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乳剂的稳定性 六、乳剂的制备和质量评定 第八节其他液体制剂(了解) 第九节液体制剂的包装与储存(了解) 4.教学方法 (1)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 (2)研讨法:采用启发式教学,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于药剂学学习的兴趣。 5.教学评价 (1)液体制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有哪些? (2)按分散体系分类,液体制剂可分为哪几类? (3)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包括哪些方面? 第九章注射剂 1.教学目标 (1)学握注射剂的定义,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注射剂常用的溶剂及附加剂:注射剂的一般工艺流程及典型品种的制备工艺:大容量注射液 的概念,种类,制备工艺和质量评价:注射用无菌粉末制品的概念,制备方法。 (2)熟悉注射剂的容器及处理方法:灭菌与无菌制剂的相关技术理论:输液。 (3)了解注射剂的无菌保证工艺及无菌生产工艺验证的相关知识。 2.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注射剂的定义,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 (2)教学难点:注射用无菌粉末制品的概念,制备方法。 3.教学内容
五、乳剂的稳定性 六、乳剂的制备和质量评定 第八节 其他液体制剂(了解) 第九节 液体制剂的包装与储存(了解) 4.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 (2)研讨法:采用启发式教学,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于药剂学学习的兴趣。 5. 教学评价 (1)液体制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有哪些? (2)按分散体系分类,液体制剂可分为哪几类? (3)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包括哪些方面? 第九章 注射剂 1. 教学目标 (1)掌握注射剂的定义,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注射剂常用的溶剂及附加剂;注射剂的一般工艺流程及典型品种的制备工艺;大容量注射液 的概念,种类,制备工艺和质量评价;注射用无菌粉末制品的概念,制备方法。 (2)熟悉注射剂的容器及处理方法;灭菌与无菌制剂的相关技术理论;输液。 (3)了解注射剂的无菌保证工艺及无菌生产工艺验证的相关知识。 2.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注射剂的定义,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 (2)教学难点:注射用无菌粉末制品的概念,制备方法。 3.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注射剂的概念与分类 二、注射剂的给药途径与特点 三、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第二节注射剂的处方组成 一、原料药 二、溶剂 三、附加剂 第三节注射剂的制备 一、制备工艺 二、水处理 三、容器与处理 四、药液的配置 五、过滤与灌封 六、灭菌与检漏 七、印字或贴签与包装 第四节注射剂的质量控制 第五节注射剂举例 一、溶液型注射剂 二、混悬型注射剂 三、乳状液型注射剂
第一节 概述 一、注射剂的概念与分类 二、注射剂的给药途径与特点 三、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第二节 注射剂的处方组成 一、原料药 二、溶剂 三、附加剂 第三节 注射剂的制备 一、制备工艺 二、水处理 三、容器与处理 四、药液的配置 五、过滤与灌封 六、灭菌与检漏 七、印字或贴签与包装 第四节 注射剂的质量控制 第五节 注射剂举例 一、溶液型注射剂 二、混悬型注射剂 三、乳状液型注射剂
第六节大容量注射液 一、概述 二、制备 三、质量评价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举例 第七节注射用无菌粉末 一、概述 二、注射用无菌分装制品 三、注射用冷冻干燥制品 四、举例 第八节注射剂无菌工艺验证 一、注射剂的无菌保证工艺 二、灭菌(无菌)生产工艺验证 4.教学方法 (1)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 (2)研讨法:采用启发式教学,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于药剂学学习的兴趣。 5.教学评价 (1)简述注射剂的定义和特点及质量要求。 (2)简述热原的定义和性质及去除方法。 (3)简述冷冻干燥的原理及冷干法制备注射用无菌粉末的工艺流程
第六节 大容量注射液 一、概述 二、制备 三、质量评价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举例 第七节 注射用无菌粉末 一、概述 二、注射用无菌分装制品 三、注射用冷冻干燥制品 四、举例 第八节 注射剂无菌工艺验证 一、注射剂的无菌保证工艺 二、灭菌(无菌)生产工艺验证 4.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 (2)研讨法:采用启发式教学,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于药剂学学习的兴趣。 5. 教学评价 (1)简述注射剂的定义和特点及质量要求。 (2)简述热原的定义和性质及去除方法。 (3)简述冷冻干燥的原理及冷干法制备注射用无菌粉末的工艺流程
第十章粉体学基础 1.教学目标 (1)掌握粉体粒径的分类及不同粒径的表示方法,粉体密度的分类及测定方法,粉体流动性的表征方法。 (2)熟悉不同粉体粒径的测定表征方法,粉体形态的表征方法。 (3)了解粉体的黏附性,凝聚性及压缩成型性,粉体学性质对制剂处方设计的重要性。 2.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粉体粒径的分类及不同粒径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粉体的黏附性,凝聚性及压缩成型性。 3.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粉体的基本性质 一、粒径级粒径分布 二、粒子形态 三、粒子的比表面积 第三节粉体的其他性质 一、粉体的密度,空隙率和流动性 二、粉体的充填性,吸湿性和润湿性 三、粉体的黏附与内聚 四、粉体的压缩性质 4.教学方法
第十章 粉体学基础 1. 教学目标 (1)掌握粉体粒径的分类及不同粒径的表示方法,粉体密度的分类及测定方法,粉体流动性的表征方法。 (2)熟悉不同粉体粒径的测定表征方法,粉体形态的表征方法。 (3)了解粉体的黏附性,凝聚性及压缩成型性,粉体学性质对制剂处方设计的重要性。 2.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粉体粒径的分类及不同粒径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粉体的黏附性,凝聚性及压缩成型性。 3.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粉体的基本性质 一、粒径级粒径分布 二、粒子形态 三、粒子的比表面积 第三节 粉体的其他性质 一、粉体的密度,空隙率和流动性 二、粉体的充填性,吸湿性和润湿性 三、粉体的黏附与内聚 四、粉体的压缩性质 4. 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