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语文教学设计 设计人:滕州市第七中学语文组王晓艳 邮箱:wxy.09@163.com 《祖国山川颂》教学设计 课题 祖国山川颂 课型现代文新授课 课时 二课时 教具 多媒体 1、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情赞美。 知识点 2、了解“颂”的文体特点,学习片断式的表现形式。 教 1、能够通过朗读深入品味作品隽永的散文语言。 能力点 学目标 2、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1、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 教育点 2、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激发爱国情感。 重难点 2、领略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检查预习 1、导入语 师:“苏联诗人阿赫马托娃在《祖国土》里把祖国称做“自己的土地”。 一个人的生命天然地与生他养他的祖国连在一起,不管走到哪里,他的 性格、命运、情感和记忆永远与祖国相关。” 这是必修三第一专题中一段编者的话,请大家打开课本大声的齐读 这段话,感受“祖国土”这一专题带给我们的力量。 生:齐读编者的话 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祖国土这一专题的第一板块“江上如此多
苏教版高一语文教学设计 设计人:滕州市第七中学语文组 王晓艳 邮箱:wxy.09@163.com 《祖国山川颂》教学设计 课 题 祖国山川颂 课 型 现代文新授课 课 时 二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 学 目 标 知识点 1、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情赞美。 2、了解“颂”的文体特点,学习片断式的表现形式。 能力点 1、能够通过朗读深入品味作品隽永的散文语言。 2、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教育点 1、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 2、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1、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激发爱国情感。 2、领略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检查预习 1、导入语 师:“苏联诗人阿赫马托娃在《祖国土》里把祖国称做“自己的土地”。 一个人的生命天然地与生他养他的祖国连在一起,不管走到哪里,他的 性格、命运、情感和记忆永远与祖国相关。” 这是必修三第一专题中一段编者的话,请大家打开课本大声的齐读 这段话,感受“祖国土”这一专题带给我们的力量。 生:齐读编者的话 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祖国土”这一专题的第一板块“江上如此多
娇”,看看有多少文人墨客为祖国的大好河山竞折腰。请同学们大声的读 出我们要学的第一篇文章的题目 生:齐读题目《祖国山川颂》 师:哪个同学能给大家说说你从这个题目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祖国山川”应该表明了文章的内容,“颂”应该点明了文章的文 体 师:那哪个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种文体? 生:我觉得“颂”应该是赞美歌颂的一种文体 师:究竟是不是像这位同学所说的呢?请看大屏幕 PPT】展示 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 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颂, 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 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 内容上多是赞美、歌颂;写法上多用铺叙。 师:明确了文章的文体特点,下面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PPT)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含意 1.字词积累 冰bao轻俏qibo曳y急湍tuan 鹰隼sn嵯峨cu66迷满 zhang 层峦叠嶂die 翠锦斑斓1n 晨曦x 【2】、作者简介 师:下面我们找同学来介绍一下作者 生:黄药眠(1903—1987) 中国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广东梅县人。1927年在上海参加创造
娇”,看看有多少文人墨客为祖国的大好河山竟折腰。请同学们大声的读 出我们要学的第一篇文章的题目 生:齐读题目《祖国山川颂》 师:哪个同学能给大家说说你从这个题目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祖国山川”应该表明了文章的内容,“颂”应该点明了文章的文 体 师:那哪个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种文体? 生:我觉得“颂”应该是赞美歌颂的一种文体。 师:究竟是不是像这位同学所说的呢?请看大屏幕 【PPT】展示 “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 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颂, 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 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 内容上多是赞美、歌颂;写法上多用铺叙。 师:明确了文章的文体特点,下面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PPT)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含意。 1.字词积累: 冰雹 báo 轻俏 qiào 曳 yè 急湍 tuān 鹰隼 sǔn 嵯峨 cuó é 涨满 zhàng 层峦叠嶂 dié 翠锦斑斓 lán 晨曦 xī 【2】、作者简介 师:下面我们找同学来介绍一下作者。 生:黄药眠(1903 —— 1987) 中国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广东梅县人。1927 年在上海参加创造
社。1929年被中国共产党派赴莫斯科,回国后道国民党政府逮捕。1937 年保释出狱后,先后在延安、桂林、香港等地从事新闻、宜传、创作和 理论研究工作,出版有散文集《美丽的黑海》等。194年后,主持中 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办的一些报刊,并参与民盟的领导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学艺术界 联合会常委、副秘书长等。 作品有《面向着生活的海洋》、《沉思集》等。 师:看来同学们的预习工作都做得很充分。我们了解到了作者黄药 眠,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祖国山川颂》。 2.目标导航,自主阅读 师:首先我们明确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PPT展示教学目标) 师:知道了学习的任务,让我们大声朗读全文并思考:文章的题目既 然叫《祖国山川颂》,那么作者在文中都歌颂了祖国的哪些事物? 提示自读要求:用铅笔在文中标出作者在文中歌颂的主要对象。 生:自读课文,并按要求标画 、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说作者在文中都歌颂了祖国的哪些事物? 生自由阐发 生【1】:文章的3—5小节歌颂了祖国壮丽伟大的自然图画,有第4 自然节写到的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莽苍的黄土高原、草树蒙密的西 双版纳、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一泻千里的黄河、浩浩荡荡的扬子江、 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海南的椰林碧海、大西北的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 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 生【2】:文章的11-23自然节,歌颂了祖国四季的美、晨曦与黄昏的
社。1929 年被中国共产党派赴莫斯科,回国后遭国民党政府逮捕。1937 年保释出狱后,先后在延安、桂林、香港等地从事新闻、宣传、创作和 理论研究工作,出版有散文集《 美丽的黑海 》等。 1944 年后,主持中 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办的一些报刊,并参与民盟的领导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学艺术界 联合会常委、副秘书长等。 作品有《面向着生活的海洋》、《沉思集》等。 师:看来同学们的预习工作都做得很充分。我们了解到了作者黄药 眠,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祖国山川颂》。 2. 目标导航,自主阅读 师:首先我们明确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PPT 展示教学目标) 师:知道了学习的任务,让我们大声朗读全文并思考:文章的题目既 然叫《祖国山川颂》,那么作者在文中都歌颂了祖国的哪些事物? 提示自读要求:用铅笔在文中标出作者在文中歌颂的主要对象。 生:自读课文,并按要求标画 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说作者在文中都歌颂了祖国的哪些事物? 生自由阐发 生【1】:文章的 3——5 小节歌颂了祖国壮丽伟大的自然图画,有第 4 自然节写到的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莽苍的黄土高原、草树蒙密的西 双版纳、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一泻千里的黄河、浩浩荡荡的扬子江、 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海南的椰林碧海、大西北的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 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 生【2】:文章的 11—23 自然节,歌颂了祖国四季的美、晨曦与黄昏的
美 生【3】:文章的25、26小节写到了扬子江 生【4】:文章的27—31写到了登山远眺的美景和大海的美景 生【5】:文章的3233小节写到了黄果树瀑布 生【6】:文章第34小节写到了家乡门前的小溪 师:仅仅是这些自然景物吗? 生【7】:不,还有文章第8—10自然节,歌颂了祖国的文字 生【8】:文章的第7小节,写了我们与自然的关系 师:从大家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作者对祖国山川的赞颂,不仅包括一些 自然景物,还包括“人民”“文化”和“语言”。这是为什么? 生:我觉得祖国,不仅代表着这个地域的自然特点、气候特征,还有着 人的生存环境与文化背景。作为祖国的一分子,不仅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而且还有着传承这种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师:你说的太好了,作者以饱满的感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倾注 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之情。文章看似散乱,但“形散而神不散”。 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行动;祖国,不是一个概念,而是 有血有肉的生命——森林是她的长发,湖泊是她的眼睛,高山是她的乳 房,河流是她的甘甜的乳汁。我们受到了她的哺育、滋养,明天,我们 要回报我们的母亲—祖国! 师:大家找的都很好,说的也很好,但还有些段落刚才我们没有提到 请大家快速标出这些段落。 生:标画 师:还有哪些段落我们没有提到? 生:1、2、6、24、3536自然节 师:咱们先把文章的开头结尾去掉,看看中间这几小节都写到了哪些
美 生【3】:文章的 25、26 小节写到了扬子江 生【4】:文章的 27---31 写到了登山远眺的美景和大海的美景 生【5】:文章的 32—33 小节写到了黄果树瀑布 生【6】:文章第 34 小节写到了家乡门前的小溪 师:仅仅是这些自然景物吗? 生【7】:不,还有文章第 8---10 自然节,歌颂了祖国的文字 生【8】:文章的第 7 小节,写了我们与自然的关系 师:从大家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作者对祖国山川的赞颂,不仅包括一些 自然景物,还包括 “人民” “文化”和“语言”。这是为什么? 生:我觉得祖国,不仅代表着这个地域的自然特点、气候特征,还有着 人的生存环境与文化背景。作为祖国的一分子,不仅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而且还有着传承这种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师:你说的太好了,作者以饱满的感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倾注 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之情。文章看似散乱,但“形散而神不散”。 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行动;祖国,不是一个概念,而是 有血有肉的生命——森林是她的长发,湖泊是她的眼睛,高山是她的乳 房,河流是她的甘甜的乳汁。我们受到了她的哺育、滋养,明天,我们 要回报我们的母亲——祖国! 师:大家找的都很好,说的也很好,但还有些段落刚才我们没有提到, 请大家快速标出这些段落。 生:标画 师:还有哪些段落我们没有提到? 生:1、2、6、24、35—36 自然节 师:咱们先把文章的开头结尾去掉,看看中间这几小节都写到了哪些
内容?齐读第6小节 生:齐读第6小节 师:请概括这一小节写了什么内容? 生:祖国对赤子的回答 师:那你觉得赤子应该指哪些人? 生:劳动者 师:为什么? 生:由“光秃秃的群山穿起了墨绿色的衣裳,冈峦变成了翠绿的堆垛,沟 谷变成了辽阔葱绿的田园,沼泽变成了明镜般的湖泊,险峻的山峰低头 臣服,易怒的江河也愿供奔走。”可见大自然在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下变得 美丽。山水有情,人亦有情。 师:好一个“山水有情,人亦有情在这里人有山水融为一体。第7节写 我们与自然的关系,第6节应该是自然与我们的关系。 师:大家在齐读24小节,看看这一小节写了什么? 生:齐读 生:书写自己远离祖国,心系祖国,时刻怀念故土。 师:这一小节和上下文有何关系? 生:这一小节和2534小节都是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对祖国的无限爱 恋 师:分析到这里,我们还剩开头和结尾,哪个同学能给大家读读开头? 生:读 师:本文开头有何作用? 生:总领全文,点明全文主旨——爱祖国,爱祖国的自然风景、山河大 地 生:老师我还要补充:开头还开篇点题,紧扣标题“祖国山川颂”。 师:你们总结的也是开头常见的作用吧 生:点头,是 师:明确了开头的特点,那文章的结尾呢?哪个同学来读一下?
内容?齐读第 6 小节 生:齐读第 6 小节 师:请概括这一小节写了什么内容? 生:祖国对赤子的回答 师:那你觉得赤子应该指哪些人? 生:劳动者 师:为什么? 生:由“光秃秃的群山穿起了墨绿色的衣裳,冈峦变成了翠绿的堆垛,沟 谷变成了辽阔葱绿的田园,沼泽变成了明镜般的湖泊,险峻的山峰低头 臣服,易怒的江河也愿供奔走。”可见大自然在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下变得 美丽。山水有情,人亦有情。 师:好一个“山水有情,人亦有情”在这里人有山水融为一体。第 7 节写 了 我们与自然的关系,第 6 节应该是自然与我们的关系。 师:大家在齐读 24 小节,看看这一小节写了什么? 生:齐读 生:书写自己远离祖国,心系祖国,时刻怀念故土。 师:这一小节和上下文有何关系? 生:这一小节和 25—34 小节都是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对祖国的无限爱 恋。 师:分析到这里,我们还剩开头和结尾,哪个同学能给大家读读开头? 生:读 师:本文开头有何作用? 生:总领全文,点明全文主旨----爱祖国,爱祖国的自然风景、山河大 地。 生:老师我还要补充:开头还开篇点题,紧扣标题“祖国山川颂”。 师:你们总结的也是开头常见的作用吧 生:点头,是 师:明确了开头的特点,那文章的结尾呢?哪个同学来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