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行业划分的贷款及不良贷款分布情况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按行业划分的贷款及不良贷款情况。 2018年6月30日 2017年12月31日 (人民币百万元, 占总额不良贷不良贷 占总额不良贷款不良贷 百分比除外) 贷款金额百分比(%款金额救率(%貸款金额百分比(% 金额款率(% 公司类货款和垫款6643,148 49.38167,590 6.443.524 49.94 166.044 通运输、仓储和邮 1.319884 9.8115,123 1.15|1,304691 10.11 制造业 1,167562 6.591,178,373 租赁及商业服务业 7.40 913,395 0.36 其中:商务服务业907,320 6.744,706 819916 2,9980.37 电力、热力、燃气及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838.442 5.341 6.38 0.51 房地产业 3610.708217414867 发和零售业 407,711 30.0 436,27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 1,935 建筑业 288.060 2.14 6,249 2.17 6,549 米矿业 216,017 1.73 11,625 其中:石油和天然 气开采业 3,910 0.03 育 65.470 67471 0.52 信息传输、软件和 息技术服务业 41,510 0.32 394 其中:电信、广 电视和卫星传输 服务 31.900 0.24 25,24 0.20 410.41 5,549 409857 个人貸款和垫款 5.551.275 4127231 0455,193,853 40.2521,811 0.42 票据贴现 122495 0.95 海外和子公司 1148.383 6.033 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13452,388 12903.441 上半年,本集团结合内外部形势,持续适时优化信贷政策、重检完善信贷制度、精 细化客户选择标准、坚持行业限额管理,信贷结枃调整稳步推进。公司类贷款和垫款不 良率下降0.06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相关行业不良贷款率仍保持在较低水平,制造 业不良贷款率基本稳定,批发和零售业不良贷款额、率双降。个人贷款不良贷款率基本 稳定,整体质量保持良好。 31
31 按行业划分的贷款及不良贷款分布情况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按行业划分的贷款及不良贷款情况。 (人民币百万元, 百分比除外) 2018 年 6 月 30 日 2017 年 12 月 31 日 贷款金额 占总额 百分比(%) 不良贷 款金额 不良贷 款率(%) 贷款金额 占总额 百分比(%) 不良贷款 金额 不良贷 款率(%) 公司类贷款和垫款 6,643,148 49.38 167,590 2.52 6,443,524 49.94 166,044 2.5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 政业 1,319,884 9.81 15,123 1.15 1,304,691 10.11 13,806 1.06 制造业 1,167,562 8.68 76,891 6.59 1,178,373 9.13 75,000 6.36 租赁及商业服务业 995,284 7.40 4,967 0.50 913,395 7.08 3,282 0.36 其中:商务服务业 907,320 6.74 4,706 0.52 819,916 6.35 2,998 0.37 电力、热力、燃气及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838,442 6.23 5,341 0.64 822,782 6.38 4,210 0.51 房地产业 492,834 3.66 10,708 2.17 414,867 3.22 9,236 2.23 批发和零售业 407,711 3.03 30,067 7.37 436,275 3.38 33,564 7.6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 施管理业 389,333 2.89 1,935 0.50 378,620 2.93 778 0.21 建筑业 288,060 2.14 6,249 2.17 252,989 1.96 6,549 2.59 采矿业 216,017 1.61 9,980 4.62 222,694 1.73 11,625 5.22 其中:石油和天然 气开采业 3,910 0.03 - - 6,199 0.05 - - 教育 65,470 0.49 394 0.60 67,471 0.52 412 0.61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 息技术服务业 52,137 0.39 386 0.74 41,510 0.32 394 0.95 其中:电信、广播 电视和卫星传输 服务 31,900 0.24 2 0.01 25,245 0.20 8 0.03 其他 410,414 3.05 5,549 1.35 409,857 3.18 7,188 1.75 个人贷款和垫款 5,551,275 41.27 25,131 0.45 5,193,853 40.25 21,811 0.42 票据贴现 109,582 0.81 - - 122,495 0.95 - - 海外和子公司 1,148,383 8.54 6,033 0.53 1,143,569 8.86 4,436 0.39 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 13,452,388 100.00 198,754 1.48 12,903,441 100.00 192,291 1.49 上半年,本集团结合内外部形势,持续适时优化信贷政策、重检完善信贷制度、精 细化客户选择标准、坚持行业限额管理,信贷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公司类贷款和垫款不 良率下降 0.06 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相关行业不良贷款率仍保持在较低水平,制造 业不良贷款率基本稳定,批发和零售业不良贷款额、率双降。个人贷款不良贷款率基本 稳定,整体质量保持良好
已重组客户贷款和垫款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已重组客户贷款和垫款情况。 2018年6月30日 2017年12月31日 占贷款和垫款 占贷款和垫款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金额总额百分比(% 总额百分比(% 已重组客户贷款和垫款 5,745 0.04 4.001 0.03 于6月末,已重组客户贷款和垫欯余额574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4亿元,在贷款 和垫款总额中的占比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逾期客户贷款和垫款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已逾期客户贷欯和垫款按账龄分析情况。 2018年6月30日 017年12月31日 占贷款和垫款 占贷款和垫款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金颕总颖百分比(% 金额总额百分比(% 逾期3个月以内 61.131 逾期3个月至6个月以内 34.633 0.26 20.547 0.16 逾期6个月至1年以内 31883 0.24 逾期1年以上3年以内 53540 0.40 0.42 逾期3年以上 10,445 0.08 7058 已逾期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 191.632 142 165872 于6月末,已逾期客户贷款和垫款余额1,916.3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5760亿元,在贷 款和垫款总额中的占比较上年末上升0.13个百分点。逾期贷款増加主要是部分年初未逾期 的不良贷款上半年发生逾期。 贷款迁徙率 2018年6月30日2017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1.07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1196 24.26 2123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71.14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5.34 4.12 26.20 1贷款迁徙率依据银监会的相关规定计算,为集团口径数据
32 已重组客户贷款和垫款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已重组客户贷款和垫款情况。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2018 年 6 月 30 日 2017 年 12 月 31 日 金额 占贷款和垫款 总额百分比(%) 金额 占贷款和垫款 总额百分比(%) 已重组客户贷款和垫款 5,745 0.04 4,001 0.03 于6月末,已重组客户贷款和垫款余额57.4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44亿元,在贷款 和垫款总额中的占比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逾期客户贷款和垫款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已逾期客户贷款和垫款按账龄分析情况。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2018 年 6 月 30 日 2017 年 12 月 31 日 金额 占贷款和垫款 总额百分比(%) 金额 占贷款和垫款 总额百分比(%) 逾期 3 个月以内 61,131 0.45 53,390 0.42 逾期 3 个月至 6 个月以内 34,633 0.26 20,547 0.16 逾期 6 个月至 1 年以内 31,883 0.23 30,334 0.24 逾期 1 年以上 3 年以内 53,540 0.40 54,543 0.42 逾期 3 年以上 10,445 0.08 7,058 0.05 已逾期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 191,632 1.42 165,872 1.29 于6月末,已逾期客户贷款和垫款余额1,916.3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57.60亿元,在贷 款和垫款总额中的占比较上年末上升0.13个百分点。逾期贷款增加主要是部分年初未逾期 的不良贷款上半年发生逾期。 贷款迁徙率 (%) 2018 年 6 月 30 日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016 年 12 月 31 日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1.07 2.31 2.57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11.96 24.26 21.23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32.55 71.14 76.97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5.34 14.12 26.20 1.贷款迁徙率依据银监会的相关规定计算,为集团口径数据
3.14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差异 本集团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及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合并 财务报表中列示的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利润和于2018年6月30日的股东权益并 无差异。 3.1.5会计政策变更 本集团采用了财政部于2017年修订颁布的新金融工具准则,该准则的首次执行日为 2018年1月1日。该变化构成了会计政策变更,且相关金额的调整已经确认在财务报表 中。本集团未在以前期间提前采纳新金融工具准则。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过渡要求, 本集团选择不对比较期间信息进行重述。 本集团于2018年1月1日采用新金融工具准则,与按修订前金融工具准则编制的2017 年12月31日的财务报表相比,本集团其他综合收益増加990l亿元,未分配利润减少 293.52亿元。 3.2业务回顾 本集团的主要业务分部有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资金业务和包括海外业务 及附属公司在内的其他业务。 下表列出所示期间各主要业务分部的利润总额情况。 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占总额 占总额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金额百分比(%) 金颕 百分比(%) 公司银行业务 49.143 2709 47.258 2746 个人银行业务 80.725 76.043 资金业务 38.687 21.32 31049 18.04 其他业务 12865 7.09 17743 利润总额 181420 10000 172093 100.00 上半年,本集团公司银行业务实现利润总额491.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 占本集团利润总额的2709%;个人银行业务实现利润总额807.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6.16%,占本集团利润总额的4450%;资金业务实现利润总额386.87亿元,较上年同期 增长2460%,占本集团利润总额的21.32%,较上年同期上升3.28个百分点
33 3.1.4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差异 本集团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及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合并 财务报表中列示的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利润和于2018年6月30日的股东权益并 无差异。 3.1.5 会计政策变更 本集团采用了财政部于2017年修订颁布的新金融工具准则,该准则的首次执行日为 2018年1月1日。该变化构成了会计政策变更,且相关金额的调整已经确认在财务报表 中。本集团未在以前期间提前采纳新金融工具准则。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过渡要求, 本集团选择不对比较期间信息进行重述。 本集团于2018年1月1日采用新金融工具准则,与按修订前金融工具准则编制的2017 年12月31日的财务报表相比,本集团其他综合收益增加99.01亿元,未分配利润减少 293.52亿元。 3.2 业务回顾 本集团的主要业务分部有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资金业务和包括海外业务 及附属公司在内的其他业务。 下表列出所示期间各主要业务分部的利润总额情况。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截至 2018 年 6 月 30 日止六个月 截至 2017 年 6 月 30 日止六个月 金额 占总额 百分比(%) 金额 占总额 百分比(%) 公司银行业务 49,143 27.09 47,258 27.46 个人银行业务 80,725 44.50 76,043 44.19 资金业务 38,687 21.32 31,049 18.04 其他业务 12,865 7.09 17,743 10.31 利润总额 181,420 100.00 172,093 100.00 上半年,本集团公司银行业务实现利润总额 491.43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99%, 占本集团利润总额的 27.09%;个人银行业务实现利润总额 807.25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6.16%,占本集团利润总额的 44.50%;资金业务实现利润总额 386.87 亿元,较上年同期 增长 24.60%,占本集团利润总额的 21.32%,较上年同期上升 3.28 个百分点
3.21公司银行业务 公司存款业务 本行持续夯实客户基础,公司存款稳定增长。于6月末,本行境内公司客户存款 89896.88亿元,较上年末新増2.816亿元,增幅332%。其中,活期存款增长2.87%, 定期存款增长419% 公司贷款业务 公司贷款稳步增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资产质量保持基本稳定。于6月末,本行境 内公司类贷款和垫款余额66431.48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996.24亿元,增幅3.10%;公 司类贷款和垫款不良率为2.52%,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34,907.8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3.35亿元,增幅 3.97%,余额在公司类贷款和垫款中的占比为5255%;不良率保持在较低的0.78%。严格 实施名单制管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余额1,279.81亿元,较上年末微升。房地产开发 类贷款余额3601.21亿元,较上年末新増41121亿元,重点支持优质房地产客户和普通商 品住房项目。严控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总量,监管类平台贷款余额1,505.22亿元,较上年末 减少20303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7,461.80亿元。截至6月末,累计向228万家企业发放 4,155.78亿元网络供应链融资,网络银行上线平台达392家。 小企业及普惠金融业务 本行继续完善普惠金融体制机制,为业务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推动服务平台建 设,整合资源,做深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借力“新一代”金融科技优势,完善“小微快 贷”全流程在线融资模式,为广大小微仝业提供速度快、费用省的金融服务,助力解决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创新“裕农通”与农村地区基层机构合作模式,为 涉农小微商户及农户提供集“存贷汇缴投”于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立足数字化管理思 维,以科技应用和系统工具为手段,持续优化风险控制模式,实现覆盖信贷全流程、穿 透式的风险管控,保障普惠金融业务持续健康发展。于6月末,本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 41289亿元,比上年末新增72787亿元,同比增速44.33%;普惠金融贷款客户数86.85 万户,同比新增3834万户,满足普惠金融监管要求。 机构业务 机构业务竞争优势不断巩固。同业首创“智慧城市政务服务平台”成功上线发布 开启支持建设“智慧城市”“服务型政府”新篇章。借助善行宗教事务服务平台与宗教 事务部门在全国各地开展全面合作,分行层面平台推广覆盖率达67%。与财政部及其他 金融机构共同设立囯家融资担保基金,解决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融资问题。银校银 医系统上线数新増1,962户,金融社保卡累计发放1.18亿张,财政预算单位公务卡累计发 放631万张
34 3.2.1 公司银行业务 公司存款业务 本行持续夯实客户基础,公司存款稳定增长。于 6 月末,本行境内公司客户存款 89,896.88 亿元,较上年末新增 2,888.16 亿元,增幅 3.32%。其中,活期存款增长 2.87%, 定期存款增长 4.19%。 公司贷款业务 公司贷款稳步增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资产质量保持基本稳定。于 6 月末,本行境 内公司类贷款和垫款余额 66,431.48 亿元,较上年末新增 1,996.24 亿元,增幅 3.10%;公 司类贷款和垫款不良率为 2.52%,较上年末下降 0.06 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34,907.8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33.35亿元,增幅 3.97%,余额在公司类贷款和垫款中的占比为52.55%;不良率保持在较低的0.78%。严格 实施名单制管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余额1,279.81亿元,较上年末微升。房地产开发 类贷款余额3,601.21亿元,较上年末新增411.21亿元,重点支持优质房地产客户和普通商 品住房项目。严控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总量,监管类平台贷款余额1,505.22亿元,较上年末 减少203.03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7,461.80亿元。截至6月末,累计向2.28万家企业发放 4,155.78亿元网络供应链融资,网络银行上线平台达392家。 小企业及普惠金融业务 本行继续完善普惠金融体制机制,为业务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推动服务平台建 设,整合资源,做深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借力“新一代”金融科技优势,完善“小微快 贷”全流程在线融资模式,为广大小微企业提供速度快、费用省的金融服务,助力解决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创新“裕农通”与农村地区基层机构合作模式,为 涉农小微商户及农户提供集“存贷汇缴投”于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立足数字化管理思 维,以科技应用和系统工具为手段,持续优化风险控制模式,实现覆盖信贷全流程、穿 透式的风险管控,保障普惠金融业务持续健康发展。于 6 月末,本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 4,912.89 亿元,比上年末新增 727.87 亿元,同比增速 44.33%;普惠金融贷款客户数 86.85 万户,同比新增 38.34 万户,满足普惠金融监管要求。 机构业务 机构业务竞争优势不断巩固。同业首创“智慧城市政务服务平台”成功上线发布, 开启支持建设“智慧城市”“服务型政府”新篇章。借助善行宗教事务服务平台与宗教 事务部门在全国各地开展全面合作,分行层面平台推广覆盖率达 67%。与财政部及其他 金融机构共同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解决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融资问题。银校银 医系统上线数新增 1,962 户,金融社保卡累计发放 1.18 亿张, 财政预算单位公务卡累计发 放 631 万张
同业业务 同业客户合作不断深化,成为首批大连商品交易所境外客户保证金指定存管银行, 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于6月末,本行境内同业资产余额7,263.03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2,67801亿元;同业负债(含保险公司存款)余额11,515.54亿元,较上年 末减少464.54亿元。同业业务继续保持无不良、低风险的良好态势。 国际业务 本行持续创新贸易融资产品和模式。“跨境e-”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在深圳等8家分 行实现与当地政府“单一窗口”直联;“跨境快贷”平台模式在多家分行试点,为跨境 电商和小微外贸客户提供全线上、短流程的金融服务;推出“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 实现国内信用证、福费廷和国际保理领域的跨行、跨境实际应用,交易量突破千亿元 上半年,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量7,677.33亿元,同比増长7881%,跨境人民币客户数1.76 万个,同比增长9.55%;英国人民币淸算行累计清算量突破26万亿元,参加行开户数达 到75户。 资产托管业务 本行加大重点客户营销力度,深化集团内业务联动,托管业务取得良好经营业绩。 于6月末,全行托管规模达到11.67万亿元,实现托管费收入24.45亿元,同比增长1.56 亿元,增速6.84%。成为全球顶尖资管公司在华企业唯一的托管与外包服务商,助力其首 只中国私募产品成功发行。合肥托管运营中心揭牌运营,托管集约化建设取得实质进 展 结算与现金管理业务 结算与现金管理业务保持稳健快速发展。工商合作向纵深推进,优化企业开户服务 取得新进展;全球现金管理产品全面落地,具备全球账户集中管理、全球资金收付、全 球信息报告等一揽子金融服务能力;加快“禹道通达”、监管易等创新产品场景化应 用,积极推进“票据池+小微快贷”、“票据池+交易快贷”等普惠金融业务创新。于6 月末,本行单位人民币结算账户874万户,新増80万户;现金管理活跃客户137万户 同比增长35万户 3.22个人银行业务 个人存款业务 面对利率市场化和资金形势的挑战,本行积极创新,个人存款保持稳定增长。于6月 末,本行境内个人存款余额74,731.44亿元,较上年末新增3,673.31亿元,增幅5.1τ%
35 同业业务 同业客户合作不断深化,成为首批大连商品交易所境外客户保证金指定存管银行, 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于 6 月末,本行境内同业资产余额 7,263.03 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 2,678.01 亿元;同业负债(含保险公司存款)余额 11,515.54 亿元,较上年 末减少 464.54 亿元。同业业务继续保持无不良、低风险的良好态势。 国际业务 本行持续创新贸易融资产品和模式。“跨境 e+”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在深圳等 8 家分 行实现与当地政府“单一窗口”直联;“跨境快贷”平台模式在多家分行试点,为跨境 电商和小微外贸客户提供全线上、短流程的金融服务;推出“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 实现国内信用证、福费廷和国际保理领域的跨行、跨境实际应用,交易量突破千亿元。 上半年,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量 7,677.33 亿元, 同比增长 78.81%,跨境人民币客户数 1.76 万个,同比增长 9.55%;英国人民币清算行累计清算量突破 26 万亿元,参加行开户数达 到 75 户。 资产托管业务 本行加大重点客户营销力度,深化集团内业务联动,托管业务取得良好经营业绩。 于 6 月末,全行托管规模达到 11.67 万亿元,实现托管费收入 24.45 亿元,同比增长 1.56 亿元,增速 6.84%。成为全球顶尖资管公司在华企业唯一的托管与外包服务商,助力其首 只中国私募产品成功发行。合肥托管运营中心揭牌运营,托管集约化建设取得实质进 展。 结算与现金管理业务 结算与现金管理业务保持稳健快速发展。工商合作向纵深推进,优化企业开户服务 取得新进展;全球现金管理产品全面落地,具备全球账户集中管理、全球资金收付、全 球信息报告等一揽子金融服务能力;加快“禹道通达”、监管易等创新产品场景化应 用,积极推进“票据池+小微快贷”、“票据池+交易快贷”等普惠金融业务创新。于 6 月末,本行单位人民币结算账户 874 万户,新增 80 万户;现金管理活跃客户 137 万户, 同比增长 35 万户。 3.2.2 个人银行业务 个人存款业务 面对利率市场化和资金形势的挑战,本行积极创新,个人存款保持稳定增长。于 6 月 末,本行境内个人存款余额 74,731.44 亿元,较上年末新增 3,673.31 亿元,增幅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