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导论 康德与宗教问题
宗教学导论 康德与宗教问题
如何理解德国哲学的文化意义 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和二十世纪哲学的深远 影响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歌德(1749-1832),奥古斯 特施莱格尔(1767-1845),弗里德里希·施莱格 (1772-1829),席勒(1759-1805) 音乐贝多芬(1770-1827) ■神学与柏拉图研究施莱尔马赫(1768-1834), 1810年,洪堡与施莱尔马赫建立柏林大学 德国古典哲学康德(1724-1804),黑格尔(1770 1831) 现代学术体制和基本规范形成于这个时期
如何理解德国哲学的文化意义 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和二十世纪哲学的深远 影响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歌德(1749-1832),奥古斯 特·施莱格尔(1767-1845),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 (1772-1829),席勒(1759-1805) 音乐贝多芬(1770-1827) 神学与柏拉图研究施莱尔马赫(1768-1834), 1810年,洪堡与施莱尔马赫建立柏林大学 德国古典哲学康德(1724-1804),黑格尔(1770- 1831) 现代学术体制和基本规范形成于这个时期
康德哲学与宗教问题 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 批判》、《判断力批判》)的道德指向 康德哲学的实践目的,是从纯粹理性的角度 寻找道德原则,或者说,为自由社会中的道 德自律寻找一个理论支撑 ■而这样一个道德目的背后,有一个很强的宗 教诉求 《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就是从这一套哲 学的立场思考宗教问题
康德哲学与宗教问题 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 批判》、《判断力批判》)的道德指向 康德哲学的实践目的,是从纯粹理性的角度 寻找道德原则,或者说,为自由社会中的道 德自律寻找一个理论支撑 而这样一个道德目的背后,有一个很强的宗 教诉求 《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就是从这一套哲 学的立场思考宗教问题
康德论宗教问题的出发点 《序言》前两段 道德本身并不需要宗教 道德的基础是,人是一种自由的存在物 ■自由的人通过理性的思考,会接受无条件的 道德原则 因此,就道德自身而言,并不需要宗教
康德论宗教问题的出发点 《序言》前两段 道德本身并不需要宗教 道德的基础是,人是一种自由的存在物 自由的人通过理性的思考,会接受无条件的 道德原则 因此,就道德自身而言,并不需要宗教
道德为什么不需要宗教 道德是一种自律,本身不需要别的原则来规 定 比如,若以享乐作为道德的目标,道德就不 是纯粹的道德,人也不是自由的了 道德的两种规定:自身的完善,他人的幸福 n举例(第2页),在法庭上举证时,是想到举 证的义务,还是因为举证会带来别的目的 如果是后者,就是卑鄙无耻的
道德为什么不需要宗教 道德是一种自律,本身不需要别的原则来规 定 比如,若以享乐作为道德的目标,道德就不 是纯粹的道德,人也不是自由的了 道德的两种规定:自身的完善,他人的幸福 举例(第2页),在法庭上举证时,是想到举 证的义务,还是因为举证会带来别的目的 如果是后者,就是卑鄙无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