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定位机理 紫双耳效应 ◆声级差 ◆时间差 ◆相位差 耳壳效应
听觉定位机理 双耳效应 声级差 时间差 相位差 耳壳效应
声频率1.7KHz,波长约20cm与人头大小相 当 高频遮蔽区 遮蔽效应(不同于掩蔽效应) 基频、泛音(高次谐波) 兴时间差比声级差更多的方向性信息。瞬 态声有利于方向辨别
声频率1.7KHz,波长约20cm与人头大小相 当。 高频遮蔽区 遮蔽效应(不同于掩蔽效应) 基频、泛音(高次谐波) 时间差比声级差更多的方向性信息。瞬 态声有利于方向辨别
耳壳效应 耳壳效应 重复声延时量长轴20-45μs、短轴2-20 us。20s的延时量其频率达50KHz 耳壳效应对4KHz--20KH频段的辨位 能力最强
耳壳效应 耳壳效应 重复声延时量 长轴20--45μs、短轴2--20 μs。20 μs的延时量其频率达50KHz。 耳壳效应对4KHz--20KHz频段的辨位 能力最强
声像及声像定位 听音者听感中所展现的各声部空间位置, 并由此而形成的声画面,称为声像 现今的立体声普遍采用声源为两声道系 统。这类双声道立体声除了双耳定位基 理外,还有赖于双声源的哈斯效应和德 波埃效应
声像及声像定位 听音者听感中所展现的各声部空间位置, 并由此而形成的声画面,称为声像。 现今的立体声普遍采用声源为两声道系 统。这类双声道立体声除了双耳定位基 理外,还有赖于双声源的哈斯效应和德 波埃效应
声像及声像定位 哈斯效应 两个同声源的声波若到达听音者的时间差△t在5 35ms以内,人无法区分两个声源,给人以方位听感的 只是前导声,滞后声好似并不存在;若延迟时间△t在 35-50ms是,人耳开始感知滞后声源的存在,但听感 所辨别的方位仍是前导声源;若时间差△t在50ms以上 时,人耳便能分辨出前导声与滞后声源的方位
声像及声像定位 哈斯效应 两个同声源的声波若到达听音者的时间差 Δ t在5— 35ms以内,人无法区分两个声源,给人以方位听感的 只是前导声,滞后声好似并不存在;若延迟时间Δ t在 35—50ms是,人耳开始感知滞后声源的存在,但听感 所辨别的方位仍是前导声源;若时间差Δ t在50ms以上 时,人耳便能分辨出前导声与滞后声源的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