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添加剂 二、粘性定律与润滑油的粘度 1、牛顿粘性定律 一流体的动力粘度 2、粘度常用单位 (1)动力粘度nP泊) 单位:Nsm2(PaS) (2)运动粘度v 物理单位:cm2s,一lSt(斯,厘斯cSt)(m2s) (3)条件粘度(相对粘度)一恩氏粘度 3、影响润滑油粘度的主要因素 1)温度润滑油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粘度指数V1,35,85,110 (2)压力 P>1OMP时,随P↑→nP1 4、配油计算 过
21 教 学 过 程 5、添加剂 二、粘性定律与润滑油的粘度 1、牛顿粘性定律 η——流体的动力粘度 2、粘度常用单位 (1)动力粘度η(P 泊) 单位:N·s/m2(Pa · S) (2)运动粘度 v 物理单位:cm2/s,—1St(斯,厘斯 cSt)( m2/s ) (3)条件粘度(相对粘度)—恩氏粘度 3、影响润滑油粘度的主要因素 1)温度 润滑油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粘度指数 VI ,35,85,110 (2)压力 P>10MP 时,随 P↑→ηP↑ 4、配油计算
三、总结与巩固 1小结 本章主要阐述摩擦、磨损的类型:润滑剂、添加剂的类型 2.考核知识点 4.1摩擦、磨损 4.2磨损 4.3润滑剂、添加剂 3.考核要求 4.1摩擦 识记:摩擦的分类 4.2磨损 识记:磨损的分类 教 4.3润滑剂、添加剂 识记:润滑剂、添加剂的分类 过4.思考题 1、根据摩擦面间存在润滑剂的状况,滑动摩擦分为哪几种? 程 2、获得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3、典型的磨损分哪三个阶段?磨损按机理分哪几种类型 4、什么是流体的粘性定律? 5、粘度的常用单位有哪些?影响粘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影响? 6、评价润滑脂和润滑油性能的指标各有哪几个? 通过理论教学,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今后本章教学中要多课堂练习, 教学后记
22 教 学 过 程 三、总结与巩固 1.小结 本章主要阐述摩擦、磨损的类型;润滑剂、添加剂的类型 2.考核知识点 4.1 摩擦、磨损 4.2 磨损 4.3 润滑剂、添加剂 3.考核要求 4.1 摩擦 识记:摩擦的分类 4.2 磨损 识记:磨损的分类 4.3 润滑剂、添加剂 识记:润滑剂、添加剂的分类 4.思考题 1、根据摩擦面间存在润滑剂的状况,滑动摩擦分为哪几种? 2、获得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3、典型的磨损分哪三个阶段?磨损按机理分哪几 种类型? 4、什么是流体的粘性定律? 5、粘度的常用单位有哪些?影响粘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影响? 6、评价润滑脂和润滑油性能的指标各有哪几个? 教 学 后 记 通过理论教学,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今后本章教学中要多课堂练习
章 第五章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 课时 6 了解螺纹的形成、类型、主要参数、常用螺纹的种类、特点与应用: 了解螺纹联接的类型及螺纹联接件,螺纹联接主要类型、螺纹联接件:蝎 教学 目 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掌握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了解提高螺栓联 接强度的措施及螺旋传动。 螺纹的形成、类型、主要参数、常用螺纹的种类、特点与应用:螺纹 教学 联接主要类型、螺纹联接件: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掌握单个螺栓联 重点 接的强度计算。 螺纹联接主要类型、螺纹联接件掌握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教学 难点 相关素材(参考资料、指导学生阅读材料等): 11.机械设计基础 杨家军等主编,华科大出版社: 12.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版)黄华梁等主编,高教出版社: 1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唐增宝等主编,华工出版社: 14.机械设计现场教学指导书,自编: 15.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自编
23 章 第五章 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 课时 6 节 教学 目的 了解螺纹的形成、类型、主要参数、常用螺纹的种类、特点与应用; 了解螺纹联接的类型及螺纹联接件,螺纹联接主要类型、螺纹联接件;螺 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掌握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了解提高螺栓联 接强度的措施及螺旋传动。 教学 重点 螺纹的形成、类型、主要参数、常用螺纹的种类、特点与应用;螺纹 联接主要类型、螺纹联接件;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掌握单个螺栓联 接的强度计算。 教学 难点 螺纹联接主要类型、螺纹联接件;掌握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相关素材(参考资料、指导学生阅读材料等): 11. 机械设计基础 杨家军等主编,华科大出版社; 12.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版) 黄华梁等主编,高教出版社; 13.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唐增宝等主编,华工出版社; 14. 机械设计现场教学指导书 ,自编; 15.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自编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 一、引言 螺纹的形成、类型、主要参数、常用螺纹的种类、特点与应用和螺纹联接 主要类型、螺纹联接件的了解,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及掌握单个螺栓联接的 强度计算能更好的进行螺纹设计计算及提高螺栓联接强度。 二、教学内容正文(含讲课内容、提问设计、课堂练习等) 第一节螺纹 二、螺纹的形成 如用一个三角形K沿螺旋线运动并使K平面始终通过圆柱体轴线YY-这 样就构成了三角形螺纹。同样改变平面图形K,可得到矩形、梯形、锯齿形、 管螺纹 二、螺纹的类型 按牙型: 三角形螺纹、管螺纹—联接螺纹 教 矩形、梯形、锯齿形螺纹—传动螺纹 学 按位置: 内螺纹—在圆柱孔的内表面形成的螺纹 外螺纹一在圆柱的外表面形成的螺纹 过 三角形螺纹:粗牙螺纹一用于紧固件 细牙螺纹—同样的公称直径下,螺距最小,自锁性好,适于 程 薄壁细小零件和冲击变载等 根据螺旋线绕行方向: 左旋 如图 右旋—常用 根据螺旋线头数: 单头螺纹(n=1)一用于联接 双头螺纹(n=2) 如图 多线螺纹(n≥2)—用于传动 三、螺纹的主要参数 1)外径(大径)d(D) -与外螺纹牙顶相重合的假想圆柱 面直径,亦称公称 直径 2)内径(小径)d1D1) 与外螺纹牙底相重合的假想圆柱 面直径 3)中径2一在轴向剖面内牙厚与牙间宽相等处的假想圆柱 面的直径,d2≈0.5d+d1) 2
24 教 学 过 程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 一、引言 螺纹的形成、类型、主要参数、常用螺纹的种类、特点与应用和螺纹联接 主要类型、螺纹联接件的了解,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及掌握单个螺栓联接的 强度计算能更好的进行螺纹设计计算及提高螺栓联接强度。 二、教学内容正文(含讲课内容、提问设计、课堂练习等) 第一节 螺 纹 二、螺纹的形成 如用一个三角形 K 沿螺旋线运动并使 K 平面始终通过圆柱体轴线 YY-这 样就构成了三角形螺纹。同样改变平面图形 K,可得到矩形、梯形、锯齿形、 管螺纹 二、螺纹的类型 按牙型: 三角形螺纹、管螺纹 ——联接螺纹 矩形、梯形、锯齿形螺纹——传动螺纹 按位置: 内螺纹——在圆柱孔的内表面形成的螺纹 外螺纹——在圆柱的外表面形成的螺纹 三角形螺纹: 粗牙螺纹——用于紧固件 细牙螺纹——同样的公称直径下,螺距最小,自锁性好,适于 薄壁细小零件和冲击变载等 根据螺旋线绕行方向: 左旋——如图 右旋——常用 根据螺旋线头数: 单头螺纹(n=1)——用于联接 双头螺纹(n=2)——如图 多线螺纹(n≥2)——用于传动 三、螺纹的主要参数 1)外径(大径)d(D)——与外螺纹牙顶相重合的假想圆柱 面直径,亦称公称 直径 2)内径(小径)d1(D1) ——与外螺纹牙底相重合的假想圆柱 面直径 3)中径 d2 —— 在轴向剖面内牙厚与牙间宽相等处的假想圆柱 面的直径,d2≈0.5(d+d1)
4)螺距P 一相邻两牙在中径圆柱面的母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5)导程(S)一同一螺旋线上相邻两牙在中径圆柱面的母线上的对应两点间 的轴向距离 6)线数n —螺纹螺旋线数目,一般为便于制造n≤4 螺距、导程、线数之间关系:L(S)=nP 7)螺旋升角中一中径圆柱面上螺旋线的切线与垂直于螺旋线轴线的平面的 夹角 8)牙型角a —螺纹轴向平面内螺纹牙型两侧边的夹角 9)牙型斜角B—螺纹牙的侧边与螺纹轴线垂直平面的夹角 四、常用螺纹的种类、特点与应用 具体见表6-1 第二节螺纹联接的类型及螺纹联接件 教 三、 螺纹联接主要类型 1、螺栓联接 学 )普通螺栓联接一被联接件不太厚,螺杆带钉头,通孔不带螺纹,螺杆穿 过 过通孔与螺母配合使用。装配后孔与杆间有间隙,并在工作中不许消失,结构 程 简单,装拆方便,可多个装拆,应用较广。 b)精密螺栓联接一装配后无间隙,主要承受横向载荷,也可作定位用,采 用基孔制配合铰制孔螺栓联接 2、双头螺栓联接—螺杆两端无钉头,但均有螺纹,装配时一端旋入被联接 件,另一端配以螺母。适于常拆卸而被联接件之一较厚时。折装时只需拆螺母, 而不将双头螺栓从被联接件中拧出。 3、螺钉联接一适于被联接件之一较厚(上带螺纹孔),不需经常装拆, 端有螺钉头,不需螺母,适于受载较小情况 4、紧定螺钉联接—拧入后,利用杆末端顶住另一零件表面或旋入零件相应 的缺口中以固定零件的相对位置。可传递不大的轴向力或扭矩。 特殊联接:地脚螺栓联接,吊环螺钉联接
25 教 学 过 程 4)螺 距 P ——相邻两牙在中径圆柱面的母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5)导程(S)——同一螺旋线上相邻两牙在中径圆柱面的母线上的对应两点间 的轴向距离 6)线 数 n ——螺纹螺旋线数目,一般为便于制造 n≤4 螺距、导程、线数之间关系:L (S) =nP 7)螺旋升角ψ——中径圆柱面上螺旋线的切线与垂直于螺旋线轴线的平面的 夹角 8)牙型角α ——螺纹轴向平面内螺纹牙型两侧边的夹角 9)牙型斜角β——螺纹牙的侧边与螺纹轴线垂直平面的夹角 四、常用螺纹的种类、特点与应用 具体见表 6-1 第二节 螺纹联接的类型及螺纹联接件 三、 螺纹联接主要类型 1、螺栓联接 a) 普通螺栓联接——被联接件不太厚,螺杆带钉头,通孔不带螺纹,螺杆穿 过通孔与螺母配合使用。装配后孔与杆间有间隙,并在工作中不许消失,结构 简单,装拆方便,可多个装拆,应用较广。 b) 精密螺栓联接——装配后无间隙,主要承受横向载荷,也可作定位用,采 用基孔制配合铰制孔螺栓联接 2、双头螺栓联接——螺杆两端无钉头,但均有螺纹,装配时一端旋入被联接 件,另一端配以螺母。适于常拆卸而被联接件之一较厚时。折装时只需拆螺母, 而不将双头螺栓从被联接件中拧出。 3、螺钉联接——适于被联接件之一较厚(上带螺纹孔),不需经常装拆,一 端有螺钉头,不需螺母,适于受载较小情况 4、紧定螺钉联接——拧入后,利用杆末端顶住另一零件表面或旋入零件相应 的缺口中以固定零件的相对位置。可传递不大的轴向力或扭矩。 特殊联接:地脚螺栓联接 , 吊环螺钉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