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初三语文 一、选择(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雎鸠(j) 蒹葭(ja) 芦荟(hui) 觊觎之心(yu) B.震慑(she) 休憩(q1) 游弋(yi) 鸠占鹊巢(jiu) C.孱弱(chan)阔绰(chuo) 解元(ji) 万贯家私(gudn) D.忸怩(ni) 狡黠(xi) 耽搁(dan) 珠烁晶莹(shuo)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窈窕淑女 红装素裹 油光可见 海事蜃楼 B.安之若素 李代桃僵 哑然失笑 芸芸众生 C.命系悬壶 无精打采 来势汹汹 大事渲染 D.声名狼藉 偃旗息鼓 甘拜下风 坚持不懈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些年,中国在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使十几亿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与日俱增 B.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这诸多意思可以概括成:脍炙人 口 C.我们坚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相互借鉴吸收中可以激发自己的潜能,从而 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D.人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学生的教育正是日积月累之功——平日点点滴滴 的教导,成就了来日的栋梁之材;老师今天付出的心血,就可能是学生明天取得的成就。 4.结合语境,填在横线上表达效果最好的一项是 戏曲中最让我动情的是河北梆子,苍凉高亢,嘶喊哭号,大吵大闹,如醉如痴。哦,我 的燕赵故乡,你太压抑,又太奔放,你太古老,又太孩子气了。 A.强刺激的河北梆子,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滚石乐”。 B.强刺激的河北梆子,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滚石乐”吗? C.强刺激的河北梆子,不能说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滚石乐” D.强刺激的河北梆子,这不就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滚石乐”吗?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嘉峪关!这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 B.嘉峪关,这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 C.嘉峪关,这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 D.嘉峪关!这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大兴区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初三语文 一、选择(12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雎.鸠(jū) 蒹葭.(jiā) 芦荟.(huì) 觊觎.之心(yú) B.震慑.(shè) 休憩.(qì) 游弋.(yì) 鸠.占鹊巢(jiū ) C.孱.弱(chàn) 阔绰.(chuò) 解.元(jiě) 万贯.家私(ɡuàn) D.忸怩.(ní) 狡黠.(xiá) 耽.搁(dān) 珠烁.晶莹(shuò)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窈窕淑女 红装素裹 油光可见 海事蜃楼 B.安之若素 李代桃僵 哑然失笑 芸芸众生 C.命系悬壶 无精打采 来势汹汹 大事渲染 D.声名狼藉 偃旗息鼓 甘拜下风 坚持不懈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些年,中国在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使十几亿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与日俱增 ....。 B.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这诸多意思可以概括成:脍炙人 ... 口.。 C.我们坚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在相互借鉴吸收中可以激发自己的潜能,从而 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D.人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对学生的教育正是日积月累之功——平日点点滴滴 的教导,成就了来日的栋梁之材;老师今天付出的心血,就可能是学生明天取得的成就。 4.结合语境,填在横线上表达效果最好的一项是 戏曲中最让我动情的是河北梆子,苍凉高亢,嘶喊哭号,大吵大闹,如醉如痴。哦,我 的燕赵故乡,你太压抑,又太奔放,你太古老,又太孩子气了。 A.强刺激的河北梆子,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滚石乐”。 B.强刺激的河北梆子,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滚石乐”吗? C.强刺激的河北梆子,不能说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滚石乐”。 D.强刺激的河北梆子,这不就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滚石乐”吗?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嘉峪关!这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 B.嘉峪关,这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 C.嘉峪关,这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 D.嘉峪关!这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理解: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日暮云暗,山雨欲来,风吹满楼的情景。 B.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哪里还会有创新的意识?哪里还会有开拓的精神? 理解: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批评“追星族”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C.张老太太剪纸可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张老太太的剪纸技术高超。 D.小麻雀垂头丧气地站在那里,只有那么一点活气,像是等着猫再去扑它,它没力量反 抗或逃避。 理解∶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岀了小麻雀在强大的猫面前冷漠、杲 滞的特点。 、填空(8分) 7.默写填空(5分) (1) 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2)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3)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5)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8.名著阅读(3分) 《孟子》是(1)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论。孟子在《(2)》一章里阐 述的要有所成就必先经受磨炼的思想,鼓舞许多历史英雄战胜了眼前的困难;他在另一篇《 鱼我所欲也》里以(3)二者不可得兼设喻而引出的“舍生取义”的精神,也激励许多志 士仁人实现了人生的理想。 三、综合性学习(11分) 为了让同学们认识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懂得正确饮食才能健康,班级开展了“中学生 饮食与健康”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有同学从网上查找到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综合这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说出关注 中学生饮食与健康的必要性。(4分) 【村料一】 调查显示,95%的学生喜欢吃膨化食品,88%的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吃“洋快餐 43.6%的学生毎月都吃“洋快餐″,73.6%的学生选择放学后在路边摊买羊肉串、麻辣烫等 食品
理解: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日暮云暗,山雨欲来,风吹满楼的情景。 B.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哪里还会有创新的意识?哪里还会有开拓的精神? 理解: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批评“追星族”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C.张老太太剪纸可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张老太太的剪纸技术高超。 D.小麻雀垂头丧气地站在那里,只有那么一点活气,像是等着猫再去扑它,它没力量反 抗或逃避。 理解: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麻雀在强大的猫面前冷漠、呆 滞的特点。 二、填空(8 分) 7.默写填空(5 分) (1) ,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2)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3)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5)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8.名著阅读(3 分) 《孟子》是 (1) 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论。孟子在《(2)》一章里阐 述的要有所成就必先经受磨炼的思想,鼓舞许多历史英雄战胜了眼前的困难;他在另一篇《 鱼我所欲也》里以 (3) 二者不可得兼设喻而引出的“舍生取义”的精神,也激励许多志 士仁人实现了人生的理想。 三、综合性学习(11 分) 为了让同学们认识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懂得正确饮食才能健康,班级开展了“中学生 饮食与健康”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 有同学从网上查找到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综合这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说出关注 中学生饮食与健康的必要性。(4 分) 【材料一】 调查显示,95%的学生喜欢吃膨化食品,88%的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吃“洋快餐”, 43.6%的学生每月都吃“洋快餐”,73.6%的学生选择放学后在路边摊买羊肉串、麻辣烫等 食品
【村料二】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影响健康的十大类垃圾食品: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 食品,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食品,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 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话梅蜜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这些垃 圾食品仅提供一些热量,而不提供丰富的营养。长期食用,影响健康。 谷 10.为引导同学们正确饮食,有同学找到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村料内容把标题补齐, 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2分) 五谷杂粮壮身体, 经医学专家、营养学家长期研究发现,小米、玉米、荞麦、黑豆、红豆等杂粮比起精 制的面粉和稻米,其营养价值更胜一筹。五谷中含有许多保健益寿的营养成分,具有辅助防 癌的效能。另一方面,相对于鲜鱼大肉,青菜里含有更为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 能提供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保证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而被民间尊为“蔬菜圣品″的 萝卜,则更是人们菜篮里的一剂‘良药 11.请结合第9、10两题中的村料谈谈中学生饮食与健康的认识。(5分) 答 四、文言文阅读。(8分)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第11~14题。 醉翁亭记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岀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 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 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材料二】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影响健康的十大类垃圾食品: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 食品,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食品,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 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话梅蜜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这些垃 圾食品仅提供一些热量,而不提供丰富的营养。长期食用,影响健康。 答:_ 10. 为引导同学们正确饮食,有同学找到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内容把标题补齐, 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2 分) 五谷杂粮壮身体,_ 经医学专家、营养学家长期研究发现,小米、玉米、荞麦、黑豆、红豆等杂粮比起精 制的面粉和稻米,其营养价值更胜一筹。五谷中含有许多保健益寿的营养成分,具有辅助防 癌的效能。另一方面,相对于鲜鱼大肉,青菜里含有更为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 能提供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保证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而被民间尊为“蔬菜圣品”的 萝卜,则更是人们菜篮里的一剂“良药”。 11. 请结合第 9、10 两题中的材料谈谈中学生饮食与健康的认识。(5 分) 答:_ 四、文言文阅读。(8 分)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第 11~14 题。 醉翁亭记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 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 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13.把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14.请写出文中直接描写琅琊山春景和秋景的语句。(2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31分) (一)阅读《本土“留学”》,完成第15~17题。(15分) 本土“留学” 朱铁志 ①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和中国人眼中的外国人,同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因为从异族的 角度,往往容易发现本民族习焉不察的东西。大学4年中,我有3年半的时间与留学生住 在一起,颇为有趣地体味到这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认真的日本人 ②日本人的做事认真与刻板,在世界上是有名的。与我同居一室的W君有件小事便颇 能说明问题。一天半夜,我被一阵“咔嚓、咔嚓”的按快门声吵醒,发现W君正举着相机 对着纱窗上的一只蝉照个不停 ③“三更半夜你干吗呢?”我不无愠恼地问。他用食指挡住撅起的嘴唇,示意我别吵 然后小声说:“快起来看吧,蝉正脱壳呢!〃我很不以为然:“这有什么好看的!"听了这 话,他倒是放下了相机,一本正经地问:“你看过蝉脱壳?”“没有 ④他便不再理我,转身又盯着那只蝉,每隔上三五分钟,就“咔嚓”一张。大约过了半 个小时左右,蝉脱完了壳,W君兴奋得像个孩子似的对我说:“本人记录下了蝉脱壳的全 过程,我很可能是记录这一过程的第一个日本人!”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也有几分兴奋。我 忽然觉得,这午夜的“儿戏”,虽然与我们学的哲学专业关系不大,倒可能与战后日本的迅 速崛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呢。 什么时候去?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13.把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14.请写出文中直接描写琅琊山春景和秋景的语句。(2 分) 答:_ 五、现代文阅读。(31 分) (一)阅读《本土“留学”》,完成第 15~17 题。(15 分) 本土“留学” 朱铁志 ①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和中国人眼中的外国人,同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因为从异族的 角度,往往容易发现本民族习焉不察的东西。大学 4 年中,我有 3 年半的时间与留学生住 在一起,颇为有趣地体味到这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认真的日本人 ②日本人的做事认真与刻板,在世界上是有名的。与我同居一室的 W 君有件小事便颇 能说明问题。一天半夜,我被一阵“咔嚓、咔嚓”的按快门声吵醒,发现 W 君正举着相机 对着纱窗上的一只蝉照个不停。 ③“三更半夜你干吗呢?”我不无愠恼地问。他用食指挡住撅起的嘴唇,示意我别吵, 然后小声说:“快起来看吧,蝉正脱壳呢!”我很不以为然:“这有什么好看的!”听了这 话,他倒是放下了相机,一本正经地问:“你看过蝉脱壳?”“没有。” ④他便不再理我,转身又盯着那只蝉,每隔上三五分钟,就“咔嚓”一张。大约过了半 个小时左右,蝉脱完了壳,W 君兴奋得像个孩子似的对我说:“本人记录下了蝉脱壳的全 过程,我很可能是记录这一过程的第一个日本人!”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也有几分兴奋。我 忽然觉得,这午夜的“儿戏”,虽然与我们学的哲学专业关系不大,倒可能与战后日本的迅 速崛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呢。 什么时候去?
⑤在我以往的印象中,许多外国人讲究客套,惯于寒暄,而实际接触起来也不尽然 次,有位中国学生对法国同窗说:“有空到我家来玩!"这或许只是咱们中国人告别时随口 说的一句话,不想那位已经准备走开的法国同学马上转回身来,热情地回应道:“我很高兴 到你家里去,什么时候去?”中国学生显然缺乏准备,虚应了一句:“哪天再说吧。″“哪 天?明天行吗?”法国同学又问。“明天恐怕不行。“中国同学答。“明天到底行还是不行? 法国同学穷追不舍,脸上始终挂着诚恳的微笑。“明天不行。”中国同学已面有难色。“那 么后天吧?″“那就后天吧。”无奈的回答 ⑥这是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小事。我们毕竟在“模模糊糊″、“模棱两可”中生活 惯了,突如其来的“较真”不免让我们措手不及。我发现多数国外留学生是避免使用诸如 也许”、“大概″、“差不多”之类模糊词语的,这是否反映了一种直率、认真、诚实的 处世态度呢? 耐人寻味的致谢 ⑦记忆中有两次接受致谢使我铭心刻骨 ⑧一次是我在足球比赛中受伤,撕裂了大腿肌肉,疼痛难忍,夜不能寐。大约后半夜两 点左右,我的房门被轻轻叩响,一位瘦削斯文的英国同学岀现在门口,手中拿着个精致的 小木盒。他用还不熟练的汉语对我说:“很对不起,这么晚来打搅你。我刚从外面回来,听 说你受了伤,我想你现在一定很难受。这里有一盒我从英国带来的专治肌肉撕裂的药,效 果不错,请你试试吧。” ⑨尽管他的发音不准,讲的也并不流利,可在我听来,却是世界上最美妙最动人的表达。 我不知如何表达内心的感受,只是机械地重复着“谢谢!谢谢!″不想这位英国“绅士”在 感动之上又给了我新的感动,他说:“其实,我应该谢谢你。”“为什么?”我万分不解 他似乎有些激动地说:“因为,你是第一个不问价钱接受我帮助的中国人。”说完,便带 着十足英国式的自豪与满足转身走了,留给我一个全新的“致谢观″和对人生、金钱、社会 的深深思考。 ⑩另一次接受致谢则是使人尴尬和惭愧的。在宿舍楼门口,一位法国女同学紧随我之后 进入大楼,我马上拉住门,待她进来后才放手。没想到这样一个极平常的举动却引来那位女 同学十分夸张的致谢 ①“这还用谢吗?”我笑着问。“当然!当然!〃她强调着。“就为拉了一下门?″我 觉得她未免太大惊小怪了。“也是也不是。”她模糊了一下。我说:“谁都会这么做。 ⑩2“你说得不对!在商店,在食堂,在许多公共场合,我看到许多人不这样做,他们 一脚把门踢开,或使劲把门推开,然后像小偷一样闪身进去,不管后面跟上的是老人,还是 孩子。可你不是这样,所以我当然应该谢谢。 ①我受到了真诚的感谢,却丝毫也高兴不起来
⑤在我以往的印象中,许多外国人讲究客套,惯于寒暄,而实际接触起来也不尽然。一 次,有位中国学生对法国同窗说:“有空到我家来玩!”这或许只是咱们中国人告别时随口 说的一句话,不想那位已经准备走开的法国同学马上转回身来,热情地回应道:“我很高兴 到你家里去,什么时候去?”中国学生显然缺乏准备 ....,虚应了一句:“哪天再说吧。”“哪 天?明天行吗?”法国同学又问。“明天恐怕不行。”中国同学答。“明天到底行还是不行?” 法国同学穷追不舍,脸上始终挂着诚恳的微笑。“明天不行。”中国同学已面有难色。“那 么后天吧?”“那就后天吧。”无奈的回答。 ⑥这是一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小事。我们毕竟在“模模糊糊”、“模棱两可”中生活 惯了,突如其来的“较真”不免让我们措手不及。我发现多数国外留学生是避免使用诸如 “也许”、“大概”、“差不多”之类模糊词语的,这是否反映了一种直率、认真、诚实的 处世态度呢? 耐人寻味的致谢 ⑦记忆中有两次接受致谢使我铭心刻骨。 ⑧一次是我在足球比赛中受伤,撕裂了大腿肌肉,疼痛难忍,夜不能寐。大约后半夜两 点左右,我的房门被轻轻叩响,一位瘦削斯文的英国同学出现在门口,手中拿着一个精致的 小木盒。他用还不熟练的汉语对我说:“很对不起,这么晚来打搅你。我刚从外面回来,听 说你受了伤,我想你现在一定很难受。这里有一盒我从英国带来的专治肌肉撕裂的药,效 果不错,请你试试吧。” ⑨尽管他的发音不准,讲的也并不流利,可在我听来,却是世界上最美妙最动人的表达。 我不知如何表达内心的感受,只是机械地重复着“谢谢!谢谢!”不想这位英国“绅士”在 感动之上又给了我新的感动,他说:“其实,我应该谢谢你。”“为什么?”我万分不解。 他似乎有些激动地说:“因为,你是第一个不问价钱接受我帮助的中国人。”说完,便带 着十足英国式的自豪与满足转身走了,留给我一个全新的“致谢观”和对人生、金钱、社会 的深深思考。 ⑩另一次接受致谢则是使人尴尬和惭愧的。在宿舍楼门口,一位法国女同学紧随我之后 进入大楼,我马上拉住门,待她进来后才放手。没想到这样一个极平常的举动却引来那位女 同学十分夸张的致谢。 ⑪“这还用谢吗?”我笑着问。“当然!当然!”她强调着。“就为拉了一下门?”我 觉得她未免太大惊小怪了。“也是也不是。”她模糊了一下。我说:“谁都会这么做。” ⑫“你说得不对!在商店,在食堂,在许多公共场合,我看到许多人不这样做,他们 一脚把门踢开,或使劲把门推开,然后像小偷一样闪身进去,不管后面跟上的是老人,还是 孩子。可你不是这样,所以我当然应该谢谢。” ⑬我受到了真诚的感谢,却丝毫也高兴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