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庵论词清冯煦 发布时间:200806-19浏览次数:1 蒿庵论词靕清]冯煦 冯煦,字梦华,号蒿庵,晚自称蒿叟、蒿隐,生于公元一八四三年,卒于一九二七 年,江苏金坛人。公元一八八二年(清光绪八年)举人,一八八六年中进土,授翰林院 编修。历官安徽凤阳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终 世。冯煦少有才名,诗、词、骈文皆工,参与纂修《江南通志》,著有《蒙香室词》二 卷(一名《蒿庵词》)、《蒿庵类稿》、《蒿庵随笔》,辑有《宋六十一家词选》十二 卷等。《清史稿》卷四四九有传。 《蒿庵论词》并非专著,是近人从其《宋六十一家词选》中缉录出论词之言而成 书。清初,毛晋有汲古阁汇刊《宋六十一家词》,冯煦在此基础上,再加精选,校其讹 误,辑成《宋六十一家词选》。《词选》前有“例言",综论宋家名词,《蒿庵论词》即汇 此“例言而成。 《蒿庵论词》共有词话四十四则,一为评论宋代三十七位名家词,理论性较强 二是评毛刻本的得失,属于考据性文字。冯煦论词,上承常州派余绪,并有所发展。张 惠言、周济论词,都重“寄托”,《蒿庵论词》亦复如此。然冯煦鉴于常州派前辈论“寄 托"有生硬穿凿和牵强附会的毛病,所以他除了提出“词心和抒发性情外,进而提出境界 上的空灵"与质实的兼善,和风格上的豪"与"婉"的结合,以浑成"作为最高境界,此为 冯煦论词的重点。“空灵”与“质实之说,出自周济,冯煦融化其论,用以评宋人词,并 与豪"、¨婉'结合在一起,提出“浑成'来推尊北宋词,这是他的新见。总之,冯煦论词 重命意,求浑成,把浙派空灵蕴藉之长融入常州派词论之中,形成自已的体系 词至南唐,二主作于上,正中和于下,诣微造极,得未曾有。宋初诸家,靡不祖 述二主,宪章正中;譬之欧、虞、褚、薛之书,皆出逸少。晏同叔去五代未远,馨烈所 扇,得之最先,故左宫右徴,和婉而明丽,为北宋倚声家初祖。刘攽《中山诗话》谓元 献喜冯延巳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信然 宋初大臣之为词者:寇莱公、晏元献、宋景文、范蜀公与欧阳文忠并有声艺林; 然数公或一时兴到之作,未为专诣;独文忠与元献学之既至,为之亦勤,翔双鹄于交 衢,驭二龙于天路。且文忠家庐陵,而元献家临川,词家遂有西江一派。其词与元献同 出南唐,而深致则过之。宋至文忠,文始复古,天下翕然师尊之,风尚为之一变。即以 词言,亦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本传云:“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斆独其文乎哉!独其 文乎哉! 卿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奡处能平,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 自然,自是北宋巨手。然好为俳体,词多媟黩,有不仅如《提要》所云以俗为病'者。 《避暑录话》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三变之为世诟病,亦未尝不由于此,盖与 其千夫竞声,毋宁白雪之寡和也 四 兴化刘氏熙载所著《艺概》,于词多洞微之言,而论东坡尤为深至。如云:“东
蒿庵论词 清 冯煦 发布时间: 2008-06-19 浏览次数: 109 蒿庵论词 [清] 冯煦 冯煦,字梦华,号蒿庵,晚自称蒿叟、蒿隐,生于公元一八四三年,卒于一九二七 年,江苏金坛人。公元一八八二年(清光绪八年)举人,一八八六年中进士,授翰林院 编修。历官安徽凤阳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终 世。冯煦少有才名,诗、词、骈文皆工,参与纂修《江南通志》,著有《蒙香室词》二 卷(一名《蒿庵词》)、《蒿庵类稿》、《蒿庵随笔》,辑有《宋六十一家词选》十二 卷等。《清史稿》卷四四九有传。 《蒿庵论词》并非专著,是近人从其《宋六十一家词选》中缉录出论词之言而成 书。清初,毛晋有汲古阁汇刊《宋六十一家词》,冯煦在此基础上,再加精选,校其讹 误,辑成《宋六十一家词选》。《词选》前有“例言”,综论宋家名词,《蒿庵论词》即汇 此“例言”而成。 《蒿庵论词》共有词话四十四则,一为评论宋代三十七位名家词,理论性较强, 二是评毛刻本的得失,属于考据性文字。冯煦论词,上承常州派余绪,并有所发展。张 惠言、周济论词,都重“寄托”,《蒿庵论词》亦复如此。然冯煦鉴于常州派前辈论“寄 托”有生硬穿凿和牵强附会的毛病,所以他除了提出“词心”和抒发性情外,进而提出境界 上的“空灵”与“质实”的兼善,和风格上的“豪”与“婉”的结合,以“浑成”作为最高境界,此为 冯煦论词的重点。“空灵”与“质实”之说,出自周济,冯煦融化其论,用以评宋人词,并 与“豪”、“婉”结合在一起,提出“浑成”来推尊北宋词,这是他的新见。总之,冯煦论词, 重命意,求浑成,把浙派空灵蕴藉之长融入常州派词论之中,形成自已的体系。 一 词至南唐,二主作于上,正中和于下,诣微造极,得未曾有。宋初诸家,靡不祖 述二主,宪章正中;譬之欧、虞、褚、薛之书,皆出逸少。晏同叔去五代未远,馨烈所 扇,得之最先,故左宫右徵,和婉而明丽,为北宋倚声家初祖。刘攽《中山诗话》谓“元 献喜冯延巳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信然。 二 宋初大臣之为词者:寇莱公、晏元献、宋景文、范蜀公与欧阳文忠并有声艺林; 然数公或一时兴到之作,未为专诣;独文忠与元献学之既至,为之亦勤,翔双鹄于交 衢,驭二龙于天路。且文忠家庐陵,而元献家临川,词家遂有西江一派。其词与元献同 出南唐,而深致则过之。宋至文忠,文始复古,天下翕然师尊之,风尚为之一变。即以 词言,亦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本传云:“超然独骛,众莫能及。”独其文乎哉!独其 文乎哉! 三 耆卿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奡处能平,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 自然,自是北宋巨手。然好为俳体,词多媟黩,有不仅如《提要》所云“以俗为病”者。 《避暑录话》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三变之为世诟病,亦未尝不由于此,盖与 其千夫竞声,毋宁白雪之寡和也。 四 兴化刘氏熙载所著《艺概》,于词多洞微之言,而论东坡尤为深至。如云:“东
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若其豪放之致,则时与太白为 近。"又云:东坡《定风波》云:尚馀孤瘦雪霜姿。’《荷华媚》云:天然地別是风流标 格。‘雪霜姿丶、风流标格’,学东坡词者,便可从此领取。”又云:“词以不犯本位为髙。东 坡《满庭芳》:‘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语诚慷慨;然不若《水调歌 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尤觉空灵蕴藉。¨观此可以得东坡 矣 后山以秦七、黄九并称;其实黄非秦匹也。若以比柳,差为得之。盖其得也,则 柳词明媚,黄词疏宕;而亵诨之作,所失亦均 六 少游以绝尘之才,早与胜流,不可一世;而一谪南荒,遽丧灵宝,故所为词,寄 慨身世,闲雅有情思,酒边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乱,悄乎得《小雅》之遗;后主 而后,一人而已。昔张天如论相如之赋云:“他人之赋,赋才也;长卿,赋心也。”予于少 游之词亦云: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內,不可以传。虽子瞻之明 隽,耆卿之幽秀,独若有瞠乎后者,况其下邪? 七 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 罕其匹。子晋欲以晏氏父子追配李氏父子,诚为知言,彼《丹阳归愚》之相承,固琐琐 不足数尔 八 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故是正锋。虽与子瞻为中 表昆弟,而门径绝不相入。若其《四代好》、《闺怨无闷》、《酷相思》诸阕,在《书 舟集》中极俳薄,不类其他作,而升庵乃亟称之,真物色牝牡骊黄外矣! 九 晁无咎为苏门四土之一,所为诗馀,无子瞻之高华,而沈咽则过之。叶少蕴主持 王学,所著《石林诗话》,阴抑苏、黄;而其词顾挹苏氏之馀波。岂此道与所问学,固 多岐出邪? 词为文章末技,固不以人品分升降;然如毛滂之附蔡京,史达祖之依侂胄,王安 中之反覆,曾觌之邪佞,所造虽深,识者薄之。梅溪生平,不载史传,据其《满江 红》“咏怀"所云:“怜牛后,怀鸡肋。”又云:“一钱不值贫相逼。"则韩氏省吏之说,或不 诬与 《姑溪词》长词近柳,短调近秦,而均未有至。 《溪堂》温雅有致,于此事蕴酿甚深。子晋只称其轻倩,犹为未尽。《樵隐》胜 处不减《溪堂》,情味差薄耳
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若其豪放之致,则时与太白为 近。”又云:“东坡《定风波》云:‘尚馀孤瘦雪霜姿。’《荷华媚》云:‘天然地别是风流标 格。’‘雪霜姿’、‘风流标格’,学东坡词者,便可从此领取。”又云:“词以不犯本位为高。东 坡《满庭芳》:‘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语诚慷慨;然不若《水调歌 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尤觉空灵蕴藉。”观此可以得东坡 矣。 五 后山以秦七、黄九并称;其实黄非秦匹也。若以比柳,差为得之。盖其得也,则 柳词明媚,黄词疏宕;而亵诨之作,所失亦均。 六 少游以绝尘之才,早与胜流,不可一世;而一谪南荒,遽丧灵宝,故所为词,寄 慨身世,闲雅有情思,酒边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乱,悄乎得《小雅》之遗;后主 而后,一人而已。昔张天如论相如之赋云:“他人之赋,赋才也;长卿,赋心也。”予于少 游之词亦云: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虽子瞻之明 隽,耆卿之幽秀,独若有瞠乎后者,况其下邪? 七 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 罕其匹。子晋欲以晏氏父子追配李氏父子,诚为知言,彼《丹阳归愚》之相承,固琐琐 不足数尔。 八 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故是正锋。虽与子瞻为中 表昆弟,而门径绝不相入。若其《四代好》、《闺怨无闷》、《酷相思》诸阕,在《书 舟集》中极俳薄,不类其他作,而升庵乃亟称之,真物色牝牡骊黄外矣! 九 晁无咎为苏门四士之一,所为诗馀,无子瞻之高华,而沈咽则过之。叶少蕴主持 王学,所著《石林诗话》,阴抑苏、黄;而其词顾挹苏氏之馀波。岂此道与所问学,固 多岐出邪? 一〇 词为文章末技,固不以人品分升降;然如毛滂之附蔡京,史达祖之依侂胄,王安 中之反覆,曾觌之邪佞,所造虽深,识者薄之。梅溪生平,不载史传,据其《满江 红》“咏怀”所云:“怜牛后,怀鸡肋。”又云:“一钱不值贫相逼。”则韩氏省吏之说,或不 诬与? 一一 《姑溪词》长词近柳,短调近秦,而均未有至。 一二 《溪堂》温雅有致,于此事蕴酿甚深。子晋只称其轻倩,犹为未尽。《樵隐》胜 处不减《溪堂》,情味差薄耳
陈氏子龙曰:“以沈挚之思,而出之必浅近,使读之者骤遇之,如在耳目之前, 久诵之,而得隽永之趣,则用意难也。以儇利之词,而制之必工炼,使篇无累句,句无 累字,圆润明密,言如贯珠,则铸词难也。其为体也纤弱,明珠翠羽,犹嫌其重,何况 龙鸾?必有鲜姸之姿,而不藉粉泽,则设色难也。其为境也婉媚,虽以惊露取姸,实贵 含蓄不尽,时在低回唱叹之馀,则命篇难也。张氏纲孙曰:“结构天成,而中有艳语、隽 语、奇语、豪语、苦语、痴语、没要紧语,如巧匠运斤,豪无痕迹。”毛氏先舒曰:“北 宋,词之盛也,其妙处不在豪快,而在高健;不在艳冶,而在幽咽。豪快可以气取,艳 冶可以言工;高健幽咽,则关乎神理骨性,难可强也。”又曰:“言欲层深,语欲浑 成。"诸家所论,未尝专属一人,而求之两宋,惟片玉、梅溪足以备之。周之胜史,则又 在“浑"之一字。词至于浑,则无可复进矣 一四 干里和清真,亦趋亦步,可谓谨严。然貌合神离,且有袭迹,非真清真也。其胜 处则近屯田。盖屯田胜处,本近清真,而清真胜处,要非屯田所能到。赵师岌序吕滨老 《圣求词》,谓其¨婉媚深窈,视美成、耆卿伯仲。¨实只其《扑胡蝶近》之上半在周、柳 之间,其下阕已不称,此外佳构,亦不过《小重山》、《南歌子》数篇,殆又出干里下 你父 坦菴、介菴、惜香皆宋氏宗室,所作并亦清雅可诵。高宗于彦端《西湖词》 有我家里人也会作此等语之称。其实,介菴所造,比诸坦菴、惜香,似尚未逮。毛氏既 许坦菴为放翁一流,又谓其多富贵气;不亦自相矛盾耶? 一六 《寿域词》,《四库全书》存目谓其字句讹脱,不一而足。今取其词读之,即常 用之调,亦平仄拗折,与他人微异。则是寿域有意为之,非尽校者之疏。 一七 蔡伸道与向伯恭尝同官彭堿城漕属,故屡有酬赠之作,毛氏谓其逊《酒边》三舍, 殊非竺论。考其所作,不独《菩萨蛮》“花冠鼓翼一首,雅近南唐;即《蓦山溪》之孤 城莫角”、《点绛唇》之“水绕孤城诸调,与《苏武慢》之前半,亦几几入清真之室。恐 子誣且望而却步,岂惟伯仲间耶?至以厥祖忠恵谱茘支,而怪其集中无-语及“玉堂 红者,是犹责工部之不咏海棠也 八 《酒边词》"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阮郎归》一阕,为二帝在北作也。眷 恋旧君,与鹿虔扆之“金锁理门、谢克家之“依依宫柳”,同—辞旨怨乱。不知寿皇见之 亦有慨于心否?宜为贼桧所疾也。“终是爱君”,独一琼楼玉宇之苏轼哉?彼以词骀宕不 可为者,殆第见屯田、山谷诸作,而未见此耳 九 后山、孏窟、审斋、石屏诸家,并娴雅有馀,绵丽不足,与卢叔阳、黄叔暘之专 尚细腻者,互有短长。《提要》之论后山、石屏,皆谓其以诗爲词,然后山笔力甚健, 要非式之所可望也
一三 陈氏子龙曰:“以沈挚之思,而出之必浅近,使读之者骤遇之,如在耳目之前, 久诵之,而得隽永之趣,则用意难也。以儇利之词,而制之必工炼,使篇无累句,句无 累字,圆润明密,言如贯珠,则铸词难也。其为体也纤弱,明珠翠羽,犹嫌其重,何况 龙鸾?必有鲜妍之姿,而不藉粉泽,则设色难也。其为境也婉媚,虽以惊露取妍,实贵 含蓄不尽,时在低回唱叹之馀,则命篇难也。”张氏纲孙曰:“结构天成,而中有艳语、隽 语、奇语、豪语、苦语、痴语、没要紧语,如巧匠运斤,豪无痕迹。”毛氏先舒曰:“北 宋,词之盛也,其妙处不在豪快,而在高健;不在艳冶,而在幽咽。豪快可以气取,艳 冶可以言工;高健幽咽,则关乎神理骨性,难可强也。”又曰:“言欲层深,语欲浑 成。”诸家所论,未尝专属一人,而求之两宋,惟片玉、梅溪足以备之。周之胜史,则又 在“浑”之一字。词至于浑,则无可复进矣。 一四 千里和清真,亦趋亦步,可谓谨严。然貌合神离,且有袭迹,非真清真也。其胜 处则近屯田。盖屯田胜处,本近清真,而清真胜处,要非屯田所能到。赵师岌序吕滨老 《圣求词》,谓其“婉媚深窈,视美成、耆卿伯仲。”实只其《扑胡蝶近》之上半在周、柳 之间,其下阕已不称,此外佳构,亦不过《小重山》、《南歌子》数篇,殆又出千里下 矣。 一五 坦菴、介菴、惜香皆宋氏宗室,所作并亦清雅可诵。高宗于彦端《西湖词》 有“我家里人也会作此等语”之称。其实,介菴所造,比诸坦菴、惜香,似尚未逮。毛氏既 许坦菴为放翁一流,又谓其多富贵气;不亦自相矛盾耶? 一六 《寿域词》,《四库全书》存目谓其字句讹脱,不一而足。今取其词读之,即常 用之调,亦平仄拗折,与他人微异。则是寿域有意为之,非尽校者之疏。 一七 蔡伸道与向伯恭尝同官彭城漕属,故屡有酬赠之作,毛氏谓其逊《酒边》三舍, 殊非竺论。考其所作,不独《菩萨蛮》“花冠鼓翼”一首,雅近南唐;即《蓦山溪》之“孤 城莫角”、《点绛唇》之“水绕孤城”诸调,与《苏武慢》之前半,亦几几入清真之室。恐 子諲且望而却步,岂惟伯仲间耶?至以厥祖忠惠谱荔支,而怪其集中无一语及“玉堂 红”者,是犹责工部之不咏海棠也。 一八 《酒边词》“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阮郎归》一阕,为二帝在北作也。眷 恋旧君,与鹿虔扆之“金锁理门”、谢克家之“依依宫柳”,同一辞旨怨乱。不知寿皇见之, 亦有慨于心否?宜为贼桧所疾也。“终是爱君”,独一“琼楼玉宇”之苏轼哉?彼以词骀宕不 可为者,殆第见屯田、山谷诸作,而未见此耳。 一九 后山、孏窟、审斋、石屛诸家,并娴雅有馀,绵丽不足,与卢叔阳、黄叔暘之专 尚细腻者,互有短长。《提要》之论后山、石屛,皆谓其以诗爲词,然后山笔力甚健, 要非式之所可望也。 二〇
周少隐自言少喜小晏,时有似其体制者。晚年歌之,不甚如人意。今观其所指之 三篇,在《竹坡集》中,诚非极旨,若以为有类小山,则殊未尽然。盖少隐误认幾道为 清倩派,比其晚作,自觉未逮。不知北宋大家,每从空际盘旋,故无椎凿之迹。至竹 坡、无住诸君子岀,渐于字句间凝炼求工,而昔贤疏宕之致微矣。此亦南北宋之关键 芦川居士以《贺新郎》一词送胡澹菴谪新州,至忤贼桧,坐是除名。与杨补之之 屡徵不起,黄师宪之一官远徒,同一高节。然其集中寿词实繁,而所寿之人,由或书或 不书。共《瑞鶴仙》一阕,首云:“倚格天峻阁。ˆ疑即寿桧者。盖桧有一德格天阁也。意 居士始亦与桧周旋,至秽徳彰闻,乃存词而削其名邪? 于湖在建康留守席上赋《六州歌头》,感愤淋漓,主人为之罢席。他若《水调歌 头》之“雪洗虏尘静—一首,《木兰花慢》之拥貔貅万骑一首,《浣溪沙》之“霜日明 霄”一首,率皆眷怀君国之作。龙川痛心北虏,亦屡见于辞,如《水调歌头》云:“尧之 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今应有一个半个耻和戎”;《念奴娇》云:“因笑王谢诸人,登高 怀远,也学英雄涕”;《贺新郎》云:“举目江河休感涕,念有君如此何愁虏;又:“涕出 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忠愤之气,随笔而出;并足唤醒当时聋聩,正不必论 词之工拙也 曾纯甫赋进《御月》词,其自记云:“是夜,西兴亦闻天乐。”子晋遂谓天神亦不 以人废言。不知宋人每好自神其说:白石道人尚欲以巢湖风驶,归功于《平调满江 红》;于海野何讥焉?《独醒杂志》谓逻卒闻张建封庙中鬼,歌东坡燕子楼乐章,则又 出他人之傅会,益无徵已。 二四 稼轩负高世之才,不可羁勒,能于唐宋诸大家外,别树—帜。自兹以降,词遂有 门户、主奴之见。而才气横轶者,群乐其豪纵而效之;乃至里俗浮嚣之子,亦靡不推波 助澜,自托辛、刘,以屏蔽其陋;则非稼轩之咎,而不善学者之咎也。即如集中所载 《水调歌头》“长恨复长恨”—阕,《水龙吟》“昔时曾有佳人”-阕,连缀古语,浑然天 成,既非东家所能效颦;而《摸鱼儿》、《西河》、《祝英台近》诸作,摧刚为柔,缠 绵悱侧,尤与粗犷 判若秦越。 二五 龙洲自是稼轩附庸;然得其豪放,未得其宛转。子晋亟称其《天仙子》、《小桃 红》二阕,云纤秀为稼轩所无。今视其语,《小桃红》亵矣而未甚也;《天仙子》则皆 市井俚谈,不知子晋何取而称之?殆与陶九成之称其《沁园春》咏美人指足,同一见地 邪?周必大《近体乐府》、黄机《竹斋诗馀》,亦幼安同调也。又有与幼安周旋而即效 其体者,若西樵、洺水两家,惜怀古味薄,济翁笔亦不健,比诸龙洲,抑又次焉。 二六 剑南屏除纤艳,独往独来,其逋峭沈郁之概,求之有宋诸家,无可方比;《提 要》以为诗人之言,终为近雅,与词人之冶荡有殊,是也。至谓游欲驿骑东坡、淮海之 间,故奄有其胜,而皆不能造其极,则或非放翁之本意欤?
周少隐自言少喜小晏,时有似其体制者。晚年歌之,不甚如人意。今观其所指之 三篇,在《竹坡集》中,诚非极旨,若以为有类小山,则殊未尽然。盖少隐误认幾道为 清倩一派,比其晚作,自觉未逮。不知北宋大家,每从空际盘旋,故无椎凿之迹。至竹 坡、无住诸君子出,渐于字句间凝炼求工,而昔贤疏宕之致微矣。此亦南北宋之关键 也。 二一 芦川居士以《贺新郎》一词送胡澹菴谪新州,至忤贼桧,坐是除名。与杨补之之 屡徵不起,黄师宪之一官远徒,同一高节。然其集中寿词实繁,而所寿之人,由或书或 不书。共《瑞鹤仙》一阕,首云:“倚格天峻阁。”疑即寿桧者。盖桧有一德格天阁也。意 居士始亦与桧周旋,至秽德彰闻,乃存词而削其名邪? 二二 于湖在建康留守席上赋《六州歌头》,感愤淋漓,主人为之罢席。他若《水调歌 头》之“雪洗虏尘静”一首,《木兰花慢》之“拥貔貅万骑”一首,《浣溪沙》之“霜日明 霄”一首,率皆眷怀君国之作。龙川痛心北虏,亦屡见于辞,如《水调歌头》云:“尧之 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今应有一个半个耻和戎”;《念奴娇》云:“因笑王谢诸人,登高 怀远,也学英雄涕”;《贺新郎》云:“举目江河休感涕,念有君如此何愁虏”;又:“涕出 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忠愤之气,随笔而出;并足唤醒当时聋聩,正不必论 词之工拙也。 二三 曾纯甫赋进《御月》词,其自记云:“是夜,西兴亦闻天乐。”子晋遂谓天神亦不 以人废言。不知宋人每好自神其说:白石道人尚欲以巢湖风驶,归功于《平调满江 红》;于海野何讥焉?《独醒杂志》谓逻卒闻张建封庙中鬼,歌东坡燕子楼乐章,则又 出他人之傅会,益无徵已。 二四 稼轩负高世之才,不可羁勒,能于唐宋诸大家外,别树一帜。自兹以降,词遂有 门户、主奴之见。而才气横轶者,群乐其豪纵而效之;乃至里俗浮嚣之子,亦靡不推波 助澜,自托辛、刘,以屏蔽其陋;则非稼轩之咎,而不善学者之咎也。即如集中所载 《水调歌头》“长恨复长恨”一阕,《水龙吟》“昔时曾有佳人”一阕,连缀古语,浑然天 成,既非东家所能效颦;而《摸鱼儿》、《西河》、《祝英台近》诸作,摧刚为柔,缠 绵悱侧,尤与粗犷一派,判若秦越。 二五 龙洲自是稼轩附庸;然得其豪放,未得其宛转。子晋亟称其《天仙子》、《小桃 红》二阕,云纤秀为稼轩所无。今视其语,《小桃红》亵矣而未甚也;《天仙子》则皆 市井俚谈,不知子晋何取而称之?殆与陶九成之称其《沁园春》咏美人指足,同一见地 邪?周必大《近体乐府》、黄机《竹斋诗馀》,亦幼安同调也。又有与幼安周旋而即效 其体者,若西樵、洺水两家,惜怀古味薄,济翁笔亦不健,比诸龙洲,抑又次焉。 二六 剑南屏除纤艳,独往独来,其逋峭沈郁之概,求之有宋诸家,无可方比;《提 要》以为诗人之言,终为近雅,与词人之冶荡有殊,是也。至谓游欲驿骑东坡、淮海之 间,故奄有其胜,而皆不能造其极,则或非放翁之本意欤?
二七 《提要》谓沈端节吐属婉约,颇具风致;似尚未尽克斋之妙。周氏济论词之言 曰: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既成格调求实,实则精力弥满。”克斋所造,已臻实 地,而《南歌子》“远树昏鸦闹”-阕,尤为字字沈响,匪仅以婉约擅长也 二八 平斋工于发端,其《沁园春》凡四首,一曰:“《诗》不云乎?蒹葭苍苍,白露 为霜。 曰:归去来兮,杜宇声声,道不如归。"三曰:“饮马咸池,揽辔昆仑,横鹜九 州。"四曰:"秋气悲哉,薄寒中人,皇皇何之?"皆有振衣干仞气象;惜其下并不称。 二九 《金谷遗音》小调间有可采;然好为俳语,在山谷、屯田、竹山之间,而隽不及 山谷,深不及屯田,密不及竹山,盖皆有其失而无其得也。今选于此数家,披拣尤严 稍涉俳诨,宁从割舍,非刻绳前人也,固欲使世之谭艺者,群晓然于此事自有正变,上 媲《骚》、《雅》,异出同归。而淫荡浮靡之音,庶不致腼颜自附于作者,而知所返 哉 三○ 白石为南渡一人,干秋论定,无俟扬榷。《乐府指迷》独称其《暗香》、《疏 影》、《扬州慢》、《一萼红》、《琵琶仙》、《探舂慢》、《淡黄柳》等曲;《词 品》则以咏蟋蟀《齐天乐》一阕为最胜。其实石帚所作,超脱蹊迳,天籁人力,两臻绝 顶,笔之所至,神韵俱到;非如乐笑、二窗辈,可以奇对警句相与标目;又何事于诸调 中强分轩轾也?孤云野飞,去留无迹,彼读姜词者,必欲求下手处,则先自俗处能雅, 滑处能涩始。 梦窗之词丽而则,幽邃而绵密,脉络井井,而卒焉不能得其端倪。尹惟晓比之清 真。沈伯时亦谓深得清真之妙,而又病其晦。张叔夏则譬诸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盖 《山中白雪》专主清空”,与梦窗家数相反,故于诸作中,独赏其《唐多令》之疏快。实 则何处合成愁一阕,尚非君特本色。《提要》云:“天分不及周邦彦,而研炼之功则过 之。词家之有文英,如诗家之有李商隐。¨予则谓:商隐学老杜,亦如文英之学清真也. 词家各有塗迳,正不必强事牵合。毛子晋于洪叔屿,则举"燕子又归来,但惹得 满身花雨”,及花上蝶,水中凫,方心密意两相于”等语,而信其不减周美成。杨用修于 李俊明,则以为《兰陵王》一首,可并秦、周。至《芸窗》全卷只五十阕,而应酬谀颂 之作,几及十九;子晋乃取其警句,分配放翁、邦卿、秦七、黄九;以一人之笔,兼此 四家,恐亦势之所不能也。 陈造序高宾王词,谓竹屋、梅溪,要是不经人道语。玉田亦以两家与白石、梦窗 并称。由观国与达祖叠相唱和,故援与相比。平心论之:竹屋精实有余,超逸不足;以 梅溪较之,究未能旗鼓相当。今若求其同调,则惟《卢蒲江》差足肩随耳 三四 后邨词与放翁、稼轩,犹鼎三足。其生丁南渡,拳拳君国,似放翁。志在有为
二七 《提要》谓沈端节吐属婉约,颇具风致;似尚未尽克斋之妙。周氏济论词之言 曰:“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既成格调求实,实则精力弥满。”克斋所造,已臻实 地,而《南歌子》“远树昏鸦闹”一阕,尤为字字沈响,匪仅以婉约擅长也。 二八 平斋工于发端,其《沁园春》凡四首,一曰:“《诗》不云乎?蒹葭苍苍,白露 为霜。”二曰:“归去来兮,杜宇声声,道不如归。”三曰:“饮马咸池,揽辔昆仑,横鹜九 州。”四曰:“秋气悲哉,薄寒中人,皇皇何之?”皆有振衣千仞气象;惜其下并不称。 二九 《金谷遗音》小调间有可采;然好为俳语,在山谷、屯田、竹山之间,而隽不及 山谷,深不及屯田,密不及竹山,盖皆有其失而无其得也。今选于此数家,披拣尤严, 稍涉俳诨,宁从割舍,非刻绳前人也,固欲使世之谭艺者,群晓然于此事自有正变,上 媲《骚》、《雅》,异出同归。而淫荡浮靡之音,庶不致腼颜自附于作者,而知所返 哉! 三〇 白石为南渡一人,千秋论定,无俟扬榷。《乐府指迷》独称其《暗香》、《疏 影》、《扬州慢》、《一萼红》、《琵琶仙》、《探春慢》、《淡黄柳》等曲;《词 品》则以咏蟋蟀《齐天乐》一阕为最胜。其实石帚所作,超脱蹊迳,天籁人力,两臻绝 顶,笔之所至,神韵俱到;非如乐笑、二窗辈,可以奇对警句相与标目;又何事于诸调 中强分轩轾也?孤云野飞,去留无迹,彼读姜词者,必欲求下手处,则先自俗处能雅, 滑处能涩始。 三一 梦窗之词丽而则,幽邃而绵密,脉络井井,而卒焉不能得其端倪。尹惟晓比之清 真。沈伯时亦谓深得清真之妙,而又病其晦。张叔夏则譬诸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盖 《山中白雪》专主“清空”,与梦窗家数相反,故于诸作中,独赏其《唐多令》之疏快。实 则“何处合成愁”一阕,尚非君特本色。《提要》云:“天分不及周邦彦,而研炼之功则过 之。词家之有文英,如诗家之有李商隐。”予则谓:商隐学老杜,亦如文英之学清真也。 三二 词家各有塗迳,正不必强事牵合。毛子晋于洪叔屿,则举“燕子又归来,但惹得 满身花雨”,及“花上蝶,水中凫,方心密意两相于”等语,而信其不减周美成。杨用修于 李俊明,则以为《兰陵王》一首,可并秦、周。至《芸窗》全卷只五十阕,而应酬谀颂 之作,几及十九;子晋乃取其警句,分配放翁、邦卿、秦七、黄九;以一人之笔,兼此 四家,恐亦势之所不能也。 三三 陈造序高宾王词,谓竹屋、梅溪,要是不经人道语。玉田亦以两家与白石、梦窗 并称。由观国与达祖叠相唱和,故援与相比。平心论之:竹屋精实有余,超逸不足;以 梅溪较之,究未能旗鼓相当。今若求其同调,则惟《卢蒲江》差足肩随耳。 三四 后邨词与放翁、稼轩,犹鼎三足。其生丁南渡,拳拳君国,似放翁。志在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