲也绝对不会玷污女儿的尊严。”埃德华先生点了点头 ⑨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当憔悴苍老的托比斯走出监狱大门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埃德华迎 面走过去说:“欢迎您回家,托比斯先生!许多人都跟我说,您是最棒的司机,我等了您四
③玛菲尔如遭雷击,泪水迅速涌上刚刚还阳光灿烂的脸庞,她低吼道:“你不能侮辱我的父 亲!他在宾州拥有大工厂!”比索白了她一眼说:“不信去问你母亲,谁都知道你父亲在蹲监 狱!”玛菲尔抓起书包狂奔出教室,她要拉母亲来跟比索证实:世上没有比父亲更正直的男 人,他怎么会蹲监狱呢? ④远远地,玛菲尔就看见花园长凳上熟悉的背影,母亲一定是太累了,又在长凳上打起了盹。 四年来,她一个人抚养着三个孩子,此时也一定和自己一样想念父亲了吧?玛菲尔放慢脚步, 轻轻绕到母亲面前,她睡着了,唇角带着美丽的微笑,眼角有浅浅的泪痕。 ⑤玛菲尔正要给母亲盖上毛毯,突然发现她怀里躺着一个浅灰色信封,“宾州第 71 监狱托比 斯”,再熟悉不过的字体,却来自如此残酷的地方。毛毯从玛菲尔手中轻轻滑落,她几乎哭 出声来,然后踮着脚尖离开了花园。 ⑥玛菲尔背起书包,掩上铁门,回头看看玫瑰怒放的花园,看看孤独憔悴的母亲,她对父亲 的鄙视突然减少了几分。善良的父母一定是想用这种方式,为他们撑起一片干净善良的爱的 天空。 ⑦玛菲尔跟比索道歉,并求他:“千万别告诉我弟弟,请你相信,我的父亲回来时,只会还 给人们善良和真诚。”听到玛菲尔的话,比索羞愧难当,他说:“如果你父亲回来时需要一辆 跑车,我想我父亲可能会借给他的。”比索的父亲埃德华先生,经营着一家大型汽车租赁公 司。 ⑧也就是从这时起,玛菲尔开始为迎接父亲做起了准备。以往不怎么做家务的她,现在居然 开始学做面包了,为了以父亲的名义为家人准备礼物,玛菲尔还央求邻居考伯太太让她帮忙 摘苹果,同时她还动员弟弟亲手为父亲做贺卡。一天,玛菲尔带着父亲四年来发表的文章和 他以前赛车得到的奖章,去了埃德华的公司。小姑娘大胆的提议让埃德华先生大吃一惊。他 问:“如果你爸爸骗走了我的车怎么办?”小姑娘咬着嘴唇,没有让眼泪流下来:“我发誓他 不会这样做,再坏的父亲也绝对不会玷污女儿的尊严。”埃德华先生点了点头。 ⑨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当憔悴苍老的托比斯走出监狱大门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埃德华迎 面走过去说:“欢迎您回家,托比斯先生!许多人都跟我说,您是最棒的司机,我等了您四
年。”托比斯狐疑地问:“为什么您会相信一个刚出狱的犯人?”埃德华笑着回答:“因为我们 都是父亲。” ⑩快到家时,埃德华将方向盘交给了托比斯,“这车以后由您掌握,行李箱里有四份礼物, 回家和孩子们亲热完再来上班。”如坠梦中的托比斯打开行李箱,里面有四个包装精美的盒 子,还有崭新的西装和领带。他当然不会想到这些是女儿玛菲尔的“杰作”,他在心里对宽厚 善良的埃德华充满了感激 (11)妻儿早已等在门口,铁栅栏上用玫瑰花拼成的“欢迎回家”四个字异常醒目。两个小儿 子欢呼着朝红色跑车狂奔过来,那微笑着流泪的姑娘是玛菲尔吗? (12)如果玛菲尔的父母有一天知道:11岁的女儿早就和他们一起以更宽容执著的决心来 保护和捍卫爱的话,他们该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动 (田祥玉编译,有删节) 1.读完全文,你认为玛菲尔为什么要保守秘密? 2.小说往往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请结合第⑧段中的一个细节描写,说说玛菲尔有 怎样的性格。 3.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试分析第④段和第(11)段中的 画线句子,比较两处“微笑”与“泪”所表现的人物的不同感情 母亲 玛菲尔: 4.小说是生活的教科书。《玛菲尔的秘密》一文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为什么那样和谐
年。”托比斯狐疑地问:“为什么您会相信一个刚出狱的犯人?”埃德华笑着回答:“因为我们 都是父亲。” ⑩快到家时,埃德华将方向盘交给了托比斯,“这车以后由您掌握,行李箱里有四份礼物, 回家和孩子们亲热完再来上班。”如坠梦中的托比斯打开行李箱,里面有四个包装精美的盒 子,还有崭新的西装和领带。他当然不会想到这些是女儿玛菲尔的“杰作”,他在心里对宽厚 善良的埃德华充满了感激。 (11)妻儿早已等在门口,铁栅栏上用玫瑰花拼成的“欢迎回家”四个字异常醒目。两个小儿 子欢呼着朝红色跑车狂奔过来,那微笑着流泪的姑娘是玛菲尔吗? (12)如果玛菲尔的父母有一天知道:11 岁的女儿早就和他们一起以更宽容执著的决心来 保护和捍卫爱的话,他们该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动…… (田祥玉编译,有删节) 1.读完全文,你认为玛菲尔为什么要保守秘密? 2.小说往往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请结合第⑧段中的一个细节描写,说说玛菲尔有 怎样的性格。 3.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试分析第④段和第(11)段中的 画线句子,比较两处“微笑”与“泪”所表现的人物的不同感情。 母亲: 玛菲尔: 4.小说是生活的教科书。《玛菲尔的秘密》一文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为什么那样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