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 施管理业 公共设施管理 813 游览景区管理指为游人提供体闲、观光、游玩、度假的各类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人造景观和其他景观的 护和管理活动 8131风景名胜区管理指对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物的管 理和保护活动,以及对环境优美、具有观赏 文化或科学价值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活 8139其他游览景区管理指其他未列明的游览景区的管理活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
2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 施管理业 81 公共设施管理业 813 游览景区管理 指为游人提供休闲、观光、游玩、度假的各类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人造景观和其他景观的 保护和管理活动。 8131 风景名胜区管理 指对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物的管 理和保护活动,以及对环境优美、具有观赏、 文化或科学价值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活 动。 8139 其他游览景区管理 指其他未列明的游览景区的管理活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
二、行业地位及影响 1、旅游业的重要地位 旅游业是以提供服务为主的综合性服务行业,通过为人们提供食、住、行、 游、购、娱等服务,即满足了人们对基本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促使社会产 品在劳动者间进行合理分配,并不断创新需求 旅游业的发展有效缓解了人们的工作压力,增进人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 交流,带动农村风貌和生活改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并积极引导了城乡居民生 活方式转变,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旅游经济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促 进,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对经济结构的改善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 在以下几方面: ①增加外汇收入:国家要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就必须扩大外汇收入,扩大外汇 收入分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两类。在关税壁垒林立的背景下,旅游业作为非贸 易外汇收入渠道,作用非常突出。 ②加快货币回笼:发展国内旅游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大量回笼货币,促进 市场稳定繁荣。随着收入增多,生活水平提高,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旅游产品 消费 ⑧扩大就业:旅游业本身包含多种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就业人数比其它产 业高得多。加之旅游业迅速发展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发展增加就业,为社会提供更 多就业机会。 ④带动相关产业:旅游业不仅带动物质生产部门,还带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方面旅游业发展必须建立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另一方面旅游业生存和发展与其 它行业密切相关,能够直接间接带动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业、邮电、金融、 房地产、外贸、轻纺工业等产业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据测算:国 外旅游业每收入1美元,可促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22美元;而中国旅游业每收 入1美元,可使国民经济增加3.12美元,使利用外资增加59美元。 ⑤积累建设资金:旅游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高创汇的产业,产业发展 离不开资金投入,相比于传统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自身的经济效益 并且还为其它产业发展积累资金。 ⑥带动脱贫致富:贫困区多属经济不发达地区,同时也是旅游资源富集区。 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不仅有利于发挥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优势,还能够通过旅游业 发展带动贫困区及周边地区脱贫致富
3 二、行业地位及影响 1、旅游业的重要地位 旅游业是以提供服务为主的综合性服务行业,通过为人们提供食、住、行、 游、购、娱等服务,即满足了人们对基本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促使社会产 品在劳动者间进行合理分配,并不断创新需求。 旅游业的发展有效缓解了人们的工作压力,增进人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 交流,带动农村风貌和生活改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并积极引导了城乡居民生 活方式转变,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旅游经济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促 进,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对经济结构的改善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 在以下几方面: ①增加外汇收入:国家要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就必须扩大外汇收入,扩大外汇 收入分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两类。在关税壁垒林立的背景下,旅游业作为非贸 易外汇收入渠道,作用非常突出。 ②加快货币回笼:发展国内旅游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大量回笼货币,促进 市场稳定繁荣。随着收入增多,生活水平提高,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旅游产品 消费。 ③扩大就业:旅游业本身包含多种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就业人数比其它产 业高得多。加之旅游业迅速发展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发展增加就业,为社会提供更 多就业机会。 ④带动相关产业:旅游业不仅带动物质生产部门,还带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一方面旅游业发展必须建立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另一方面旅游业生存和发展与其 它行业密切相关,能够直接间接带动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业、邮电、金融、 房地产、外贸、轻纺工业等产业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据测算:国 外旅游业每收入 1 美元,可促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2.2 美元;而中国旅游业每收 入 1 美元,可使国民经济增加 3.12 美元,使利用外资增加 5.9 美元。 ⑤积累建设资金:旅游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高创汇的产业,产业发展 离不开资金投入,相比于传统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自身的经济效益, 并且还为其它产业发展积累资金。 ⑥带动脱贫致富:贫困区多属经济不发达地区,同时也是旅游资源富集区。 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不仅有利于发挥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优势,还能够通过旅游业 发展带动贫困区及周边地区脱贫致富
综上所述,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具 有显著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以旅游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进而促进 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已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所认识,从而采取了许多政策及措施来加 快旅游经济的发展。 2、旅游业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业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产业之一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 旅游业以持续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快速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 产业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13年全球出境旅游达到10.8亿人次,同比增长5%, 创历史最高值,旅游业产出已占到全球服务出口的30%2013年旅游业对全球 GDP的贡献率达95%,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1%,创造了1亿多直接就 业岗位。权威机构研究表明,到2020年,旅游产业收入将增至16万亿美元,相 当于全球GDP的10%;提供3亿个工作岗位,占全球就业总量的92%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主要旅游国家如美国、日本、西班牙、澳大利亚、 英国等,在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新兴产业中,都把旅游业放在重要位置,制定了 旅游中长期发展战略。特点就是以国家整体形象宣传推广和产业促进为导向,以 旅游新产品开发和旅游品质监控为重点,政策目标非常明确,操作性很强。 从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呈现这样一些特点, 首先是加快发展旅游业现在成为很多国家的战略决策,中国是把旅游业定位成了 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来加以培育,出台了《旅游法》。美国是发布了 国家旅游发展战略,提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揽子措施,包括针对中国游客的 签证便利化措施。俄罗斯政府也是批准了2011-2018年的发展旅游业目标计划。 3、旅游业GDP贡献及走势 我国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经济拉动作用更加突出。 2006-2013年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单位: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旅游业占比 568845 7.7% 29475 14.69 5.18% 519322 1422% 2011 471564 9.2% 22500 20.1% 4.77% 2010 397983 10.3% 14832 11.5% 3.73% 2009 335353 8.7% 12900 11.3% 3.85% 300670 9.0% 5.8% 3.86% 2007 257306 10957 4.26% 2006 210871 l1.1% 8935 16.3% 4.24%
4 综上所述,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具 有显著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以旅游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进而促进 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已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所认识,从而采取了许多政策及措施来加 快旅游经济的发展。 2、旅游业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业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产业之一。特别是 20世纪 60 年代以来, 旅游业以持续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快速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 产业。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13 年全球出境旅游达到 10.8 亿人次,同比增长 5%, 创历史最高值,旅游业产出已占到全球服务出口的 30%。2013 年旅游业对全球 GDP 的贡献率达 9.5%,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3.1%,创造了 1 亿多直接就 业岗位。权威机构研究表明,到 2020 年,旅游产业收入将增至 16 万亿美元,相 当于全球 GDP 的 10%;提供 3 亿个工作岗位,占全球就业总量的 9.2%。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主要旅游国家如美国、日本、西班牙、澳大利亚、 英国等,在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新兴产业中,都把旅游业放在重要位置,制定了 旅游中长期发展战略。特点就是以国家整体形象宣传推广和产业促进为导向,以 旅游新产品开发和旅游品质监控为重点,政策目标非常明确,操作性很强。 从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呈现这样一些特点, 首先是加快发展旅游业现在成为很多国家的战略决策,中国是把旅游业定位成了 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来加以培育,出台了《旅游法》。美国是发布了 国家旅游发展战略,提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揽子措施,包括针对中国游客的 签证便利化措施。俄罗斯政府也是批准了 2011-2018 年的发展旅游业目标计划。 3、旅游业 GDP 贡献及走势 我国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经济拉动作用更加突出。 2006-2013 年旅游业总收入占 GDP 的比重(单位: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 同比增长 旅游业总收入 同比增长 旅游业占比 2013 568845 7.7% 29475 14.69% 5.18% 2012 519322 7.8% 25700 14.22% 4.95% 2011 471564 9.2% 22500 20.1% 4.77% 2010 397983 10.3% 14832 11.5% 3.73% 2009 335353 8.7% 12900 11.3% 3.85% 2008 300670 9.0% 11600 5.8% 3.86% 2007 257306 13.0% 10957 22.6% 4.26% 2006 210871 11.1% 8935 16.3% 4.24%
(来源:国家统计局 是拉动了经济增长。中国旅游业增加值已占到GDP的4%以上,与旅游相 关的行业超过110个,旅游业发展带动了社会投资,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其中, 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 二是促进了社会消费。2013年,中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达到26276亿元, 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94% 三是促进了社会就业。目前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350万人,与旅游 相关的就业人数约8000万人。国务院把旅游业列入战略性支柱产业,将推动旅 游业与第一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旅游业与第二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推动旅游业与第三产业主要与文化、金融、交通、商 务、医疗、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5 (来源:国家统计局) 一是拉动了经济增长。中国旅游业增加值已占到 GDP 的 4%以上,与旅游相 关的行业超过 110 个,旅游业发展带动了社会投资,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其中, 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 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 80%。 二是促进了社会消费。2013 年,中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达到 26276 亿元, 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 9.4%。 三是促进了社会就业。目前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超过 1350 万人,与旅游 相关的就业人数约 8000 万人。国务院把旅游业列入战略性支柱产业,将推动旅 游业与第一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旅游业与第二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推动旅游业与第三产业主要与文化、金融、交通、商 务、医疗、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行业现状分析 1、行业竞争分析 1)景区旅游业竞争分析 ①景区行业的特点: 产品不可转移,旅游者只能到产品产地消费 景区之间存在着空间竞争,特别是多个景区在同一区域时; 景区资源不可再生,一旦破坏将不复拥有; 旅游景区是一个复杂性系统,是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等环节 在内的整套旅游产品 ②我国景区旅游业竞争特点 进入创意竞争时代。如近年来,各景区在大力开发市场的同时,越来越注重 通过公关传播提升景区品牌,赢得游客的好感和舆论支持,让良好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并存。创意成了景区与游客互动的纽带和桥梁,是吸引游客,服务游客, 满足游客的必备工作 营销手段初级。多数景区管理机构营销意识淡薄,促销手段单一,忽视旅游 体验和景区形象问题。市场经济下的竞争集中在产品差异化和形象上,宣传不够. 缺乏整体宣传战略,致使品牌特色缺位,从而影响地区旅游业发展。 缺乏特色和竞争力。部分景区尤其是新开发景区,除景区景色外,配套设施 及服务还在起步阶段,全赖门票收益维持景区发展。就目前情况看,不少景区产 品结构还是老面孔,产品结构单一,缺乏特色和竞争力,没有任何改进和创新, 停留在满足观光、食宿、拍照等基本需求上 攀比涨价。近年来,旅游业“跟风涨价”现象此起彼伏,一些景区看到同级 或者次一级景区上调票价,就跟风涨价,让景区竞相涨价发展成攀比之风。旅游 景区价格一再飙髙,把运营成本増加全部转嫁给游客,势必将更多游客挡在景区 之外,进而失去竞争力和吸引力,这种行为势必会危害整体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不重视品牌构建。多数景区经营目光短浅,没有创品牌意识,即使有品牌概 念,也缺乏长期投入决心和实力。在品牌打造中,不少景区企图一蹴而就,常用 的手段就是押注个别活动、名人效应等,缺乏持续可行的、稳定推进的规划,也 没有赋予景区和景区产品以文化内涵。 2)旅行社竞争分析
6 三、行业现状分析 1、行业竞争分析 1)景区旅游业竞争分析 ①景区行业的特点: 产品不可转移,旅游者只能到产品产地消费; 景区之间存在着空间竞争,特别是多个景区在同一区域时; 景区资源不可再生,一旦破坏将不复拥有; 旅游景区是一个复杂性系统,是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等环节 在内的整套旅游产品。 ②我国景区旅游业竞争特点: 进入创意竞争时代。如近年来,各景区在大力开发市场的同时,越来越注重 通过公关传播提升景区品牌,赢得游客的好感和舆论支持,让良好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并存。创意成了景区与游客互动的纽带和桥梁,是吸引游客,服务游客, 满足游客的必备工作。 营销手段初级。多数景区管理机构营销意识淡薄,促销手段单一,忽视旅游 体验和景区形象问题。市场经济下的竞争集中在产品差异化和形象上,宣传不够, 缺乏整体宣传战略,致使品牌特色缺位,从而影响地区旅游业发展。 缺乏特色和竞争力。部分景区尤其是新开发景区,除景区景色外,配套设施 及服务还在起步阶段,全赖门票收益维持景区发展。就目前情况看,不少景区产 品结构还是老面孔,产品结构单一,缺乏特色和竞争力,没有任何改进和创新, 停留在满足观光、食宿、拍照等基本需求上。 攀比涨价。近年来,旅游业“跟风涨价”现象此起彼伏,一些景区看到同级 或者次一级景区上调票价,就跟风涨价,让景区竞相涨价发展成攀比之风。旅游 景区价格一再飙高,把运营成本增加全部转嫁给游客,势必将更多游客挡在景区 之外,进而失去竞争力和吸引力,这种行为势必会危害整体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不重视品牌构建。多数景区经营目光短浅,没有创品牌意识,即使有品牌概 念,也缺乏长期投入决心和实力。在品牌打造中,不少景区企图一蹴而就,常用 的手段就是押注个别活动、名人效应等,缺乏持续可行的、稳定推进的规划,也 没有赋予景区和景区产品以文化内涵。 2)旅行社竞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