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 (来源:先略行业研究) 3)区域布局规划 旅游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旅游业要配合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以髙速交通体系为主轴,以都市群为依托,以培育旅游集聚区为重要任务。本着 东部地区国际化、中部区域城市化、西部地区产业化”的原则,构建特色鲜明 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区域旅游新格局,实现区域旅游全面协调发展。 促进四大区域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通过提高产业水平,提升产业素质,促 进产业转型升级,巩固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双重功能,实现旅游国际化目标。中部 地区要通过完善产业体系,构建旅游目的地体系,缓解供需矛盾,实现旅游城市 化目标。西部地区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功能,提升基础设施档次,形成我国 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实现旅游产业化目标。东北地区打造旅游品牌,构建旅 游聚集群,促进旅游产业与工业发展的融合,实现旅游产业引领区域转型升级。 一东部地区。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以改善旅游环境,打造旅游品牌,提 高产业水平,提升产业素质以及促进产业升级为战略措施,以海南国际旅游岛 海峡西岸旅游区、环渤海旅游区、长三角旅游区和泛珠三角旅游区等示范区,重 点发展商务会展、滨海度假、康体养生、城市旅游等国际化旅游产品,推动东部 地区旅游国际化发展。强化东部地区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双重功能。 中部地区。紧抓“中部崛起”战略机遇,依托中部地区大山、大水、大 农村、大都市等旅游资源优势,以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为载体,充分利用已有旅游品牌,依托区域联合、产业联动、市场互动等策 略,构建沿长江、沿陇海、沿京广和沿京九的旅游合作带,大力发展武汉城市圈、 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的旅游 合作区。重点开发生态探险、民俗文化、宗教朝圣、世界遗产、红色旅游和乡村 旅游等旅游产品。将中部地区打造为我国承接东西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区域,推 动中部地区旅游城市化发展。 西部地区。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 见》为指导,以旅游完善产业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和提升公共服务体系为抓手, 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民俗、历史、生态、红色、乡村等旅游资源,借助区域联合 产业联动、市场互动等策略,发展以观光旅游、民俗体验和生态旅游为核心,以 度假休闲、红色旅游、宗教旅游、节庆旅游以及避暑旅游为补充的旅游产品体系 通过丝绸之路旅游区、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北部湾旅游区、大香格里拉旅游区 等区域的综合试点改革,推动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化发展 东北地区。依托东北老工业基地旅游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生态环 境,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文化特色,以辽吉黑三省及蒙东地区为有机整体,突出区
12 丰富。 (来源:先略行业研究) 3)区域布局规划 旅游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旅游业要配合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以高速交通体系为主轴,以都市群为依托,以培育旅游集聚区为重要任务。本着 “东部地区国际化、中部区域城市化、西部地区产业化”的原则,构建特色鲜明, 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区域旅游新格局,实现区域旅游全面协调发展。 促进四大区域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通过提高产业水平,提升产业素质,促 进产业转型升级,巩固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双重功能,实现旅游国际化目标。中部 地区要通过完善产业体系,构建旅游目的地体系,缓解供需矛盾,实现旅游城市 化目标。西部地区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功能,提升基础设施档次,形成我国 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实现旅游产业化目标。东北地区打造旅游品牌,构建旅 游聚集群,促进旅游产业与工业发展的融合,实现旅游产业引领区域转型升级。 ——东部地区。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以改善旅游环境,打造旅游品牌,提 高产业水平,提升产业素质以及促进产业升级为战略措施,以海南国际旅游岛、 海峡西岸旅游区、环渤海旅游区、长三角旅游区和泛珠三角旅游区等示范区,重 点发展商务会展、滨海度假、康体养生、城市旅游等国际化旅游产品,推动东部 地区旅游国际化发展。强化东部地区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双重功能。 ——中部地区。紧抓“中部崛起”战略机遇,依托中部地区大山、大水、大 农村、大都市等旅游资源优势,以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为载体,充分利用已有旅游品牌,依托区域联合、产业联动、市场互动等策 略,构建沿长江、沿陇海、沿京广和沿京九的旅游合作带,大力发展武汉城市圈、 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的旅游 合作区。重点开发生态探险、民俗文化、宗教朝圣、世界遗产、红色旅游和乡村 旅游等旅游产品。将中部地区打造为我国承接东西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区域,推 动中部地区旅游城市化发展。 ――西部地区。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 见》为指导,以旅游完善产业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和提升公共服务体系为抓手, 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民俗、历史、生态、红色、乡村等旅游资源,借助区域联合、 产业联动、市场互动等策略,发展以观光旅游、民俗体验和生态旅游为核心,以 度假休闲、红色旅游、宗教旅游、节庆旅游以及避暑旅游为补充的旅游产品体系。 通过丝绸之路旅游区、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北部湾旅游区、大香格里拉旅游区 等区域的综合试点改革,推动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化发展。 ——东北地区。依托东北老工业基地旅游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生态环 境,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文化特色,以辽吉黑三省及蒙东地区为有机整体,突出区
域旅游活动组织特征,强化旅游供给集群发展。运用多种营销方式不断提升冰雪 旅游、边境旅游、草原和森林生态旅游品牌知名度,加速发展红色旅游、工农业 等专项旅游。打造辽宁沿海经济旅游带,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三大草原 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辽东山地三大森林生态旅游目的地 江、松嫩、辽河下游三大平原湿地生态旅游目的地;培育长白山、大小兴安岭 北国鹤乡、林海雪原、北大荒、五大连池、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辽东 山水、盘锦湿地十大生态旅游品牌。围绕上述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生态旅游品牌, 重点建设一批生态避暑度假旅游城市。 3、旅游消费特点分析 旅游业的变化是由市场决定的,而市场的变化往往又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 现在,不仅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在不断变化,整个世界的消费思潮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中国居民国内旅游需求的变化,将是一个永不间断的过程。 但是,2008年及随后的近6年时间,国内旅游中也有几个发展特征是一时 半会儿变不了的。那就是一一在远程旅游和短途旅游并存的现实中,短途旅游是 大量的;在新辟线路和传统线路并存的现实中,传统线路旅游是大量的;在多日 游和一日游并存的现实中,一日游是大量的;在高档旅游和中低档旅游并存的现 实中,中低档旅游是大量的:……虽然如此,变化却仍然在不断地发生,而最大 的变化,就是旅游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下面所列举的,就是其中最为突 出的几个特点 1)地点,注目新鲜与稀罕 人们常常把旅游活动目的称为“求新,求逸,求知”。这种说法虽然不够准 确,但是,却可以简单而概括地指明旅游者的目的特征。最近几年,北方地区冬 季(曾经是旅游淡季)的冰雪旅游的走热,就是这种“求新”的最好见证。旅游 者对新鲜目的地的向往,在2008年及其随后的几年,除了冬季北方冰雪旅游的 继续走俏、乡村旅游的继续升温外,新辟旅游目的地旅游、西部旅游(包括青藏 髙原旅游、宁甘陕旅游、新疆旅游)、台湾旅游等,都将逐渐成为新的热点。而 2006年7月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后开通的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宁、兰州 至拉萨的旅客列车,便是更加平民化的西部旅游的极佳机遇。此外,还有正在兴 起的探险旅游,也正是这种注目新鲜目的地旅游的一个反映。 2)近地,热衷自驾与亲朋 由于时间和道路的便捷性,近地旅游常常是居民岀游的第一选择。这些年我 国国内旅游的统计也证明了这一点。近年,随着私有轿车陆续进入中国百姓家庭 自驾车旅游也开始成为中国城镇居民的爱好,2005年三个黄金周的自驾车旅游 潮,就是有力的证明(有消息甚至说,2006年春节,北京、天津、苏州、成都 和三亚等一些大中城市的信息显示,自驾车出游已经占了短途旅游的2/3分量)
13 域旅游活动组织特征,强化旅游供给集群发展。运用多种营销方式不断提升冰雪 旅游、边境旅游、草原和森林生态旅游品牌知名度,加速发展红色旅游、工农业 等专项旅游。打造辽宁沿海经济旅游带,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三大草原 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辽东山地三大森林生态旅游目的地,三 江、松嫩、辽河下游三大平原湿地生态旅游目的地;培育长白山、大小兴安岭、 北国鹤乡、林海雪原、北大荒、五大连池、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辽东 山水、盘锦湿地十大生态旅游品牌。围绕上述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生态旅游品牌, 重点建设一批生态避暑度假旅游城市。 3、旅游消费特点分析 旅游业的变化是由市场决定的,而市场的变化往往又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 现在,不仅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在不断变化,整个世界的消费思潮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中国居民国内旅游需求的变化,将是一个永不间断的过程。 但是,2008 年及随后的近 6 年时间,国内旅游中也有几个发展特征是一时 半会儿变不了的。那就是——在远程旅游和短途旅游并存的现实中,短途旅游是 大量的;在新辟线路和传统线路并存的现实中,传统线路旅游是大量的;在多日 游和一日游并存的现实中,一日游是大量的;在高档旅游和中低档旅游并存的现 实中,中低档旅游是大量的;„„虽然如此,变化却仍然在不断地发生,而最大 的变化,就是旅游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下面所列举的,就是其中最为突 出的几个特点—— 1)地点,注目新鲜与稀罕 人们常常把旅游活动目的称为“求新,求逸,求知”。这种说法虽然不够准 确,但是,却可以简单而概括地指明旅游者的目的特征。最近几年,北方地区冬 季(曾经是旅游淡季)的冰雪旅游的走热,就是这种“求新”的最好见证。旅游 者对新鲜目的地的向往,在 2008 年及其随后的几年,除了冬季北方冰雪旅游的 继续走俏、乡村旅游的继续升温外,新辟旅游目的地旅游、西部旅游(包括青藏 高原旅游、宁甘陕旅游、新疆旅游)、台湾旅游等,都将逐渐成为新的热点。而 2006 年 7 月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后开通的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宁、兰州 至拉萨的旅客列车,便是更加平民化的西部旅游的极佳机遇。此外,还有正在兴 起的探险旅游,也正是这种注目新鲜目的地旅游的一个反映。 2)近地,热衷自驾与亲朋 由于时间和道路的便捷性,近地旅游常常是居民出游的第一选择。这些年我 国国内旅游的统计也证明了这一点。近年,随着私有轿车陆续进入中国百姓家庭, 自驾车旅游也开始成为中国城镇居民的爱好,2005 年三个黄金周的自驾车旅游 潮,就是有力的证明(有消息甚至说,2006 年春节,北京、天津、苏州、成都 和三亚等一些大中城市的信息显示,自驾车出游已经占了短途旅游的 2/3 分量)
在2006年及其随后的几年,自驾车游将进一步向城镇周边地区扩散。国家统计 局的统计表明,截至2004年底,我国182亿城镇居民家庭中,每百户平均拥有 家用汽车已经达到2.18辆(近5年,我国消费的轿车已经达到930多万辆,其 中公务和商用约占三分之一,其余600多万辆轿车进入普通老百姓家庭,使他们 圆了家庭轿车梦)。至2005年底,云南省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8辆;截 至2005年7月底,浙江省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843辆;至2005年底, 广东省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97辆。在大城市,2004年,上海市每 百户拥有家用汽车5.3辆;至2005年9月底,广州市每百户居民拥有家用汽车 63辆:至2004年底,北京市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1264辆。在发达地 区的中小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的比例就更高,如温州,至2005年底,城 市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已经达到20辆;东莞,至2005年11月底,城市 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竟高达42辆,,自驾车旅游,既满足了旅游者休息旅 游的需求,又带来了亲朋知己聚会和驾车的乐趣,形成潮流也就不足为奇了。在 我们为此做好准备的同时,还必须对已经兴起的“自驾发烧友”的中长距离的跋 涉旅游给以及时的关注。 3)观光,讲究主题与深度 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旅游者也在消费活动中逐渐成熟起来,加之消费思潮 的日新月异,因此旅游萌芽期的走马观花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近几年 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已经注意到了旅游的主题和深度,即使是观光 旅游也是如此。2004和2005年,出境旅游的这一倾向已经有了相当的显现,最 近几年,这一倾向在国内旅游中也越发明朗。关于这一点,不仅在全国各地的旅 游广告中已见端倪,而且在各省市县“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中也已经开始表现出 来 4)行程,开始试调与自主 虽然全面个性化的旅游时代还没有到来,但是个性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显 现。最引人注目的,是目前不少旅行社已经开始了面向自驾车旅游的自选式“菜 单”服务。同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的旅行社的团队旅游也已经开始出 现由旅游者自己组团、自定时间、自定线路、自定日程、自定标准的“五自旅游” 业务。即使旅游者不是自己组团,一些同路人也相约一起试着要求旅行社部分调 整原来的行程“套路”。加之近几年赴港澳“自由行”的启示,从发展趋势看, 目前旅游者自己制订线路的消费方式,在未来的国内旅游业务中还有进一步蔓延 的可能。这种所谓DY式的自点菜单的旅游消费,或者就是扬克洛维奇营销顾 问公司( Yankelovich Partners)在旅游趋势观察报告中所指出的,世界旅游中正在 发生的“从以目的地为中心向以游客为中心”的转变。 5)游乐,更爱新潮与心跳 早年中国的传统旅游,比较注目于清净与闲适。但是受现代思潮影响的年轻
14 在 2006 年及其随后的几年,自驾车游将进一步向城镇周边地区扩散。国家统计 局的统计表明,截至 2004 年底,我国 1.82 亿城镇居民家庭中,每百户平均拥有 家用汽车已经达到 2.18 辆(近 5 年,我国消费的轿车已经达到 930 多万辆,其 中公务和商用约占三分之一,其余 600 多万辆轿车进入普通老百姓家庭,使他们 圆了家庭轿车梦)。至 2005 年底,云南省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 8 辆;截 至 2005 年 7 月底,浙江省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 8.43 辆;至 2005 年底, 广东省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 9.7 辆。在大城市,2004 年,上海市每 百户拥有家用汽车 5.3 辆;至 2005 年 9 月底,广州市每百户居民拥有家用汽车 6.3 辆;至 2004 年底,北京市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 12.64 辆。在发达地 区的中小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的比例就更高,如温州,至 2005 年底,城 市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已经达到 20 辆;东莞,至 2005 年 11 月底,城市 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竟高达 42 辆„„自驾车旅游,既满足了旅游者休息旅 游的需求,又带来了亲朋知己聚会和驾车的乐趣,形成潮流也就不足为奇了。在 我们为此做好准备的同时,还必须对已经兴起的“自驾发烧友”的中长距离的跋 涉旅游给以及时的关注。 3)观光,讲究主题与深度 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旅游者也在消费活动中逐渐成熟起来,加之消费思潮 的日新月异,因此旅游萌芽期的走马观花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近几年, 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已经注意到了旅游的主题和深度,即使是观光 旅游也是如此。2004 和 2005 年,出境旅游的这一倾向已经有了相当的显现,最 近几年,这一倾向在国内旅游中也越发明朗。关于这一点,不仅在全国各地的旅 游广告中已见端倪,而且在各省市县“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中也已经开始表现出 来。 4)行程,开始试调与自主 虽然全面个性化的旅游时代还没有到来,但是个性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显 现。最引人注目的,是目前不少旅行社已经开始了面向自驾车旅游的自选式“菜 单”服务。同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的旅行社的团队旅游也已经开始出 现由旅游者自己组团、自定时间、自定线路、自定日程、自定标准的“五自旅游” 业务。即使旅游者不是自己组团,一些同路人也相约一起试着要求旅行社部分调 整原来的行程“套路”。加之近几年赴港澳“自由行”的启示,从发展趋势看, 目前旅游者自己制订线路的消费方式,在未来的国内旅游业务中还有进一步蔓延 的可能。这种所谓 DIY 式的自点菜单的旅游消费,或者就是扬克洛维奇营销顾 问公司(Yankelovich Partners)在旅游趋势观察报告中所指出的,世界旅游中正在 发生的“从以目的地为中心向以游客为中心”的转变。 5)游乐,更爱新潮与心跳 早年中国的传统旅游,比较注目于清净与闲适。但是受现代思潮影响的年轻
人,却更喜爱快节奏的游乐与刺激。与观光游不同的,是游乐旅游有更多的参与, 不只能够带来更多的愉悦,而且常常伴随着挑战自我。2004年北京环球嘉年华 52天创造14亿元惊人收入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狂欢节”式的游乐活动吸引了 102万人次的游客(2005年北京环球嘉年华历时73天,接待游客约156万人次, 活动总收入1.7亿多人民币;与2004年相比,总收入增长173%,日均客流量增 长20%)。有资料显示,这些游客不仅有大量的北京青少年,也有大量专程从北 京周边城市赶来的旅游者。深圳华侨城的几个主题公园都是十分成功的,但是近 几年旅游旺季和节假日的统计,却往往把后起的“欢乐谷”推上游客人数和营业 收入双双第一的位置。不可否认,新潮新异和令人心跳的游乐旅游,将是国内旅 游今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可以预料,2006年北京“欢乐谷”的开业 也定将引起更多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注目,或者还将带来全国游乐旅游的新高 潮 6)休闲,趋向健身与轻松 近年,我国在注意到居民的旅游需求增长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到休闲与旅游 的关系。“休闲旅游”的发展,就是两者的有机融合。休闲旅游既是整个旅游活 动的一部分,同时休闲旅游也是整个休闲活动的一部分(旅游活动的另一部分是 交流类旅游,休闲活动的另一部分是非旅游的本地休闲)。当人们不再以观光旅 游作为唯一选择的时候,休闲旅游便自然而然地补充了进来。在闲暇和休息时, 老百姓自然可以有许多的选择;如果他们选择异地休闲(自然,也就是休闲旅游), 常常又与一般年轻人的取向不尽相同。一部分平时工作负担较重的职工,常常偏 于选择闲适和轻松的休息,人们对城市周边的农家乐的选择,大多属于这种需求 而另一部分对自己身体更为关心的职工,却乐意选择健身活动,在自己常住地选 择去健身房、体育馆,在外出旅游时便选择去温泉或度假村。与此相似的是欧洲 一些国家正在流行的“健康旅游”( wellness tourism)。所以,“农家乐”、“度假 村”等不仅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如何创造更优环境、如何丰富健身和轻松 的内涵,也是应该再加一把力的。 7)高档,追求野趣与豪华 从人们关注的我国“基尼系数”的居高难下,应该确信我国实在有不少的富 人。对他们的旅游需求,也同样不应忽视。为了舒适,他们往往会一掷千金;地 位形成的惯例,往往又使他们不愿意把自己混同于“一般人”。俱乐部、夜总会 髙尔夫,有时候也嫌人多,所以,他们的旅游活动往往便选择了远离普通人的地 方。或者这就是国外所谓的“野奢”( rustic luxury)一一在荒凉的地方享受着奢 侈的旅游生活,以嬴得更多的私人空间与更多的个人体验。漠漠的孤岛,茫茫的 草原,浩浩的沙漠,磊磊的山崖,片片林树,霭霭雾云,一顶帐篷,一缕炊烟, 幅耳机,一杯咖啡……但是最好还能就近有一家一应俱全的现代化豪华酒店, 这就是他们的需求(我们不应该反对他们的正当消费,但是,保护生态却是必须 注意的)。与此相似的,是一些并不十分富有的年轻人,也有类似的旅游喜好
15 人,却更喜爱快节奏的游乐与刺激。与观光游不同的,是游乐旅游有更多的参与, 不只能够带来更多的愉悦,而且常常伴随着挑战自我。2004 年北京环球嘉年华 52 天创造 1.4 亿元惊人收入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狂欢节”式的游乐活动吸引了 102 万人次的游客(2005 年北京环球嘉年华历时 73 天,接待游客约 156 万人次, 活动总收入 1.7 亿多人民币;与 2004 年相比,总收入增长 17.3%,日均客流量增 长 20%)。有资料显示,这些游客不仅有大量的北京青少年,也有大量专程从北 京周边城市赶来的旅游者。深圳华侨城的几个主题公园都是十分成功的,但是近 几年旅游旺季和节假日的统计,却往往把后起的“欢乐谷”推上游客人数和营业 收入双双第一的位置。不可否认,新潮新异和令人心跳的游乐旅游,将是国内旅 游今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可以预料,2006 年北京“欢乐谷”的开业, 也定将引起更多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注目,或者还将带来全国游乐旅游的新高 潮。 6)休闲,趋向健身与轻松 近年,我国在注意到居民的旅游需求增长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到休闲与旅游 的关系。“休闲旅游”的发展,就是两者的有机融合。休闲旅游既是整个旅游活 动的一部分,同时休闲旅游也是整个休闲活动的一部分(旅游活动的另一部分是 交流类旅游,休闲活动的另一部分是非旅游的本地休闲)。当人们不再以观光旅 游作为唯一选择的时候,休闲旅游便自然而然地补充了进来。在闲暇和休息时, 老百姓自然可以有许多的选择;如果他们选择异地休闲(自然,也就是休闲旅游), 常常又与一般年轻人的取向不尽相同。一部分平时工作负担较重的职工,常常偏 于选择闲适和轻松的休息,人们对城市周边的农家乐的选择,大多属于这种需求; 而另一部分对自己身体更为关心的职工,却乐意选择健身活动,在自己常住地选 择去健身房、体育馆,在外出旅游时便选择去温泉或度假村。与此相似的是欧洲 一些国家正在流行的“健康旅游”(wellness tourism)。所以,“农家乐”、“度假 村”等不仅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如何创造更优环境、如何丰富健身和轻松 的内涵,也是应该再加一把力的。 7)高档,追求野趣与豪华 从人们关注的我国“基尼系数”的居高难下,应该确信我国实在有不少的富 人。对他们的旅游需求,也同样不应忽视。为了舒适,他们往往会一掷千金;地 位形成的惯例,往往又使他们不愿意把自己混同于“一般人”。俱乐部、夜总会、 高尔夫,有时候也嫌人多,所以,他们的旅游活动往往便选择了远离普通人的地 方。或者这就是国外所谓的“野奢”(rustic luxury)——在荒凉的地方享受着奢 侈的旅游生活,以赢得更多的私人空间与更多的个人体验。漠漠的孤岛,茫茫的 草原,浩浩的沙漠,磊磊的山崖,片片林树,霭霭雾云,一顶帐篷,一缕炊烟, 一幅耳机,一杯咖啡„„但是最好还能就近有一家一应俱全的现代化豪华酒店, 这就是他们的需求(我们不应该反对他们的正当消费,但是,保护生态却是必须 注意的)。与此相似的,是一些并不十分富有的年轻人,也有类似的旅游喜好
因此,对于这种需求潮流,也同样应该给以适当的注目。 8)不便,暂且观望与卧游 旅游供给贴近群众,“方便”、“经济”常常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我国目前 仍有相当多的居民不具有选择旅游的消费实力,他们还处在从旁观望的时期。对 于他们,地方政府应该考虑给予更多一些的关注,如杭州西湖的取消门票、河南 省的历史文化遗产日(全省6个城市的67个博物馆和历史文化遗址对公众免费 开放两天)等,都是很有意义的举措。只是对于分布全国各地的低收入者说来 这仍然是杯水车薪。他们还必须在观望中等待自己的旅游条件的成熟。而另一些 已经具备条件却暂时没有选择旅游的居民,或者因为一时抽不出时间,或者因为 某种顾虑,所以也选择了观望,不过他们却常常在书本中、在报刊上、在电视或 电脑里“卧游”。其实,应该说他们都是潜在的旅游者,而观望与卧游都是暂时 的。在后一部分居民中,还有少数的同志是旅游批评者,他们常常会对旅游发表 许许多多的意见;我们应该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因为这对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和 旅游业的进步都是十分有益的;而旅游环境和旅游服务的改善,又正是他们从观 望到实践的必然。 4、营销渠道与模式分析 1)景区营销 ①公共关系营销模式 这是一种以公共关系营销为核心的营销模式。公共关系营销,就是景区通过 策划或者利用某影响重大的事件和活动,扩大景区影响,营造良好口碑,树立良 好形象的营销技巧。公关营销具体有: 事件营销一一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社会影响以及名人效应 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公众的兴趣与关注,提髙景区的知名度、美誉度, 从而吸引游客的手段和方式。影视剧推广:近年来旅游业频频利用影视剧推广宣 传,吸引市场注意力,山西乔家大院就是成功典范。先是借助张艺谋导演的电影 《大红灯笼高高挂》走进大众视线,扩大影响。近来又借电视剧《乔家大院》进 步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成为山西重要景点。专题活动营销:指景区(点) 为了某一明确目的,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而精心策划的活动。该主题活动通常围绕 景区展开,在景区内进行。专题活动由于形式多样、涉及面广,往往更容易吸引 媒体关注。 ②景区直销模式与分销服务商营销模式 景区直销指景区不通过中介机构,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销售自己的产品和服 务。方式有直接设立售票点、上门推销、邮寄促销、电话销售、网上销售、会议 推广以及设立驻外办事处等。该模式适合规模小、产品适合重复消费、距目标市
16 因此,对于这种需求潮流,也同样应该给以适当的注目。 8)不便,暂且观望与卧游 旅游供给贴近群众,“方便”、“经济”常常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我国目前 仍有相当多的居民不具有选择旅游的消费实力,他们还处在从旁观望的时期。对 于他们,地方政府应该考虑给予更多一些的关注,如杭州西湖的取消门票、河南 省的历史文化遗产日(全省 6 个城市的 67 个博物馆和历史文化遗址对公众免费 开放两天)等,都是很有意义的举措。只是对于分布全国各地的低收入者说来, 这仍然是杯水车薪。他们还必须在观望中等待自己的旅游条件的成熟。而另一些 已经具备条件却暂时没有选择旅游的居民,或者因为一时抽不出时间,或者因为 某种顾虑„„所以也选择了观望,不过他们却常常在书本中、在报刊上、在电视或 电脑里“卧游”。其实,应该说他们都是潜在的旅游者,而观望与卧游都是暂时 的。在后一部分居民中,还有少数的同志是旅游批评者,他们常常会对旅游发表 许许多多的意见;我们应该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因为这对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和 旅游业的进步都是十分有益的;而旅游环境和旅游服务的改善,又正是他们从观 望到实践的必然。 4、营销渠道与模式分析 1)景区营销 ①公共关系营销模式 这是一种以公共关系营销为核心的营销模式。公共关系营销,就是景区通过 策划或者利用某影响重大的事件和活动,扩大景区影响,营造良好口碑,树立良 好形象的营销技巧。公关营销具体有: 事件营销——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社会影响以及名人效应 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公众的兴趣与关注,提高景区的知名度、美誉度, 从而吸引游客的手段和方式。影视剧推广:近年来旅游业频频利用影视剧推广宣 传,吸引市场注意力,山西乔家大院就是成功典范。先是借助张艺谋导演的电影 《大红灯笼高高挂》走进大众视线,扩大影响。近来又借电视剧《乔家大院》进 一步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成为山西重要景点。专题活动营销:指景区(点) 为了某一明确目的,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而精心策划的活动。该主题活动通常围绕 景区展开,在景区内进行。专题活动由于形式多样、涉及面广,往往更容易吸引 媒体关注。 ②景区直销模式与分销服务商营销模式 景区直销指景区不通过中介机构,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销售自己的产品和服 务。方式有直接设立售票点、上门推销、邮寄促销、电话销售、网上销售、会议 推广以及设立驻外办事处等。该模式适合规模小、产品适合重复消费、距目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