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背诵内容总览 2008年4月 写在前面的话 语文新课标把积累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强调背诵是积累和培养语感的必要途径和好方法。背诵打造真正的语言实力,古人 读书,非常重视背诵,多背古文、多背诗词,这对于文字表现是一种最好的训练。背诵是一种“储蓄式”的积累,虽然一时见 小、见少,但会“一本万利”、“聚沙成塔”的。通过背诵,精炼的词句蕴藏于心中,布局谋篇的章法储存于脑海,逐步地形成 各种各样的优秀写作“范式”,一旦构思新作,就会意到笔随,奔驰放达,得心应手。口头作文便会“出口成章”,书面作文也 能“笔底生花”了。背诵好文章越多,你的记性愈好。记性好,对做学问、创事业有利无害,而背诵能锻炼记忆,又焉能不背 诵呢? 怎样背诵才恰当呢?首先,想记,才能记住。对自己的记忆力丧失信心,往往会造成真正的健忘,人能记住五亿本书,充 分相信自己的背诵能力。其次,要注意方法。“两脚踏东西方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博士,他说:“背诵法有活法 与死法之别,鹦鹉能言的背法是无认识而无用的。正当的背诵应与体会同为一事,再闭书再体会、再尝试,这是正当的背诵方 法。”这种背诵叫做“俯读仰思”。当然,互背,交流背诵技巧,也可以过滤一些背诵的枯燥感 在此希望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快乐背诵、有效背诵,并能学以致用,使背诵真正成为我们智慧的仓库。 初中优秀篇目回顾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3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眀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岀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 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 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 里共婵娟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 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 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 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慘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 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第一册课本背诵内容 1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
1 高一语文背诵内容总览 2008 年 4 月 写在前面的话: 语文新课标把积累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强调背诵是积累和培养语感的必要途径和好方法。背诵打造真正的语言实力,古人 读书,非常重视背诵,多背古文、多背诗词,这对于文字表现是一种最好的训练。背诵是一种“储蓄式”的积累,虽然一时见 小、见少,但会“一本万利”、“聚沙成塔”的。通过背诵,精炼的词句蕴藏于心中,布局谋篇的章法储存于脑海,逐步地形成 各种各样的优秀写作“范式”,一旦构思新作,就会意到笔随,奔驰放达,得心应手。口头作文便会“出口成章”,书面作文也 能“笔底生花”了。背诵好文章越多,你的记性愈好。记性好,对做学问、创事业有利无害,而背诵能锻炼记忆,又焉能不背 诵呢? 怎样背诵才恰当呢?首先,想记,才能记住。对自己的记忆力丧失信心,往往会造成真正的健忘,人能记住五亿本书,充 分相信自己的背诵能力。 其次,要注意方法。“两脚踏东西方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博士,他说:“背诵法有活法 与死法之别,鹦鹉能言的背法是无认识而无用的。正当的背诵应与体会同为一事,再闭书再体会、再尝试,这是正当的背诵方 法。”这种背诵叫做“俯读仰思”。当然,互背,交流背诵技巧,也可以过滤一些背诵的枯燥感。 在此希望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快乐背诵、有效背诵,并能学以致用,使背诵真正成为我们智慧的仓库。 一 初中优秀篇目回顾 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3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 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 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 里共婵娟。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 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 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 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 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二 第一册课本背诵内容 1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
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 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 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劝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 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跤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 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 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 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 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 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4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5错误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 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 过客 6荷塘月色朱自清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 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 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 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一一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 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 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 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 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三第一册读本背诵内容 1《学记三则》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 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 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
2 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 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 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 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 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 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 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 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 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4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5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 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 过客…… 6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 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 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 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 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 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 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 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三 第一册读本背诵内容 1《学记三则》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 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 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
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 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 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 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4蝶恋花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髙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 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四第二册课本背诵内容 过秦论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轂骰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 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 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骰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兰亭集尸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 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 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 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 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4师说 (唐)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 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後,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 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
3 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 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 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 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4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 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四 第二册课本背诵内容 1 过秦论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 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 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 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 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 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3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 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 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 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4 师说 (唐)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 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 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後,其闻道 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 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 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
矣,而耻学於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 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 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之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 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 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己。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5阿房宫赋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 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 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嬙,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饗也:渭流涨 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姸,缦立远视, 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 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 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 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五高中生必背名言警句(分类名句警句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东谷》 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4.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7.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颜渊》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5.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6.知人者知,自知者明。《老子》 1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1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20.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论语》 2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22.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孙子》 2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宴子.春秋》
4 矣,而耻学於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 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 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之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 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 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5 阿房宫赋 杜 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 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 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 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 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 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 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 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五 高中生必背名言警句 (分类名句警句) 1.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东谷》 3.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4.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5.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6.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7.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颜渊》 8.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9.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1.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2.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3.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4.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5.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6. 知人者知,自知者明。《老子》 17.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8.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19.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20.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论语》 2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22.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孙子》 23.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宴子.春秋》
24.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2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2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上》 2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腾文公下》 3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3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33.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34.独学则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3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3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记》 37.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礼记.中庸》 38.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40.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4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4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4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4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 45.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史记》 4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4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50.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汉 书》 51.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汉书》 52.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 5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5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5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 5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5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5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5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史记.滑稽列传》 60.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秦策》 6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62.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贡琼传》 6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6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6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诸葛亮传》 6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6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出师表》 6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5 24.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25.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2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7.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2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上》 29.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腾文公下》 30.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1.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32.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33.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34. 独学则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3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36.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记》 37.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礼记.中庸》 38.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 3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40.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41.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4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4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44.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 45.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史记》 46.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离骚》 47.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离骚》 48.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离骚》 49.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50.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汉 书》 51.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汉书》 52.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 53.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54.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55.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 56.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57.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58.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59.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史记.滑稽列传》 60. 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秦策》 61.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62.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贡琼传》 63.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64.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诫子书》 65.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诸葛亮传》 66.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67.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出师表》 68.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