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联动,把资源用好,用在最为急迫发展的地方。积极推 进九龙湖校区土木交通教学科研楼、能环科研综合楼、生医 科研综合楼、桃园北食堂、桃园宿舍、游泳馆及附属中大医 院门急诊医疗教学大楼等建设工作,有效改善教育科研以及 学生用餐环境和住宿条件。新增校园基本建设33万平米, “美丽东大”展现新貌。 一一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的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修订完 善学校章程,把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 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 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要求全面体现在学校章程中, 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政治属性。根据中央统一部署, 扎实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系列党内重大教育活动,党的创 新理论武装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建设中国特色世 界一流大学的思想基础有力夯实。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 长负责制,制定并实施党委全委会议事决策规则,修订完善 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决策规则,学校决策体系制度 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定东南大学院(系)党 组织会议议事规则,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设计和配 套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 主管理”的治理体系日渐完善。梳理和重组了议事协调机构, 学校管理服务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修订完善院(系)党组 织会议议事规则、院(系)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等一批规 章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校院(系)两级治
6 协调联动,把资源用好,用在最为急迫发展的地方。积极推 进九龙湖校区土木交通教学科研楼、能环科研综合楼、生医 科研综合楼、桃园北食堂、桃园宿舍、游泳馆及附属中大医 院门急诊医疗教学大楼等建设工作,有效改善教育科研以及 学生用餐环境和住宿条件。新增校园基本建设 33 万平米, “美丽东大”展现新貌。 ——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的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修订完 善学校章程,把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 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 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要求全面体现在学校章程中, 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政治属性。根据中央统一部署, 扎实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系列党内重大教育活动,党的创 新理论武装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建设中国特色世 界一流大学的思想基础有力夯实。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 长负责制,制定并实施党委全委会议事决策规则,修订完善 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决策规则,学校决策体系制度 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定东南大学院(系)党 组织会议议事规则,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设计和配 套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 主管理”的治理体系日渐完善。梳理和重组了议事协调机构, 学校管理服务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修订完善院(系)党组 织会议议事规则、院(系)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等一批规 章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校院(系)两级治
理体系不断完善,一流大学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的新阶段,东南大学即将开启新征程,面临着新的机遇与 挑战。 一一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日益复杂。一方面,世界正经历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 的因素明显增加,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 另一方面,中华民族正前所未有地接近伟大复兴目标,中国 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但机遇和挑战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一国家加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教育是国之大计、党 之大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 有之大变局中扮演重要角色,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要、 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明确要求 要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内涵式高 质量发展。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快培养理工 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 力支撑。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 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 备军。 一一高等教育面临重大变革。中国高等教育已由大众化 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中国高校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
7 理体系不断完善,一流大学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的新阶段,东南大学即将开启新征程,面临着新的机遇与 挑战。 ——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日益复杂。一方面,世界正经历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 的因素明显增加,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 另一方面,中华民族正前所未有地接近伟大复兴目标,中国 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但机遇和挑战发生了新的变化。 ——国家加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教育是国之大计、党 之大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 有之大变局中扮演重要角色,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要、 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明确要求 要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内涵式高 质量发展。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快培养理工 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 力支撑。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 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 备军。 ——高等教育面临重大变革。中国高等教育已由大众化 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中国高校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
提升,部分国内顶尖高校已经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但整 体而言,我国高等教育实力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 差距,还不能充分满足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殷切希望,这必将 催动高等教育的新一轮改革与调整,现有教育格局面临重大 变化。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作出更大贡献。 一一学校面临全新发展任务。作为国家一流大学建设A 类高校的东南大学,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在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须更加明确自身作为社会进 步引领者、科技创新源泉、人才培养主力军的担当使命,不 忘初心,有所作为。把创新摆在学校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培养一大批领军人才,攻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提升 支撑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能力水平,为党和国家事业 发展,乃至为人类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并且在此伟大进 程中,争创世界一流、实现办学梦想。 时代赋予了东南大学伟大的历史使命,也提供了更多更 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我校各项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 题依然突出一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不够强,拔尖创新一流领 军人才培养的成效还不够彰显,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解决“卡 脖子”难题的创新科研成果不够突出,对国家战略和社会发 展需求的支撑服务能力仍需增强,还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 展的要求。 这种局面要求我们从提高政治站位上下功夫,从学校文 8
8 提升,部分国内顶尖高校已经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但整 体而言,我国高等教育实力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 差距,还不能充分满足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殷切希望,这必将 催动高等教育的新一轮改革与调整,现有教育格局面临重大 变化。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作出更大贡献。 ——学校面临全新发展任务。作为国家一流大学建设 A 类高校的东南大学,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在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须更加明确自身作为社会进 步引领者、科技创新源泉、人才培养主力军的担当使命,不 忘初心,有所作为。把创新摆在学校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培养一大批领军人才,攻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提升 支撑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能力水平,为党和国家事业 发展,乃至为人类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并且在此伟大进 程中,争创世界一流、实现办学梦想。 时代赋予了东南大学伟大的历史使命,也提供了更多更 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我校各项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 题依然突出——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不够强,拔尖创新一流领 军人才培养的成效还不够彰显,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解决“卡 脖子”难题的创新科研成果不够突出,对国家战略和社会发 展需求的支撑服务能力仍需增强,还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 展的要求。 这种局面要求我们从提高政治站位上下功夫,从学校文
化和大学精神上找原因,从战略思维和谋划能力上找差距, 从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上下功夫。“十四五”期间,全校上下 必须时刻胸怀“两个大局”,用世界眼光找坐标,以国家战略 定方向,思变求变,以变应变,以变制胜,以变图强,推动我们 的视野格局、思想理念、工作方法全面适应新阶段的要求。 学校要从变化莫测的风险挑战中积累大学治理新经验,从国 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发现国际合作新机遇,从国家战略的深 入实施中锚定人才培养新方向,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 科技创新新突破,从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中积聚“双一流” 建设新动能,跑出高质量发展的“东大速度”,全面开启中国 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 9
9 化和大学精神上找原因,从战略思维和谋划能力上找差距, 从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上下功夫。“十四五”期间,全校上下 必须时刻胸怀“两个大局”,用世界眼光找坐标,以国家战略 定方向,思变求变,以变应变,以变制胜,以变图强,推动我们 的视野格局、思想理念、工作方法全面适应新阶段的要求。 学校要从变化莫测的风险挑战中积累大学治理新经验,从国 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发现国际合作新机遇,从国家战略的深 入实施中锚定人才培养新方向,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 科技创新新突破,从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中积聚“双一流” 建设新动能,跑出高质量发展的“东大速度”,全面开启中国 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 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四为”方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 义办学方向,抓住历史机遇,紧扣时代脉搏,立足新发展阶 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发展科技第 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 起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 解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 不足等问题,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全方位人才和智力 支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秉承“止于至善”校训精神,践行“以科学名世,以人 才报国”的办学理念,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 树人使命、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坚持对外开放合作、坚持服 务国家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发展原则,以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大学和“1一10一100”东大梦愿景为目标,以“创 新驱动”和“变、选、扶”重大专项改革为动力,只争朝夕, 10
10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 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四为”方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 义办学方向,抓住历史机遇,紧扣时代脉搏,立足新发展阶 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发展科技第 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 起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 解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 不足等问题,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全方位人才和智力 支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秉承“止于至善”校训精神,践行“以科学名世,以人 才报国”的办学理念,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 树人使命、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坚持对外开放合作、坚持服 务国家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发展原则,以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大学和“1—10—100”东大梦愿景为目标,以“创 新驱动”和“变、选、扶”重大专项改革为动力,只争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