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教案 No_9 课程名称儿科护理技术专业护理教学时数25分钟教师王雁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课程内容 项目六住院患儿的护理技术 任务二儿科健康评估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一、收集资料的文字,配合观看ppt,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收集 患儿的有价值的资料,完成随堂小测,正确率为90%。 2.学生通过学习二、护理诊断的文字,配合观看p叩t,会根据收集的资料正确做出 护理诊断,完成随堂小测,正确率为90%。 3.学生通过学习三、护理计划的文字,配合观看ppt,会根据护理诊断正确做出护 理计划,完成随堂小测,正确率为90%。 4.学生通过学习四、实施计划的文字,配合观看p印t,会根据护理计划正确实施护 理计划,完成随堂小测,正确率为90%。 5。学生通过学习五、护理评价的文字,配合观看ppt,会根据实施计划的结果正确 评价护理计划,完成随堂小测,正确率为90% 教学重点 收集资料、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实施计划、护理评价 教学难点 收集资料的方法 教学方法 案例、启发讨论、仿真操作、模拟训练 教学手段 板书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手段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教 案 No 9 课程名称 儿科护理技术 专业 护理 教学时数 25 分钟 教师 王雁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课程内容 项目六 住院患儿的护理技术 任务二 儿科健康评估的特点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学习一、收集资料的文字,配合观看 ppt,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收集 患儿的有价值的资料,完成随堂小测,正确率为 90%。 2. 学生通过学习二、护理诊断的文字,配合观看 ppt,会根据收集的资料正确做出 护理诊断,完成随堂小测,正确率为 90%。 3. 学生通过学习三、护理计划的文字,配合观看 ppt,会根据护理诊断正确做出护 理计划,完成随堂小测,正确率为 90%。 4. 学生通过学习四、实施计划的文字,配合观看 ppt,会根据护理计划正确实施护 理计划,完成随堂小测,正确率为 90%。 5. 学生通过学习五、护理评价的文字,配合观看 ppt,会根据实施计划的结果正确 评价护理计划,完成随堂小测,正确率为 90%。 教学重点 收集资料、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实施计划、护理评价 教学难点 收集资料的方法 教学方法 案例、启发讨论、仿真操作、模拟训练 教学手段 板书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 备注 项目六住院患儿的护理 任务二儿科健康评估的特点 一、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的方式有交谈、观察、体格检查及阅读与患儿相关的病史 10min 资料。 重点讲 1.交谈儿科护士通过与患儿、家长、其他照顾者交谈,了解患授举例 儿的疾病情况。 (1)一般状况:包括患儿姓名、性别、年龄(新生儿记录日龄,婴 儿记录月龄,年长儿记录到几岁几个月)、出生时期、民族、入院日期 通讯地址、联系电话。 (2)主诉、现病史:主诉即来院诊治的主要原因及发病经过。现病 史指按疾病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了解发病情况、症状特征。如这次患 病情况,包括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包括其他系统和全身的伴随症状)、 发病和发展、严重程度、部位性质等及检查治疗情况。 (3)既往史:包括出生、喂养、生长发育、免疫接种、既往健康史 过敏史、日常活动及心理-社会史。 1)出生史:患儿系第几胎、第几产,是否足月、早产或过期,其 母孕期情况及分娩方式,出生体重、身长,有无室息、产伤、Apgar评 分等。对新生儿及婴儿尤应详细了解 2)喂养史:患儿自婴儿期的喂养方式,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 辅食添加及断奶情况,近期进食的种类、餐次、食欲、大小便情况等。 有无挑食、偏食、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3)生长发育史:了解患儿生长发育情况,体格生长指标如体重、 身高、头围、胸围、腹围等增长情况:语言、动作及神经精神方面的发 育情况。如前后囟门闭合时间及乳牙萌出时间、数目:会抬头、独坐 站、走路及会说话的时间:会笑、认人、控制排尿、排便时间。 4)免疫接种史:包括所有的疫苗是否按时接种的记录,接种后有
教 学 内 容 备注 项目六 住院患儿的护理 任务二 儿科健康评估的特点 一、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的方式有交谈、观察、体格检查及阅读与患儿相关的病史 资料。 1.交谈 儿科护士通过与患儿、家长、其他照顾者交谈,了解患 儿的疾病情况。 (1)一般状况:包括患儿姓名、性别、年龄(新生儿记录日龄,婴 儿记录月龄,年长儿记录到几岁几个月)、出生时期、民族、入院日期、 通讯地址、联系电话。 (2)主诉、现病史:主诉即来院诊治的主要原因及发病经过。现病 史指按疾病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了解发病情况、症状特征。如这次患 病情况,包括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包括其他系统和全身的伴随症状)、 发病和发展、严重程度、部位性质等及检查治疗情况。 (3)既往史:包括出生、喂养、生长发育、免疫接种、既往健康史、 过敏史、日常活动及心理-社会史。 1)出生史: 患儿系第几胎、第几产,是否足月、早产或过期,其 母孕期情况及分娩方式,出生体重、身长,有无窒息、产伤、Apgar 评 分等。对新生儿及婴儿尤应详细了解。 2)喂养史: 患儿自婴儿期的喂养方式,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 辅食添加及断奶情况,近期进食的种类、餐次、食欲、大小便情况等。 有无挑食、偏食、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3)生长发育史:了解患儿生长发育情况,体格生长指标如体重、 身高、头围、胸围、腹围等增长情况;语言、动作及神经精神方面的发 育情况。如前后囟门闭合时间及乳牙萌出时间、数目;会抬头、独坐、 站、走路及会说话的时间;会笑、认人、控制排尿、排便时间。 4)免疫接种史:包括所有的疫苗是否按时接种的记录,接种后有 10min 重点讲 授举例
无不良反应。 5)既往健康史:曾患何种疾病,既往住院史、传染病史、药物及 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情况。曾患疾病的治疗情况,治疗结果。 6)过敏史:是否有过敏性疾病,有无对药物、食物或某种特殊物 质(如植物、动物或纤维)的过敏史,特别应注意患儿的药物过敏史。 7)日常活动:主要包括饮食、睡眠、排泄、清洁习惯及自理情况, 是否有特殊行为习惯 8)心理-社会支持状况:了解患儿神经心理的发育水平如感知、运 动、语言和心理过程及性格;了解患儿在学校的表现、不良习惯和家庭 环境:了解其自我概念、适应技能等。 (4)注意事项:采集健康史时,要采取耐心听取与重点提问相结合 的方法,精神集中,注意倾听,不随意打断家长的诉说,不使用暗示语 言引导家长做出护理人员期待的回答。对年长患儿可让其补充叙述病 情,以取得直接的感受。询问时避免使用医学术语,态度要和蔼,取得 对方的信任,以获取准确的、完整的资料,为护理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当患儿病情危重时,应重点简要地问明主要病史,边询问边检查和抢救, 以免耽误救治,详细的病史采集可在患儿病情稳定后进行。 2.护理观察患儿入院后,护士应通过视、听、触、嗅等感觉器 官随时观察其身心状况,以收集有关资料。视诊可了解患儿身体特点、 面部表情、行为表现、步态、姿势等。通过听觉,了解患儿是否有喘息 呼吸道是否有痰液阻塞、哭声是否无力等。通过触觉,感觉皮肤的温 湿度及器官的大小变化。通过嗅觉,了解排出物的气味等。由于小儿的 言语表达有限,儿科护理观察在护理健康评估中尤其重要。 3.护理体检目的是通过对患儿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对患儿在身 心、社会方面的功能进行评估,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内容和方法 如下。 ()一般测量:包括体温、血压、脉搏、呼吸、身长、体重,必要 时测量头围、胸围等。 1)体温:测量方法视小儿年龄和病情而定。年长儿可测口温
无不良反应。 5)既往健康史:曾患何种疾病,既往住院史、传染病史、药物及 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情况。曾患疾病的治疗情况,治疗结果。 6)过敏史:是否有过敏性疾病,有无对药物、食物或某种特殊物 质(如植物、动物或纤维)的过敏史,特别应注意患儿的药物过敏史。 7)日常活动:主要包括饮食、睡眠、排泄、清洁习惯及自理情况, 是否有特殊行为习惯。 8)心理-社会支持状况:了解患儿神经心理的发育水平如感知、运 动、语言和心理过程及性格;了解患儿在学校的表现、不良习惯和家庭 环境;了解其自我概念、适应技能等。 (4)注意事项:采集健康史时,要采取耐心听取与重点提问相结合 的方法,精神集中,注意倾听,不随意打断家长的诉说,不使用暗示语 言引导家长做出护理人员期待的回答。对年长患儿可让其补充叙述病 情,以取得直接的感受。询问时避免使用医学术语,态度要和蔼,取得 对方的信任,以获取准确的、完整的资料,为护理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当患儿病情危重时,应重点简要地问明主要病史,边询问边检查和抢救, 以免耽误救治,详细的病史采集可在患儿病情稳定后进行。 2.护理观察 患儿入院后,护士应通过视、听、触、嗅等感觉器 官随时观察其身心状况,以收集有关资料。视诊可了解患儿身体特点、 面部表情、行为表现、步态、姿势等。通过听觉,了解患儿是否有喘息、 呼吸道是否有痰液阻塞、哭声是否无力等。通过触觉,感觉皮肤的温、 湿度及器官的大小变化。通过嗅觉,了解排出物的气味等。由于小儿的 言语表达有限,儿科护理观察在护理健康评估中尤其重要。 3.护理体检 目的是通过对患儿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对患儿在身 心、社会方面的功能进行评估,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内容和方法 如下。 (1)一般测量:包括体温、血压、脉搏、呼吸、身长、体重,必要 时测量头围、胸围等。 1)体温: 测量方法视小儿年龄和病情而定。年长儿可测口温
37.5℃以下为正常小婴儿可测腋温,36~37℃为正常:肛温最准确 但对小儿刺激大,36.5一37.5℃为正常。 2)呼吸、脉搏:应在小儿安静时测量,呼吸频率可通过听诊或按 小腹起伏计数,还可用少量棉花贴近患儿鼻孔边缘,观察棉花纤维扇动 计数。除呼吸频率外,呼吸节律及深浅度也应注意。年幼儿腕部脉搏不 易扪及,可计数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也可通过心脏听诊测得。各年龄 小儿呼吸、脉搏正常值见表6-2。 表6-2 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次数(每分钟) 年龄 呼吸 脉搏 呼吸:脉搏 新生儿 40~45 120~140 1:3 1岁以下 30-40 110-130 1:3~1:4 2~3岁 25~30 100~120 1:3~1:4 4~7岁 20-25 80-100 1:4 8~14岁 18~20 70~90 1:4 3)血压:不同年龄小儿选用的血压计袖带宽度不同,宽度应为上 臂长度的2/3,新生儿及小婴儿可用简易潮红法或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 定。不同年龄血压正常平均值可用公式推算:收缩压(mg)=80 (年龄×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 (2)一般情况:营养状况,面容、神态,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体位、 步态,哭声,语言的流畅、清晰程度及病后的情绪反应等。 (3)皮肤及毛发:皮肤颜色、弹性、温度、湿润度,皮下脂肪厚度, 有无皮疹、出汗、瘀点、脱屑、色素沉着:毛发颜色、光泽、有无干枯、 易折、脱发。 (4)淋巴结:检查耳前、耳后、枕部、枕后、颈部、腋窝、腹股沟 等部位的浅表淋巴结。注意大小、数目、质地、活动度及有无压痛等。 (5)头部 1)头颅:注意检查头颅大小、形状,有无方颅,颅缝是否闭合或 增宽、有无颅骨软化:囟门是否闭合,并测其大小,注意紧张度,是否 膨隆和凹陷:有无血肿、产瘤、颅骨缺损等
37.5℃以下为正常;小婴儿可测腋温,36~37℃为正常;肛温最准确, 但对小儿刺激大,36.5~37.5℃为正常。 2)呼吸、脉搏:应在小儿安静时测量,呼吸频率可通过听诊或按 小腹起伏计数,还可用少量棉花贴近患儿鼻孔边缘,观察棉花纤维扇动 计数。除呼吸频率外,呼吸节律及深浅度也应注意。年幼儿腕部脉搏不 易扪及,可计数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也可通过心脏听诊测得。各年龄 小儿呼吸、脉搏正常值见表 6-2。 表 6-2 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次数(每分钟) 年龄 呼吸 脉搏 呼吸:脉搏 新生儿 40~45 120~140 1:3 1 岁以下 30~40 110~130 1:3~1:4 2~3 岁 25~30 100~120 1:3~1:4 4~7 岁 20~25 80~100 1:4 8~14 岁 18~20 70~90 1:4 3)血压: 不同年龄小儿选用的血压计袖带宽度不同,宽度应为上 臂长度的 2/3,新生儿及小婴儿可用简易潮红法或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 定。不同年龄血压正常平均值可用公式推算:收缩压(mmHg)= 80 + (年龄×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 2/3。 (2)一般情况:营养状况,面容、神态,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体位、 步态,哭声,语言的流畅、清晰程度及病后的情绪反应等。 (3)皮肤及毛发:皮肤颜色、弹性、温度、湿润度,皮下脂肪厚度, 有无皮疹、出汗、瘀点、脱屑、色素沉着;毛发颜色、光泽、有无干枯、 易折、脱发。 (4)淋巴结:检查耳前、耳后、枕部、枕后、颈部、腋窝、腹股沟 等部位的浅表淋巴结。注意大小、数目、质地、活动度及有无压痛等。 (5)头部 1)头颅:注意检查头颅大小、形状,有无方颅,颅缝是否闭合或 增宽、有无颅骨软化;囟门是否闭合,并测其大小,注意紧张度,是否 膨隆和凹陷;有无血肿、产瘤、颅骨缺损等。 重点讲 授
2)眼:眼裂是否对称,眼睑有无浮肿,眼球活动情况、有无突出, 结膜有无充血,角膜有无混浊、溃疡,有无流泪、分泌物,巩膜有无黄 染,瞳孔大小、对称性及对光反射。眼部应注意有无结膜干燥斑、疱疹 性结膜炎以及角膜混浊及溃疡。 3)耳、鼻:有无騎形及分泌物,有无外耳道牵拉痛,乳突有无红 肿、压痛,注意耳部有无流脓。有无鼻腔分泌物、出血,呼吸是否通畅, 有无鼻翼扇动,副鼻窦有无压痛 4)口腔:嘴唇有无苍白、发绀、湿润、干燥,有无张口呼吸、口 角糜烂,牙龈、颊黏膜有无充血,口腔黏膜有无麻疹黏膜斑或溃疡、鹅 口疮:有无舌大、伸舌、喜弄舌:牙齿数目,有无龋齿。 (6)颈部:外观是否正常,有无斜颈,活动是否自如,气管位置是 否居中,颈静脉有无怒张,甲状腺的大小情况。 (7)胸部 1)胸廓:新生儿胸廓为桶形,年龄渐长,横径增加较快,2岁时 横径大于前后径:10岁时胸廓与成人相同。婴儿肋骨横置呈水平位, 膈肌位置较高,2岁后肋骨逐渐形成斜位。检查胸部应注意其形状,有 无鸡胸、漏斗胸、肋骨串珠、郝氏沟,有无前区膨隆或其他畸形等。 2)肺部:视诊呼吸频率、节律,有无呼吸困难和呼吸深浅改变: 触诊语颤有无改变;叩诊有无异常浊音、鼓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是否 正常,有无啰音(性质、部位)。 3)心脏:视诊心前区有无隆起,心尖搏动位置、范围、性质:触 诊有无震颜:叩诊心界大小:听诊心率、节律、心音强度,有无杂音。 (⑧)腹部:视诊大小形状,腹壁有无静脉曲张,有无脐疝,能否见 到蠕动波和肠形,新生儿注意脐部有无出血、分泌物、炎症:触诊腹壁 紧张度,有无压痛或肿块,肝、脾有无肿大及压痛,正常小儿肝脏在肋 下1~2m处可扪及,柔软无压痛。叩诊有无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 是否正常。 (⑨)外生殖器与肛门:外生殖器有无畸形,男孩有无隐睾、鞘膜积 液、包茎、疝气:女孩外阴有无异常分泌物:肛门有无畸形、肛裂及直
2)眼: 眼裂是否对称,眼睑有无浮肿,眼球活动情况、有无突出, 结膜有无充血,角膜有无混浊、溃疡,有无流泪、分泌物,巩膜有无黄 染,瞳孔大小、对称性及对光反射。眼部应注意有无结膜干燥斑、疱疹 性结膜炎以及角膜混浊及溃疡。 3)耳、鼻:有无畸形及分泌物,有无外耳道牵拉痛,乳突有无红 肿、压痛,注意耳部有无流脓。有无鼻腔分泌物、出血,呼吸是否通畅, 有无鼻翼扇动,副鼻窦有无压痛。 4)口腔:嘴唇有无苍白、发绀、湿润、干燥,有无张口呼吸、口 角糜烂,牙龈、颊黏膜有无充血,口腔黏膜有无麻疹黏膜斑或溃疡、鹅 口疮;有无舌大、伸舌、喜弄舌;牙齿数目,有无龋齿。 (6)颈部:外观是否正常,有无斜颈,活动是否自如,气管位置是 否居中,颈静脉有无怒张,甲状腺的大小情况。 (7) 胸部 1)胸廓:新生儿胸廓为桶形,年龄渐长,横径增加较快,2 岁时 横径大于前后径;10 岁时胸廓与成人相同。婴儿肋骨横置呈水平位, 膈肌位置较高,2 岁后肋骨逐渐形成斜位。检查胸部应注意其形状,有 无鸡胸、漏斗胸、肋骨串珠、郝氏沟,有无前区膨隆或其他畸形等。 2)肺部:视诊呼吸频率、节律,有无呼吸困难和呼吸深浅改变; 触诊语颤有无改变;叩诊有无异常浊音、鼓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是否 正常,有无啰音(性质、部位)。 3)心脏:视诊心前区有无隆起,心尖搏动位置、范围、性质;触 诊有无震颤;叩诊心界大小;听诊心率、节律、心音强度,有无杂音。 (8) 腹部:视诊大小形状,腹壁有无静脉曲张,有无脐疝,能否见 到蠕动波和肠形,新生儿注意脐部有无出血、分泌物、炎症;触诊腹壁 紧张度,有无压痛或肿块,肝、脾有无肿大及压痛,正常小儿肝脏在肋 下 1~2cm 处可扪及,柔软无压痛。叩诊有无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 是否正常。 (9) 外生殖器与肛门:外生殖器有无畸形,男孩有无隐睾、鞘膜积 液、包茎、疝气;女孩外阴有无异常分泌物;肛门有无畸形、肛裂及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