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闸北区2015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14.12) 2.150分钟内完成,总分150分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①国有国格,人有人格,艺术也有自己的品格。品格层次的高下决定着艺术的精 神价值 和历史地位的高下。艺无格不立。艺术品格是艺术作品屹立于艺术之林的脊骨 艺术品格 的内涵至少包括口口品格、口口品格和口口品格。 ②中国艺术有“解衣盘礴”的优秀传统。专注痴迷于创造的沉酣而不作世故的权 衡和功 利的算计,是进入最佳创作状态和确保艺术神圣与纯洁的前提。前人早巳发现 人多一分 世故即少一分高雅;利多心急者其艺必不工 ③艺术品格的滑坡往往是经不住非艺术的种种诱惑而造成艺术本身相对独立性 的丧失 诱于名,艺术降格为自我欥胀的钩誉虫:诱于利,艺术堕落为满身铜臭的摇钱树 诱于权 艺术奴化为察颜观色的脊龙符 ④艺术是艺术家在泥泞思路上频频滑倒的激情与感悟,它往往能跌出灵感带血的 伤口和 心灵震颤的歌吟;而在舒适坦途上装作跌倒,则只能跌岀滑稽的丑态和矫情的喊 叫。 ⑤任何有健康恬力的艺术都构成自己纯真的氛围。 游离于情节和性格的床头、拳头,噱头,是甩卖发馊肉汤的胡椒、掩盖灵魂的膏 药、装扮卖笑丑妇的胭脂。 ⑥优秀艺术总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属于的东西。吴昌硕的厚度、齐白石的 醇度、潘天寿的力度、傅抱石的速度,都以不与人萄同的艺术个性的戛戛独造在 艺术史上留下闪光的篇页。雪地上的第一排脚印最易诱人放弃寻找自己最佳路线 的选择。缺乏创造性的模仿艺术已流于下品,没有出息的倒爷艺术更无品格可言 ⑦艺术家的品格是由艺术家的人格决定的。艺术家不是完人,艺术创造所必须的 素质偏 离也常常给他们带来不可避免的缺点和怪癖,所以艺术人格与道德人格既有重叠 又有一定 的错位。 ⑧艺术人格有它的标准,那就是以严肃的艺术创造为轴心的文化够感和文化献身 精神。 ⑨艺术家是文化的先知。他的追求是未来。他的任务是创造。为了人类进步及真 理,他 甘愿做艺术的探险者和殉道者。他想的不是名利,而是争取更多的时间燃烧自己 付出自
上海市闸北区 2015 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14.12) 2. 150 分钟内完成,总分 150 分。 一、阅读 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6 题。(18 分) ①国有国格,人有人格,艺术也有自己的品格。品格层次的高下决定着艺术的精 神价值 和历史地位的高下。艺无格不立。艺术品格是艺术作品屹立于艺术之林的脊骨。 艺术品格 的内涵至少包括口口品格、口口品格和口口品格。 ②中国艺术有“解衣盘礴”的优秀传统。专注痴迷于创造的沉酣而不作世故的权 衡和功 利的算计,是进入最佳创作状态和确保艺术神圣与纯洁的前提。前人早巳发现: 人多一分 世故即少一分高雅;利多心急者其艺必不工。 ③艺术品格的滑坡往往是经不住非艺术的种种诱惑而造成艺术本身相对独立性 的丧失。 诱于名,艺术降格为自我吹胀的钩誉虫;诱于利,艺术堕落为满身铜臭的摇钱树; 诱于权, 艺术奴化为察颜观色的登龙符。 ④艺术是艺术家在泥泞思路上频频滑倒的激情与感悟,它往往能跌出灵感带血的 伤口和 心灵震颤的歌吟;而在舒适坦途上装作跌倒,则只能跌出滑稽的丑态和矫情的喊 叫。 ⑤任何有健康恬力的艺术都构成自己纯真的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离于情节和性格的床头、拳头,噱头,是甩卖发馊肉汤的胡椒、掩盖灵魂的膏 药、装扮卖笑丑妇的胭脂。 ⑥优秀艺术总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属于的东西。吴昌硕的厚度、齐白石的 醇度、潘天寿的力度、傅抱石的速度,都以不与人萄同的艺术个性的戛戛独造在 艺术史上留下闪光的篇页。雪地上的第一排脚印最易诱人放弃寻找自己最佳路线 的选择。缺乏创造性的模仿艺术已流于下品,没有出息的倒爷艺术更无品格可言。 ⑦艺术家的品格是由艺术家的人格决定的。艺术家不是完人,艺术创造所必须的 素质偏 离也常常给他们带来不可避免的缺点和怪癖,所以艺术人格与道德人格既有重叠 又有一定 的错位。 ⑧艺术人格有它的标准,那就是以严肃的艺术创造为轴心的文化够感和文化献身 精神。 ⑨艺术家是文化的先知。他的追求是未来。他的任务是创造。为了人类进步及真 理,他 甘愿做艺术的探险者和殉道者。他想的不是名利,而是争取更多的时间燃烧自己, 付出自 己
⑩我们期待艺术品格和艺术人格在新的高度和层次上趋于统一。我们期待创作出 优秀 艺术品的艺术家同时也创造出优秀的自己。 (选自翟墨《艺术的品格》,有改动) 1.联系下文,填写第①段空缺处的词语。(2分) 2.“解衣盘礴”是个成语,原本指解开上衣,盘腿而坐;文中的意思是 (不得超过10字)。(3分) 3.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4第⑤段空白处有以下三句话,正确的排序是:()(2分) a.戏不够,“三头”凄,常常是伪劣艺术的特征。 b.它们不能以浩浩正气、铮铮铁骨、绵绵深情等人格力量撼人心魄,便以色情、 暴力、 笑料等低级趣味迷己惑入。 c.它容不得肮脏泥沙的迷跟、虚矫赘瘤的附身、冒名伪作的蒙混。 甲.cba乙abc丙.bca丁.cab 5.对第⑥段画线句所论证的观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家备有不与人苟同的艺术个性。 B.艺术家的戛曳独造在艺术史匕留下闪光的篇页 C.优秀艺术总要在前A的基础上增加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D.艺术家不能泥古,应稀有自己的艺术个性的新的内容。 6.作为一篇社科类文章,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一定特色,请举例简析。(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一-12题。(19分) 热爱生命(节选) 【美】杰克-伦敦 ①他闭上眼睛,极其小心地让自己镇静下去。疲倦象涨潮一样,从他身体的各处 涌 幄,但是他刚强地打起精神,绝不让这种令人窒息的疲倦把他淹投。这种要命的 疲倦, 很像涨潮的大海,一浪髙过一浪,一点点地淹没他的感觉和意识。有时候,他几 乎完全给 淹没了,他只能用无力的双手划着,漂游过那黑茫茫的一片;可是,有时候,他 又会凭着 种奇怪的心灵作用,另外找到一丝毅力,更坚强地划着。 ②他一动不动地仰面躺着,现在,他能够听到到病狼一呼一吸地喘着气,慢慢地 向他逼近 它愈来愈近,总是在向他逼近,好像经过了无穷的时间,但是他始终不动。它已 经到了他耳边。那条粗糙的干舌头正像砂纸一样地磨擦着他的两腮。他那两只手
⑩我们期待艺术品格和艺术人格在新的高度和层次上趋于统一。我们期待创作出 优秀 艺术品的艺术家同时也创造出优秀的自己。 (选自翟墨《艺术的品格》 ,有改动) 1.联系下文,填写第①段空缺处的词语。(2 分) 2.“解衣盘礴”是个成语,原本指解开上衣,盘腿而坐;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得超过 10 字)。(3 分) 3.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⑤段空白处有以下三句话,正确的排序是:( )(2 分) a.戏不够,“三头”凄,常常是伪劣艺术的特征。 b.它们不能以浩浩正气、铮铮铁骨、绵绵深情等人格力量撼人心魄,便以色情、 暴力、 笑料等低级趣味迷己惑入。 c.它容不得肮脏泥沙的迷跟、虚矫赘瘤的附身、冒名伪作的蒙混。 甲.cba 乙 abc 丙.bca 丁.cab 5.对第⑥段画线句所论证的观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艺术家备有不与人苟同的艺术个性。 B.艺术家的戛曳独造在艺术史匕留下闪光的篇页。 C.优秀艺术总要在前 A 的基础上增加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D.艺术家不能泥古,应稀有自己的艺术个性的新的内容。 6.作为一篇社科类文章,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一定特色,请举例简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 7 -- 12 题。(19 分) 热爱生命(节选) 【美】杰克-伦敦 ①他闭上眼睛,极其小心地让自己镇静下去。疲倦象涨潮一样,从他身体的各处 涌 幄,但是他刚强地打起精神,绝不让这种令人窒息的疲倦把他淹投。这种要命的 疲倦, 很像涨潮的大海,一浪高过一浪,一点点地淹没他的感觉和意识。有时候,他几 乎完全给 淹没了,他只能用无力的双手划着,漂游过那黑茫茫的一片;可是,有时候,他 又会凭着 一种奇怪的心灵作用,另外找到一丝毅力,更坚强地划着。 ②他一动不动地仰面躺着,现在,他能够听到到病狼一呼一吸地喘着气,慢慢地 向他逼近。 它愈来愈近,总是在向他逼近,好像经过了无穷的时间,但是他始终不动。它已 经到了他耳边。那条粗糙的干舌头正像砂纸一样地磨擦着他的两腮。他那两只手
下子伸了出来一一或者,至少也是他凭若毅力要它们伸出来的。他的指头弯得 象鹰爪一样,可是抓了个空。敏捷和准确是需要力气的,他没有这种力气。 ③那只狼的耐心真是可怕;这个人的耐心也一样可怕。 ④这一天,有一半时间他一直躺着不动,尽力和昏迷斗争,等着那个要把他吃掉 也希望能吃掉的东西。有时候,疲倦的粮潮涌上来,淹没了他,他会做起很长的 梦;然而在整个过程中,不论醒着或是做梦,他都在等着那种喘息和那条粗糙的 舌头来舐他。 ⑤他并没有听到这种喘息,他只是从梦里慢慢苏醒过来,觉得有条舌头在顺着他 的一只手舐去。他静静地等着。狼牙轻轻地扣在他手上了;扣紧了;狼正在尽最 后一点力量把牙齿咬进它等了很久的东西里面。可是这个人也等了很久,那只给 咬破了的手也抓住了狼的牙床。于是,慢慢地,就在狼无力地挣扎着,他的手无 力地掐着的时候,他的另一只手已经慢慢摸过来,一下把狼抓住五分钟之后,这 个人已经把全身的重量都压在狼的身上。他的手的力量虽然还不足以把狼掐死, 可是他的脸已经紧紧地压住了狼的咽喉,嘴里已经满是狼毛。半小时后,这个人 感到一小股暖和的液体慢慢流进他的喉咙。这东西并不好吃,就像硬灌到他胃里 的铅液,而且是纯粹凭着意志硬灌下去的。后来,这个人翻了一个身,仰面睡着 了 ⑥捕鲸船“白德福号”上,有几个科学考察队的人员。他们从甲板上望见岸上有 个奇怪的东西。它正在向沙滩下面的水面挪动。他们没法分清它是哪一类动物, 但是,因为他们都是研究科学的人,他们就乘了船旁边的一条捕菇艇,到岸上去 察看。接着,他们发现-个活着的动物,可是很难把它称作人。它已经瞎了,失 去了知觉。’它就像一条大虫子在地上蠕动着前进。它用的力气大半都不起作 用.但是它老不停,它一面摇晃,一面向前扭动,照它这样,一个钟头大概可以 爬上二十尺。 ⑦三星期以后,这个人躺在捕鲸船“自德福号”的一个铺位上,眼泪顺着他的削 瘦的面颊往下淌,他说出他是谁和他经过的一切。同时,他又合含糊糊地、连贯 地谈到了他的母亲,谈到了阳光灿烂的南加利福尼亚,以及桔树和花丛中的他的 家园。 7.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③段的作用。(4分) 8.赏析第⑤段中加点词“硬灌”的精妙之处。(3分) 9.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改称主人公“他”为“它”?请说说理由。(2分) 10.对第⑦段内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三星期以后”,说明“他”复苏时间之长:流泪,说明“他”仍处在痛苦
一下子伸了出来—一或者,至少也是他凭若毅力要它们伸出来的。他的指头弯得 象鹰爪一样,可是抓了个空。敏捷和准确是需要力气的,他没有这种力气。 ③那只狼的耐心真是可怕;这个人的耐心也一样可怕。 ④这一天,有一半时间他一直躺着不动,尽力和昏迷斗争,等着那个要把他吃掉、 也希望能吃掉的东西。有时候,疲倦的粮潮涌上来,淹没了他,他会做起很长的 梦;然而在整个过程中,不论醒着或是做梦,他都在等着那种喘息和那条粗糙的 舌头来舐他。 ⑤他并没有听到这种喘息,他只是从梦里慢慢苏醒过来,觉得有条舌头在顺着他 的一只手舐去。他静静地等着。狼牙轻轻地扣在他手上了;扣紧了;狼正在尽最 后一点力量把牙齿咬进它等了很久的东西里面。可是这个人也等了很久,那只给 咬破了的手也抓住了狼的牙床。于是,慢慢地,就在狼无力地挣扎着,他的手无 力地掐着的时候,他的另一只手已经慢慢摸过来,一下把狼抓住五分钟之后,这 个人已经把全身的重量都压在狼的身上。他的手的力量虽然还不足以把狼掐死, 可是他的脸已经紧紧地压住了狼的咽喉,嘴里已经满是狼毛。半小时后,这个人 感到一小股暖和的液体慢慢流进他的喉咙。这东西并不好吃,就像硬灌到他胃里 的铅液,而且是纯粹凭着意志硬灌下去的。后来,这个人翻了一个身,仰面睡着 了。 ⑥捕鲸船“白德福号”上,有几个科学考察队的人员。他们从甲板上望见岸上有 一个奇怪的东西。它正在向沙滩下面的水面挪动。他们没法分清它是哪一类动物, 但是,因为他们都是研究科学的人,他们就乘了船旁边的一条捕菇艇,到岸上去 察看。接着,他们发现-个活着的动物,可是很难把它称作人。它已经瞎了,失 去了知觉。’它就像一条大虫子在地上蠕动着前进。它用的力气大半都不起作 用.但是它老不停,它一面摇晃,一面向前扭动,照它这样,一个钟头大概可以 爬上二十尺。 ⑦三星期以后,这个人躺在捕鲸船“自德福号”的一个铺位上,眼泪顺着他的削 瘦的面颊往下淌,他说出他是谁和他经过的一切。同时,他又合含糊糊地、连贯 地谈到了他的母亲,谈到了阳光灿烂的南加利福尼亚,以及桔树和花丛中的他的 家园。 7.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③段的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8.赏析第⑤段中加点词“硬灌”的精妙之处。(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改称主人公“他”为“它”?请说说理由。(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第⑦段内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三星期以后”,说明“他”复苏时间之长:流泪,说明“他”仍处在痛苦 之中
B.母亲及家园,既是“他”“热爱生命”的缘由,也是“他”战胜厄运与死亡 的精神 力量。 C.“含含糊糊地、不连贯地”谈活,是“他”劫后余生后的激动所致 D.交代“他”的来历与故事的结局,证明其真实性,更加令人信服。 11.请自选一例,简析本文的细节描写。(4分) 12.请结合“他”这一人物形象,谈淡你对“热爱生命”的看法。(4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2)塞上长城卒自许 (陆游《书愤》) (3)今者项庄拔剑舞, 。(司马迁《鸿门宴》) (4)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5)善始者实繁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6)故兵无常势 。(《孙子·虚实篇》) (7)失之东隅, (《后汉书·冯异传》) (8)独学而无友, (汉.《礼旧》)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8分) 鹧鸪天(宋)苏轼 ①林断山四竹隐墙,乱禅衰草小池塘。②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渠细细香。 ③村舍外,古城旁,仗藜徐步转斜阳。④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琼。 注:此作写于被贬黄州期脚。 14.第_句对仗工整严密,颇有诗情画意,营造了一种的氛围。(2分) 15.对作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上片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之景 B.下片写人,通过人物的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 C.纵观全词,作品中的人物是一个身闲心苦的不得志者。 D.尽管人物形象抑郁不得志,但字里行间仍不失豪放风格。 16.结合作品,赏析第④句。(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 发泓 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
B.母亲及家园,既是“他”“热爱生命”的缘由,也是“他”战胜厄运与死亡 的精神 力量。 C.“含含糊糊地、不连贯地”谈活,是“他”劫后余生后的激动所致。 D.交代“他”的来历与故事的结局,证明其真实性,更加令人信服。 11.请自选一例,简析本文的细节描写。(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结合“他”这一人物形象,谈淡你对“热爱生命”的看法。(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6 分)【任选 6 空作答;超过 6 空,按前 6 空评分;】 13.(1)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2)塞上长城卒自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书愤》) (3)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鸿门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5)善始者实繁,___________________。(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6)故兵无常势,____________________。(《孙子·虚实篇》) (7)失之东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汉书·冯异传》) (8)独学而无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礼旧》)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4-16 题。(8 分) 鹧鸪天 (宋)苏轼 ①林断山四竹隐墙,乱禅衰草小池塘。②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渠细细香。 ③村舍外,古城旁,仗藜徐步转斜阳。④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琼。 注:此作写于被贬黄州期脚。 14.第____句对仗工整严密,颇有诗情画意,营造了一种____的氛围。(2 分) 15.对作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上片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之景。 B.下片写人,通过人物的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 C.纵观全词,作品中的人物是一个身闲心苦的不得志者。 D . 尽管人物形象抑郁不得志,但字里行间仍不失豪放风格。 16.结合作品,赏析第④句。(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 17-21 题。(17 分)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 发泓 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 叹
日:“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 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 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 弛废,何也?”日:“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 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修幼失父,母尝谓日:“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日 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日:‘生可求乎?’日:‘求其生而不得,则死 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 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2)文章止于润身( (3)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4)其平居教他子弟() 8.对下列两句中“而”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宽简而不扰②修闻而服之终身 A.①②中的“而”都是介词B.①中的“而”是介词,②中的“而”是连词 C.①②中的“而”都是连词D。①中的“而”是连词,②中的“而”是介词 19.把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译 (2)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译 20.下文共有3个分句,请依次把它们写出来。(2分)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1 (2) (3) 21.请概括并简析欧阳修为官从政之道。(4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226题。(12分) ①予城西旧茔久勿树。比辟地东邻,有桧百余株,大者盈抉,髙可二三丈,予惜 其生不得所。有种树者日:“我能为公移之。”予日:“有是哉?”请试,许之。 ②予尝往观口。乃移其三之一,规其根围数尺,中留宿土。坎及四周,及底而止。 绳绕其根,若碇然,然其重虽千人奠能举口,则眵其坎之棱,粗树腰而卧之,根 之罅实以虚壤。复卧而北,树为壤所蛰,渐髙以起,卧而南亦如口。三卧三起, 其高出于坎。棚木为床横载之,曳以两牛,翼以十夫。其大者倍其数。行数百步, 植于墓后为三重。阅岁而视之,成者十九。则又移其余,左右翼以及于门。再阅 岁而视之,其成者又十而九也。于是干条交接,行列分布,郁然改观,与古墓无 异焉。夫规大而坎疏,故根不离;宿土厚,故元气足;乘虚而起渐,故出而无所 伤。取必于旦夕之近,而巧夺于二十-4之远,盖其治之也有道,而行之也有序
日:“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 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 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 弛废,何也?”日:“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 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修幼失父,母尝谓日:“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日: 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日:‘生可求乎?’日:‘求其生而不得,则死 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 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2)文章止于润身( ) (3)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 (4)其平居教他子弟( ) 18.对下列两句中“而”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宽简而不扰 ②修闻而服之终身 A.①②中的“而”都是介词 B.①中的“而”是介词, ②中的“而”是连词 C.①②中的“而”都是连词 D。①中的“而”是连词, ②中的“而”是介词 19. 把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 分) (1)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文共有 3 个分句,请依次把它们写出来。(2 分)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概括并简析欧阳修为官从政之道。(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文,完成 22-26 题。(12 分) ①予城西旧茔久勿树。比辟地东邻,有桧百余株,大者盈抉,高可二三丈,予惜 其生不得所。有种树者日:“我能为公移之。”予日:“有是哉?”请试,许之。 ②予尝往观口。乃移其三之一,规其根围数尺,中留宿土。坎及四周,及底而止。 以 绳绕其根,若碇然,然其重虽千人奠能举口,则眵其坎之棱,粗树腰而卧之,根 之罅实以虚壤。复卧而北,树为壤所蛰,渐高以起,卧而南亦如口。三卧三起, 其高出于坎。棚木为床横载之,曳以两牛,翼以十夫。其大者倍其数。行数百步, 植于墓后为三重。阅岁而视之,成者十九。则又移其余,左右翼以及于门。再阅 岁而视之,其成者又十而九也。于是干条交接,行列分布,郁然改观,与古墓无 异焉。夫规大而坎疏,故根不离;宿土厚,故元气足;乘虚而起渐,故出而无所 伤。取必于旦夕之近,而巧夺于二十-4 之远,盖其治之也有道,而行之也有序 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