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辛、咸,温。归膀胱经。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治骨鲠 本品辛散温通,力猛善行,可祛除风寒湿邪而 止痛:咸可软坚治骨鲠。《药品化义》:“性猛 急,善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因其力猛 亦能软骨 应用:1、风湿痹痛——宜于肢体拘挛、麻木者, 或游走疼痛者,或腰腿膝脚疼痛。 2、诸骨梗咽 附:《本草从新》诗: 铁脚威灵仙,砂糖和醋煎 口吞下去,铁剑软如绵 用量:治骨鲠可至30克
• 性能:辛、咸,温。归膀胱经。 •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治骨鲠。 • 本品辛散温通,力猛善行,可祛除风寒湿邪而 止痛;咸可软坚治骨鲠。《药品化义》:“性猛 急,善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因其力猛, 亦能软骨。” • 应用:1、风湿痹痛——宜于肢体拘挛、麻木者, 或游走疼痛者,或腰腿膝脚疼痛。 • 2、诸骨梗咽。 • 附:《本草从新》诗: • 铁脚威灵仙,砂糖和醋煎。 • 一口吞下去,铁剑软如绵。 • 用量:治骨鲠可至30克
来源:毛茛科乌头的块根。 炮制:生用或制用
川乌 • 来源:毛茛科乌头的块根。 • 炮制:生用或制用
性能:辛、苦,热。大毒。归心、脾、肝、肾经 功效: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本品辛热散寒祛风,苦热除湿,善于走散,止 痛作用良好。 应用:1、风寒湿痹——宜于寒重而痛甚者。 2、寒性疼痛、跌打损伤疼痛等—寒疝疼痛、齿 痛等 按:今尚用于外科手术局部麻醉等 用法用量:先煎、久煎;3-5克。 草鸟头 附:草乌头——毛茛科北乌头的块根 作用与川乌相似,毒性尤大
• 性能:辛、苦,热。大毒。归心、脾、肝、肾经。 • 功效: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 本品辛热散寒祛风,苦热除湿,善于走散,止 痛作用良好。 • 应用:1、风寒湿痹——宜于寒重而痛甚者。 • 2、寒性疼痛、跌打损伤疼痛等——寒疝疼痛、齿 痛等。 • 按:今尚用于外科手术局部麻醉等。 • 用法用量:先煎、久煎;3-5克。 • 附:草乌头——毛茛科北乌头的块根。 • 作用与川乌相似,毒性尤大
蕲蛇 来源:蝮蛇科尖吻蝮蛇(五步蛇)除去内脏的全 体。别名:大白花蛇。《纲目》:“花蛇湖、蜀 皆有,今惟以蕲蛇擅名。 炮制:去头尾切块生用;黄酒润透去皮骨
蕲蛇 • 来源:蝮蛇科尖吻蝮蛇(五步蛇)除去内脏的全 体。别名:大白花蛇。《纲目》:“花蛇湖、蜀 皆有,今惟以蕲蛇擅名。” • 炮制:去头尾切块生用;黄酒润透去皮骨
性能: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息风定惊 本品性善走窜,可透骨搜风、通经络,又可 攻毒,定惊止痉,善治内外风毒侵袭血分之疾, 为祛风要药。《纲目》:“……取其内走脏腑 外彻皮肤,无处不到也。” °应用:1、风湿顽痹。 2、中风半身不遂 3、麻风、顽癣、恶疮、皮肤瘙痒 4、急慢惊风、破伤风。 用量:3-10克;研末1-1.5克。 按:临床常用眼镜蛇科银环蛇的幼体代替,又称 小白花蛇
• 性能: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 功效:祛风通络,息风定惊。 • 本品性善走窜,可透骨搜风、通经络,又可 攻毒,定惊止痉,善治内外风毒侵袭血分之疾, 为祛风要药。《纲目》:“……取其内走脏腑、 外彻皮肤,无处不到也。” • 应用:1、风湿顽痹。 • 2、中风半身不遂。 • 3、麻风、顽癣、恶疮、皮肤瘙痒。 • 4、急慢惊风、破伤风。 • 用量:3-10克;研末1-1.5克。 • 按:临床常用眼镜蛇科银环蛇的幼体代替,又称 小白花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