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闵行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谁更容易相信“阴谋论”? 彭凯平 ①法国极右翼势力差点赢得地方选举,让世界虛惊一场。正如《经济学人》所言,美国 的特朗普和法国的勒庞并非孤例,美欧民粹主义勃兴乃二战以来前所未有。与政治极端主义 勃兴同样需要警惕的,还有“阴谋论”,心理学研究发现,这两者如同孪生兄弟。 ②发生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很多重大政治事件, ③很多政治极端主义虽然走的是两个极端,或左或右,但他们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 就是倾向于相信“阴谋论”。比如很多德国纳粹相信德国一战战败的原因是犹太人的阴谋; 相对应的是,美国的麦卡锡主义认为红色共产主义已经渗透进了美国政治、文化、生活的方 方面面。 ④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政治立场绝对相反的人也经常会利用同一个“阴谋论”, 只不过是把矛头颠倒过来了。比如,网上盛传的所谓《中情局十条诫令》,起先是被英美1 右派说成是共产主义革命的规则。而后来在中国,则将其说成是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1951 年的“极机密行事手册或行动手册”中的内容,以激发中国人民的反美之心。如今,类似的 如“转基因阴谋论”“金融阴谋论”“气候阴谋论”等,是中外共有、左右派共享的典型輿论。 ⑤为什么政治极端主义者容易相信这些“阴谋论”呢?荷兰的三位心理学家设计了四个 心理学实验。 ⑥研究一:该研究共招募了207名美国被试者,后来回收有效数据187份。研究者测查 了被试者对“金融危机阴谋论”和“气候变化阴谋论”的相信程度(从1到7);同时,为 了进一步测试是否政治极端主义者只是对与政治有关的社会事件更加具有妄想症,实验还在 两个“阴谋论”的分析中加入了一个“人际妄想症测试”。 ⑦结果发现,对“金融危机阴谋论”和“气候危机阴谋论”的相信程度与政治极端主义 倾向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与妄想症无关。说明相信这些“阴谋论”的人心智是正常的 只不过思想偏激些 ⑧为了进一步探讨这种相关关系是否存在于其他“阴谋论”中以及可能的原因,研究者 又进行了下面的研究。被试者是从荷兰具有代表性的全国选民样本中抽取的。研究者主要是 通过测查被试者对于6个不同“阴谋论”的相信程度来评价他们对于“阴谋论”的态度,同 时测量了被试者对复杂政治问题倾向于采取简单解决方案的程度来判断他们在政治上的偏 激程度。 ⑨结果表明,拥有极端政治立场的被试者更容易相信“阴谍论”,并且对政治问题简单 化策略的追捧程度也更高。在他们看来,拯救世界很简单,有“超人”“大帝”“伟人”即可。 ⑩另一个补充实验,主要测查了被试者对其他领域是否也具有同样的极端主义倾向,目 的是为了确定被试者在非政治领域的极端主义倾向是否会对实验产生影响。 ①结果发现,极端的政治意识和大多数极端的非政治意识态度间不存在相关性。 ⑩通过以上四个研究,研究人员认为:极端的政治意识与相信“阴谋论”之间存在显 著相关,且两者之间存在一个中介变量——对于社会政策简单化的追捧程度。原因可能是因 为这些人具有绝对分明的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对社会事件持有明确的态度和立场,同时习 惯采用简单直接的处理方式,而看不到社会事件背后复杂的逻辑关系。因此,一旦发生复杂 事件,就倾向于认为事件背后肯定是有本群体之外的人在搞阴谋导致的
2016 年闵行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 阅读 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6 题。(17 分) 谁更容易相信“阴谋论”? 彭凯平 ①法国极右翼势力差点赢得地方选举,让世界虚惊一场。正如《经济学人》所言,美国 的特朗普和法国的勒庞并非孤例,美欧民粹主义勃兴乃二战以来前所未有。与政治极端主义 勃兴同样需要警惕的,还有“阴谋论”,心理学研究发现,这两者如同孪生兄弟 ....。 ②发生在 20 世纪人类历史上的很多重大政治事件, 。 ③很多政治极端主义虽然走的是两个极端,或左或右,但他们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 就是倾向于相信“阴谋论”。比如很多德国纳粹相信德国一战战败的原因是犹太人的阴谋; 相对应的是,美国的麦卡锡主义认为红色共产主义已经渗透进了美国政治、文化、生活的方 方面面。 ④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政治立场绝对相反的人也经常会利用同一个“阴谋论”, 只不过是把矛头颠倒过来了。比如,网上盛传的所谓《中情局十条诫令》,起先是被英美的 右派说成是共产主义革命的规则。而后来在中国,则将其说成是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 1951 年的“极机密行事手册或行动手册”中的内容,以激发中国人民的反美之心。如今,类似的 如“转基因阴谋论”“金融阴谋论”“气候阴谋论”等,是中外共有、左右派共享的典型舆论。 ⑤为什么政治极端主义者容易相信这些“阴谋论”呢?荷兰的三位心理学家设计了四个.. 心理学实验 .....。 ⑥研究一:该研究共招募了 207 名美国被试者,后来回收有效数据 187 份。研究者测查 了被试者对“金融危机阴谋论”和“气候变化阴谋论”的相信程度(从 1 到 7);同时,为 了进一步测试是否政治极端主义者只是对与政治有关的社会事件更加具有妄想症,实验还在 两个“阴谋论”的分析中加入了一个“人际妄想症测试”。 ⑦结果发现,对“金融危机阴谋论”和“气候危机阴谋论”的相信程度与政治极端主义 倾向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与妄想症无关。说明相信这些“阴谋论”的人心智是正常的, 只不过思想偏激些。 ⑧为了进一步探讨这种相关关系是否存在于其他“阴谋论”中以及可能的原因,研究者 又进行了下面的研究。被试者是从荷兰具有代表性的全国选民样本中抽取的。研究者主要是 通过测查被试者对于 6 个不同“阴谋论”的相信程度来评价他们对于“阴谋论”的态度,同 时测量了被试者对复杂政治问题倾向于采取简单解决方案的程度来判断他们在政治上的偏 激程度。 ⑨结果表明,拥有极端政治立场的被试者更容易相信“阴谋论”,并且对政治问题简单 化策略的追捧程度也更高。在他们看来,拯救世界很简单,有“超人”“大帝”“伟人”即可。 ⑩另一个补充实验,主要测查了被试者对其他领域是否也具有同样的极端主义倾向,目 的是为了确定被试者在非政治领域的极端主义倾向是否会对实验产生影响。 ⑪结果发现,极端的政治意识和大多数极端的非政治意识态度间不存在相关性。 ⑫通过以上四个研究,研究人员认为:极端的政治意识与相信“阴谋论”之间存在显 著相关,且两者之间存在一个中介变量——对于社会政策简单化的追捧程度。原因可能是因 为这些人具有绝对分明的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对社会事件持有明确的态度和立场,同时习 惯采用简单直接的处理方式,而看不到社会事件背后复杂的逻辑关系。因此,一旦发生复杂 事件,就倾向于认为事件背后肯定是有本群体之外的人在搞阴谋导致的
③3其实,遇到这样的情形,中国文化中崇尚“中庸之道”的传统政治智慧就非常值得 我们深思。不走极端,不简单化政治意识问题,可能是我们避免陷入“阴谋论”陷阱的必备 条件。 ⑩孔子也早就指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 道德修养境界,长期以来少有人能够做得到。而这也是我们心理学家时常感到无奈的现实情 况:当事情的复杂性超过一般人能够理解和解释的时候,“阴谋论”就成了最简单、也是最 常用的解释。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16年第06期,有删改) 1.第①段加点词“孪生兄弟”在文中的意思 (2分) 2.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②段方框中,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1)比如德国法西斯主义纳粹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2)以及冷战期间的斯大林主义强权政治 (3)其本质都隐含着一种极端的政治意识 (4)美国麦卡锡主义主导下对共产主义国家的封锁 (5)或多或少都与政治极端主义有关 A.(1)(2)(5)(4)(3)B.(4)(5)(3)(1)(2)C.(5)(1)(4)(2)(3) D.(3)(1)(4)(5)(2) 3.简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4.概括第⑩2段的主要内容。(2分) 5.下列对文中的“四个心理学实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个心理实验主要进行了对与政治有关的“人际妄想症测试 B.第二个心理研究发现了对两个“阴谋论”相信程度与思想偏激无关 C.第三个测试的结论认为只有“超人”“大帝”“伟人”等拯救世界 D.第四个实验发现极端的政治意识、非政治意识态度间多数无联系 6.根据文章的观点,为下面的现象提出解决办法。(4分) 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问题,有人认为是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可以全面放开食 用;有人认为这是西方对中国采取的亡国灭种的“基因战”,应当全面抵制。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⑬其实,遇到这样的情形,中国文化中崇尚“中庸之道”的传统政治智慧就非常值得 我们深思。不走极端,不简单化政治意识问题,可能是我们避免陷入“阴谋论”陷阱的必备 条件。 ⑭孔子也早就指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 道德修养境界,长期以来少有人能够做得到。而这也是我们心理学家时常感到无奈的现实情 况:当事情的复杂性超过一般人能够理解和解释的时候,“阴谋论”就成了最简单、也是最 常用的解释。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16 年第 06 期,有删改) 1.第①段加点词“孪生兄弟”在文中的意思 是 。(2 分) 2.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②段方框中,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 分) (1)比如德国法西斯主义纳粹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2)以及冷战期间的斯大林主义强权政治 (3)其本质都隐含着一种极端的政治意识 (4)美国麦卡锡主义主导下对共产主义国家的封锁 (5)或多或少都与政治极端主义有关 A.(1)(2)(5)(4)(3) B.(4)(5)(3)(1)(2) C.(5)(1)(4)(2)(3) D.(3)(1)(4)(5)(2) 3.简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3 分) 4.概括第⑫段的主要内容。(2 分) 5.下列对文中的“四个心理学实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一个心理实验主要进行了对与政治有关的“人际妄想症测试”。 B.第二个心理研究发现了对两个“阴谋论”相信程度与思想偏激无关。 C.第三个测试的结论认为只有“超人”“大帝”“伟人”等拯救世界。 D.第四个实验发现极端的政治意识、非政治意识态度间多数无联系。 6.根据文章的观点,为下面的现象提出解决办法。(4 分) 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问题,有人认为是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可以全面放开食 用;有人认为这是西方对中国采取的亡国灭种的“基因战”,应当全面抵制。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7-12 题。(20 分)
泥土哪去了 南帆 ①屋前的墙根下整理出一片巴掌大的空地,想到要种几株花,突然发现无处取土。邻居 踅了过来笑了笑:可以打电话订购,但是价钱很贵。泥土也得花钱了吗?我不禁愕然。 ②花草的根系可怜的裸露着,四处找不到泥土。泥土和大地渐渐的撤出了我们的生活。 出入于泥土的许多小动物也不见了。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慵懒的蚯蚓,神经质的蚂蚱,鬼 鬼祟祟的四脚蛇,纹丝不乱的蜗牛,浩浩荡荡的蚂蚁队列,还有拳头大的蛤蟆笨拙地跳过田 ③烙印在记忆屏幕的第一个小动物大约是一只螳螂。那时我似乎四岁左右,居住在一个 大杂院里。父亲从乡下回来,逮回一只绿色的螳螂。螳螂夸张地掀动两个大η一般的前臂 雄视左右。父亲用一根细线拴住螳螂的肚子,细线的另一端捆在插λ泥土的小竹竿。阳光透 过丝瓜的藤蔓照射下来,碧绿的螳螂通体透明。我想起来了,少年时代我和一批小伙伴还迷 恋过寻找蜗牛。我们翻检所有的草丛、墙根、瓦砾堆、石缝,所有的蜗牛被搜索一空。有那 么一天,我们突然觉得这些游戏既幼稚又不卫生,于是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开始忙碌 些另外的事情。 ④起身拍了拍身上,数十年的时光仿佛一下子消散在尘埃里。那些小动物只能活在弥漫 着泥土气息的回忆里,如同一部黑白的老电影。现在我们的身边只剩下各种人工合成材料, 无论是墙璧、地板、各种管道和导线,还是手机、电脑、汽车和飞机。我的寓所里现在只养 只狗。它的大部分时间都关在阳台的玻璃门背后,每一天眼巴巴地望着栅栏外面的陌生世 界;它的四个爪子几乎没有机会触碰到真正的泥土。 ⑤“大地”是一个沉稳的词,“大地”隐喻的是宽厚、阔大、质朴和不尽的生机。山脉 起伏,河流蜿蜒,树木葱茏,湖泊的水面映照岀闪亮的落日氽晖。我突然想到,已经很久没 有接触到所谓的“大地”了——一这一幅景象多半是从飞机的舷窗上看到的。 ⑥栖身于天地之间,古人不时以植物自况,伸出根系扎入泥土,牢牢地抓住大地是立身 之本。汉语之中,“根本”是一个重要的词汇。众多带“根”的成语表明了古人对于大地的 敬畏,例如“根深蒂固”、“落地生根”、“寻根究底”、“游谈无根”,如此等等。可是,现在 还有多少人匀出心情想到泥土和大地?我们要么上电影院,逛服装店,寻觅佳肴美味,要么 坐在玻璃幕墙背后的办公室里,精心地算计某一个官职或者某一笔款项……闲常的日子里, 我们对于大地仅仅剩下象征性的牵挂:庭院的角落摆两个盆景,阳台的栅栏上种几簇花—一 遙远的大地仅仅是花盆里的一小撮泥土 ⑦那一天我路过一个修建之中的公园,突然嗅到了浓郁的青草气息。一些工人正蹲在 块坡地旁边铺草皮。浓郁的青草气息有些呛鼻,我想起了夏日曝晒之下潮湿的田园或者树林 间腐殖层蒸发出的气味。这时,青草气息是粗鄙的乡野,混杂了泥土和粪便的味道。久违的 气息令人想到了各种遥远的故事。 ⑧太太没有正式侍弄过庄稼,长年累月的公寓生活让她觉得,如果有一个庭院种些什么 真是莫大的奢侈,她在墙根的一个小土坑里种下一棵柠檬树苗,自豪得如同拥有一座果园 不少邻居都会踱过来看一看,夸奖几声。太太乐观的推算这棵柠檬树苗何时发育成熟,何时 可以结出多少果实,絮絮叨叨的如同农妇,于是,丰收的气氛突如其来的弥漫开来。 ⑨泥土无声无息地消失,古老的农耕文明如同一个遭受遺弃的废墟深深地埋葬在水泥路 面之下。什么时候还能返回大地的正常节奏——返回腰圆膀阔,心思简朴的日子?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老话:晴耕雨读。古人心目中,书本与泥土共同守候在我们 的日子里。文章的气韵交织于阳光、风雨、泥土和各种植物之中,读起来才会有悠然心会之 感。现在我们的阅读大部分都发生在电脑或者手机屏幕上,囫囵吞枣,一目十行
泥土哪去了 南 帆 ①屋前的墙根下整理出一片巴掌大的空地,想到要种几株花,突然发现无处取土。邻居 踅了过来笑了笑:可以打电话订购,但是价钱很贵。泥土也得花钱了吗?我不禁愕然。 ②花草的根系可怜的裸露着,四处找不到泥土。泥土和大地渐渐的撤出了我们的生活。 出入于泥土的许多小动物也不见了。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慵懒的蚯蚓,神经质的蚂蚱,鬼 鬼祟祟的四脚蛇,纹丝不乱的蜗牛,浩浩荡荡的蚂蚁队列,还有拳头大的蛤蟆笨拙地跳过田 埂。 ③烙印在记忆屏幕的第一个小动物大约是一只螳螂。那时我似乎四岁左右,居住在一个 大杂院里。父亲从乡下回来,逮回一只绿色的螳螂。螳螂夸张地掀动两个大刀一般的前臂, 雄视左右。父亲用一根细线拴住螳螂的肚子,细线的另一端捆在插入泥土的小竹竿。阳光透 过丝瓜的藤蔓照射下来,碧绿的螳螂通体透明。我想起来了,少年时代我和一批小伙伴还迷 恋过寻找蜗牛。我们翻检所有的草丛、墙根、瓦砾堆、石缝,所有的蜗牛被搜索一空。有那 么一天,我们突然觉得这些游戏既幼稚又不卫生,于是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开始忙碌一 些另外的事情。 ④起身拍了拍身上,数十年的时光仿佛一下子消散在尘埃里。那些小动物只能活在弥漫 着泥土气息的回忆里,如同一部黑白的老电影。现在我们的身边只剩下各种人工合成材料, 无论是墙壁、地板、各种管道和导线,还是手机、电脑、汽车和飞机。我的寓所里现在只养 一只狗。它的大部分时间都关在阳台的玻璃门背后,每一天眼巴巴地望着栅栏外面的陌生世 界;它的四个爪子几乎没有机会触碰到真正的泥土。 ⑤“大地”是一个沉稳的词,“大地”隐喻的是宽厚、阔大、质朴和不尽的生机。山脉 起伏,河流蜿蜒,树木葱茏,湖泊的水面映照出闪亮的落日余晖。我突然想到,已经很久没 有接触到所谓的“大地”了——这一幅景象多半是从飞机的舷窗上看到的。 ⑥栖身于天地之间,古人不时以植物自况,伸出根系扎入泥土,牢牢地抓住大地是立身 之本。汉语之中,“根本”是一个重要的词汇。众多带“根”的成语表明了古人对于大地的 敬畏,例如“根深蒂固”、“落地生根”、“寻根究底”、“游谈无根”,如此等等。可是,现在 还有多少人匀出心情想到泥土和大地?我们要么上电影院,逛服装店,寻觅佳肴美味,要么 坐在玻璃幕墙背后的办公室里,精心地算计某一个官职或者某一笔款项……闲常的日子里, 我们对于大地仅仅剩下象征性的牵挂:庭院的角落摆两个盆景,阳台的栅栏上种几簇花—— 遥远的大地仅仅是花盆里的一小撮泥土。 ⑦那一天我路过一个修建之中的公园,突然嗅到了浓郁的青草气息。一些工人正蹲在一 块坡地旁边铺草皮。浓郁的青草气息有些呛鼻,我想起了夏日曝晒之下潮湿的田园或者树林 间腐殖层蒸发出的气味。这时,青草气息是粗鄙的乡野,混杂了泥土和粪便的味道。久违的 气息令人想到了各种遥远的故事。 ⑧太太没有正式侍弄过庄稼,长年累月的公寓生活让她觉得,如果有一个庭院种些什么, 真是莫大的奢侈,她在墙根的一个小土坑里种下一棵柠檬树苗,自豪得如同拥有一座果园, 不少邻居都会踱过来看一看,夸奖几声。太太乐观的推算这棵柠檬树苗何时发育成熟,何时 可以结出多少果实,絮絮叨叨的如同农妇,于是,丰收的气氛突如其来的弥漫开来。 ⑨泥土无声无息地消失,古老的农耕文明如同一个遭受遗弃的废墟深深地埋葬在水泥路 面之下。什么时候还能返回大地的正常节奏——返回腰圆膀阔,心思简朴的日子?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老话:晴耕雨读。古人心目中,书本与泥土共同守候在我们 的日子里。文章的气韵交织于阳光、风雨、泥土和各种植物之中,读起来才会有悠然心会之 感。现在我们的阅读大部分都发生在电脑或者手机屏幕上,囫囵吞枣,一目十行
⑩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图景:一堵土黄色的围墙,墙上挂下几丛茂盛的藤蔓和绿叶,上 面点缀一些紫色的花朵。天气微寒、细雨,围墙之内的屋子没有关门,透过栅栏可以看到屋 子中央的一张长桌和靠墙的一架书,咖啡的香味隐约拂过… (有删改) 7.第②段画线句对小动物的描写生动而鲜活,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2分) 8.第④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且生动,请对此加以分析。(3分) 9.第⑥段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简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3分) 10.阅读第⑧段,简析写太太种柠檬树苗有何作用。(3分) 11.下列对第⑨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泥土深埋于水泥路面之下,致使我们与泥土的联系被迫中断。 我们已经无法返回腰圆庞阔、心思简朴与晴耕雨读的日子。 在书本与泥土的共同守候中,我们收获悠然心会的阅读感受。 D.本段以晴耕雨读、电脑及手机阅读等阐述泥土与阅读的关系。 12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对最后一段进行赏析。(6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如超六空,按前6空评分】 13.(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韩愈《师说》) 似诉平生不得志。(白居易《琵琶行》) 乞人不屑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4)仁以为己任 ?(《论语》七则) (5)金张籍旧业 。(左思《咏史》)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7)鹫翎金仆姑 (卢纶《塞下曲》)
⑩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图景:一堵土黄色的围墙,墙上挂下几丛茂盛的藤蔓和绿叶,上 面点缀一些紫色的花朵。天气微寒、细雨,围墙之内的屋子没有关门,透过栅栏可以看到屋 子中央的一张长桌和靠墙的一架书,咖啡的香味隐约拂过…… (有删改) 7.第②段画线句对小动物的描写生动而鲜活,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2 分) 8.第④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且生动,请对此加以分析。(3 分) 9.第⑥段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简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3 分) 10.阅读第⑧段,简析写太太种柠檬树苗有何作用。(3 分) 11.下列对第⑨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泥土深埋于水泥路面之下,致使我们与泥土的联系被迫中断。 B.我们已经无法返回腰圆庞阔、心思简朴与晴耕雨读的日子。 C.在书本与泥土的共同守候中,我们收获悠然心会的阅读感受。 D.本段以晴耕雨读、电脑及手机阅读等阐述泥土与阅读的关系。 12.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对最后一段进行赏析。(6 分) (三)默写。(6 分)【任选 6 空。如超六空,按前 6 空评分】 13.(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韩愈《师说》) (2) ,似诉平生不得志。(白居易《琵琶行》) (3) ,乞人不屑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4)仁以为己任, ?(《论语》七则) (5)金张籍旧业, 。(左思《咏史》) (6)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7)鹫翎金仆姑, 。(卢纶《塞下曲》)
(8)青女素娥俱耐冷, (李商隐《霜月》) (四)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4-16题。(7分) 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宋)张元幹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绿卷芳洲生杜若",数 帆带雨烟中落。傍向来沙嘴共停桡口,伤飘泊 寒犹在,衾偏薄。肠欲断,愁难著。倚篷窗无寐,引杯孤酌。寒食清明都过却,最怜轻 负年时约。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 注释:(1)杜若:草名。(2)沙嘴:沙洲。桡:柴,代指船。 14.这首词的词牌是()(1分) A.踏莎行 B.满江红 C.苏幕遮D.雨铃霖 15.下列对这首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春水迷天”两句写天气骤变,江面上风大浪高令人厌恶。 B.“绿卷芳洲”句中的“卷”字写出了江水冲向方洲的动态 C.“寒犹在”以下六句写天寒无法入睡,只好借饮酒来取暖 D.词的上片写风雨阻船之景,下片写思归之情,情景交融 16.明代学者沈际飞在《草堂诗余正集》里评这首词说:“‘人如削’句好”,请结合画线句对 其进行赏析。(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①王琨,琅琊临沂人也。琨少谨笃,为从伯司徒谧所爱。宋永初中,武帝以其娶桓修女, 除郎中,驸马都尉,奉朝请。 ②孝建初,迁廷尉卿,转吏部郎。吏曹选局,贵要多所属请,琨自公卿下至士大夫,例 为用两门生。江夏王义恭尝属琨用二人,后复属珉,答不许。 ③出为持节、都督广交二州军事、广州刺史。南土沃实,在任者常致巨富,世云“广州 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也。琨无所取纳,表献禄俸之半。州镇旧有鼓吹",又启 输还。及罢任,孝武知其清,问家资多少。琨曰:“臣买宅百三十万,余物称之。”帝说, ④明帝临崩,出为督会稽、东阳、新安、临海、永嘉五郡军事、会稽太守,常侍如故。 坐误竟囚,降号冠军。元徽中,迁金紫光禄,弘训太仆,常侍如故。顺帝即位,进右光禄大 夫,常侍余如故。顺帝逊位,琨陪位及辞庙,皆流涕。 ⑤太祖即位,领武陵王师,加侍中,给亲信二十人。时王俭为宰相,属琨用东海郡迎吏 琨谓信人曰:“语郎,三台五省,皆是郎用人;外方小郡,当乞寒贱,省官何容复夺之。” 不过其事。 ⑥琨性既古慎,而俭啬过甚,家人杂事,皆手自操执。公事朝会,必夙夜早起,简阅衣 裳,料数冠帻,如此数四,世以此笑之
(8)青女素娥俱耐冷, 。(李商隐《霜月》) (四)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 14-16 题。(7 分) 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宋)张元幹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绿卷芳洲生杜若(1),数 帆带雨烟中落。傍向来沙嘴共停桡(2),伤飘泊。 寒犹在,衾偏薄。肠欲断,愁难著。倚篷窗无寐,引杯孤酌。寒食清明都过却,最怜轻 负年时约。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 注释:(1)杜若:草名。 (2)沙嘴:沙洲。 桡:柴,代指船。 14.这首词的词牌是( )(1 分) A.踏莎行 B.满江红 C.苏幕遮 D.雨铃霖 15.下列对这首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春水迷天”两句写天气骤变,江面上风大浪高令人厌恶。 B.“绿卷芳洲”句中的“卷”字写出了江水冲向方洲的动态。 C.“寒犹在”以下六句写天寒无法入睡,只好借饮酒来取暖。 D.词的上片写风雨阻船之景,下片写思归之情,情景交融。 16.明代学者沈际飞在《草堂诗余正集》里评这首词说:“‘人如削’句好”,请结合画线句对 其进行赏析。(4 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17-21 题。(17 分) ①王琨,琅琊临沂人也。琨少谨笃,为从伯司徒谧所爱。宋永初中,武帝以其娶桓修女, 除.郎中,驸马都尉,奉朝请。 ②孝建初,迁廷尉卿,转吏部郎。吏曹选局,贵要多所属请,琨自公卿下至士大夫,例 为用两门生。江夏王义恭尝属琨用二人,后复遣属琨,答不许。 ③出为持节、都督广交二州军事、广州刺史。南土沃实,在任者常致巨富,世云“广州 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也。琨无所取纳,表献禄俸之半。州镇旧有鼓吹(1),又启. 输还。及罢任,孝武知其清,问家资多少。琨曰:“臣买宅百三十万,余物称之。”帝说..。 ④明帝临崩,出为督会稽、东阳、新安、临海、永嘉五郡军事、会稽太守,常侍如故。 坐误竟囚,降号冠军。元徽中,迁金紫光禄,弘训太仆,常侍如故。顺帝即位,进右光禄大 夫,常侍余如故。顺帝逊位,琨陪位及辞庙,皆流涕。 ⑤太祖即位,领武陵王师,加侍中,给亲信二十人。时王俭为宰相,属琨用东海郡迎吏。 琨谓信人曰:“语郎,三台五省,皆是郎用人;外方小郡,当乞寒贱,省官何容复夺之。”遂 不过其事。 ⑥琨性既古慎,而俭啬过甚,家人杂事,皆手自操执。公事朝会,必夙夜早起,简.阅衣 裳,料数冠帻,如此数四,世以此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