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轩诗话南怀瑾 发布时间:2008-06-19 览次数:1 金粟轩诗话南怀瑾 金粟轩诗话(一) 现代语称人为感情的动物,确甚恰当。忘情方为太上,足见性情之际,最难调服。善於 用情者,其唯圣人乎!古人云:「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此为大乘境界,非常人 可知。然情之为用,非专指男女间事,如扩而充之,济物利人,方见情之大机大用也。 人谓苏曼殊为出家菩萨,意其岀家而又沉湎於男女爱情。实则曼殊非岀家比丘,只是失 意世途,窃方外戒条,冒名为游戏耳,且其诗文,据闻多经章太炎与柳亚子等改正而成 今日之面目。然其意境仍只限於儿女痴情之小范围,不及西藏法王第六代达赖远矣!达 赖六世,名仓洋嘉错,自幼以转身灵童迎养入官,掌藏中政教大权,以法王而兼人王 可谓备极人间荣显矣。然其才华智慧,尤为历世达赖之冠,故其行径亦大有异於众者。 曾因私出後宫,微服夜游拉萨酒家,结识一当炉女子,两情缱绻,韵事外传,事为权臣 所悉,即引为废立奸谋之藉口。时适清廷入关称帝之初,据奏即召其入京觐见,以便面 质。仓洋嘉错,即被裹胁来京。讵知行至青海裹圹时,不愿入京受辱,一笑入寂,时年 方三十馀岁也。或谓其私德有暇疵之毁,但於法於政,皆无大过。观其从容解脱,又岂 可以俗见论其道力哉!遗著有情歌六十六首,流传至今,为藏中文学之名作。藏中青年 男女,每当朝昏夕阴,高歌一曲,可化高山之积雪,回大地春光矣。抗战时,国民政府 蒙藏委员会委员曾缄,字子固,为译成中文七绝六十六首,载於民国二十八、九年问西 康建设月刊。曾氏并仿长恨歌体,附有拉萨官词古风一篇。师谓昔日皆可记诵,今则不 能全忆,屡欲觅其原什而不得,仅得数首,为余辈诵之,以作谈助。仓洋嘉错情歌诗 只恐多情捐梵行。入山又恐负倾城。世间那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入定修观法眼开。启求三宝降灵台。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 又 动时修止静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又 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辛苦作相思。 又记忆其断句云: 临行只有钗头凤。莫向三叉路口言 又断句云 羽毛零乱不成衣,深悔苍鹰—怒非。 又 自叹神通空具足。不能调伏枕边人。 又记曾缄拉萨官词断句云: 拉萨高峙西极天。布拉宫内多金仙。黄教一花开五叶。第六僧王最少年。僧王生长寞 湖里。父名吉祥母天女。侍臣迎养入深宫。当头玉佛金冠丽。窣地金沙氆氇红 诸 天时雨曼陀罗。万人伏地争膜拜 只说出冢堪悟道。谁知成佛更多情。 由来尊 位等轻尘。懒著田衣转法轮。还我本来真面目。依然天下有情人…..买丝不绣阿底峡。 有酒不酹宗喀巴。尽回大地花干万。供养情天一喇嘛 曾氏拉萨宫词与译词之格调,均甚典雅,惜皆记忆不全,难得原诗而考订之。然较其 他译藏文译经之词,优劣何啻天壤。即仓洋嘉错之情诗,寓意亦往往超越普通情歌,不 能作寻常香艳韵事视之。其自云:暗中私说与情人。落花比汝尚多情。及深悔苍鹰一怒 非。等句。指泄漏其事之秘密者,乃岀彼姝之口,故有此云云。藏俗民间传其故事,亦 同此说也。师云:如仓洋嘉错者,应是菩萨化身,所谓应以爱情身得度者,即现爱情身 而为说法也耶?一笑!且日:小子识之!应作如是观。是耶?非耶? 民国三十七年秋,师时栖息庐山。有法师名曼达者,谓师日:山南海会寺藏经楼,有 人题绝句六首,为讽该寺当时住持之败行者。师请其诵出,清新绝俗,洵为佳作。唯惜
金粟轩诗话 南怀瑾 发布时间: 2008-06-19 浏览次数: 1155 金粟轩诗话 南怀瑾 金粟轩诗话(一) 现代语称人为感情的动物,确甚恰当。忘情方为太上,足见性情之际,最难调服。善於 用情者,其唯圣人乎!古人云:「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此为大乘境界,非常人 可知。然情之为用,非专指男女间事,如扩而充之,济物利人,方见情之大机大用也。 人谓苏曼殊为出家菩萨,意其出家而又沉湎於男女爱情。实则曼殊非出家比丘,只是失 意世途,窃方外戒条,冒名为游戏耳,且其诗文,据闻多经章太炎与柳亚子等改正而成 今日之面目。然其意境仍只限於儿女痴情之小范围,不及西藏法王第六代达赖远矣!达 赖六世,名仓洋嘉错,自幼以转身灵童迎养入官,掌藏中政教大权,以法王而兼人王, 可谓备极人间荣显矣。然其才华智慧,尤为历世达赖之冠,故其行径亦大有异於众者。 曾因私出後宫,微服夜游拉萨酒家,结识一当炉女子,两情缱绻,韵事外传,事为权臣 所悉,即引为废立奸谋之藉口。时适清廷入关称帝之初,据奏即召其入京觐见,以便面 质。仓洋嘉错,即被裹胁来京。讵知行至青海裹圹时,不愿入京受辱,一笑入寂,时年 方三十馀岁也。或谓其私德有暇疵之毁,但於法於政,皆无大过。观其从容解脱,又岂 可以俗见论其道力哉!遗著有情歌六十六首,流传至今,为藏中文学之名作。藏中青年 男女,每当朝昏夕阴,高歌一曲,可化高山之积雪,回大地春光矣。抗战时,国民政府 蒙藏委员会委员曾缄,字子固,为译成中文七绝六十六首,载於民国二十八、九年间西 康建设月刊。曾氏并仿长恨歌体,附有拉萨官词古风一篇。师谓昔日皆可记诵,今则不 能全忆,屡欲觅其原什而不得,仅得数首,为余辈诵之,以作谈助。仓洋嘉错情歌诗 云: 只恐多情捐梵行。入山又恐负倾城。世间那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又: 入定修观法眼开。启求三宝降灵台。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 又: 动时修止静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又: 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又: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辛苦作相思。 又记忆其断句云: 临行只有钗头凤。莫向三叉路口言。 又断句云: 羽毛零乱不成衣,深悔苍鹰一怒非。 又: 自叹神通空具足。不能调伏枕边人。 又记曾缄拉萨宫词断句云: 拉萨高峙西极天。布拉宫内多金仙。黄教一花开五叶。第六僧王最少年。僧王生长寞 湖里。父名吉祥母天女。侍臣迎养入深宫。当头玉佛金冠丽。窣地金沙氆氇红。……诸 天时雨曼陀罗。万人伏地争膜拜。……只说出冢堪悟道。谁知成佛更多情。……由来尊 位等轻尘。懒著田衣转法轮。还我本来真面目。依然天下有情人……买丝不绣阿底峡。 有酒不酹宗喀巴。尽回大地花千万。供养情天一喇嘛。 曾氏拉萨宫词与译词之格调,均甚典雅,惜皆记忆不全,难得原诗而考订之。然较其 他译藏文译经之词,优劣何啻天壤。即仓洋嘉错之情诗,寓意亦往往超越普通情歌,不 能作寻常香艳韵事视之。其自云:暗中私说与情人。落花比汝尚多情。及深悔苍鹰一怒 非。等句。指泄漏其事之秘密者,乃出彼姝之口,故有此云云。藏俗民间传其故事,亦 同此说也。师云:如仓洋嘉错者,应是菩萨化身,所谓应以爱情身得度者,即现爱情身 而为说法也耶?一笑!且日:小子识之!应作如是观。是耶?非耶? 民国三十七年秋,师时栖息庐山。有法师名曼达者,谓师日:山南海会寺藏经楼,有 人题绝句六首,为讽该寺当时住持之败行者。师请其诵出,清新绝俗,洵为佳作。唯惜
作者不具姓名耳。海会寺在宋代为庐山四大名刹之一,经历沧桑兴废者屡矣!今恐又难 全於劫火也 其一 万松如海一庵藏,绿影时摇翡翠光。天女生公都不见,满山兰气为谁香 其 芙蓉削出两边裁,探手云霄石扇开。一夜怒雷搜万壑,蛟龙惊走不归来 其三云: 渴望巉崖眼欲穿,者番真到白云巅。开窗试向孤峯望,云远山高又一天。 其四云: 护法韦驮去未曾,缘何寺里气飞腾。黄昏蝙蝠来山殿,正趁僧眠扑佛灯 其五云: 庵破僧贫好问禅,莫凭香火化因缘。佛前不见琉璃照,谁把净瓶供杜鹃。 其六云 无事且从梦里萦,酣然高卧偃心兵。醒来不辨斜阳暮,枕得蒲团又一生 三十七年秋尽,自匡庐下至杭州,转上海。在沪上吉祥寺遇一僧,接谈之下,知其能 诗。师即询其上下,知其法名为可云。俗家乃师同邑雁荡山麓之虹桥镇人也。师曰:当 今之世,漫说真正禅僧难得,退而求其诗僧,亦不可多得,言下犹多忆惜也 乃为余辈诵可云师之诸作,如灵隐即景云 飞来峯拥古招提,万木撑天锁碧溪。我欲呼猿问消息,冷泉亭外夕阳低。 又偕邓居士五云山观潮云 木墀香襄快追随,八月江潮万马嘶。试立五云山上望,浪花十丈压天低。 又秋日西湖即景云 秋光陶醉菊花黄,西子湖头任放狂。南北髙峯游欲偏,烟霞胜境最难忘。 又佳句如 十里云山双草履。两湖风月一头陀。 又如 袈裟老去诗情淡,世变催人感泪多。 又如: 秋深山露滑,叶落不藏村。 读之皆可令人神往 又西湖杂咏云 鹤未归来梅未花,孤山何处问林家。烟波十里平湖月,半照游人半钓槎 又 香山古洞倚云根,十丈湖光绕寺门。劫火燃灰飞不到,一轮明月照诗魂。 复有古风多首,亦甚佳,以多而未录 附录 布达拉宫词曾缄 拉萨高峙西极天,布拉宫内多金仙,黄教—花开五叶,第六僧王最少年。 僧王生长寞湖里,父名吉祥母天女,云是先王转世来,庄严色相娇无比。 玉雪肌肤襁褓中,侍臣迎养入深宫,当头玉佛金冠丽,窣地袈裟氆氇红。 高僧额尔传经戒,十五坐床称达赖,诸天时雨曼陀罗,万人伏地争膜拜。 花开结果自然成,佛说无情种不生,只说岀冢堪悟道,谁知成佛更多情: 浮屠恩爱生三宿,肯向寒崖倚枯木,偶逢天上散花人,有时邀入维摩屋 禅修欢喜日忘忧,秘戏宫中乐事稠,僧院木鱼常比目,佛国莲花多并头。 犹嫌生小居深殿,人间佳丽无由见,自辟离门出後宫,微行夜绕拉萨徧。 行到拉萨卖酒冢,当炉女于颜如花,远山眉黛消魂极,不遇相如深自嗟。 此际小姑方独处,何来公子甚豪华?留髡一石莫辞醉,长夜欲阑星斗斜 银河相望无多路,从今便许双星度,浪作寻常侠少看,岂知身受君王顾。 柳梢月上订佳期,去时破晓来昏暮,今日黄衣殿上人,昨宵有梦花间住。 花间梦醒眼朦胧,一路归来逐晓风,悔不行空学天马,翻教踏雪比飞鸿 指爪分明留雪上,有人窥破秘密藏,共言昌邑果无行,上书请废劳丞相 由来尊位等轻尘,懒著田衣转法轮,还我本来其面目,依然天下有情人 生时凤举雪山下,死复龙归青海滨,十载风流悲教主,一生恩怨误权臣。 剩有情歌六十章,可怜字字吐光芒,写来昔日兜绵手,断尽拉萨士女肠
作者不具姓名耳。海会寺在宋代为庐山四大名刹之一,经历沧桑兴废者屡矣!今恐又难 全於劫火也。 其一云: 万松如海一庵藏,绿影时摇翡翠光。天女生公都不见,满山兰气为谁香? 其二云: 芙蓉削出两边裁,探手云霄石扇开。一夜怒雷搜万壑,蛟龙惊走不归来。 其三云: 渴望巉崖眼欲穿,者番真到白云巅。开窗试向孤峯望,云远山高又一天。 其四云: 护法韦驮去未曾,缘何寺里气飞腾。黄昏蝙蝠来山殿,正趁僧眠扑佛灯。 其五云: 庵破僧贫好问禅,莫凭香火化因缘。佛前不见琉璃照,谁把净瓶供杜鹃。 其六云: 无事且从梦里萦,酣然高卧偃心兵。醒来不辨斜阳暮,枕得蒲团又一生。 三十七年秋尽,自匡庐下至杭州,转上海。在沪上吉祥寺遇一僧,接谈之下,知其能 诗。师即询其上下,知其法名为可云。俗家乃师同邑雁荡山麓之虹桥镇人也。师曰:当 今之世,漫说真正禅僧难得,退而求其诗僧,亦不可多得,言下犹多忆惜也。 乃为余辈诵可云师之诸作,如灵隐即景云: 飞来峯拥古招提,万木撑天锁碧溪。我欲呼猿问消息,冷泉亭外夕阳低。 又偕邓居士五云山观潮云: 木墀香襄快追随,八月江潮万马嘶。试立五云山上望,浪花十丈压天低。 又秋日西湖即景云: 秋光陶醉菊花黄,西子湖头任放狂。南北高峯游欲偏,烟霞胜境最难忘。 又佳句如: 十里云山双草履。两湖风月一头陀。 又如: 袈裟老去诗情淡,世变催人感泪多。 又如: 秋深山露滑,叶落不藏村。 读之皆可令人神往。 又西湖杂咏云: 鹤未归来梅未花,孤山何处问林家。烟波十里平湖月,半照游人半钓槎。 又: 香山古洞倚云根,十丈湖光绕寺门。劫火燃灰飞不到,一轮明月照诗魂。 复有古风多首,亦甚佳,以多而未录。 附录: 布达拉宫词曾缄 拉萨高峙西极天,布拉宫内多金仙,黄教一花开五叶,第六僧王最少年。 僧王生长寞湖里,父名吉祥母天女,云是先王转世来,庄严色相娇无比。 玉雪肌肤襁褓中,侍臣迎养入深宫,当头玉佛金冠丽,窣地袈裟氆氇红。 高僧额尔传经戒,十五坐床称达赖,诸天时雨曼陀罗,万人伏地争膜拜。 花开结果自然成,佛说无情种不生,只说出冢堪悟道,谁知成佛更多情? 浮屠恩爱生三宿,肯向寒崖倚枯木,偶逢天上散花人,有时邀入维摩屋。 禅修欢喜日忘忧,秘戏宫中乐事稠,僧院木鱼常比目,佛国莲花多并头。 犹嫌生小居深殿,人间佳丽无由见,自辟离门出後宫,微行夜绕拉萨徧。 行到拉萨卖酒冢,当炉女于颜如花,远山眉黛消魂极,不遇相如深自嗟。 此际小姑方独处,何来公子甚豪华?留髠一石莫辞醉,长夜欲阑星斗斜。 银河相望无多路,从今便许双星度,浪作寻常侠少看,岂知身受君王顾。 柳梢月上订佳期,去时破晓来昏暮,今日黄衣殿上人,昨宵有梦花间住。 花间梦醒眼朦胧,一路归来逐晓风,悔不行空学天马,翻教踏雪比飞鸿。 指爪分明留雪上,有人窥破秘密藏,共言昌邑果无行,上书请废劳丞相。 由来尊位等轻尘,懒著田衣转法轮,还我本来其面目,依然天下有情人。 生时凤举雪山下,死复龙归青海滨,十载风流悲教主,一生恩怨误权臣。 剩有情歌六十章,可怜字字吐光芒,写来昔日兜绵手,断尽拉萨士女肠
国内伤心思故主,宫中何意立新王,求君别自薰丹穴,访旧居然到里塘 相传幼主回銮日,耆旧僧伽同警跸,俱道法王自有真,今时达赖当年佛。 始知圣主多遗爱,能使人心为向肯,罗什吞针不讳淫,阿难戒体终无碍。 只今有客过拉萨,宫殿曾赡布达拉,遗像百年犹挂壁,像前拜倒拉萨娃 买丝不绣阿底峡,有酒不酹宗喀巴,尽回大地花干万,供养情天喇嘛。 金粟轩诗话 师谓:自五四运动以後,学人争相提倡新诗,但至今数十年,新诗之运动,始终不成 体统者,实在是创作太难。旧诗合天才学力,音韵字声而为一。新诗欲只重天才,靠平 常语而说出,的确不易。有人不肯此说,提出诗经亦为上古之平常白话语,何以现在却 难。师云:子非上古人,安知上古白话语确为如此者。闻者大笑。师又云:白话言语 的确可以作出好诗,但也须留心声与韵耳。诗经音韵,亦甚整严,但不同唐宋诗词之体 律。即使欧美外文之诗,亦有其本国文学言语之声韵,唯不同於吾国之定例规格耳。现 在白话诗,不顾声韵,只顾堆叠白话辞句,以凑合理想,无怪新诗比旧诗尤为难懂。须 知声之与韵,乃天然之法则,草木虫鱼,鸟兽人物,发乎性情者,自然会成旋律,此即 声韵之原理也。今人不讲究声韵,只求言诗,恐终难成熟 师举白话民谣为例云 郎有心来侬有心,那怕山高水又深;山高自有人开路,水深自有驾渡人 你说,这不是好诗吗? 又举民谣云 月亮光光月亮光,月亮光光照妹房,妹妹房中样样有,多个枕头少个郎 此乃民间男女爱慕之诗,其与关睢之章,当之又何惭哉! 又举民谣云 斑竹垭,苦竹垭,对门对户打亲冢。亲冢儿子会跑马,亲冢女儿会绣花。 大姐绣得灵芝草。二姐绣得牡丹花。只有三姐不会绣,丟了剪刀纺棉花。 一天纺了十二斤,拿给妈妈把肉秤。一天纺了十二行,拿给哥哥接大嫂。 接个大嫂白又白,开了後门割大麦,三天晒得粗墨黑。 师谓悟得其理,可以言诗矣 师谓:旧诗言音韵者,学者皆知,唯於声律一道,渐已绝响。师云:昔日从师祖盐亭 老人参究心宗,亦蒙指导诗文之学,祖尝示师云:五古为磬声,七古为鼓声,五律为笙 声,七律为钟声,五绝为笙磬之馀音,七绝为钟鼓之馀音。师祖云:以此硏读杜诗,即 可得其声韵之神髓矣 祖并示自作四律以证其说 其一,晚眺云 联袂扶筇岀玉溪。山光乱落水禽啼。数声短笛巉崖外。一派斜阳古寺西。 傍夜客帆飞渡急。排空雁字比天齐。归来或过花前後。明月长河星欲稀。 其二,再访教授陈四于鹫台云 泛月呼船我再来。汀洲雁叫蓼花开。凌霄剑气寒牛斗。永夜书声出鹫台。 万里江天留客咏。满园桃李任君栽。、文翁一去无消息。莫信河山唤不回 其三,慰陈三丧子云 支离天道犹能兴。兰桂当时各竞开。谁谓英雄不洒泪。人情儿女最关怀。 心空一念万缘息。眼有纤埃百视乖。试取使齐商子看。自疑人事自徘徊 其四:再访处士陈三云 扬鞭吾再访明贤。雨後云开带笑天。一径山花红压屋。几行水鹭白棲田。 过篱竹影随蹄乱。近宅琴声到耳先。见说河山颜色改。嗟君河寄独调弦 师又云:师祖尝作香奁七绝十首,寄托参禅工用境界,因词太艳,恐学者落于邪思, 故不示人,唯告师而已。师今每惜记诵不全,仅忆得四首。 其 漫言楚汉事由天。儿戏功名本偶然。且付河山投辔外。一鞭红照出风前。 首指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须有弃天下如敝屣之心,方可入道。 其二 去马声从竹外过。谁家红粉照颜酡。传车几度呼难去。绝妙相关你我他 次即指初参境界,尚未入门,然又觉得其中确有妙境,欲罢不能。你比性地,他比妄 想也。 其三云
国内伤心思故主,宫中何意立新王,求君别自薰丹穴,访旧居然到里塘。 相传幼主回銮日,耆旧僧伽同警跸,俱道法王自有真,今时达赖当年佛。 始知圣主多遗爱,能使人心为向肯,罗什吞针不讳淫,阿难戒体终无碍。 只今有客过拉萨,宫殿曾赡布达拉,遗像百年犹挂壁,像前拜倒拉萨娃。 买丝不绣阿底峡,有酒不酹宗喀巴,尽回大地花千万,供养情天一喇嘛。 金粟轩诗话(二) 师谓:自五四运动以後,学人争相提倡新诗,但至今数十年,新诗之运动,始终不成 体统者,实在是创作太难。旧诗合天才学力,音韵字声而为一。新诗欲只重天才,靠平 常语而说出,的确不易。有人不肯此说,提出诗经亦为上古之平常白话语,何以现在却 难。师云:子非上古人,安知上古白话语确为如此者。闻者大笑。师又云:白话言语, 的确可以作出好诗,但也须留心声与韵耳。诗经音韵,亦甚整严,但不同唐宋诗词之体 律。即使欧美外文之诗,亦有其本国文学言语之声韵,唯不同於吾国之定例规格耳。现 在白话诗,不顾声韵,只顾堆叠白话辞句,以凑合理想,无怪新诗比旧诗尤为难懂。须 知声之与韵,乃天然之法则,草木虫鱼,鸟兽人物,发乎性情者,自然会成旋律,此即 声韵之原理也。今人不讲究声韵,只求言诗,恐终难成熟。 师举白话民谣为例云: 郎有心来侬有心,那怕山高水又深;山高自有人开路,水深自有驾渡人。 你说,这不是好诗吗? 又举民谣云: 月亮光光月亮光,月亮光光照妹房,妹妹房中样样有,多个枕头少个郎。 此乃民间男女爱慕之诗,其与关睢之章,当之又何惭哉! 又举民谣云: 斑竹垭,苦竹垭,对门对户打亲冢。亲冢儿子会跑马,亲冢女儿会绣花。 大姐绣得灵芝草。二姐绣得牡丹花。只有三姐不会绣,丢了剪刀纺棉花。 一天纺了十二斤,拿给妈妈把肉秤。一天纺了十二行,拿给哥哥接大嫂。 接个大嫂白又白,开了後门割大麦,三天晒得粗墨黑。 师谓悟得其理,可以言诗矣。 师谓:旧诗言音韵者,学者皆知,唯於声律一道,渐已绝响。师云:昔日从师祖盐亭 老人参究心宗,亦蒙指导诗文之学,祖尝示师云:五古为磬声,七古为鼓声,五律为笙 声,七律为钟声,五绝为笙磬之馀音,七绝为钟鼓之馀音。师祖云:以此研读杜诗,即 可得其声韵之神髓矣。 祖并示自作四律以证其说。 其一,晚眺云: 联袂扶笻出玉溪。山光乱落水禽啼。数声短笛巉崖外。一派斜阳古寺西。 傍夜客帆飞渡急。排空雁字比天齐。归来或过花前後。明月长河星欲稀。 其二,再访教授陈四于鹫台云: 泛月呼船我再来。汀洲雁叫蓼花开。凌霄剑气寒牛斗。永夜书声出鹫台。 万里江天留客咏。满园桃李任君栽。、文翁一去无消息。莫信河山唤不回。 其三,慰陈三丧子云: 支离天道犹能兴。兰桂当时各竞开。谁谓英雄不洒泪。人情儿女最关怀。 心空一念万缘息。眼有纤埃百视乖。试取使齐商子看。自疑人事自徘徊。 其四:再访处士陈三云: 扬鞭吾再访明贤。雨後云开带笑天。一径山花红压屋。几行水鹭白棲田。 过篱竹影随蹄乱。近宅琴声到耳先。见说河山颜色改。嗟君河寄独调弦。 师又云:师祖尝作香奁七绝十首,寄托参禅工用境界,因词太艳,恐学者落于邪思, 故不示人,唯告师而已。师今每惜记诵不全,仅忆得四首。 其一云: 漫言楚汉事由天。儿戏功名本偶然。且付河山投辔外。一鞭红照出风前。 首指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须有弃天下如敝屣之心,方可入道。 其二云: 去马声从竹外过。谁家红粉照颜酡。传车几度呼难去。绝妙相关你我他。 次即指初参境界,尚未入门,然又觉得其中确有妙境,欲罢不能。你比性地,他比妄 想也。 其三云:
肩舆排共柳溪东。剑影钗光乱夕红。多少游丝羁不住。卷簾人在画图中。 此比入手参究境界,虽有所味,而进德不力,中心妄想往来,所指清净境界,只如在 画中看物,不能亲到也 其四仅记未句云: 樽前含笑开春瓮。月在墙头夜合花。 此比已渐得定境,浑然似醉,如明月临轩,稍得三昧之乐趣矣。 其十云 色穷穷尽尽穷穷。穷到源头穷亦空。寄语迷魂痴儿女。寥天有客正屠龙。 师祖又有禅关警语之五律云 业识奔如许。家山到几时。惭言精进我。羞对天人师。 五蕴明明幻。诸缘处处痴。藏珍谁可拟。之于欲何之。 此则如老和尚作狮子吼偈语,不尽以音律论矣 当抗战未兴时,沪上乩坛传出十绝,预言日本军阀,将必侵略中国,最後终至败灭。 诗句与寓言均好,惜已记忆不全 唯忆得第一绝云 万里狂飕海气骄,忽闻叱咤起风涛。伫看大海鱼龙现,来洗中原弩弱潮。 中有预言南京沦陷云 赤手难全半壁天,夕阳还照秣陵烟。桃花马上长缨舞,金伞将军翡翠鞭 又当北洋政府时代,乩仙诗嘲国会议员之事者,亦甚精警,恐是诗人之假托。如 燕市谁收骏骨才,昭王爱土亦堪哀。缠头一掷中人产,浪祭黄金作债台。 又闻友人所诵之乩坛诗四绝,则为神仙道学语,殊堪记诵 其 初阳台下晚烟沉,月白湖明酒正斟,玉笛一声天上曲,青蛇袖里作龙吟。 其二云: 一声鹤唳绛霄边,十万扶桑倒影囻,眼底云霞开万道,日光红透九重天。 其三云 三英八石法空空,乞活何须草木中。我自炼心还炼骨,心头热血比丹红 其四云 炉边黄土半神丹,搏作人身照样看,欲向娲皇求妙诀,做人容易炼心难 金粟轩诗话(三 师谓 七年冬,在沪上,偶於客座中,识温岭陈沧浪君。时渠任上海市议会秘 书。谈接数次,知其能诗,且多清新淡雅之句。与师言,自称少年失意情场,曾在天台 为僧,後复还俗云。时携妻居沪上某寺,以床头常作狮吼,欲求解脱而尤难矣。渠昔日 之女友,名赵雯樵者,据云为玉环人,亦善诗词。惜天妒才人,因缘多阻,至使永绾相 思之结。师云:若斯之俦,所见甚多,绮障情魔,固多坎坷,今唯留作诗词佳话耳 陈君之漫成云 十载双眉锁未开,心田变海海成灰。诗魂愿化荒江水,独许秋鸿照影来。 苦苦红禅已倦参,出门肠断旧江南。何当重作诗僧去,明月清风一杖担 又三十七年读报有感云 四海冤声鼎沸时,平章大计已嫌迟。如今漫向秦庭哭,百万人心百万师 又五云山有怀云 五云深处快登临,独立苍茫感慨增。干里音书烽火隔,夕阳寺外一孤僧。 又偶兴云 舂色干重眼看穿,柳塘花坞懒流连。老僧家有新衣钵,不付黄鹂付杜鹃 七律如 鬓渐添霜眼渐花,龙钟老态逐年加。身多疾病随缘在,人到忘情不爱葩。 惟有禅心常照寂,方知春色遍天涯。尘尘不得西归路,定起绳床月正华 又如 年来忧国复忧民,满目疮痍感百生。无力回天悲浩劫,有怀投笔志难伸 亲朋离乱音书绝,井灶荒凉宿卅新。谁拂龙泉三尺剑,扫除胡虏净边尘 又警句如 礼佛如来香一瓣,要修来世铁心肠。 又
肩舆排共柳溪东。剑影钗光乱夕红。多少游丝羁不住。卷簾人在画图中。 此比入手参究境界,虽有所味,而进德不力,中心妄想往来,所指清净境界,只如在 画中看物,不能亲到也。 其四仅记未句云: 樽前含笑开春瓮。月在墙头夜合花。 此比已渐得定境,浑然似醉,如明月临轩,稍得三昧之乐趣矣。 其十云: 色穷穷尽尽穷穷。穷到源头穷亦空。寄语迷魂痴儿女。寥天有客正屠龙。 师祖又有禅关警语之五律云: 业识奔如许。家山到几时。惭言精进我。羞对天人师。 五蕴明明幻。诸缘处处痴。藏珍谁可拟。之于欲何之。 此则如老和尚作狮子吼偈语,不尽以音律论矣。 当抗战未兴时,沪上乩坛传出十绝,预言日本军阀,将必侵略中国,最後终至败灭。 诗句与寓言均好,惜已记忆不全。 唯忆得第一绝云: 万里狂飕海气骄,忽闻叱咤起风涛。伫看大海鱼龙现,来洗中原弩弱潮。 中有预言南京沦陷云: 赤手难全半壁天,夕阳还照秣陵烟。桃花马上长缨舞,金伞将军翡翠鞭。 又当北洋政府时代,乩仙诗嘲国会议员之事者,亦甚精警,恐是诗人之假托。如: 燕市谁收骏骨才,昭王爱士亦堪哀。缠头一掷中人产,浪祭黄金作债台。 又闻友人所诵之乩坛诗四绝,则为神仙道学语,殊堪记诵。 其一: 初阳台下晚烟沉,月白湖明酒正斟,玉笛一声天上曲,青蛇袖里作龙吟。 其二云: 一声鹤唳绛霄边,十万扶桑倒影圆,眼底云霞开万道,日光红透九重天。 其三云: 三英八石法空空,乞活何须草木中。我自炼心还炼骨,心头热血比丹红。 其四云: 炉边黄土半神丹,搏作人身照样看,欲向娲皇求妙诀,做人容易炼心难。 金粟轩诗话(三) 师谓:三十七年冬,在沪上,偶於客座中,识温岭陈沧浪君。时渠任上海市议会秘 书。谈接数次,知其能诗,且多清新淡雅之句。与师言,自称少年失意情场,曾在天台 为僧,後复还俗云。时携妻居沪上某寺,以床头常作狮吼,欲求解脱而尤难矣。渠昔日 之女友,名赵雯樵者,据云为玉环人,亦善诗词。惜天妒才人,因缘多阻,至使永绾相 思之结。师云:若斯之俦,所见甚多,绮障情魔,固多坎坷,今唯留作诗词佳话耳。 陈君之漫成云: 十载双眉锁未开,心田变海海成灰。诗魂愿化荒江水,独许秋鸿照影来。 又: 苦苦红禅已倦参,出门肠断旧江南。何当重作诗僧去,明月清风一杖担。 又三十七年读报有感云: 四海冤声鼎沸时,平章大计已嫌迟。如今漫向秦庭哭,百万人心百万师。 又五云山有怀云: 五云深处快登临,独立苍茫感慨增。千里音书烽火隔,夕阳寺外一孤僧。 又偶兴云: 春色千重眼看穿,柳塘花坞懒流连。老僧家有新衣钵,不付黄鹂付杜鹃。 七律如: 鬓渐添霜眼渐花,龙钟老态逐年加。身多疾病随缘在,人到忘情不爱葩。 惟有禅心常照寂,方知春色遍天涯。尘尘不得西归路,定起绳床月正华。 又如: 年来忧国复忧民,满目疮痍感百生。无力回天悲浩劫,有怀投笔志难伸。 亲朋离乱音书绝,井灶荒凉宿卅新。谁拂龙泉三尺剑,扫除胡虏净边尘。 又警句如: 礼佛如来香一瓣,要修来世铁心肠。 又:
已无旧迹堪怀古,幸有新妻能解诗。 师云:当渠诗录出时,师笑谓之日曰:新妻之新字,太不妥矣,倘老僧再有新时,作何 处理?由此足见其人之狂放也 又如 吹却佛前灯,引来窗外月 其清新绝俗,可谓近薄寒山。至若其女友赵雯樵之作,尤为悱恻。 佳句如 春去河曾流点泪,中原待哭有苍生。 落花时节身为客,别有伤心对落花。 其词如虞美人云 独倚江楼消永画,泪滴罗衫旧。惊涛骇浪接天飞,报道只轮双浆不能归, 年年欲梦巴山路,总被晨鸡误。桥头明月陇头风,应是离情两地-般浓! 又更漏子词云 从别离,望明月,月已百回圆缺!来有讯,见仍难,风回江上帆 东海浦,西川路,红豆抛残千颗。一日日,一时时,镜中双鬓丝 又云 蕉绿天,鹃红地,花落絮飞何处?临极浦,渡橫波。十年惊浪多。 望已绝,恨难说。人已下弦残月!纵有酒,共金杯,相连能几回? 黄叶天,风和雨,秋在客心深处。凭酒盏,度黄昏,寺楼深闭门。 怀旧夥,听更鼓,有梦教人怎做。风切切,雨凄凄,晨鸡咿喔啼。 又蝶恋花云 锦竽行行归约订,秋水云天,过尽征鸿阵。来也不来疑复信,平林残照寒烟暝。 只道谢娘依旧病,不道回车,依旧飘鸾镜。客路寒喧谁慰问,玉山山下西风紧 武修文,民生安乐之可贵也。及今时移世变,教育思想与知识,均已大异。一般教育, 既无目的,遑论女子教育。在新时代女性中,欲求有文学修养而重德行者,殆如凤毛麟 角耳。民国二十七年间抗战方兴,师在成都遇黄心瑛女土,以文字因缘,为忘年交。黄 女士乃江都人,因为书香世家,兄妹多人,均留学德国习医。女士在德习医,适同乡汪 某。时在成都主持护士专科学校。为人慷慨仁慈,学问博雅,有大丈夫气。师谓交游半 生,男女人物,见得不少,但如女士者,甚为稀有。 女士亦善诗词,咏梅影云: 秀骨且留影,应能较久长。神清亦可爱,不必有浓香。 又佳句如 离群如释负,径僻喜无人。共做无家客,同为万感身。 如 时师方从事军旅,用志边塞。女士则谓师言:有志利人济物者,以医为最切实,每劝 师赴德习医。师以志不在此而不果,女土笑谓:君再读书十年,作人十年,应知吾言之 不谬云。其培植青年之心,每每如此,尝独收养、补助失学青年,不遗馀力。平居则喜 读老、庄。後师参究心宗,亦劝其趋心上乘,女土笑曰无缘。 有诗云 孽海固无边,回头岸何处?人生如飞尘,随风自转驻 暂驻欲何如?随时安所遇。欲建干秋业,惶惶如有惧! 欲求万世名,切切争虚誉。途穷百事非,心灰思无据。 名利心暂收,而云忘机务。疏懒以自通,而云澹吾虑 忽忽复悠悠,不知何依附。既为生前疑,复为死後怖。 妄信空是空,仍入是非路。苦为一身谋,计拙徒忧顾。 不如百虑蠲,万事委天数。但得正身心,魔境可成趣。 忘身为人谋,有为即奔赴。爱人如爱已,有力即相助 不为是非牵,不为虚无误。既任生自来,还任自然去。 女士之长兄胜白,亦医亦文,时沦陷於敌後,犹来信规其妺之不文,其家人相得如 此。师谓曾见一律,造诣确甚雄浑
已无旧迹堪怀古,幸有新妻能解诗。 师云:当渠诗录出时,师笑谓之曰:新妻之新字,太不妥矣,倘老僧再有新时,作何 处理?由此足见其人之狂放也。 又如: 吹却佛前灯,引来窗外月。 其清新绝俗,可谓近薄寒山。至若其女友赵雯樵之作,尤为悱恻。 佳句如: 春去河曾流点泪,中原待哭有苍生。 又: 落花时节身为客,别有伤心对落花。 其词如虞美人云: 独倚江楼消永画,泪滴罗衫旧。惊涛骇浪接天飞,报道只轮双浆不能归。 年年欲梦巴山路,总被晨鸡误。桥头明月陇头风,应是离情两地一般浓! 又更漏子词云: 从别离,望明月,月已百回圆缺!来有讯,见仍难,风回江上帆。 东海浦,西川路,红豆抛残千颗。一日日,一时时,镜中双鬓丝! 又云: 蕉绿天,鹃红地,花落絮飞何处?临极浦,渡横波。十年惊浪多。 望已绝,恨难说。人已下弦残月!纵有酒,共金杯,相连能几回? 又云: 黄叶天,风和雨,秋在客心深处。凭酒盏,度黄昏,寺楼深闭门。 怀旧夥,听更鼓,有梦教人怎做。风切切,雨凄凄,晨鸡咿喔啼。 又蝶恋花云: 锦竽行行归约订,秋水云天,过尽征鸿阵。来也不来疑复信,平林残照寒烟暝。 只道谢娘依旧病,不道回车,依旧飘鸾镜。客路寒喧谁慰问,玉山山下西风紧。 师谓:袁枚著随园诗话,录女弟子甚多,即此一点,亦可见康乾盛世,天下太平,偃 武修文,民生安乐之可贵也。及今时移世变,教育思想与知识,均已大异。一般教育, 既无目的,遑论女子教育。在新时代女性中,欲求有文学修养而重德行者,殆如凤毛麟 角耳。民国二十七年间抗战方兴,师在成都遇黄心瑛女士,以文字因缘,为忘年交。黄 女士乃江都人,因为书香世家,兄妹多人,均留学德国习医。女士在德习医,适同乡汪 某。时在成都主持护士专科学校。为人慷慨仁慈,学问博雅,有大丈夫气。师谓交游半 生,男女人物,见得不少,但如女士者,甚为稀有。 女士亦善诗词,咏梅影云: 秀骨且留影,应能较久长。神清亦可爱,不必有浓香。 又佳句如: 离群如释负,径僻喜无人。共做无家客,同为万感身。 如: 情多原是累,愁乱不成灰。且逐路千转,更无冢可回。 时师方从事军旅,用志边塞。女士则谓师言:有志利人济物者,以医为最切实,每劝 师赴德习医。师以志不在此而不果,女士笑谓:君再读书十年,作人十年,应知吾言之 不谬云。其培植青年之心,每每如此,尝独收养、补助失学青年,不遗馀力。平居则喜 读老、庄。後师参究心宗,亦劝其趋心上乘,女士笑曰无缘。 有诗云: 孽海固无边,回头岸何处?人生如飞尘,随风自转驻。 暂驻欲何如?随时安所遇。欲建千秋业,惶惶如有惧! 欲求万世名,切切争虚誉。途穷百事非,心灰思无据。 名利心暂收,而云忘机务。疏懒以自通,而云澹吾虑。 忽忽复悠悠,不知何依附。既为生前疑,复为死後怖。 妄信空是空,仍入是非路。苦为一身谋,计拙徒忧顾。 不如百虑蠲,万事委天数。但得正身心,魔境可成趣。 忘身为人谋,有为即奔赴。爱人如爱已,有力即相助。 不为是非牵,不为虚无误。既任生自来,还任自然去。 女士之长兄胜白,亦医亦文,时沦陷於敌後,犹来信规其妹之不文,其家人相得如 此。师谓曾见一律,造诣确甚雄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