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溶剂: 90-95%乙醇500ml,80%乙醇200ml,乙醚500ml,CHCl3,Me0H各50~ 100ml。 3.试剂: HCl,NaHCO3,Na2CO3,NaOH,无水硫酸钠,活性炭(2g),AlO3(30g), 硅胶G。 4.展开剂: (1)石油醚(bp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上层)15m1。 (2)氯仿-甲醇(9:2) 5.显色剂 (1)5%KOH/MeOH液 (2)1%FeCl3-1%铁氰化钾(1:1) 6.定性试剂 2%NaOH,0.5%Mg (Ac)2 六、实验方法 1.乙醇总提取物的制备 取虎杖粗粉50g,用90~9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200ml1h:150ml1h),过 滤合并乙醇液,如有沉淀,抽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乙醇总提取物。 2.总游离蒽醌的提取 将上述提取物,加入15ml水稀释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萃取(25ml×2, 20m×4),合并乙醚液即为总游离蒽醌。乙醚萃取后的水层含有水溶性成分。 3.游离蒽醌得分离 (1)大黄素的分离 上述乙醚液移至分液漏斗中,用5%NaHCO3水溶液萃取3~4次(20ml×2, 15ml×1~2),弃去NaHCO3液。乙醚溶液再用5%NaCO3水溶液萃取7~9次 (25ml×2,20ml×2~3,15ml×3~4)。合并Na2CO3萃取液,挥去碱液中的乙 瞇,碱液在搅拌下慢慢滴加6NHCI调PH=2,稍放置,抽滤,沉淀水洗至中性, 干燥,称重。沉淀物用20ml环己烷-丙酮(7:3)溶解后,经硅胶柱层析(15g)
9 2. 溶剂: 90-95%乙醇 500ml,80%乙醇 200ml,乙醚 500ml,CHCl3,MeOH 各 50~ 100ml。 3. 试剂: HCl,NaHCO3,Na2CO3,NaOH,无水硫酸钠,活性炭(2g),Al2O3(30g), 硅胶 G。 4. 展开剂: (1)石油醚(bp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上层)15ml。 (2)氯仿-甲醇(9:2) 5. 显色剂 (1)5%KOH/MeOH 液 (2)1%FeCl3-1%铁氰化钾(1:1) 6. 定性试剂 2%NaOH,0.5%Mg(Ac)2 六、实验方法 1.乙醇总提取物的制备 取虎杖粗粉 50g,用 90~9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200ml 1h;150ml 1h),过 滤合并乙醇液,如有沉淀,抽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乙醇总提取物。 2.总游离蒽醌的提取 将上述提取物,加入 15ml 水稀释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萃取(25ml×2, 20ml×4),合并乙醚液即为总游离蒽醌。乙醚萃取后的水层含有水溶性成分。 3.游离蒽醌得分离 (1)大黄素的分离 上述乙醚液移至分液漏斗中,用 5%NaHCO3 水溶液萃取 3~4 次(20ml×2, 15ml×1~2),弃去 NaHCO3 液。乙醚溶液再用 5%Na2CO3 水溶液萃取 7~9 次 (25ml×2,20ml×2~3,15ml×3~4)。合并 Na2CO3 萃取液,挥去碱液中的乙 醚,碱液在搅拌下慢慢滴加 6NHCl 调 PH=2,稍放置,抽滤,沉淀水洗至中性, 干燥,称重。沉淀物用 20ml 环己烷-丙酮(7:3)溶解后,经硅胶柱层析(15g)
环己烷-丙酮(7:3)洗脱,流速约4~5ml/min,洗脱至橙色色带洗下即可,收集 洗脱液,回收溶剂至干,残留物加少量乙醇溶解,得大黄素乙醇液。 (2)大黄素-6-甲醚的分离 以上用Na2CO,萃取过的乙醚溶液再用2%NaOH水溶液萃取4~5次,每次 10ml,合并NaOH液,干燥、挥去碱液中的乙醚,碱液在搅拌下慢慢滴加6NHCI 调PH=2,稍放置,抽滤,沉淀水洗至中性,干燥,称重,得大黄素-6-甲瞇粗品。 (3)中性脂溶性成分的分离 上述NaOH萃取过的乙醚液,用水洗至中性,再用无水Na2SO4脱水,回收 乙醚得残留物,即得中性脂溶性成分。 4.白藜芦醇苷的分离: 取“2”中乙醚萃取过的水层,挥去乙醚,置烧杯中加水至150ml,搅拌混 合后,加热10min,放冷过滤,滤液加活性炭2g,煮沸20分钟,趁热过滤,滤 液放冷后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萃取5~7次(40×2~3,30×3~4),合并 乙酸乙酯萃取液回收溶剂,残留物用适量80%乙醇溶解,经A2O3柱层析(中性 A2O3100~200目,装柱15cm,柱径2cm,干法装柱)净化,80%乙醇洗脱(约 100ml),洗脱液回收至干,加1ml水及5ml乙醇,加热溶解(需要过滤时须趁 热过滤)。滤液放置,析晶,鉴识。 5.鉴识 A.层析法鉴定: (1)游离蒽醌的硅胶GTLC 对照品:大黄素、大黄素甲醚 样品:自制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乙醇液 展开剂:石油醚(bp30~60℃)一甲酸乙酯一甲酸(15:5:1),上层。 显色剂:a.紫外灯下观察荧光 b.5%KOH甲醇溶液 (2)白藜芦醇苷的硅胶GTLC 对照品:白藜芦醇苷 样品:自制白藜芦醇苷乙醇液 展开剂:CHCl3-MeOH(9:2) 10
10 环己烷-丙酮(7:3)洗脱,流速约 4~5ml/min,洗脱至橙色色带洗下即可,收集 洗脱液,回收溶剂至干,残留物加少量乙醇溶解,得大黄素乙醇液。 (2)大黄素-6-甲醚的分离 以上用 Na2CO3 萃取过的乙醚溶液再用 2%NaOH 水溶液萃取 4~5 次,每次 10ml,合并 NaOH 液,干燥、挥去碱液中的乙醚,碱液在搅拌下慢慢滴加 6NHCl 调 PH=2,稍放置,抽滤,沉淀水洗至中性,干燥,称重,得大黄素-6-甲醚粗品。 (3)中性脂溶性成分的分离 上述 NaOH 萃取过的乙醚液,用水洗至中性,再用无水 Na2SO4 脱水,回收 乙醚得残留物,即得中性脂溶性成分。 4.白藜芦醇苷的分离: 取“2”中乙醚萃取过的水层,挥去乙醚,置烧杯中加水至 150ml,搅拌混 合后,加热 10min,放冷过滤,滤液加活性炭 2g,煮沸 20 分钟,趁热过滤,滤 液放冷后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萃取 5~7 次(40×2~3,30×3~4),合并 乙酸乙酯萃取液回收溶剂,残留物用适量 80%乙醇溶解,经 Al2O3 柱层析(中性 Al2O3100~200 目,装柱 15cm,柱径 2cm,干法装柱)净化,80%乙醇洗脱(约 100ml),洗脱液回收至干,加 1ml 水及 5ml 乙醇,加热溶解(需要过滤时须趁 热过滤)。滤液放置,析晶,鉴识。 5.鉴识 A.层析法鉴定: (1)游离蒽醌的硅胶 G TLC 对照品:大黄素、大黄素甲醚 样 品:自制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乙醇液 展开剂:石油醚(bp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上层。 显色剂:a.紫外灯下观察荧光 b.5%KOH 甲醇溶液 (2)白藜芦醇苷的硅胶 G TLC 对照品:白藜芦醇苷 样 品:自制白藜芦醇苷乙醇液 展开剂:CHCl3-MeOH(9:2)
显色剂:a.紫外灯(365nm)下观察荧光 b.5%KOH甲醇溶液 B.定性反应一游离蒽醌的反应 分别取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少许,乙醇2ml溶解,做如下反应: a:Borntrager反应:取试液lml,滴加2%NaOH溶液,观察颜色。 b:Mg(Ac)2试剂:取试液lml,滴加5%Mg(Ac2溶液2一3滴,观察颜色。 七、实验安排 本试验共分4.5次完成。 第一次:乙醇总提取物的制备 第二次:总游离蒽醌的提取;游离蒽醌的分离 第三次:白藜芦醇苷的分离(开始至“残留物用适量80%乙醇溶解”):大黄 素的重结晶 第四次:白藜芦醇苷的分离(残留物乙醇液经A2O3柱净化至放置结析晶): 大黄素结晶的过滤、洗涤、称重:定性反应:层析板的涂铺(2块) 第五次:游离蒽醌、白藜芦醇苷的层析鉴识;(实验二芦丁的提取) 八、思考题 1.pH梯度萃取法的原理是什么?适用于哪些中草药成分的分离? 2.根据薄层色谱结果分析各蒽醌类成分的结构与Rf值的关系。 3.试说明各显色反应机制。 4.试总结萃取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5.结晶及重结晶操作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6.过滤方式有几种?怎样选用? 7.活性碳脱色在什么溶剂中效率最高? 8.本试验中,在水与亲脂性有机溶剂萃取前,为什麽水液必须浓缩至无醇 味。 11
11 显色剂:a.紫外灯(365nm)下观察荧光 b.5%KOH 甲醇溶液 B.定性反应—游离蒽醌的反应 分别取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少许,乙醇 2ml 溶解,做如下反应: a:Borntrager 反应:取试液 1ml,滴加 2%NaOH 溶液,观察颜色。 b:Mg(Ac)2 试剂:取试液 1ml,滴加 5% Mg(Ac)2 溶液 2—3 滴,观察颜色。 七、实验安排 本试验共分 4.5 次完成。 第一次:乙醇总提取物的制备 第二次:总游离蒽醌的提取;游离蒽醌的分离 第三次:白藜芦醇苷的分离(开始至“残留物用适量 80%乙醇溶解”);大黄 素的重结晶 第四次:白藜芦醇苷的分离(残留物乙醇液经 Al2O3 柱净化至放置结析晶); 大黄素结晶的过滤、洗涤、称重;定性反应;层析板的涂铺(2 块) 第五次:游离蒽醌、白藜芦醇苷的层析鉴识;(实验二芦丁的提取) 八、思考题 1.pH 梯度萃取法的原理是什么?适用于哪些中草药成分的分离? 2.根据薄层色谱结果分析各蒽醌类成分的结构与 Rf 值的关系。 3.试说明各显色反应机制。 4.试总结萃取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5.结晶及重结晶操作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6.过滤方式有几种?怎样选用? 7.活性碳脱色在什么溶剂中效率最高? 8.本试验中,在水与亲脂性有机溶剂萃取前,为什麽水液必须浓缩至无醇 味
实验二槐花米黄酮苷及苷元的提取和鉴定 槐花米系豆科槐属植物(Sophora japonica.L)的花蕾。历来作为止血药物治 疗痔、子宫出血、吐血、鼻衄等。其所含主要成分为芦丁(Rutin,.亦称芸香苷), 其含量高达12~16%。药理试验证明芦丁有调节毛细血管渗透作用,临床用于治 疗毛细血管性止血药,作为高血压症的辅助药物。 芦丁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现已发现含芦丁的植物达70种以上。 一、主要黄酮类成分的物理性质 (1)芦丁(芸香苷,Rutin) OH HO OH O-glu-O-rha OH 淡黄色针状结晶,熔点:含三分子结晶水物174℃一178℃;无水物为188℃。 芦丁溶解度见下表: 水 甲醇 乙醇 吡啶 冷 0.0043 1.0 0.36 8.5 热 0.55 11.2 3.5 易溶 不溶于乙醚、氯仿、石油醚、乙酸乙脂、丙酮等溶剂。易溶于碱液且呈黄色, 酸化后复析出。可溶于浓硫酸和浓盐酸且呈棕黄色,加水稀释复又析出。 UV:2onm(1ogε)259,266sh,299sh,359 (2)槲皮素(Quercetin):
12 实验二 槐花米黄酮苷及苷元的提取和鉴定 槐花米系豆科槐属植物(Sophora japonica. L)的花蕾。历来作为止血药物治 疗痔、子宫出血、吐血、鼻衄等。其所含主要成分为芦丁(Rutin,亦称芸香苷), 其含量高达 12~16%。药理试验证明芦丁有调节毛细血管渗透作用,临床用于治 疗毛细血管性止血药,作为高血压症的辅助药物。 芦丁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现已发现含芦丁的植物达 70 种以上。 一、主要黄酮类成分的物理性质 (1)芦丁(芸香苷,Rutin) HO O OH O O-glu-O-rha OH OH 淡黄色针状结晶,熔点:含三分子结晶水物 174℃—178℃;无水物为 188℃。 芦丁溶解度见下表: 水 甲醇 乙醇 吡啶 冷 0.0043 1.0 0.36 8.5 热 0.55 11.2 3.5 易溶 不溶于乙醚、氯仿、石油醚、乙酸乙脂、丙酮等溶剂。易溶于碱液且呈黄色, 酸化后复析出。可溶于浓硫酸和浓盐酸且呈棕黄色,加水稀释复又析出。 UV:λ MeOH max nm(logε)259,266sh,299sh,359 (2)槲皮素(Querce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