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必修5阶段检测教师卷 本试卷分第l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 、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引壶觞以自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渔舟唱晚,响穷彭戴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6)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1)悟已往之不谏 (2)眄庭柯以怡颜 (3)落霞与孤鹜齐飞 (4)声断衡阳之浦 (5)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6)茕茕孑立 (每处1分,有错、漏、添的该处不给分。) 、语基(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遗( chuan)飞迤(1)持据(je)命途多舛( chuan) B、蕴藉(jie) 出岫(xi)自给(j) 咬文嚼字(j6o) C、流憩(q) 险衅(xin)寒砧(zhen)茕茕孑立( qiong) D、檐帷(zhan) 下乘( cheng)精髓(su)载欣载奔(zai) BD檐帷(chan)载(za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玷辱陶冶良晨美景安然无恙 B.拮据矜持平心而论天高地迥 C.拂拭迟顿唉声叹气兼听则名
1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 (必修 5)阶段检测教师卷 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共 10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Ⅰ卷 一、默写(每空 1 分,共 6 分) (1)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引壶觞以自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6)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1) 悟已往之不谏 (2)眄庭柯以怡颜 (3)落霞与孤鹜齐飞 (4)声断衡阳之浦 (5)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6)茕茕孑立 (每处 1 分,有错、漏、添的该处不给分。) 二、语基(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遄.(chuán)飞 迤逦.(lǐ) 拮.据(jié) 命途多舛.(chuǎn) B、蕴藉.(jiè) 出岫.(xiù) 自给.(jǐ) 咬文嚼.字(jiáo) C、流憩.(qì) 险衅.(xìn) 寒砧.(zhēn) 茕.茕孑立(qióng) D、襜.帷(zhān) 下乘.(chéng) 精髓.(suǐ) 载.欣载奔(zǎi) B D 襜帷(chān) 载(zà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玷辱 陶冶 良晨美景 安然无恙 B.拮据 矜持 平心而论 天高地迥 C.拂拭 迟顿 唉声叹气 兼听则名
D.鞭苔狭隘日薄夕山唇枪舌战 B、(A.良辰美景C.迟钝兼听则明D.鞭笞日薄西山唇枪舌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B.这两件事情虽然在同一时间内发生的,但其影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C.张大民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举案齐眉 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葚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禁拜的偶像不过是 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B、指同等看待,相提并论。(A差强人意: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C举案齐 眉:形容夫妻互相尊敬。D气息奄奄:指人生命垂危,即将断气。)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成 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①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 ②中国诗歌历史悠久 ③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 ④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 ⑤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⑥在漫长的岁月中 A.④①⑧⑥②⑤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④①⑧②⑤ 5、选出表述错误的一项( A、林冲是一个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的人,他的出身和地位决定了他对黑暗政治 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林冲最终的反抗,体现了《水浒》的主题是“官逼民反
2 D.鞭苔 狭隘 日薄夕山 唇枪舌战 B、(A.良辰美景 C.迟钝 兼听则明 D.鞭笞 日薄西山 唇枪舌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 ....吗? B.这两件事情虽然在同一时间内发生的,但其影响是不可同日而语 ....的。 C. 张大民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举案齐眉 ....。 D.在已经气息奄奄 ....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 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B、指同等看待,相提并论。 (A 差强人意: 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C 举案齐 眉:形容夫妻互相尊敬。D 气息奄奄:指人生命垂危,即将断气。)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 。 , 。 , ,成 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①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 ②中国诗歌历史悠久 ③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 ④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 ⑤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⑥在漫长的岁月中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4.B 5、选出表述错误的一项( ) A、林冲是一个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的人,他的出身和地位决定了他对黑暗政治 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林冲最终的反抗,体现了《水浒》的主题是“官逼民反
B、契诃夫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他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塑 造了性格孤僻、保守僵化、恐惧变革的别里科夫,这个人物是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也是一个受 害者。 C、现代小说家沈从文的《边城》,以湘西生活为背景,用华美绚丽的语言,熔生动丰富的 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了人性的粗犷强悍和民俗的淳厚善良。 D、霍金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他年青时患上运动神经细胞病,以致瘫痪 完全丧失语言能力。但他身残志坚,在宇宙学理论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5、C语言清新平实 三、阅读(3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每小题3分 逮率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速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 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冼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 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 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鸟鸟私 情,愿乞终养。 《陈情表》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除臣冼马 除:革除 B.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 C.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
3 B、契诃夫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他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塑 造了性格孤僻、保守僵化、恐惧变革的别里科夫,这个人物是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也是一个受 害者。 C、现代小说家沈从文的《边城》,以湘西生活为背景,用华美绚丽的语言,熔生动丰富的 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了人性的粗犷强悍和民俗的淳厚善良。 D、霍金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他年青时患上运动神经细胞病,以致瘫痪, 完全丧失语言能力。但他身残志坚,在宇宙学理论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5、C 语言清新平实 三、阅读(35 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每小题 3 分。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 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冼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 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 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 情,愿乞终养。 ———《陈情表》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除.臣冼马 除:革除 B.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 C.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
D.遠奉圣朝,沐浴清化:到了 7.下列句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B.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②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C.①但以刘日薄西山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D.①报养刘之日短也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②虽然,犹有未树也 B.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②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①臣具以表闻 ②屈贾谊于长沙 D.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②宾主尽东南之美 9.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愿乞终养” 的要求 B.“逮奉圣朝…实为狼狈”一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续两次征召,一次 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段呼应 C.本段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 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 D在本段末,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 力地证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块择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 6.A除:授予官职。 7.【答案】B A项,①介词,比;②介词,对、向;B项①②都为动词,是;C项,①连词,因为;②介词, 凭……的身份;D①结构助词,的;②动词,去、往、到。 8.【答案】D A项,①②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B项,①②均为名词活用作状语;C项,①②均为动词的使动
4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到了 7.下列句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B.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②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C.①但以.刘日薄西山 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D.①报养刘之.日短也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②虽然,犹有未树.也 B. 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②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 ①臣具以表闻. ②屈.贾谊于长沙 D. 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②宾主尽东南之美. 9.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愿乞终养” 的要求。 B.“逮奉圣朝……实为狼狈”一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续两次征召,一次 “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段呼应。 C.本段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 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 D.在本段末,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 力地证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 6. A 除:授予官职。 7. 【答案】B A 项,①介词,比;②介词,对、向;B 项,①②都为动词,是;C 项,①连词,因为;②介词, 凭……的身份;D①结构助词,的;②动词,去、往、到。 8. 【答案】D A 项,①②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B 项,①②均为名词活用作状语;C 项,①②均为动词的使动
用法;D项,①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离、离开;②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才俊 9.【答案】DD项“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是无中生有。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每小题3分。 方苞,字灵皋,江南桐城人①。笃学修内行,治古文,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康熙三十 八年,单人。四十五年,会试中试,将应殿试,闻母病,归刁侍。五十年,副都御史赵申乔刻 编修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遗录》有悖逆语,辞连苞族祖孝标。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 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五十二年,狱成,名世坐斩。孝标已前死,戍其子登峄等。苞及 诸与是狱有干连者,皆免罪入旗②。圣祖夙知苞文学,大学士李光地亦荐苞,乃召苞直南书房 未几,改直蒙养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诸书。六十一年,命充武英殿修书总裁 苞屡上疏言事,尝论:“常平仓谷例定存七粜三。南省卑湿,存粜多寡,应因地制宜,不必 囿成例。年饥米贵,有司请于大吏,定值开粜,未率微不敢擅。自后各州县遇谷贵,应即令 定值开粜,仍详报大吏。谷存仓有鼠耗,盘量有折减,移动有运费,粜籴守局有人工食用。春 粜值有馀,即留充诸费。廉能之吏遇秋来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款岁发赈。”下部议行③。 又言民生日匮,请禁烧酒,禁种烟草,禁米谷出洋,并议令佐贰官督民树畜,士绅相度浚水道。 又请矫积习,兴人才,谓:“上当以时延见廷臣,别邪正,示好恶。内九卿、外督抚,深信其忠 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先试以事,破瞻徇,绳赃私,厚俸而久任著声绩者,赐金帛,进爵 秩。尤以六部各有其职,必慎简卿贰,使训厉其僚属,以时进退之,则中材成处矜奋。” 乾隆初,疏谓:“救荒宜豫。夏末秋初,水早丰歉,十已见八九。旧例报灾必待八九月后, 灾民朝不待夕,上奏得旨,动经旬月。请自后遇水旱,五六月即以实奏报。”下部议,以五六月 报灾虑浮冒,不可行。 (节选自《清史稿·方苞列传》) 注:①今安徽桐城人。②给旗人做奴仆。⑧皇上把此事交给相关部门商量去办。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狱成,名世坐斩坐:定罪,入罪 B.应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囿:局限,拘泥
5 用法;D 项,①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离、离开;②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才俊。 9. 【答案】D D 项“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是无中生有。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每小题 3 分。 方苞,字灵皋,江南桐城人①。笃学修内行,治古文,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康熙三十 八年,单人。四十五年,会试中试,将应殿试,闻母病,归刁侍。五十年,副都御史赵申乔刻 编修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遗录》有悖逆语,辞连苞族祖孝标。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 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五十二年,狱成,名世坐斩。孝标已前死,戍其子登峄等。苞及 诸与是狱有干连者,皆免罪入旗②。圣祖夙知苞文学,大学士李光地亦荐苞,乃召苞直南书房。 未几,改直蒙养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诸书。六十一年,命充武英殿修书总裁。 苞屡上疏言事,尝论:“常平仓谷例定存七粜三。南省卑湿,存粜多寡,应因地制宜,不必 囿成例。年饥米贵,有司请于大吏,定值开粜,未奉檄不敢擅。 自后各州县遇谷贵,应即令 定值开粜,仍详报大吏。谷存仓有鼠耗,盘量有折减,移动有运费,粜籴守局有人工食用。春 粜值有馀,即留充诸费。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岁发赈。”下部议行③。 又言民生日匮,请禁烧酒,禁种烟草,禁米谷出洋,并议令佐贰官督民树畜,士绅相度浚水道。 又请矫积习,兴人才,谓:“上当以时延见廷臣,别邪正,示好恶。内九卿、外督抚,深信其忠 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先试以事,破瞻徇,绳赃私,厚俸而久任著声绩者,赐金帛,进爵 秩。尤以六部各有其职,必慎简卿贰,使训厉其僚属,以时进退之,则中材咸处矜奋。” 乾隆初,疏谓:“救荒宜豫。夏末秋初,水旱丰歉,十已见八九。旧例报灾必待八九月后, 灾民朝不待夕,上奏得旨,动经旬月。请自后遇水旱,五六月即以实奏报。”下部议,以五六月 报灾虑浮冒,不可行。 (节选自《清史稿·方苞列传》) 注:①今安徽桐城人。②给旗人做奴仆。③皇上把此事交给相关部门商量去办。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 A.狱成,名世坐斩 坐:定罪,入罪 B.应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 囿:局限,拘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