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自信学习反驳 学习目标1.学习反驳的方法和技巧 2.学会在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时,恰当、有理、有力地反驳 学习重点灵活运用反驳的技巧 学习难点灵活运用反驳的技巧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知识链接 、反驳型议论文的基本特征 凡议论文,目的都是为了阐明自身论点。但在阐明方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 证明,一是反驳。所谓证明就是从正面论述观点的正确,从正面去证明观点的成立,也叫立 论。反驳是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或论据或论证过程,以树立自己的观点的论证方法,也叫驳 论。证明与反驳都是论证的方法。在一篇文章中有时需要从正面去立论,有时又需要直接批 驳对方的错误观点,也可以同时运用证明和反驳。在驳论文写作中,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 的实质,或直接反驳(驳论点),或间接反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 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反驳型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反驳型议论文的写作,大体要掌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确立攻击目标 反驳型议论文不论是反击敌人,揭露驳斥敌论的诽谤诬陷还是批判某种思想、行为错误 都是为了驳倒对方,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以此来明辨是非,匡正错误,弘扬真理,伸张正 因此,在写驳论文时,首先要明确反驳的论点,即确立攻击目标。 在针对某一论调写反驳文章时,可以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抓住谬论的要害,针锋相对 地予以反驳。如“有钱能使鬼推磨”、“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等,这些题目已经点出了错误 论点,相对而言比较好分析反驳,但有些题目或材料提出了几种论点,里面有正有误时,这 就要针对几种论点逐一分析,在分清是非曲直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驳论点。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风:春之和风,吹绿杨柳;夏之狂风,摧枯拉朽:秋之金风,染
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 学习目标 1.学习反驳的方法和技巧。 2.学会在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时,恰当、有理、有力地反驳。 学习重点 灵活运用反驳的技巧。 学习难点 灵活运用反驳的技巧。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知识链接 一、反驳型议论文的基本特征 凡议论文,目的都是为了阐明自身论点。但在阐明方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 证明,一是反驳。所谓证明就是从正面论述观点的正确,从正面去证明观点的成立,也叫立 论。反驳是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或论据或论证过程,以树立自己的观点的论证方法,也叫驳 论。证明与反驳都是论证的方法。在一篇文章中有时需要从正面去立论,有时又需要直接批 驳对方的错误观点,也可以同时运用证明和反驳。在驳论文写作中,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 的实质,或直接反驳(驳论点),或间接反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 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二、反驳型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反驳型议论文的写作,大体要掌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确立攻击目标 反驳型议论文不论是反击敌人,揭露驳斥敌论的诽谤诬陷还是批判某种思想、行为错误, 都是为了驳倒对方,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以此来明辨是非,匡正错误,弘扬真理,伸张正 义。因此,在写驳论文时,首先要明确反驳的论点,即确立攻击目标。 在针对某一论调写反驳文章时,可以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抓住谬论的要害,针锋相对 地予以反驳。如“有钱能使鬼推磨”、“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等,这些题目已经点出了错误 论点,相对而言比较好分析反驳,但有些题目或材料提出了几种论点,里面有正有误时,这 就要针对几种论点逐一分析,在分清是非曲直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驳论点。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风:春之和风,吹绿杨柳;夏之狂风,摧枯拉朽;秋之金风,染
熟万物;冬之寒风,万物肃容。人间也有各种各样的风:追星之风,迷失自我:时髦之风 盲目攀比:受贿之风,锒铛入狱:高尚之风,万古留名……年轻的我们应该追风才行。以上 材料,它仅仅提示我们要“追风”,但追什么样的风?这就需要我们深入辨析,才能确立自 己反驳的论点。 在我们根据某一事件或某一材料来写驳论文时,有的错误观点很有迷惑性,若不进行全 面细致的分析,是很难找出破绽的。对此,必须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方能嗅出“花 香”和“毒草”的不同滋味,从而写出比较高水平的驳论文。 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 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 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 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针对以上材料,写一篇驳论文的话,反 驳什么呢?仔细分析后,我们才明白材料包含着“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的观点,因此,我 们反驳的只能是“人才与(集体)环境没有关系”的错误论点 (二)讲究反驳方法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要驳倒对方的论点,自然可以从议论文的三要素 着手,或者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或者采用迂回间接的方式,从对方的论据、论证入手,证 明它的虚妄和荒唐,从而达到驳倒对方论点的目的。 1、反驳论点 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这是驳论文中最常用的形式。这种反驳论点的方法,可以通过例 证反驳,即提出新的事实论据,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例证反驳,常采用的方式是先总括出 对方的错误的论点,然后摆出事实证明其荒唐谬误,从而得出正确结论。例如鲁迅先生的《“友 邦惊诧”论》,作者针对国民党当局的反动论点:“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 国。”摆出确凿事实,证明“友邦”并非友邦,而是日本侵略者的同伙,是国民党反动政府 的后台,是中国人民的死敌。随后,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友邦要我们人民身受宰 寂然无声,略有‘越轨’,便加杀戮:党国是要我们遵从这‘友邦人士’的希望,否则就残 酷镇压。” 2、反驳论据
熟万物;冬之寒风,万物肃容。人间也有各种各样的风:追星之风,迷失自我;时髦之风, 盲目攀比;受贿之风,锒铛入狱;高尚之风,万古留名……年轻的我们应该追风才行。以上 材料,它仅仅提示我们要“追风”,但追什么样的风?这就需要我们深入辨析,才能确立自 己反驳的论点。 在我们根据某一事件或某一材料来写驳论文时,有的错误观点很有迷惑性,若不进行全 面细致的分析,是很难找出破绽的。对此,必须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方能嗅出“花 香”和“毒草”的不同滋味,从而写出比较高水平的驳论文。 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 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 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 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针对以上材料,写一篇驳论文的话,反 驳什么呢?仔细分析后,我们才明白材料包含着“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的观点,因此,我 们反驳的只能是“人才与(集体)环境没有关系”的错误论点。 (二)讲究反驳方法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要驳倒对方的论点,自然可以从议论文的三要素 着手,或者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或者采用迂回间接的方式,从对方的论据、论证入手,证 明它的虚妄和荒唐,从而达到驳倒对方论点的目的。 1、反驳论点。 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这是驳论文中最常用的形式。这种反驳论点的方法,可以通过例 证反驳,即提出新的事实论据,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例证反驳,常采用的方式是先总括出 对方的错误的论点,然后摆出事实证明其荒唐谬误,从而得出正确结论。例如鲁迅先生的《“友 邦惊诧”论》,作者针对国民党当局的反动论点:“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 国。”摆出确凿事实,证明“友邦”并非友邦,而是日本侵略者的同伙,是国民党反动政府 的后台,是中国人民的死敌。随后,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友邦’要我们人民身受宰割, 寂然无声,略有‘越轨’,便加杀戮;党国是要我们遵从这‘友邦人士’的希望,否则就残 酷镇压。” 2、反驳论据
论点和论据,是议论文的两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论点是论据的集中和升华;论据是论 点的基础和支撑。驳倒论据,犹如釜底抽薪,对方论点也便颓然倒塌 论据通常有三种:事实论据、数字论据和理论论据。反驳论据也就常常从这三个方面入 手,可以揭露其事实虚假、数字含混或理论的荒谬。《“友邦惊诧”论》也运用了反驳论据来 反驳论点的方法 3、反驳论证 论据与论点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才能成为论点的有力支撑。指出对方论点与论 据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也可以达到反驳的目的。论证的错误表现是多方面的:有时是演绎 过程中大小前提与结论不合逻辑:有时是作者在一篇文章内的观点间自相矛盾:有时是论点 与论据之间推理不妥……总之,只要发现对方在论证上有逻辑错误,就可以从这一角度入手 展开反驳。如“我们班有些同学,追求奇装异服,跟风赶时髦,男女经常混杂……这说明精 神污染在这里很严重。”这一论述,没有明确“精神污染”的涵义,与上面列举的内容毫不 相关,逻辑关系也就错了 4、常见的反驳技巧有 反证法:通过确定与论题相矛盾的判断虚假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 例证法:运用大量的典型事例驳斥对方观点的一种方法。 对比法:既提出正面观点和论据,也摆出反面观点和反面论据,让对方在比较中确信正 面观点的合理性 比喻法:用生动形象的事例作巧妙的比喻。 引证法:引用名人名言、权威观点来增强说服力。 类比法:两个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的,而且已知其中的一个对象还具有其它属性 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它属性的结论 以谬制谬:采用对方的方法和逻辑来对付对手,从而折服对方 归谬法: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从中推出非常明显的荒谬结果,从而驳倒对方 预习检测 1、同学们了解了“罗森塔尔效应”后,你认为自信重要吗?为什么?
论点和论据,是议论文的两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论点是论据的集中和升华;论据是论 点的基础和支撑。驳倒论据,犹如釜底抽薪,对方论点也便颓然倒塌。 论据通常有三种:事实论据、数字论据和理论论据。反驳论据也就常常从这三个方面入 手,可以揭露其事实虚假、数字含混或理论的荒谬。《“友邦惊诧”论》也运用了反驳论据来 反驳论点的方法。 3、反驳论证。 论据与论点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才能成为论点的有力支撑。指出对方论点与论 据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也可以达到反驳的目的。论证的错误表现是多方面的:有时是演绎 过程中大小前提与结论不合逻辑;有时是作者在一篇文章内的观点间自相矛盾;有时是论点 与论据之间推理不妥……总之,只要发现对方在论证上有逻辑错误,就可以从这一角度入手, 展开反驳。如“我们班有些同学,追求奇装异服,跟风赶时髦,男女经常混杂……这说明精 神污染在这里很严重。”这一论述,没有明确“精神污染”的涵义,与上面列举的内容毫不 相关,逻辑关系也就错了。 4、常见的反驳技巧有: 反证法:通过确定与论题相矛盾的判断虚假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 例证法:运用大量的典型事例驳斥对方观点的一种方法。 对比法:既提出正面观点和论据,也摆出反面观点和反面论据,让对方在比较中确信正 面观点的合理性。 比喻法:用生动形象的事例作巧妙的比喻。 引证法:引用名人名言、权威观点来增强说服力。 类比法:两个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的,而且已知其中的一个对象还具有其它属性, 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它属性的结论。 以谬制谬:采用对方的方法和逻辑来对付对手,从而折服对方。 归谬法: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从中推出非常明显的荒谬结果,从而驳倒对方 论题。 预习检测 1、 同学们了解了“罗森塔尔效应”后,你认为自信重要吗?为什么?
2、那么什么是自信呢?是盲目地认为自己什么都好吗? 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对方错误的观点是什么呢?支撑对方观点的论据是什 4、作者自己的观点又是什么呢?有何根据呢? 5、一、二段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的谬误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以及谬误论 据。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学习内 容 合作探究 请比较分析以下几段文字所使用的反驳技巧 1、古时候,一个名叫王戎的孩子与伙伴们在大路上玩耍,他们看到路旁树上结了许多 李子,都蜂拥而上摘李子吃,唯有王戎没去摘,王戎断定:李子是苦的,根本不能吃。结果 真如王戎所预料的,李子苦涩无比。于是伙伴们便好奇地问他:“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 王戎说:“假如李子是甜的,能吃,那么早就被路人摘完了。树上怎么还会有李子呢?” 2、一个英国记者对周恩来总理说:“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将来一定会向外国扩张。”总 理说:“我不同意这种说法。英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4400万,不算太多,但是英国在 一个很长时间里曾经是‘日不落’殖民帝国。美国的面积略小于中国,而美国的人口还不及 中国的五分之一。但是美国的军事基地遍及全球。美国的海外驻军达150万人。中国人口虽 多,但是没有一兵一卒驻在外国领土,更没有在外国建立一个军事基地。可见一个国家是否 向外扩张并不决定于人口多少,而决定于它的社会制度。 3、孟子拜见梁惠王,惠王说:“老人家,怎样才能使我国获利呢?
2、 那么什么是自信呢?是盲目地认为自己什么都好吗? 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对方错误的观点是什么呢?支撑对方观点的论据是什 么? 4、 作者自己的观点又是什么呢?有何根据呢? 5、一、二段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的谬误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以及谬误论 据。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学习内容 合作探究 请比较分析以下几段文字所使用的反驳技巧。 1、古时候,一个名叫王戎的孩子与伙伴们在大路上玩耍,他们看到路旁树上结了许多 李子,都蜂拥而上摘李子吃,唯有王戎没去摘,王戎断定:李子是苦的,根本不能吃。结果 真如王戎所预料的,李子苦涩无比。于是伙伴们便好奇地问他:“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 王戎说:“假如李子是甜的,能吃,那么早就被路人摘完了。树上怎么还会有李子呢?” 2、一个英国记者对周恩来总理说:“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将来一定会向外国扩张。”总 理说:“我不同意这种说法。英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 4400 万,不算太多,但是英国在 一个很长时间里曾经是‘日不落’殖民帝国。美国的面积略小于中国,而美国的人口还不及 中国的五分之一。但是美国的军事基地遍及全球。美国的海外驻军达 150 万人。中国人口虽 多,但是没有一兵一卒驻在外国领土,更没有在外国建立一个军事基地。可见一个国家是否 向外扩张并不决定于人口多少,而决定于它的社会制度。” 3、孟子拜见梁惠王,惠王说:“老人家,怎样才能使我国获利呢?
孟子说:“大王怎么能开口谈利呢?要讲仁义。大王这样说,大夫、士人、百姓也会这 样说。这样全国上下追逐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在一个国家里,杀死国君的是贵族。这些贵 族的产业和势力不能不说是很大了,如果大王先讲利益后讲仁义,那些贵族不把大王的产业 夺去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没有讲仁德的人会遗弃他的父母的,也没有讲义理的人会 犯上作乱的,大王您只要讲仁义就足够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益呢?“ 4、(日本记者问朱镕基总理y台湾人民都不想回归中国,为何中国政府要用霸权欺压?” 答:“讲一个简单的例子,从前有个母亲含辛茹苦大半辈子,总算将自己的子女养育成人 她感到很欣慰,感觉可以松口气,歇一歇。于是对子女说,‘来,回到母亲怀抱来,给妈妈 捶捶背。’然而这个不肖子,不认这个曾经养育过他而今已经骨瘦如柴的母亲,反而对‘星 星’和‘太阳’大喊妈妈,那此时母亲应该如何?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 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规则和限度,台湾问题就是母亲和儿子之间的争吵,别人无权干涉。 我国历来都主张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从来都没有出现过霸权欺压的事情,反而总是有一些居 心叵测的邻国,以民主、自由等等名义来剥夺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自主选择和决 定权,这才叫霸权欺压。” 5、(一个日本女记者问朱镕基总理)“昨天我家中被贼偷了,有人说是中国人干的,你 对这件事怎么看?”总理说:“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 我记得战国时晏子出使楚国,曾经说一个人在齐国可以安居乐业,而到楚国却成为盗贼,原 因仅在于民风问题。因此我建议贵国的政府应该致力于民众道德礼仪的培养,只有环境好了 才可以杜绝偷盗”。 6、在巴黎会议上,日本代表牧野要求无条件地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利益。中国代表顾维 钧站起身问道:“西方出了个圣人,他叫耶稣,基督教相信耶稣被钉死在耶路撒冷,使耶路 撒冷成为世界闻名的古城。而在东方也出了一个圣人,他叫孔子,连日本人也奉他为东方的 圣人。牧野先生你说对吗?”牧野不得不承认:“是的。”顾维钧微笑道:“既然牧野先生也 承认孔子是东方的圣人,那么东方的孔子就如同西方的耶稣,孔子的出生地山东也就如耶路 撒冷是东方的圣地。因此,中国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 7、一次,有位西方外交官在谈到台湾问题时,对一位中国外交官说:“如果你们不向美 国保证,不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么显然就是没有和平解决的诚意。”这位中国外交官反
孟子说:“大王怎么能开口谈利呢?要讲仁义。大王这样说,大夫、士人、百姓也会这 样说。这样全国上下追逐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在一个国家里,杀死国君的是贵族。这些贵 族的产业和势力不能不说是很大了,如果大王先讲利益后讲仁义,那些贵族不把大王的产业 夺去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没有讲仁德的人会遗弃他的父母的,也没有讲义理的人会 犯上作乱的,大王您只要讲仁义就足够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益呢?“ 4、(日本记者问朱镕基总理)“台湾人民都不想回归中国,为何中国政府要用霸权欺压?” 答:“讲一个简单的例子,从前有个母亲含辛茹苦大半辈子,总算将自己的子女养育成人, 她感到很欣慰,感觉可以松口气,歇一歇。于是对子女说,‘来,回到母亲怀抱来,给妈妈 捶捶背。’然而这个不肖子,不认这个曾经养育过他而今已经骨瘦如柴的母亲,反而对‘星 星’和‘太阳’大喊妈妈,那此时母亲应该如何?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 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规则和限度,台湾问题就是母亲和儿子之间的争吵,别人无权干涉。 我国历来都主张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从来都没有出现过霸权欺压的事情,反而总是有一些居 心叵测的邻国,以民主、自由等等名义来剥夺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自主选择和决 定权,这才叫霸权欺压。” 5、(一个日本女记者问朱镕基总理)“昨天我家中被贼偷了,有人说是中国人干的,你 对这件事怎么看?” 总理说:“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 我记得战国时晏子出使楚国,曾经说一个人在齐国可以安居乐业,而到楚国却成为盗贼,原 因仅在于民风问题。因此我建议贵国的政府应该致力于民众道德礼仪的培养,只有环境好了, 才可以杜绝偷盗”。 6、在巴黎会议上,日本代表牧野要求无条件地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利益。中国代表顾维 钧站起身问道:“西方出了个圣人,他叫耶稣,基督教相信耶稣被钉死在耶路撒冷,使耶路 撒冷成为世界闻名的古城。而在东方也出了一个圣人,他叫孔子,连日本人也奉他为东方的 圣人。牧野先生你说对吗?”牧野不得不承认:“是的。”顾维钧微笑道:“既然牧野先生也 承认孔子是东方的圣人,那么东方的孔子就如同西方的耶稣,孔子的出生地山东也就如耶路 撒冷是东方的圣地。因此,中国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 7、一次,有位西方外交官在谈到台湾问题时,对一位中国外交官说:“如果你们不向美 国保证,不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么显然就是没有和平解决的诚意。”这位中国外交官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