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教学大纲 (供中医专业中药方向七年制学生用) [课程名称]中药化学 [学 时]总学时144学时, 课堂讲授72学时,实验72学时。 1、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的 根据培养目标,中药化学是一门专业课,也是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结合中 医药基本理论,主要运用现代科学(主要是化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 的学科。中药化学是在学生学习中药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主要是仪器分析) 等课程后进行教学。本课程的内容是中药中主要类型化学成分(如苷类、黄酮类、 生物碱类…)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及分类、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 构鉴定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某些常见中药中所含主要成分的结构、 性质、提取、分离及检识。为学生将来从事中药的研究、生产、检验工作,为实 现中药现代化奠定化学成分方面的基础。 通过教学达到: (1)掌握中药中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概念、基本化学结构、重要的理化性质、 常用的提取分离方法、检识方法:某些类(黄酮,蒽醌)化学成分的波谱特征及 结构确定方法。 (2)掌握中药麻黄、黄连、洋金花、槐米、黄芩、葛根、秦皮、五味子、大黄、 人参、甘草所含主要成分的结构类型、重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方法。 (3)熟悉主要类型成分的分类。熟悉某些类型化学成分的波谱特征(如强心苷、 甾体皂苷等):熟悉乌头、延胡索、银杏叶、柴胡、牛黄、麦冬、蟾酥、毛花洋 地黄、穿心莲、龙胆草、青蒿、丹参、薄荷、赤芍所含主要成分的结构类型、主 要性质、提取分离、检识。 (4)了解中药化学成分生合成途径;了解各类成分的分布,主要生物活性;了 解中药苦杏仁、前胡、细辛、连翘、紫草、苦参、马钱子、防己、紫杉主要成分 结构类型及活性。 2、教学内容与要求]
1 《中药化学》教学大纲 (供中医专业中药方向七年制学生用) [课程名称] 中药化学 [学 时] 总学时 144 学时, 课堂讲授 72 学时,实验 72 学时。 1、[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的] 根据培养目标,中药化学是一门专业课,也是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结合中 医药基本理论,主要运用现代科学(主要是化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 的学科。中药化学是在学生学习中药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主要是仪器分析) 等课程后进行教学。本课程的内容是中药中主要类型化学成分(如苷类、黄酮类、 生物碱类……)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及分类、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 构鉴定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某些常见中药中所含主要成分的结构、 性质、提取、分离及检识。为学生将来从事中药的研究、生产、检验工作,为实 现中药现代化奠定化学成分方面的基础。 通过教学达到: (1)掌握中药中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概念、基本化学结构、重要的理化性质、 常用的提取分离方法、检识方法;某些类(黄酮,蒽醌)化学成分的波谱特征及 结构确定方法。 (2)掌握中药麻黄、黄连、洋金花、槐米、黄芩、葛根、秦皮、五味子、大黄、 人参、甘草所含主要成分的结构类型、重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方法。 (3)熟悉主要类型成分的分类。熟悉某些类型化学成分的波谱特征(如强心苷、 甾体皂苷等);熟悉乌头、延胡索、银杏叶、柴胡、牛黄、麦冬、蟾酥、毛花洋 地黄、穿心莲、龙胆草、青蒿、丹参、薄荷、赤芍所含主要成分的结构类型、主 要性质、提取分离、检识。 (4)了解中药化学成分生合成途径;了解各类成分的分布,主要生物活性;了 解中药苦杏仁、前胡、细辛、连翘、紫草、苦参、马钱子、防己、紫杉主要成分 结构类型及活性。 2、[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 论 【目的要求】 掌握中药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熟悉中药化学的作用,了解中药及天然药物 活性成分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1.中药化学含义,课程内容。 2.中药化学的作用(意义)。 3.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一般方法。 2.熟悉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研究一般程序及波谱法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3.了解中药化学成分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教学内容】 1.中药化学成分及生物合成简介。 2.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提取、分离方法。 3.中药化学成分化学结构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糖和苷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掌握苷类化合物的含义、结构特点、重要理化性质;苷类成分一般提取 方法及注意事项。 2.熟悉苷类分类及代表成分:糖结构与分类;多糖的重要性质、提取方法: 苷类的结构研究的一般程序及方法。 3.了解糖类的生物活性、分布:苦杏仁苷结构及重要性质。 【教学内容】 1.糖类的结构及分类
2 第一章 绪 论 【目的要求】 掌握中药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熟悉中药化学的作用,了解中药及天然药物 活性成分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1.中药化学含义,课程内容。 2.中药化学的作用(意义)。 3.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一般方法。 2.熟悉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研究一般程序及波谱法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3.了解中药化学成分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教学内容】 1. 中药化学成分及生物合成简介。 2.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提取、分离方法。 3. 中药化学成分化学结构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糖和苷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 掌握苷类化合物的含义、结构特点、重要理化性质;苷类成分一般提取 方法及注意事项。 2. 熟悉苷类分类及代表成分;糖结构与分类;多糖的重要性质、提取方法; 苷类的结构研究的一般程序及方法。 3. 了解糖类的生物活性、分布;苦杏仁苷结构及重要性质。 【教学内容】 1. 糖类的结构及分类
2.苷类的结构及分类、一般性质。 3.糖类及苷类的提取与分离。 4.糖类及苷类的检识。 5. 苷类的结构研究。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重要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构研 究方法:大黄中主要成分类型、提取、分离。 2.熟悉醌类的分类;蒽醌以外的醌类化合物的一般性质;丹参中主要成分 类型、提取、分离。 3.了解醌类化合物的分布、活性:紫草中醌类化合物的结构及主要性质。 【教学内容】 1.概述 2.醌类化合物结构与分类3.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4.醌类的提取、分离5.醌类的检识6.醌类的结构研究 7.实例 第五章苯丙素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 掌握香豆素的基本结构、重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结构研究;秦 皮、五味子中主要成分,结构及主要性质。 2.熟悉苯丙素类化合物的分类:木脂素类化合物含义、结构特征、重要性 质。 3.了解苯丙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木脂素的结构研究;前胡、连翘、 细辛主要成分结构。 【教学内容】 1.概述2.简单苯丙素(1)结构与分类(2)提取与分离 3.香豆素类(1)结构与分类(2)理化性质(3)提取与分离 (4)检识(5)结构研究(6)实例 2
3 2. 苷类的结构及分类、一般性质。 3. 糖类及苷类的提取与分离。 4. 糖类及苷类的检识。 5. 苷类的结构研究。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 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重要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构研 究方法;大黄中主要成分类型、提取、分离。 2. 熟悉醌类的分类;蒽醌以外的醌类化合物的一般性质;丹参中主要成分 类型、提取、分离。 3. 了解醌类化合物的分布、活性;紫草中醌类化合物的结构及主要性质。 【教学内容】 1. 概述 2. 醌类化合物结构与分类 3. 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4. 醌类的提取、分离 5. 醌类的检识 6. 醌类的结构研究 7. 实例 第五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 掌握香豆素的基本结构、重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结构研究;秦 皮、五味子中主要成分,结构及主要性质。 2. 熟悉苯丙素类化合物的分类;木脂素类化合物含义、结构特征、重要性 质。 3. 了解苯丙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木脂素的结构研究;前胡、连翘、 细辛主要成分结构。 【教学内容】 1.概述 2.简单苯丙素 (1)结构与分类 (2)提取与分离 3.香豆素类 (1)结构与分类 (2)理化性质 (3)提取与分离 (4)检识(5)结构研究(6)实例
4.木脂素类(1)结构与分类(2)理化性质(3)提取与分离 (4)检识(5)结构研究(6)实例 第六章黄酮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掌握黄酮类基本结构、重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构研究; 黄芩、葛根、槐米主要成分结构、重要性质、提取。 2.熟悉黄酮类的分类及重要化合物:银杏叶中黄酮类成分结构。 3.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布和生物活性。 【教学内容】 1.概述2.结构与分类3.理化性质4.提取、分离5.检识 6.结构研究7.实例 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 【目的要求】 1.掌握萜和挥发油的概念:挥发油的成分组成、重要的理化性质、提取、分 离与检识。 2.熟悉萜的分类及重要化合物:穿心莲、龙胆、青蒿、薄荷、赤芍中重要萜 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主要性质、提取、分离及检识。 3.了解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生物活性、分布。 【教学内容】 1.萜类 (1)概述(2)单萜(含重要化合物) (3)倍半萜(含重要化合物) (4)二萜(含重要化合物) (5)二倍半萜 (6) 萜类的理化性质 (7) 萜类的提取分离 (8) 萜类的检识 (9)萜类的结构研究 (10)含萜类的中药实例 2.挥发油 (1)概述 (2) 挥发油的化学组成(3)理化性质(4)提取与分离 (5)检识 (6)含挥发油的中药实例
4 4.木脂素类 (1)结构与分类 (2)理化性质 (3)提取与分离 (4)检识(5)结构研究(6)实例 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掌握黄酮类基本结构、重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构研究; 黄芩、葛根、槐米主要成分结构、重要性质、提取。 2.熟悉黄酮类的分类及重要化合物;银杏叶中黄酮类成分结构。 3.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布和生物活性。 【教学内容】 1. 概述 2. 结构与分类 3. 理化性质 4. 提取、分离 5. 检识 6. 结构研究 7. 实例 第七章 萜类和挥发油 【目的要求】 1.掌握萜和挥发油的概念;挥发油的成分组成、重要的理化性质、提取、分 离与检识。 2.熟悉萜的分类及重要化合物;穿心莲、龙胆、青蒿、薄荷、赤芍中重要萜 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主要性质、提取、分离及检识。 3.了解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生物活性、分布。 【教学内容】 1.萜类 (1) 概述 (2) 单萜(含重要化合物) (3) 倍半萜(含重要化合物) (4) 二萜(含重要化合物) (5) 二倍半萜 (6) 萜类的理化性质 (7) 萜类的提取分离 (8) 萜类的检识 (9) 萜类的结构研究 (10)含萜类的中药实例 2.挥发油 (1) 概述 (2) 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3)理化性质 (4) 提取与分离 (5) 检识 (6) 含挥发油的中药实例
第八章三萜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掌握三萜皂苷类的结构特征、重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人参、 甘草中主要三萜皂苷类成分的结构、提取、分离。 2.熟悉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类及重要化合物:柴胡、麦冬中主要三萜皂苷类成 分的结构、重要性质,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 3.了解三萜类化合物的分布、生物活性、生合成。 【教学内容】 1.概述 2.结构与分类3.理化性质4.提取分离5.检识 6.结构研究7.含三萜类皂苷的中药实例 第九章甾体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掌握强心苷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重要理化性质、提取、检识:甾体皂苷 的基本结构、重要性质、检识、提取。 2.熟悉甾体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各类结构特征,强心苷的结构研究,甾体皂苷 的结构研究,胆汁酸类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及提取;毛花洋地黄、蟾酥、牛黄 的主要成分、结构类型、重要性质、提取、检识。 3.了解甾体类化合物的分布、生物活性、生物合成途径。 【教学内容】 1.甾体类化合物结构、分类、生合成途径、颜色反应。 2.强心苷类化合物 (1)概述(2)结构与分类(3)结构与活性关系(4)理化性质 (5)颜色反应(6)提取分离(7)检识(8)结构研究 (9)含强心苷中药及蟾酥强心成分 3.甾体皂苷 (1)概述(2)结构与分类(3)理化性质(4)提取分离 (5)检识(6)结构研究(7)实例
5 第八章 三萜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掌握三萜皂苷类的结构特征、重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人参、 甘草中主要三萜皂苷类成分的结构、提取、分离。 2.熟悉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类及重要化合物;柴胡、麦冬中主要三萜皂苷类成 分的结构、重要性质,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 3.了解三萜类化合物的分布、生物活性、生合成。 【教学内容】 1.概述 2. 结构与分类 3. 理化性质 4. 提取分离 5. 检识 6. 结构研究 7. 含三萜类皂苷的中药实例 第九章 甾体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掌握强心苷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重要理化性质、提取、检识;甾体皂苷 的基本结构、重要性质、检识、提取。 2.熟悉甾体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各类结构特征,强心苷的结构研究,甾体皂苷 的结构研究,胆汁酸类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及提取;毛花洋地黄、蟾酥、牛黄 的主要成分、结构类型、重要性质、提取、检识。 3.了解甾体类化合物的分布、生物活性、生物合成途径。 【教学内容】 1.甾体类化合物结构、分类、生合成途径、颜色反应。 2.强心苷类化合物 (1)概述 (2)结构与分类 (3)结构与活性关系 (4)理化性质 (5)颜色反应 (6)提取分离 (7)检识 (8)结构研究 (9)含强心苷中药及蟾酥强心成分 3.甾体皂苷 (1)概述 (2)结构与分类 (3)理化性质 (4)提取分离 (5)检识 (6)结构研究 (7)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