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绘画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北宋以后,除了民间画家、宫廷画家等创作群体外, 还出现了诗人、士大夫等各类文化人参与创作的现象。他们以自身文化人的气质, 崇尚和追求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作品中所蕴含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 境界。在绘画创作中,他们以诗人的思考方式,把表现对象提升到诗的艺术境界, 创作了很多为后人惯称的“文人画”。 诗人的思考方式,实际上就是中国文人画家基于中国传统画论中东晋大画家顾恺 之所言的“迁想妙得”,及后来唐代画家张璪所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 画理论,将表现的对象在心中“迁想”成诗的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中国文人画 家的这种诗人的思考方式,是大文化学养背景下成就的结果。诗人和音乐家一样, 在感情世界里是最敏感的人群,他们所创作的文人画相较西方画家以科学家的思 考方式所表现的科学的艺术形象而言,更接近感情的本质,也更显得纯洁与透明。 基于大文化学养背景的文人画家创作的文人画,在具体的画面处理中,比单纯追 求形象与色彩变化的西方绘画艺术显得更有广度和深度。他们不仅追求表现对象 的“实”处,还以太极中“阴阳”的理念追求其相对“虚”的空间;进而提出了 计白当黑”的画论,将表现的形象延伸到一个更大的审美空间,达到了“此时 无声胜有声”的诗意境界。如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齐白石的《雏鸡》等作 品 中国的文人画家以大文化学养背景铸就了“心旷神怡、超然物外”的冲淡平和的 心态,所以在作品中容易叙述心灵的情怀。如宋代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表现 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境界,元代画家吴镇的《渔父图卷》表现的“斜风细雨 不须归”的超然境界。 中国的文人画家在诗、文、书法等各方面的学养上往往都有很高的造诣。中国文 人画,那种集诗、书、画于一体的绘画形式,在世界绘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文 人画不但是中国古代文明在绘画中的综合体现,而且是世界绘画史皇冠上的明 珠。这些传世优秀的文人画作品,足以与晋唐的书法及唐诗宋词,共同构成中国 文化史上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板块。 (摘编自了庐《文人画是用诗人的思考方式去绘画,源 于“迁想妙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维作品中蕴含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是宋以后参与绘画创作 的诗人、士大夫等各类文化人所崇尚和追求的。 B.中国文人画在具体画面处理中比西方绘画艺术显得更有深度,是因为后者单纯 追求形象与色彩变化,前者追求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 C.诗人的思考方式,是指中国文人画家基于中国传统画论中的一些绘画理论,将 表现对象在心中“迁想”成诗的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
长春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绘画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北宋以后,除了民间画家、宫廷画家等创作群体外, 还出现了诗人、士大夫等各类文化人参与创作的现象。他们以自身文化人的气质, 崇尚和追求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作品中所蕴含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 境界。在绘画创作中,他们以诗人的思考方式,把表现对象提升到诗的艺术境界, 创作了很多为后人惯称的“文人画”。 诗人的思考方式,实际上就是中国文人画家基于中国传统画论中东晋大画家顾恺 之所言的“迁想妙得”,及后来唐代画家张璪所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 画理论,将表现的对象在心中“迁想”成诗的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中国文人画 家的这种诗人的思考方式,是大文化学养背景下成就的结果。诗人和音乐家一样, 在感情世界里是最敏感的人群,他们所创作的文人画相较西方画家以科学家的思 考方式所表现的科学的艺术形象而言,更接近感情的本质,也更显得纯洁与透明。 …… 基于大文化学养背景的文人画家创作的文人画,在具体的画面处理中,比单纯追 求形象与色彩变化的西方绘画艺术显得更有广度和深度。他们不仅追求表现对象 的“实”处,还以太极中“阴阳”的理念追求其相对“虚”的空间;进而提出了 “计白当黑”的画论,将表现的形象延伸到一个更大的审美空间,达到了“此时 无声胜有声”的诗意境界。如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齐白石的《雏鸡》等作 品。 中国的文人画家以大文化学养背景铸就了“心旷神怡、超然物外”的冲淡平和的 心态,所以在作品中容易叙述心灵的情怀。如宋代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表现 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境界,元代画家吴镇的《渔父图卷》表现的“斜风细雨 不须归”的超然境界。 中国的文人画家在诗、文、书法等各方面的学养上往往都有很高的造诣。中国文 人画,那种集诗、书、画于一体的绘画形式,在世界绘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文 人画不但是中国古代文明在绘画中的综合体现,而且是世界绘画史皇冠上的明 珠。这些传世优秀的文人画作品,足以与晋唐的书法及唐诗宋词,共同构成中国 文化史上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板块。 (摘编自了庐《文人画是用诗人的思考方式去绘画,源 于“迁想妙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维作品中蕴含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是宋以后参与绘画创作 的诗人、士大夫等各类文化人所崇尚和追求的。 B.中国文人画在具体画面处理中比西方绘画艺术显得更有深度,是因为后者单纯 追求 形象与色彩变化,前者追求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 C.诗人的思考方式,是指中国文人画家基于中国传统画论中的一些绘画理论,将 表现对象在心中“迁想”成诗的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
D.中国画家的创作相较于西方画家以科学家的思考方式所表现的科学的艺术形 象,感情色彩更浓厚,更纯洁、透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论述中把文人画和西方绘画艺术作比较,指出文人画家主要追求表现对 象相对“虚”的空间,肯定中国文人画的独特造诣。 B.文章第三段从两个方面分析文人画家具体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并以实例来论 C.文章用大量的文人创作的作品来论证分析文人画家因其大文化学养背景铸就 出来的不一样的艺术境界。 D.对于文人画,文章先交代产生的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指出文人画的成就 及其地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宋以后,中国绘画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程度,除了民间画家、宫廷画家等创 作群体外,还出现了诗人、士大夫等各类文化人参与创作的现象。 B.中国文人画家在具体创作中,以顾恺之提出的“传神”艺术理念为要求,又以 拟人化手段将表现对象人格化。 C.中国文人画家在处理具体画面虚实关系基础上,提出“计白当黑”的画论,将 表现形象延伸到一个更大的审美空间,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意境 界 D.集诗、书、画于一体的中国文人画在世界绘画史上绝无仅有的地位,足以使其 与晋唐书法、唐诗宋词比肩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板块。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走进塔里木 贾平凹 八月里走进塔里木,为的是看油田大会战。沿着那条震惊了世界的沙漠公路深入, 知道了塔克拉玛干为什么称作死亡之海,知道了中国人向大漠要油的决心有多 大。那日的太阳极好,红得眼睛也难以睁开。我们喉咙冒烟,嘴唇干裂,浑身的 皮也觉得发紧。突然间起风了,先是柏油路上沙流如蛇,如烟,再就看见路边有 人骑毛驴,倏忽飘起,像剪纸一般落在远处的沙梁上。天开始黑暗,前边一直有 四辆装载着木箱的卡车在疾驶,一辆在风中被掀翻,另外三辆摇晃如船。司机说, 在修这条公路和钻井的时候,大沙暴卷走了许多器械,单是推土机就有十多台没 踪影了。我们紧张得脸都煞白了,沉甸甸的雾和沙尘,使车灯打开也难见路,风 沙大得车门推不开,谁也不敢张嘴,张嘴一口沙 我们走进了大漠腹地,大漠让我们在一天之内看到了它多种面目,我们不是为浪 漫而来,也不是为觅寻海市蜃楼。塔里木号称第二个中东,它的石油储量最为丰 富,地面自然条件又最为恶劣,地下地质结构又最为复杂。国家石油开发战略转 移,二十一世纪中国石油的命运在此所系。那么,这里演绎着的是一场什么样的 故事,这里的人如何为着自己的生存和为着壮丽的理想在奋斗呢?眼前的塔里 木,自然条件恶劣,但生活区的活动房里却也很现代化了,有电视录像看,有空 调机和淋浴器,吃的喝的全都从库尔勒运进,竟也节约下水办起了绿色试验园 绿草簇簇,花在风沙弥漫的黄昏里明亮。艰苦奋斗永远是石油人生活的主旋律 但石油人并不是只会做苦行僧。不论是筑路、钻井、修房和运输,生产体制已经 与世界接轨,机械和工艺是世界一流,效益当然也是髙效
D.中国画家的创作相较于西方画家以科学家的思考方式所表现的科学的艺术形 象,感情色彩更浓厚,更纯洁、透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在论述中把文人画和西方绘画艺术作比较,指出文人画家主要追求表现对 象相 对“虚”的空间,肯定中国文人画的独特造诣。 B.文章第三段从两个方面分析文人画家具体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并以实例来论 证。 C.文章用大量的文人创作的作品来论证分析文人画家因其大文化学养背景铸就 出来的不一样的艺术境界。 D.对于文人画,文章先交代产生的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指出文人画的成就 及其地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北宋以后,中国绘画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程度,除了民间画家、宫廷画家等创 作群体外,还出现了诗人、士大夫等各类文化人参与创作的现象。 B.中国文人画家在具体创作中,以顾恺之提出的“传神”艺术理念为要求,又以 拟人化手段将表现对象人格化。 C.中国文人画家在处理具体画面虚实关系基础上,提出“计白当黑”的画论,将 表现形象延伸到一个更大的审美空间,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意境 界。 D.集诗、书、画于一体的中国文人画在世界绘画史上绝无仅有的地位,足以使其 与晋唐书法、唐诗宋词比肩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板块。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走进塔里木 贾平凹 八月里走进塔里木,为的是看油田大会战。沿着那条震惊了世界的沙漠公路深入, 知道了塔克拉玛干为什么称作死亡之海,知道了中国人向大漠要油的决心有多 大。那日的太阳极好,红得眼睛也难以睁开。我们喉咙冒烟,嘴唇干裂,浑身的 皮也觉得发紧。突然间起风了,先是柏油路上沙流如蛇,如烟,再就看见路边有 人骑毛驴,倏忽飘起,像剪纸一般落在远处的沙梁上。天开始黑暗,前边一直有 四辆装载着木箱的卡车在疾驶,一辆在风中被掀翻,另外三辆摇晃如船。司机说, 在修这条公路和钻井的时候,大沙暴卷走了许多器械,单是推土机就有十多台没 踪影了。我们紧张得脸都煞白了,沉甸甸的雾和沙尘,使车灯打开也难见路,风 沙大得车门推不开,谁也不敢张嘴,张嘴一口沙。 我们走进了大漠腹地,大漠让我们在一天之内看到了它多种面目,我们不是为浪 漫而来,也不是为觅寻海市蜃楼。塔里木号称第二个中东,它的石油储量最为丰 富,地面自然条件又最为恶劣,地下地质结构又最为复杂。国家石油开发战略转 移,二十一世纪中国石油的命运在此所系。那么,这里演绎着的是一场什么样的 故事,这里的人如何为着自己的生存和为着壮丽的理想在奋斗呢?眼前的塔里 木,自然条件恶劣,但生活区的活动房里却也很现代化了,有电视录像看,有空 调机和淋浴器,吃的喝的全都从库尔勒运进,竟也节约下水办起了绿色试验园, 绿草簇簇,花在风沙弥漫的黄昏里明亮。艰苦奋斗永远是石油人生活的主旋律, 但石油人并不是只会做苦行僧。不论是筑路、钻井、修房和运输,生产体制已经 与世界接轨,机械和工艺是世界一流,效益当然也是高效
新的时代,新的石油人,在荒凉的大漠里,为国家铸造着新的辉煌。 接触了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石油人,所到之处,工人们让签字。我写惯了那些唐 诗宋词,工人们却自己想词,他们想出的词几乎全是豪言壮语。这里的工人将这 些语言渗进自己的生活,他们实实在在,没有丁点虚伪和矫饰,他们就是这样干 的,信仰和力量就来自这里。于是,我遵嘱写下的差不多都是“笑傲沙海”“生 命在大漠”“我为祖国献石油”等等。这里真是一块别种意义的净土啊,这就是 涌动在石油战线上的清正之气,这也是支持一个民族的浩然之气啊 回到库尔勒,我们应邀在那里作报告。我们是作家,却并没有讲什么文学和文学 写作的技巧,只是讲几天来我们的感受。是的,如何把恶劣的自然环境转化为生 存的欢乐,如何把国家的重托和期望转化为工作的能量,如何把人性的种种欲求 转化为特有的性格和语言,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石油人。如今社会,有些人在扮 演着贪污腐化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醉生梦死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浮躁轻 薄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萎靡不振的角色,而石油人在扮演着自己的英雄角色。 石油人的今生担当着的是找石油的事,人间的一股英雄气便驰骋纵横! 从沙漠腹地归来,经过了塔克拉玛干边沿的塔里木河,河道的旧址上是一眼望不 到头的胡杨林。这些胡杨林证明着历史上海洋的存在,但现在它们全死了,成了 死亡之海的依据。这些枯死的胡杨粗大无比,枝条如铁如骨僵硬地撑在黄沙之上。 据说,它们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烂。胡杨林如一个远古战场的 遗迹,悲壮得使我们要哭。我们大喊大叫,为什么呐喊,为谁呐喊,大家谁也没 说,但心里又都明白。塔里木油田没有雕塑馆,但有这个胡杨林,这些树就是石 油人的形象,一树一个雕塑,一片林子就是一群英雄!我们狂热地在那里奔跑呐 喊之后,就全跪倒在沙梁上,捧着沙子装进矿泉水瓶子带走。这些沙子现在存放 在我们各自的书房,那个八月长留在记忆中,将要成为往后人生长途上要永嚼的 一份干粮了。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题目体现行文思路,作者以游踪为线索,写路途的艰险,写油田的壮美, 赞石油工人的质朴,写返程时所见胡杨不朽,赞美了石油工人的质朴和伟大。 B.文章描写进入塔里木时沿途所见,表现了塔里木风的狂暴、沙的肆虐、尘的弥 漫,表达石油大会战时的艰辛,直抒对石油工人的敬佩之情。 C.文章末尾写到“全跪倒在沙梁上”,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一行人在奔跑呐喊 之后的筋疲力尽,“永嚼的一份干粮”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内心的震撼。 D.本文描写塔里木石油人战天斗地采石油,突出他们的英雄主义精神,采用了侧 面烘托的手法,既用含蓄的反衬,又有多处直抒胸臆。 5.文章第三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 6.作者说,走进塔里木,“我们不是为浪漫而来,也不是为觅寻海市蜃楼”,那 么走进塔里木,作者收获了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现在的校园贷“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导致的是“信息审核不严 高服务费、高违约金”问题,而大学生年轻冲动,虚荣心强,金融知识匮乏,防 范意识薄弱,这些因素持续堆积,乱象就不可避免了。教育部、银监会等部委曾
新的时代,新的石油人,在荒凉的大漠里,为国家铸造着新的辉煌。 接触了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石油人,所到之处,工人们让签字。我写惯了那些唐 诗宋词,工人们却自己想词,他们想出的词几乎全是豪言壮语。这里的工人将这 些语言渗进自己的生活,他们实实在在,没有丁点虚伪和矫饰,他们就是这样干 的,信仰和力量就来自这里。于是,我遵嘱写下的差不多都是“笑傲沙海”“生 命在大漠”“我为祖国献石油”等等。这里真是一块别种意义的净土啊,这就是 涌动在石油战线上的清正之气,这也是支持一个民族的浩然之气啊! 回到库尔勒,我们应邀在那里作报告。我们是作家,却并没有讲什么文学和文学 写作的技巧,只是讲几天来我们的感受。是的,如何把恶劣的自然环境转化为生 存的欢乐,如何把国家的重托和期望转化为工作的能量,如何把人性的种种欲求 转化为特有的性格和语言,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石油人。如今社会,有些人在扮 演着贪污腐化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醉生梦死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浮躁轻 薄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萎靡不振的角色,而石油人在扮演着自己的英雄角色。 石油人的今生担当着的是找石油的事,人间的一股英雄气便驰骋纵横! 从沙漠腹地归来,经过了塔克拉玛干边沿的塔里木河,河道的旧址上是一眼望不 到头的胡杨林。这些胡杨林证明着历史上海洋的存在,但现在它们全死了,成了 死亡之海的依据。这些枯死的胡杨粗大无比,枝条如铁如骨僵硬地撑在黄沙之上。 据说,它们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烂。胡杨林如一个远古战场的 遗迹,悲壮得使我们要哭。我们大喊大叫,为什么呐喊,为谁呐喊,大家谁也没 说,但心里又都明白。塔里木油田没有雕塑馆,但有这个胡杨林,这些树就是石 油人的形象,一树一个雕塑,一片林子就是一群英雄!我们狂热地在那里奔跑呐 喊之后,就全跪倒在沙梁上,捧着沙子装进矿泉水瓶子带走。这些沙子现在存放 在我们各自的书房,那个八月长留在记忆中,将要成为往后人生长途上要永嚼的 一份干粮了。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题目体现行文思路,作者以游踪为线索,写路途的艰险,写油田的壮美, 赞石油工人的质朴,写返程时所见胡杨不朽,赞美了石油工人的质朴和伟大。 B.文章描写进入塔里木时沿途所见,表现了塔里木风的狂暴、沙的肆虐、尘的弥 漫,表达石油大会战时的艰辛,直抒对石油工人的敬佩之情。 C.文章末尾写到“全跪倒在沙梁上”,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一行人在奔跑呐喊 之后的筋疲力尽,“永嚼的一份干粮”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内心的震撼。 D.本文描写塔里木石油人战天斗地采石油,突出他们的英雄主义精神,采用了侧 面烘托的手法,既用含蓄的反衬,又有多处直抒胸臆。 5.文章第三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4 分) 6.作者说,走进塔里木,“我们不是为浪漫而来,也不是为觅寻海市蜃楼”,那 么走进塔里木,作者收获了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现在的校园贷“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导致的是“信息审核不严、 高服务费、高违约金”问题,而大学生年轻冲动,虚荣心强,金融知识匮乏,防 范意识薄弱,这些因素持续堆积,乱象就不可避免了。教育部、银监会等部委曾
多次发文提示校园贷风险,多地地方金融局也下发配套细则。令人遗憾的是,在 百般呵护下,一些大学生依旧没能逃脱非法校园贷的“魔爪”。这从客观上证明 了大学生的借贷需求旺盛,只有为大学生提供渠道畅通、手续便捷、利率合理的 金融借贷服务,让校园贷在法治化市场化的轨道上运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才能 真正得到保障 对于“校园贷”问题,除了加强监管,更要精准打击,必须及时补上漏洞,严格 区分合法借贷与金融诈骗,对某些打着校园贷的幌子给大学生“挖坑”的借贷平 台,该取缔要取缔,该重罚要重罚,不能手软。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遏制校园贷 乱象的蔓延,并保障其健康、良性的成长。此外,学生也要不断加强对风险的识 别和防范能力,同时少些虚荣心,避免过度透支消费 (2016年10月21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二 数据分析 今年2月,两家公安部就大学生使用校园网货情况 进行了一次约3000名大学生参与的网上问卷调查。 大学生每月 校园贷的钱 开销多少钱? 被用来干啥? ■1000元以下5% 37% 10002000元39% 44% 学习费及用品]26% 20003000元47%郾数码产品23% 3000元以上9% 12%买奢侈品、化妆品衣饰等 ■其他消费3% (注多选 材料三 校园贷乱象触目惊心,如何解决?答案是打开校园贷的“正门” 据报道,日前建行和中行向市场推出其校园贷产品。其中建行的“金蜜蜂校园快 贷”年利率5.6%,授信额度在1000元到5万元;中行的“中银E贷路校园贷” 最高贷款金额8000元,不含任何手续费 野蛮生长的校园贷平台不会自律规范,即使靠制度约束和形成常态化的风险监 控,短时间内也难以奏效。更重要的是,校园虽是小社会,但也成为“大江湖 尤其大学校园汇聚了最庞大、最前卫的年轻消费群体,他们也掌握了更便捷的信 息化技术。从这个意义上讲,规范的信贷平台已成为大学校园的必需品。 正规金融机构推出的校园贷产品,也缓解了校方和家庭的压力。“正规军”进军 校园贷,除了强化了大学生们的信用意识,还降低了校园消费的风险。此前那些 野蛮生长的校园贷平台,几乎全都是采取诱惑的方式,几乎没有任何审批就让大 学生们掉入彀中 (2017年5月25日中评网) 材料四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进入校园分期市场。不少 平台无法满足监管层的要求,在政策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权衡营业状况后,选择 主动清盘停业,由于这部分平台待收较小,容易完成清算,主动停业或许是平台 良好退出的不错选择。“校园贷”本质上只是一种金融工具,具备其应有的工具
多次发文提示校园贷风险,多地地方金融局也下发配套细则。令人遗憾的是,在 百般呵护下,一些大学生依旧没能逃脱非法校园贷的“魔爪”。这从客观上证明 了大学生的借贷需求旺盛,只有为大学生提供渠道畅通、手续便捷、利率合理的 金融借贷服务,让校园贷在法治化市场化的轨道上运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才能 真正得到保障。 对于“校园贷”问题,除了加强监管,更要精准打击,必须及时补上漏洞,严格 区分合法借贷与金融诈骗,对某些打着校园贷的幌子给大学生“挖坑”的借贷平 台,该取缔要取缔,该重罚要重罚,不能手软。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遏制校园贷 乱象的蔓延,并保障其健康、良性的成长。此外,学生也要不断加强对风险的识 别和防范能力,同时少些虚荣心,避免过度透支消费。 (2016 年 10 月 21 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二 材料三 校园贷乱象触目惊心,如何解决?答案是打开校园贷的“正门”。 据报道,日前建行和中行向市场推出其校园贷产品。其中建行的“金蜜蜂校园快 贷”年利率 5.6%,授信额度在 1000 元到 5 万元;中行的“中银 E 贷路校园贷” 最高贷款金额 8000 元,不含任何手续费。 野蛮生长的校园贷平台不会自律规范,即使靠制度约束和形成常态化的风险监 控,短时间内也难以奏效。更重要的是,校园虽是小社会,但也成为“大江湖”, 尤其大学校园汇聚了最庞大、最前卫的年轻消费群体,他们也掌握了更便捷的信 息化技术。从这个意义上讲,规范的信贷平台已成为大学校园的必需品。 正规金融机构推出的校园贷产品,也缓解了校方和家庭的压力。“正规军”进军 校园贷,除了强化了大学生们的信用意识,还降低了校园消费的风险。此前那些 野蛮生长的校园贷平台,几乎全都是采取诱惑的方式,几乎没有任何审批就让大 学生们掉入彀中。 (2017 年 5 月 25 日中评网) 材料四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进入校园分期市场。不少 平台无法满足监管层的要求,在政策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权衡营业状况后,选择 主动清盘停业,由于这部分平台待收较小,容易完成清算,主动停业或许是平台 良好退出的不错选择。“校园贷”本质上只是一种金融工具,具备其应有的工具
价值。如果接受“校园贷”服务的对象能够挖掘其价值,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和理 财观,“校园贷”是利大于弊的 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认为,校园贷市场肯定不会消失,因为需求存在,近段 时间出台的政策也并非一刀切,而是建议平台更加规范。对于校园贷平台适合转 型的方向,马骏认为,可以随着毕业生的发展轨迹进行转型,比如目标客户为刚 毕业没多久的学生、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这样也能有效地控制平台成本。 (节选自《北京商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校园贷可以帮助大学生创业、助学、理财,但是借贷平台会让学生不断陷入 “高利贷”的陷阱。 B.建行和中行这两大银行推出的校园贷产品,虽具有利率适度、授信额度适中 的特点,但依然不可触碰。 C.当代大学生年轻冲动,虚荣心强,金融知识匮乏,防范意识薄弱,思想前卫, 因此很容易掉进部分校园贷平台的火坑 D.“校园贷”本质上是一种金融工具,如果平台规范,受贷者能够合理利用, “校园贷”是利大于弊的。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学校园汇聚了最庞大、最前卫的年轻消费群体,他们掌握了更便捷的信息 化技术,所以校园贷不会消失,也难以规范。 B.材料二显示,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近半数学生月开销在两千至三千元之间, 月开销一千元以下的占比最少。 C.从材料二中的数据分析来看,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校园贷的钱被用来旅游、 休闲的最多,用于学习费及用品的只有约四分之一。 D.现在的校园贷“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大都采取诱惑的方式, 没有任何审批就让大学生们掉入彀中。 9.根据材料内容,你认为应如何解决“校园贷”乱象这个问题(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进士起家,累迁秘书丞、同判饶州。宋绶荐其材, 召还,以太常博士为监察御史。上四事,曰行法令、审故事、惜材力、辨忠邪, 辞甚切至。又奏:“唐贞观中,尝下诏令致仕官班本品见任上,欲其知耻而勇退 也。比有年余八十,尚任班行,心力既衰,官事何补。请下有司,敕文武官年及 七十,上书自言,特与迁官致仕,仍从贞观旧制,虽宿德勋贤,自如故事。”因 着为令。 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修 古奏:“前史称,御史台尊则天子尊。故事,三院同行与知杂事同,今黄门侮慢 若此,请付所司劾治。”帝闻,立命笞之。晏殊以笏击人折齿。修古奏:“殊身 任辅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体。古者,三公不按吏,先朝陈恕于中书榜人, 实时罢黜。请正典刑,以允公议。”禁中以翡翠羽为服玩,诏市于南越。修古以 谓重伤物命,且真宗时尝禁采狨毛,故事未远。命罢之。时颇崇建塔庙,议营金 阁,费不可胜计,修古极陈其不可。久之,出知歙州,徙南剑州,复为开封府判 官。历殿中侍御史,擢尚书刑部员外郎、知杂司事、权同判吏部流内铨。未逾月 会太后兄子刘从德死,录其姻戚至于厮役几八十人,龙图阁直学士马季良、集贤
价值。如果接受“校园贷”服务的对象能够挖掘其价值,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和理 财观,“校园贷”是利大于弊的。 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认为,校园贷市场肯定不会消失,因为需求存在,近段 时间出台的政策也并非一刀切,而是建议平台更加规范。对于校园贷平台适合转 型的方向,马骏认为,可以随着毕业生的发展轨迹进行转型,比如目标客户为刚 毕业没多久的学生、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这样也能有效地控制平台成本。 (节选自《北京商报》)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校园贷可以帮助大学生创业、助学、理财,但是借贷平台会让学生不断陷入 “高利贷”的陷阱。 B. 建行和中行这两大银行推出的校园贷产品,虽具有利率适度、授信额度适中 的特点,但依然不可触碰。 C. 当代大学生年轻冲动,虚荣心强,金融知识匮乏,防范意识薄弱,思想前卫, 因此很容易掉进部分校园贷平台的火坑。 D. “校园贷”本质上是一种金融工具,如果平台规范,受贷者能够合理利用, “校园贷”是利大于弊的。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大学校园汇聚了最庞大、最前卫的年轻消费群体,他们掌握了更便捷的信息 化技术,所以校园贷不会消失,也难以规范。 B. 材料二显示,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近半数学生月开销在两千至三千元之间, 月开销一千元以下的占比最少。 C. 从材料二中的数据分析来看,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校园贷的钱被用来旅游、 休闲的最多,用于学习费及用品的只有约四分之一。 D. 现在的校园贷“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大都采取诱惑的方式, 没有任何审批就让大学生们掉入彀中。 9. 根据材料内容,你认为应如何解决“校园贷”乱象这个问题(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进士起家,累迁秘书丞、同判饶州。宋绶荐其材, 召还,以太常博士为监察御史。上四事,曰行法令、审故事、惜材力、辨忠邪, 辞甚切至。又奏:“唐贞观中,尝下诏令致仕官班本品见任上,欲其知耻而勇退 也。比有年余八十,尚任班行,心力既衰,官事何补。请下有司,敕文武官年及 七十,上书自言,特与迁官致仕,仍从贞观旧制,虽宿德勋贤,自如故事。”因 着为令。 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修 古奏:“前史称,御史台尊则天子尊。故事,三院同行与知杂事同,今黄门侮慢 若此,请付所司劾治。”帝闻,立命笞之。晏殊以笏击人折齿。修古奏:“殊身 任辅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体。古者,三公不按吏,先朝陈恕于中书榜人, 实时罢黜。请正典刑,以允公议。”禁中以翡翠羽为服玩,诏市于南越。修古以 谓重伤物命,且真宗时尝禁采狨毛,故事未远。命罢之。时颇崇建塔庙,议营金 阁,费不可胜计,修古极陈其不可。久之,出知歙州,徙南剑州,复为开封府判 官。历殿中侍御史,擢尚书刑部员外郎、知杂司事、权同判吏部流内铨。未逾月, 会太后兄子刘从德死,录其姻戚至于厮役几八十人,龙图阁直学士马季良、集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