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合作Teaching Syllabus授课内容第三章新古典贸易理论1.掌握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教学目标2.熟练掌握赫克歇尔一俄林要素烹赋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1.赫克歇尔一俄林要素票赋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1.赫克歇尔一俄林要素赋理论的主要内容本章以基本理论教学为主,另外采取习题分析讨论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方法教学,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多媒体教学:有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与音频等教学手段以多媒体为主,板书为辅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复习上一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导入案例:中国农产品出口有优势吗?二、探究新知3.1要素烹赋理论3.1.1历史背景二人都是瑞典经济学家。林是赫克歌尔的学生,他是瑞典著名的经济学家,是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教授,他还曾长期担任国会议员和自由党领神,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任瑞典商业大臣。10
国际经济合作 Teaching Syllabus 10 授课内容 第三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 教学目标 1. 掌握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2. 熟练掌握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本章以基本理论教学为主,另外采取习题分析讨论方式进行实践 教学,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有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与音频等 以多媒体为主,板书为辅 教学时数 3 学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复习上一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导入案例:中国农产品出口有优势吗? 二、探究新知 3.1 要素禀赋理论 3.1.1 历史背景
国际经济合作Teaching Syllabus3.1.2与要素票赋理论有关的几个概念1.要素裹赋与要素丰裕度要素烹赋(FactorEndowment)是指一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要素丰裕度(FactorAbundance)是从一国整体的角度来衡量其要素赋状况,即一国所拥有的某种(或各种)生产要素的丰富程度。判断一国的要素丰裕度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实物单位定义,即用各国所有可以利用的生产要素,如资本和劳动的总量来衡量,又称物质定义法(PhysicalDefinition)。另一种则是用要素的相对价格来定义,即以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高低作为衡量一国要素票赋的标准,因而又称价格定义法(PriceDefinition)。要素丰裕度衡量的是相对量而非绝对量!2.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要素密集度(FactorIntensity)衡量的是产品中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或者说是不同要素的密集使用程度。假设两种产品X和Y,分别使用资本(K)和劳动(L)两种投入要素,且两要素的投入比例分别为(K/L)x、(K/L)y,如果(K/L)y>(K/L)X,则称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3..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生产要素(Factorof Production)是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加上企业家的管理才能为四要素,有人把技术知识、经济信息也当作生产要素。要素价格(FactorPrice)则是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例如,土地的租金、劳动的工资、资本的利息、管理的利润等。3.1.3要素享赋理论的假设前提3.1.4要素票赋理论的主要内容11
国际经济合作 Teaching Syllabus 11 3.1.2 与要素禀赋理论有关的几个概念 1. 要素禀赋与要素丰裕度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是指一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是从一国整体的角度来衡量其要素禀赋状况,即一国所 拥有的某种(或各种)生产要素的丰富程度。 判断一国的要素丰裕度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以实物单位定义,即用各国所有可以利用的生产要素,如资本和劳动的总量来衡量, 又称物质定义法(Physical Definition)。 另一种则是用要素的相对价格来定义,即以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高低作为衡量一国要素禀 赋的标准,因而又称价格定义法(Price Definition)。 要素丰裕度衡量的是相对量而非绝对量! 2. 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衡量的是产品中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或者说是不同要 素的密集使用程度。 假设两种产品 X 和 Y,分别使用资本(K)和劳动(L)两种投入要素,且两要素的投入比 例分别为(K/L)x、(K/L)y, 如果(K/L)y>(K/L)x,则称 Y 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 X 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3. 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 生产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是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 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加上企业家的管理才能为四要素, 有人把技术知识、经济信息也当作生产要素。 要素价格(Factor Price)则是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例如,土地的租金、 劳动的工资、资本的利息、管理的利润等。 3.1.3 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前提 3.1.4 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
国际经济合作Teaching Syllabus要素比例理论1.(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2)各国不同的商品价格比例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3)各国不同的商品价格比例是由各国不同的要素价格比例决定的。(4)各国不同的要素价格比例是由各国不同的要素供给比例造成的。俄林的要素供给比例理论是资源赋予论的核心理论,这种理论有着严密的逻辑分析,他的基本研究思路如下:各生要桌的生产商品商品国产素赋差国际贸易产生素生成产要价格价本格的差的异差的异差异异2.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评价重点掌握!3.2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与验证3.2.13.2.2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熟练劳动说人力资本说自然资源说贸易壁垒说需求偏好说要素密集型逆转说3.2.3评价12
国际经济合作 Teaching Syllabus 12 1. 要素比例理论 (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 (2)各国不同的商品价格比例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 (3)各国不同的商品价格比例是由各国不同的要素价格比例决定的。 (4)各国不同的要素价格比例是由各国不同的要素供给比例造成的。 2. 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 评价——重点掌握! 3.2 里昂惕夫之谜 3.2.1 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与验证 3.2.2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熟练劳动说 人力资本说 自然资源说 贸易壁垒说 需求偏好说 要素密集型逆转说 3.2.3 评价
国际经济合作TeachingSyllabus三、本章小结1.20世纪30年代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在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要素票赋理论(H一0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要素烹赋理论认为,国家之间互利贸易的基础是要素票赋的差异,一国应当生产并出口其相对丰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2.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采用美国的数据对要素募赋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其结果并不符合要素赋理论,这被称为“里昂惕夫悖论”。对“里昂惕夫悖论”的解释包括熟练劳动说、人力资本说、自然资源说、贸易壁垒说、需求偏好说和要素密集型逆转说等。四、思考与练习(1)赫一俄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2)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3)简述劳动效率说、人力资本说、自然资源说、贸易壁垒说和需求偏好说的基本观点。五、阅读文献1.《国际贸易》(第六版),薛荣久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国际经济学》(第五版),冯德连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六、教学后记13
国际经济合作 Teaching Syllabus 13 三、本章小结 1. 20 世纪 30 年代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在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 出的要素禀赋理论(H—O 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具有里程 碑意义。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家之间互利贸易的基础是要素禀赋的差异,一国应当生产 并出口其相对丰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 产的产品。 2. 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采用美国的数据对要素禀赋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发 现其结果并不符合要素禀赋理论,这被称为“里昂惕夫悖论”。对“里昂惕夫悖论”的解 释包括熟练劳动说、人力资本说、自然资源说、贸易壁垒说、需求偏好说和要素密集型逆 转说等。 四、思考与练习 (1)赫—俄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3)简述劳动效率说、人力资本说、自然资源说、贸易壁垒说和需求偏好说的基本观 点。 五、阅读文献 1.《国际贸易》(第六版),薛荣久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国际经济学》(第五版),冯德连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六、教学后记
国际经济合作Teaching Syllabus授课内容第四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V了解需求相似理论、技术差距论教学目标2.掌握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3.熟练掌握产业内贸易理论、规模经济理论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教学重点3.产业内贸易理论4.规模经济理论1.产业内贸易理论教学难点2.规模经济理论本章以基本理论教学为主,另外采取案例分析讨论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方法教学,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多媒体教学:有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与音频等教学手段以多媒体为主,板书为辅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复习上一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引入案例分析:依托强大的产业集群,“义乌价格”牵动世界神经。(引出问题,在内容讲解之后再做具体分析。)14
国际经济合作 Teaching Syllabus 14 授课内容 第四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教学目标 1. 了解需求相似理论、技术差距论 2. 掌握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3. 熟练掌握产业内贸易理论、规模经济理论 教学重点 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3. 产业内贸易理论 4. 规模经济理论 教学难点 1. 产业内贸易理论 2. 规模经济理论 教学方法 本章以基本理论教学为主,另外采取案例分析讨论方式进行实践 教学,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有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与音频等 以多媒体为主,板书为辅 教学时数 3 学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复习上一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引入案例分析:依托强大的产业集群,“义乌价格” 牵动世界神经。(引出问题,在内容讲解之后再做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