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初三语文 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20分 生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须所有试题答案均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上交答题卡。 知 、基础·运用(共24分) (一)选择(12分。第3小题3分,第5小题1分,其余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5题。(10分) ①汉字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方块字,鹊跃着鲜活的文化生命, 潜藏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彰显着独特的文化媚力,令人叹为观止 ②每一个汉字,犹如一支支灵动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字体 描绘万物;每一个汉字又像一朵花,在你最美的心情里甲(摇晃/摇曳)芬芳。心 情沉重或者轻盈,文字之花就会开得娇艳或者黯淡。你一瞬间的执念,都会改变 文字之花开放的氛围和方向。那里是天堂,也或者是地狱。 ③每一朵花,优雅而生,最后从容飘落。每朵谢落的花,都如和蔼的脸庞,乙(安 详/安静)而舒展。每一个人也是在文字下盛开的花,人把心丙(隐藏/隐瞒)在 文字里,坚强抵御风雨,也寂寞忍受凋零。落尽一生一世的繁华,名留青史,也 或者鲜为人知。 ④人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文字 1.文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书写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和蔼(ai)媚力 B.绽放(zhdn)抵御 C.氛围(fen)鹊跃 D.鲜为人知(xian)叹为观止 2.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摇晃安静隐藏 B.摇晃安详隐瞒 C.摇曳安静隐瞒 D.摇曳安详隐藏 3.结合上下文,对第②段中画线句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心情轻盈或者沉重,文字之花就会开得娇艳或者黯淡。 B.心情轻盈或者沉重,文字之花就会开得娇艳或者绚烂 C.心情沉重或者轻盈,文字之花就会开得黯淡或者娇艳。 D.心情沉重或者轻盈,文字之花就会开得黯淡或者沉重。 4.根据上下文,仿照第④段中“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这一句式,为横线处续 写一个句子,最符合意境的一项是(2分) A.在最美的季节里凋零 B.在最美的心情里盛开 C.在最美的季节里盛开 D.在最美的心情里凋零 5.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使用字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分)
大兴区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初三语文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8 页,共四道大题,22 道小题,满分 120 分。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试题答案均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上交答题卡。 一、基础·运用(共 24 分) (一)选择(12 分。第 3 小题 3 分,第 5 小题 1 分,其余每小题 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5 题。(10 分) ①汉字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方块字,鹊跃着鲜活的文化生命, 潜藏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彰显着独特的文化媚力,令人叹为观止。 ②每一个汉字,犹如一支支灵动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字体 描绘万物;每一个汉字又像一朵花,在你最美的心情里 甲 (摇晃/摇曳)芬芳。心 情沉重或者轻盈,文字之花就会开得娇艳或者黯淡。你一瞬间的执念,都会改变 文字之花开放的氛围和方向。那里是天堂,也或者是地狱。 ③每一朵花,优雅而生,最后从容飘落。每朵谢落的花,都如和蔼的脸庞,乙 (安 详/安静)而舒展。每一个人也是在文字下盛开的花,人把心 丙 (隐藏/隐瞒)在 文字里,坚强抵御风雨,也寂寞忍受凋零。落尽一生一世的繁华,名留青史,也 或者鲜为人知。 ④人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文字 。 1.文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书写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和蔼(ǎi) 媚力 B. 绽放(zhàn) 抵御 C. 氛围(fèn) 鹊跃 D. 鲜为人知(xiān) 叹为观止 2.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 摇晃 安静 隐藏 B. 摇晃 安详 隐瞒 C. 摇曳 安静 隐瞒 D. 摇曳 安详 隐藏 3.结合上下文,对第②段中画线句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心情轻盈或者沉重,文字之花就会开得娇艳或者黯淡。 B. 心情轻盈或者沉重,文字之花就会开得娇艳或者绚烂。 C. 心情沉重或者轻盈,文字之花就会开得黯淡或者娇艳。 D. 心情沉重或者轻盈,文字之花就会开得黯淡或者沉重。 4.根据上下文,仿照第④段中“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这一句式,为横线处续 写一个句子,最符合意境的一项是(2 分) A.在最美的季节里凋零 B.在最美的心情里盛开 C.在最美的季节里盛开 D.在最美的心情里凋零 5.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使用字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 分)
帮例藝 邪判南塔唐 白 尚陽感面 曰 真書岑應京 本害 武角碑 書鄧撰文福 长尊 中像 朝朝“多 散郎議寶 琅郎 王羲之《何如帖》张旭《肚痛帖》颜真卿《多宝塔碑》 A.楷书草书行书 B.行书楷书草书 C.行书草书楷书 D.草书行书楷书 6.习近平说:“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 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滋养着民族的心灵。请你根据自己 对传统节日的了解,选出下面匹配不正确的两项(2分) 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相关诗句 A.春节贴春联放爆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清明节赏花灯扫墓遥知兄弟登髙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D.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E.重阳节登髙赏梅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二)填空(12分) 7.默写(限选其中3道题)(6分)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 迁龙标遥有此寄》) (2) ,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离愁别绪”是送别诗中最常见的主题,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两句诗则尽显与朋友作别时的洒脱与旷达。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 生 动描绘了战士英勇杀敌的激烈场面,使词人昂扬奋发的报国热情跃然纸上 (5)近两年来,党中央高瞻远瞩,有胆有识,排除干扰,洞察真相,以空前力度打击 腐败行为,为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两句诗注入了新 的内涵。 (6)2014年11月,荷兰王后来到充满丰收气息的大兴青云店东辛屯。质朴的村 民准备了丰盛的农家宴,热情招待这位远方的客人,这情景让人不由想起了陆游 《游山西村》中“ ”的诗句。 8.名著阅读(6分)
王羲之《何如帖》 张旭《肚痛帖》 颜真卿《多宝塔碑》 A. 楷书 草书 行书 B. 行书 楷书 草书 C. 行书 草书 楷书 D. 草书 行书 楷书 6.习近平说:“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 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滋养着民族的心灵。请你根据自己 对传统节日的了解,选出下面匹配不正确的两项(2 分) 传统节日 传统习俗 相关诗句 A. 春 节 贴春联 放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清明节 赏花灯 扫墓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 端午节 吃粽子 赛龙舟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D. 中秋节 赏月 吃月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E. 重阳节 登高 赏梅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二)填空(12 分) 7.默写(限选其中 3 道题)(6 分)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 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波涛如怒,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离愁别绪”是送别诗中最常见的主题,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则尽显与朋友作别时的洒脱与旷达。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_________,________”生 动描绘了战士英勇杀敌的激烈场面,使词人昂扬奋发的报国热情跃然纸上。 (5)近两年来,党中央高瞻远瞩,有胆有识,排除干扰,洞察真相,以空前力度打击 腐败行为,为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注入了新 的内涵。 (6)2014 年 11 月,荷兰王后来到充满丰收气息的大兴青云店东辛屯。质朴的村 民准备了丰盛的农家宴,热情招待这位远方的客人,这情景让人不由想起了陆游 《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8.名著阅读(6 分)
(1)《三国演义》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其中“头戴纶巾,身衣鹤 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所描绘的人物是①,他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 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②,由此体现出他③的性格特点。(3分)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①总集,先秦称为《诗》,西汉时被尊为_② 家经典,才称为《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蒹葭》选 自其中的 (3分)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第9~11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 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 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 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 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 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 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 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释】①此:指滁州。②掇:拾取,这里指采摘。③刻露:清晰地显露。④幸: 庆幸。⑤本:根据。⑥上:皇上。⑦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 州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野芳发而幽香发:(2)佳木秀而繁阴秀: (3)掇幽芳而荫乔木芳:(4)遂书以名其亭焉名: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翻译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 翻译: 11.【甲】【乙】两个文段都紧扣一个“乐”字来写,请说说你从中读出了哪些 “乐”。(用文中词句或自己的话回答均可)(2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画廊》,完成第12~14题。(15分) 画廊 李广田 ①“买画去吗?” ②“买画去。 ③“看画去,去吗?” ④“去,看画去
(1)《三国演义》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其中“头戴纶巾,身衣鹤 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所描绘的人物是___①___,他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 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___②___,由此体现出他___③___的性格特点。(3 分)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__①__总集,先秦称为《诗》,西汉时被尊为__②__ 家经典,才称为《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蒹葭》选 自其中的___③___。(3 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第 9~11 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 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 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 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 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②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③清秀,四 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④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⑤其山川, 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⑥恩德, 以与民共乐,刺史⑦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释】①此:指滁州。②掇:拾取,这里指采摘。③刻露:清晰地显露。④幸: 庆幸。⑤本:根据。⑥上:皇上。⑦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 州。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野芳发而幽香 发: (2)佳木秀而繁阴 秀: (3)掇幽芳而荫乔木 芳: (4)遂书以名其亭焉 名: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 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翻译: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 翻译: 11.【甲】【乙】两个文段都紧扣一个“乐”字来写,请说说你从中读出了哪些 “乐”。(用文中词句或自己的话回答均可)(2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共 36 分) (一)阅读《画廊》,完成第 12~14 题。(15 分) 画 廊 李广田 ①“买画去吗?” ②“买画去。” ③“看画去,去吗?” ④“去,看画去
⑤在这样简单的对话里,是交换着多少欢喜的。谁个能不欢喜呢?年梢岁末,再 过几天就是除日了,大小户人家,都按了当地的习惯把家里扫除一过,包括门后 边积了一年的扫地土,都运到各自门口的街道上去了。如果这几天内走过这个村 子,你一定可以看见很多人家门口都有一堆黑垃圾。有些懂事人家,便把这堆脏 东西倾到肥料坑里去,免得叫行路人踢一脚灰;但大多数人家都不这么办,说是 用那样肥料长起来的谷子不结粒,容易出稗。这样一扫,各屋里都变得空落落的 了,尤其是那些老人的卧房里。他们便趁着赶集去买些年画,说是要补补墙,闲 着时看画也很好玩。 ⑥那画廊就在市集的中间。其实,哪里是什么画廊,也不过是村里的一座老庙宇。 多少年前,这座庙也许非常富丽,从庙里那口钟上也可知道。近些年来,这地方 变得荒废,连仅存的三间土屋也日渐颓败,说不定,在连雨天里就会倾倒下来, 颇有神鬼不得安身之虞。院里的草,还时有牛羊去牧放,敬神的人去践踏,屋顶 上则荒草三尺,一任其冬枯夏长。门虽设而常关,低垣断处,便是方便之门,不 论人畜,要进去亦不过举足之劳耳。平常有市集的日子,这庙前非常热闹,庙里 却依然冷清。只有将近新年的时候,这座古庙才被惊动一下。自然,门是开着的 了,里边外边,都由官中人打扫一过。不知从哪一天起,每天夜里,庙里也点起 豆粒般大的长明灯火来。庙门上,照例有人来贴几条黄纸对联,如“一天新雨露, 万古老禅林”之类,却似乎每年都借用作这里的写照,然而这个也就最合适不过 了,又破烂,又新鲜,多少人整年地不到这里来,这时候也都来瞻仰瞻仰了。每 到市集的日子,里边就挂满了年画,买画的人来,看画的人也来;既不买,也不 看,随便蹭了进来的也很多。庙里很热闹,真好像一个图画展览会的画廊了。 ⑦画呢,自然都很合乡下人的脾胃,他们在那里挑着,拣着,在那里讲图画中的 故事,又在那里细琢细磨地讲价钱。小孩子,穿了红红绿绿的衣服,仰着脸看得 出神,从这一张看到那一张,他们对《有余图》或《莲生九子》之类的特别喜欢 老年人呢,都衔了长烟管,天气很冷了,他们像每人擎了一个小小手炉似的吸着, 暖着,烟斗里冒着缕缕的青烟。他们总爱买些《老寿星》《全家福》《五谷丰登》 或《仙人对棋》之类。一面看着也许有一个老者在那里讲起来了,说古时候有 个上山打柴的青年人,因贪看两个老人在石凳上下棋,竟把打柴回家的事完全忘 了,一局棋罢,他才如梦醒来,从山上回来时,无论如何再也寻不见来路,人世 间几易春秋,树叶子已经黄过几十次又绿过几十次了。讲完了,指着壁上的画 叹息着。也有人在那里讲论戏文,因为大多数画是画了戏中情节的,那讲着的人 自然是一个爱戏又懂戏的,不知不觉间你会听到他哼哼起来了,哼哼着唱起戏文 来,再没有比这个更能给人以和平之感的了。是的,和平之感,你会听到好些人 在那里低低地哼着,低低地,像一群蜜蜂,像使人做梦的魔术咒语。人们在那里 不相拥挤,不吵闹,一切都从容,闲静,叫人想到些舒服的事情。就这样,从太 阳髙升时起,一直到日头打斜时止,不断有赶集人到这座破庙来,从这里带着微 笑,拿了年画去。 ⑧“老伯伯,买了年画来? ⑨“是啊,你没买?——补补空墙,闲时候看画也很好玩呢。” ⑩“《五谷丰登》几文钱?” ①“要价四百四,还价二百就卖了。” ⑩2在归途中,常听到背着年货的人这样问答
⑤在这样简单的对话里,是交换着多少欢喜的。谁个能不欢喜呢?年梢岁末,再 过几天就是除日了,大小户人家,都按了当地的习惯把家里扫除一过,包括门后 边积了一年的扫地土,都运到各自门口的街道上去了。如果这几天内走过这个村 子,你一定可以看见很多人家门口都有一堆黑垃圾。有些懂事人家,便把这堆脏 东西倾到肥料坑里去,免得叫行路人踢一脚灰;但大多数人家都不这么办,说是 用那样肥料长起来的谷子不结粒,容易出稗。这样一扫,各屋里都变得空落落的 了,尤其是那些老人的卧房里。他们便趁着赶集去买些年画,说是要补补墙,闲 着时看画也很好玩。 ⑥那画廊就在市集的中间。其实,哪里是什么画廊,也不过是村里的一座老庙宇。 多少年前,这座庙也许非常富丽,从庙里那口钟上也可知道。近些年来,这地方 变得荒废,连仅存的三间土屋也日渐颓败,说不定,在连雨天里就会倾倒下来, 颇有神鬼不得安身之虞。院里的草,还时有牛羊去牧放,敬神的人去践踏,屋顶 上则荒草三尺,一任其冬枯夏长。门虽设而常关,低垣断处,便是方便之门,不 论人畜,要进去亦不过举足之劳耳。平常有市集的日子,这庙前非常热闹,庙里 却依然冷清。只有将近新年的时候,这座古庙才被惊动一下。自然,门是开着的 了,里边外边,都由官中人打扫一过。不知从哪一天起,每天夜里,庙里也点起 豆粒般大的长明灯火来。庙门上,照例有人来贴几条黄纸对联,如“一天新雨露, 万古老禅林”之类,却似乎每年都借用作这里的写照,然而这个也就最合适不过 了,又破烂,又新鲜,多少人整年地不到这里来,这时候也都来瞻仰瞻仰了。每 到市集的日子,里边就挂满了年画,买画的人来,看画的人也来;既不买,也不 看,随便蹭了进来的也很多。庙里很热闹,真好像一个图画展览会的画廊了。 ⑦画呢,自然都很合乡下人的脾胃,他们在那里挑着,拣着,在那里讲图画中的 故事,又在那里细琢细磨地讲价钱。小孩子,穿了红红绿绿的衣服,仰着脸看得 出神,从这一张看到那一张,他们对《有余图》或《莲生九子》之类的特别喜欢。 老年人呢,都衔了长烟管,天气很冷了,他们像每人擎了一个小小手炉似的吸着, 暖着,烟斗里冒着缕缕的青烟。他们总爱买些《老寿星》《全家福》《五谷丰登》 或《仙人对棋》之类。一面看着也许有一个老者在那里讲起来了,说古时候有一 个上山打柴的青年人,因贪看两个老人在石凳上下棋,竟把打柴回家的事完全忘 了,一局棋罢,他才如梦醒来,从山上回来时,无论如何再也寻不见来路,人世 间几易春秋,树叶子已经黄过几十次又绿过几十次了。讲完了,指着壁上的画, 叹息着。也有人在那里讲论戏文,因为大多数画是画了戏中情节的,那讲着的人 自然是一个爱戏又懂戏的,不知不觉间你会听到他哼哼起来了,哼哼着唱起戏文 来,再没有比这个更能给人以和平之感的了。是的,和平之感,你会听到好些人 在那里低低地哼着,低低地,像一群蜜蜂,像使人做梦的魔术咒语。人们在那里 不相拥挤,不吵闹,一切都从容,闲静,叫人想到些舒服的事情。就这样,从太 阳高升时起,一直到日头打斜时止,不断有赶集人到这座破庙来,从这里带着微 笑,拿了年画去。 ⑧“老伯伯,买了年画来?” ⑨“是啊,你没买?——补补空墙,闲时候看画也很好玩呢。” ⑩“《五谷丰登》几文钱?” ⑪“要价四百四,还价二百就卖了。” ⑫在归途中,常听到背着年货的人这样问答
(原文有删改) 12.文章第⑤⑥⑦段,都围绕“画廊”来描写,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⑥⑦段内 容。(每空须有“画廊”二字)(4分) 第⑤段:人们趁着赶集去画廊买年画 第⑥段: 第⑦段 13.结合上下文,说出第⑥段“又破烂,又新鲜”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其表 达之妙。(4分) 答 14.文章借“画廊”描绘了和平的乡村生活图景。请你具体分析文中是怎样体现 “和平之感”的。(不超过150字)(7分) 答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第15~17题。(11分) 文段 ①2014年11月11日晚上,APEC领导人欢迎宴会在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举行。参加会议的各成员经济体领导人身着中国特色服装抵达现场时,受到隆重 热烈的欢迎。据介绍,此次的APEC领导人服装是一系列展示中国人新形象的中 式服装,,合此三者,谓之“新中装”。 ②“中”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和文明。款式上,融合中国历代经典款式。如立领 对襟,明代就已出现,盛行于清;开襟,商代就已出现,盛行于唐宋:连肩袖, 是中国最古老的服装结构。面料上,采用传统真丝面料。如宋锦,始于宋代,属 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缎,始于明末清初,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纹样上 展示传统纹样的精华。如海水江崖纹,宋代已出现在服装上;万字纹,汉代已应 用于服饰上。工艺上,采用中国特色传统工艺。如宋代就已使用的盘扣,盛行于 清代的镶滚等。色彩上,选用了故宫红、靛蓝、金棕等厚重大方的传统色调。 ③“礼”代表的是中国礼仪文化。2014年APEC会议是一个重要的多边外交场合, 规格高、影响大、举世瞩目。领导人服装,既要传达“多元美好、开放包容”的 理念,又要符合场合要求、人物身份;既要体现较强的仪式感,又要充分展现领 导人的气质和风度。这一系列服装在款式上,既严谨庄重,又包容大气;在纹样 上,既寓意吉祥,又华而不炫、贵而不显;在色彩上,既喜庆热烈,又纯正时尚。 整体上气势恢宏,仪式感强,表达了中国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好客之 ④“新”代表的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款式上,如“立领、对开襟”的创新款式 更赋有传统正装意味,丰富的层次增添了生动洒脱之感。面料上,如电脑提花机 织大大提高了宋锦的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成本,少量的羊毛纤维、富于色彩变化的 纱线,使其更为挺阔、保暖、鲜亮。纹样上,如海水江崖等传统纹样的创新设计, 使其更便于传达21个经济体山水相依、守望相助的美好寓意。剪裁工艺上,中 西结合,在表达中国意蕴的前提下,使其更为合体、舒适。 15.根据文段一的内容,在文中画线处填写语句最恰当的是(只填序号)(3分) 【甲】其根为“中”,其魂为“礼”,其形为“新” 【乙】其魂为“中”,其形为“礼”,其根为“新” 【丙】其形为“中”,其根为“礼”,其魂为“新” 16.有人说“这套新中装,很多细节既能体现传统,又不完全是‘复制’传统” 请你结合文段一的相关内容,对这句话作出合理的解释。(5分
(原文有删改) 12.文章第⑤⑥⑦段,都围绕“画廊”来描写,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⑥⑦段内 容。(每空须有“画廊”二字)(4 分) 第⑤段:人们趁着赶集去画廊买年画 第⑥段: 第⑦段: 13.结合上下文,说出第⑥段“又破烂,又新鲜”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其表 达之妙。(4 分) 答: 14.文章借“画廊”描绘了和平的乡村生活图景。请你具体分析文中是怎样体现 “和平之感”的。(不超过 150 字)(7 分) 答: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第 15~17 题。(11 分) 文段一 ①2014 年 11 月 11 日晚上,APEC 领导人欢迎宴会在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举行。参加会议的各成员经济体领导人身着中国特色服装抵达现场时,受到隆重 热烈的欢迎。据介绍,此次的 APEC 领导人服装是一系列展示中国人新形象的中 式服装, ,合此三者,谓之“新中装”。 ②“中”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和文明。款式上,融合中国历代经典款式。如立领 对襟,明代就已出现,盛行于清;开襟,商代就已出现,盛行于唐宋;连肩袖, 是中国最古老的服装结构。面料上,采用传统真丝面料。如宋锦,始于宋代,属 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缎,始于明末清初,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纹样上, 展示传统纹样的精华。如海水江崖纹,宋代已出现在服装上;万字纹,汉代已应 用于服饰上。工艺上,采用中国特色传统工艺。如宋代就已使用的盘扣,盛行于 清代的镶滚等。色彩上,选用了故宫红、靛蓝、金棕等厚重大方的传统色调。 ③“礼”代表的是中国礼仪文化。2014 年 APEC 会议是一个重要的多边外交场合, 规格高、影响大、举世瞩目。领导人服装,既要传达“多元美好、开放包容”的 理念,又要符合场合要求、人物身份;既要体现较强的仪式感,又要充分展现领 导人的气质和风度。这一系列服装在款式上,既严谨庄重,又包容大气;在纹样 上,既寓意吉祥,又华而不炫、贵而不显;在色彩上,既喜庆热烈,又纯正时尚。 整体上气势恢宏,仪式感强,表达了中国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好客之 道。 ④“新”代表的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款式上,如“立领、对开襟”的创新款式 更赋有传统正装意味,丰富的层次增添了生动洒脱之感。面料上,如电脑提花机 织大大提高了宋锦的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成本,少量的羊毛纤维、富于色彩变化的 纱线,使其更为挺阔、保暖、鲜亮。纹样上,如海水江崖等传统纹样的创新设计, 使其更便于传达 21 个经济体山水相依、守望相助的美好寓意。剪裁工艺上,中 西结合,在表达中国意蕴的前提下,使其更为合体、舒适。 15.根据文段一的内容,在文中画线处填写语句最恰当的是(只填序号)(3 分) 【甲】其根为“中”,其魂为“礼”,其形为“新” 【乙】其魂为“中”,其形为“礼”,其根为“新” 【丙】其形为“中”,其根为“礼”,其魂为“新” 16.有人说“这套新中装,很多细节既能体现传统,又不完全是‘复制’传统”, 请你结合文段一的相关内容,对这句话作出合理的解释。(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