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语文专题2:识 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 范字 【考纲解读】 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罗中兴 262:501
2010高考语文专题2:识 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 范字 【考纲解读】 重庆市黔江 新华中学:罗中兴
考纲内 容 考纲阐释 考点分布 识记并现代汉字,对古汉语中使用(1)同音字,指字形 正确书而现代已经消亡的古僻汉字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 写现代则不会涉及到。 (2)形似字,指形体相 常用规考查的重点是现代汉语中的似、差别细微的字。 范字能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3)多义字,指有多种 力层级:用字。其主要范围是一些同意义,容易混淆的字 A级(识音字、形近字、多音多义字(4)易混淆的成语,看 记) 错别字。尽量做到识记、起来只是一字之差,但字 熟背和正确默写。 形不同,意义也不同的字 。有一些成语,它们的字 形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 意改动
考纲内 容 考纲阐释 考点分布 识记并 正确书 写现代 常用规 范字,能 力层级: A级(识 记) 现代汉字,对古汉语中使用 而现代已经消亡的古僻汉字 则不会涉及到。 考查的重点是现代汉语中的 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 用字。其主要范围是一些同 音字、形近字、多音多义字 、错别字。尽量做到识记、 熟背和正确默写。 (1)同音字,指字形、 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 (2)形似字,指形体相 似、差别细微的字。 (3)多义字,指有多种 意义,容易混淆的字。 (4)易混淆的成语,看 起来只是一字之差,但字 形不同,意义也不同的字 。有一些成语,它们的字 形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 意改动
【考点透析】 高考考查错字的重点是四类字。 1.因同音形近而误的。如“国籍”误为“藉”;“嬴政”误为“嬴”。 2.因音同而错的。如“滥竽充数”误为“芋”,“提纲”误为“题”。一些 音同音近字往往成为命题人考查字形的焦点。如2007年北京卷“精络”应为 “经络”。 3.因形近而错的。如“如火如荼”误为“茶”;“草菅人命”误为“管”; “针砭时弊”误为“贬”;“铤而走险”误为“挺”;“相形见绌”误为 “拙”。因为形似,所以往往为命题人的设伏点所迷惑。如2007年全国卷“娇 健”中的“娇”应为“矫”;“磬竹难书”中的“磬”应为“罄” 4成语中的别字也是重点之一。望文生义而致误。一些词语,尤其是成语中 的字,如果不了解其来源和意义,或把词语中的固定字随意变更,就会导致字 形错误,如2007年北京卷“祸福予共”应为“祸福与共”;“一言即出”应为 一言既出”。 字形考査对象主要是“三常字”(常见字、常用字、常混字),特别是其中的 “常混字”(因音近、形近、义近或音义相近而相混淆致误的常见常用字) 5.意思相近而致误。因为意义比较接近,所以这类字判别起来难度很大。 如2005年湖北卷的“船仓”中的“仓”应为“舱
【考点透析】 高考考查错字的重点是四类字。 1.因同音形近而误的。如“国籍”误为“藉”;“嬴政”误为“赢”。 2.因音同而错的。如“滥竽充数”误为“芋”,“提纲”误为“题”。一些 音同音近字往往成为命题人考查字形的焦点。如2007年北京卷“精络”应为 “经络”。 3.因形近而错的。如“如火如荼”误为“茶”;“草菅人命”误为“管”; “针砭时弊”误为“贬”;“铤而走险”误为“挺”;“相形见绌”误为 “拙”。因为形似,所以往往为命题人的设伏点所迷惑。如2007年全国卷I“娇 健”中的“娇”应为“矫”;“磬竹难书”中的“磬”应为“罄”。 4.成语中的别字也是重点之一。望文生义而致误。一些词语,尤其是成语中 的字,如果不了解其来源和意义,或把词语中的固定字随意变更,就会导致字 形错误,如2007年北京卷“祸福予共”应为“祸福与共”;“一言即出”应为 “一言既出”。 字形考查对象主要是“三常字”(常见字、常用字、常混字),特别是其中的 “常混字”(因音近、形近、义近或音义相近而相混淆致误的常见常用字)。 5.意思相近而致误。因为意义比较接近,所以这类字判别起来难度很大。 如2005年湖北卷的“船仓”中的“仓”应为“舱
应考方法盘点 复习指津 (1)形成错别字原因归根结底是对字义、词义理解不 正确。形、音、义的统一,是汉字的基本特点,要正字, 就应从三者关系入手。因此,要正确识记汉字字形,应在 学习中做到字不离词,以义正字,以词正字。例如“烦” 和“繁”音同而又义近,都有“多”的意思。但“烦”还 有“苦闷、多而乱”的意思,所以有“烦闷”、“烦恼” “烦躁”等,而“繁”有“繁忙”、“繁华”、“繁冗” “繁衍”等。这就是以义为纲,据义别形。又如“一筹莫 展”的意思是“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或“一点办法也想 不出”的意思,“筹”意为“计策、办法”,写成“愁” 就说不通了。“挺而走险”的“铤”是“快走的样子”, 如写成“挺”,全词的意思就成了“因无路可走而挺直身 子去冒险”,那就有点滑稽
应考方法盘点 一、复习指津 (1)形成错别字原因归根结底是对字义、词义理解不 正确。形、音、义的统一,是汉字的基本特点,要正字, 就应从三者关系入手。因此,要正确识记汉字字形,应在 学习中做到字不离词,以义正字,以词正字。例如“烦” 和“繁”音同而又义近,都有“多”的意思。但“烦”还 有“苦闷、多而乱”的意思,所以有“烦闷”、“烦恼”、 “烦躁”等,而“繁”有“繁忙”、“繁华”、“繁冗”、 “繁衍”等。这就是以义为纲,据义别形。又如“一筹莫 展”的意思是“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或“一点办法也想 不出”的意思,“筹”意为“计策、办法”,写成“愁” 就说不通了。“挺而走险”的“铤”是“快走的样子”, 如写成“挺”,全词的意思就成了“因无路可走而挺直身 子去冒险”,那就有点滑稽
2)要注意以本为本,充分立足于课本和资料上的汇编 力图做到多认字。特别要注意课本注解和每册书后面所负 的现代汉语实词表中提到的汉字。一定要踏实地掌握。在 辨析时还要讲究一些记忆方法。 ①逐步“缩小包围圈”,即每次复习时都动笔将自己已 掌握的排除掉,下次复习时再集中火力对准自己没掌握的。 ②科学地安排复习时间,汉字量很大,不要认为能一天 两天就能弄好,背诵要做好长期的准备,分散复习效果要 比集中复习好,因此要适当地将一定量的时间分散开,分 次进行,循环进行,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3)在注意突出重点,也即重在别字,不考错字,重 在同音形近音近字,而对于汉字的笔画、六书、偏旁等不 应用太多精力
(2)要注意以本为本,充分立足于课本和资料上的汇编, 力图做到多认字。特别要注意课本注解和每册书后面所负 的现代汉语实词表中提到的汉字。一定要踏实地掌握。在 辨析时还要讲究一些记忆方法。 ①逐步“缩小包围圈”,即每次复习时都动笔将自己已 掌握的排除掉,下次复习时再集中火力对准自己没掌握的。 ②科学地安排复习时间,汉字量很大,不要认为能一天 两天就能弄好,背诵要做好长期的准备,分散复习效果要 比集中复习好,因此要适当地将一定量的时间分散开,分 次进行,循环进行,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3)在注意突出重点,也即重在别字,不考错字,重 在同音形近音近字,而对于汉字的笔画、六书、偏旁等不 应用太多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