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M前的“士”是说明磁耦合中,互感作用的两种可能性。“十” 号表示互感磁通链与自感磁通链方向一致,称为互感的“增助” 作用;:“一”号则相反,表示互感的“消弱”作用。 ·为了便于反映“增助”或“消弱”作用和简化图形表示, 采用同 名端标记方法。对两个有耦合的线圈各取一个端子,并用相同的 符合标记,如小圆点或“*”号等,这一对端子称为“同名端”。 当一对施感电流和从同名端流进(或流出)各自的线圈时,互感 起增助作用
• M前的“± ”是说明磁耦合中,互感作用的两种可能性。“+” 号表示互感磁通链与自感磁通链方向一致,称为互感的“增助” 作用;“-”号则相反,表示互感的“消弱”作用。 • 为了便于反映“增助”或“消弱”作用和简化图形表示,采用同 名端标记方法。对两个有耦合的线圈各取一个端子,并用相同的 符合标记,如小圆点或“*”号等,这一对端子称为“同名端”。 当一对施感电流和从同名端流进(或流出)各自的线圈时,互感 起增助作用。 i1 L1 L2 + _u1 + _u2 i M 2
水 兴 水 a a 21 bo 水 bo 21 = d dt 421=M d dt 方向a指向b 方向b指向a 同名端:当两个电流分别从两个线圈的对应端子流入, 其所 产生的磁场相互加强时,则这两个对应端子称为同名端。 同名端表明了线圈的相互绕法关系
同名端:当两个电流分别从两个线圈的对应端子流入 ,其所 产生的磁场相互加强时,则这两个对应端子称为同名端。 a b + –u21 i1 21 a i1 – b 21 –u21 + 1 21 d d i u M t 1 21 d d i u M t 方向a指向b 方向b指向a 同名端表明了线圈的相互绕法关系 * * * *
确定同名端的方法: (1)当两个线圈中电流同时由同名端流入(或流出)时,两 个电流产生的磁场相互增强。 例 2 (2) 当随时间增大的时变电流从一线圈的一端流入时,将 会引起另一线圈相应同名端的电位升高
确定同名端的方法: (1) 当两个线圈中电流同时由同名端流入(或流出)时,两 个电流产生的磁场相互增强。 i 1 1' 2 2' * * 1 1' 2 2' 3' 3 * * 例 (2) 当随时间增大的时变电流从一线圈的一端流入时,将 会引起另一线圈相应同名端的电位升高
同名端的实验测定: 如图电路,当闭合开关S时,增加, 出>0 M >0 电压表正偏。 dt 当两组线圈装在黑盒里,只引出四个端线组,要 确定其同名端,就可以利用上面的结论来加以判断
同名端的实验测定: i 1 1' 2 2' * * R S V + – 0, 0 电压表正偏。 22' dt di u M dt di 如图电路,当闭合开关S时,i增加, 当两组线圈装在黑盒里,只引出四个端线组,要 确定其同名端,就可以利用上面的结论来加以判断。
2、互感线圈的伏安特性 当两个线圈同时通以变动的电流时, 各电感的磁链将随电流的变动而变动, 在每个线圈两端将产生感应电压(包含 自感电压和互感电压),设L1和L2的电 压和电流分别为41>和42、2,且方 向为关联参考方向,互感为M,则有: 0Ψ上=u11+412=L di dt dΨ2=1 di 21+u22 =±M dt dt 注意:如果互感电压“+”极性端子与产生它的电 流流进的端子为一对同名端时,互感电压前应取 “+”号,反之取“”号
10 当两个线圈同时通以变动的电流时, 各电感的磁链将随电流的变动而变动, 在每个线圈两端将产生感应电压(包含 自感电压和互感电压),设L1 和L2 的电 压和电流分别为 u1 、 i1 和u2 、 i2 ,且方 向为关联参考方向,互感为M,则有 : 注意:如果互感电压“+”极性端子与产生它的电 流流进的端子为一对同名端时,互感电压前应取 “+”号,反之取“-”号。 1 1 2 1 1 1 1 2 1 2 1 2 2 2 1 2 2 2 d Ψ d i d i u u u L M d t d t d t d Ψ d i d i u u u M L d t d t d t 2、互感线圈的伏安特性 i1 * * L1 L2 + _u1 + _u2 i 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