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件边 首端|末端 b
(6)元件节距y(第一节距):元件两 条边的距离,以槽数计,总是整数, 3,士E=整数 ■E:是使凑成整数的分数 7)合成节距y ■8)换向器节距yk通常用换向片数K来 表示
◼ (6)元件节距 (第一节距):元件两 条边的距离,以槽数计,总是整数, ◼ 整数 ◼ :是使凑成整数的分数。 ◼ 7)合成节距 ◼ 8)换向器节距 通常用换向片数K来 表示。 1 y = = p Z y 2 1 y yk
1.22单叠绕组 元件依次相连,元件的出线端接到相邻的 换向片上,yk=1第一个元件的下层边 (虚线)连接着第二个元件的上层边,它 放在第一元件上层边相邻的第二个槽内。 下面通过例子说明单叠绕组如何连接,有 何特点 例:已知某直流电机的极对数P=2,槽数z 件数S及换向片数为Z=S=K=16,试 画出单叠绕组展开图
1.2.2 单叠绕组 元件依次相连,元件的出线端接到相邻的 换向片上, 第一个元件的下层边 (虚线)连接着第二个元件的上层边,它 放在第一元件上层边相邻的第二个槽内。 下面通过例子说明单叠绕组如何连接,有 何特点。 例:已知某直流电机的极对数 =2 ,槽数 件数S及换向片数为 ,试 画出单叠绕组展开图。 yk = 1 p Z Z = S = K =16
■解:1.计算绕组数据 16 土E 4 × 因为是单叠,所以y=yk=1 2.画绕组展开图 (1)先画16根等长、等距的实线,代表各 槽上层元件边,再画16根等长等距的虚线, 代表各槽下层元件边
◼ 解:1.计算绕组数据 因为是单叠,所以 2.画绕组展开图: (1)先画16根等长、等距的实线,代表各 槽上层元件边,再画16根等长等距的虚线, 代表各槽下层元件边。 4 2 2 16 2 1 = = = p Z y y = yk =1
(2)根据y1,画出第一个元件的上下层 边(1~5槽),令上层边所在的槽号为元 件号; (3)接上换向片,1、2片之间对准元件 中心线,之后等分换向器,定出换向片号; (4)画出第二个元件,上层边在第2槽, 与第一个元件的下层边联接;下层边在第6 槽与3号换向联接。按此规律,一直把16 个元件全部联起来
◼ (2)根据 ,画出第一个元件的上下层 边(1~5槽),令上层边所在的槽号为元 件号; ◼ (3)接上换向片,1、2片之间对准元件 中心线,之后等分换向器,定出换向片号; ◼ (4)画出第二个元件,上层边在第2槽, 与第一个元件的下层边联接;下层边在第6 槽与3号换向联接。按此规律,一直把16 个元件全部联起来。 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