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双语实验学校2008200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卷出卷人:林毅君2008.10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卷 选择题(21分,每题3分) 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A追悼(dao)租赁(1in)忌惮(dan)前仆(pu)后继 B喋(die)血骨骸(hai)颓圮(pi)忸(ni怩不安 C倘(tang)使污渍(zhi)解剖(po)长歌当(dang)哭 D菲(fi)薄攒(cuan)射创( chuang)伤叱咤(cha)风云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是 A莅临编缉恶耗提要钩玄B拭泪桀骜作揖涕驷交流 C垃圾绯红包袱殒身不恤D款待拍慑蛀虫亘古不变 3.依次填入横线,最佳的一组是 ①隔着湿漉漉的头发,我看到宿羊山了:一个光秃黯黄的小山,坡上。着 密匝匝一群人们,无助地在雨中颤抖。同行的朋友告诉我那便是收容所的难 民 引自《宿羊山麓之哀鸿》 ②我希望你能学的功夫。不要只看到桃子皮上的细毛,不要只看到 蛤蟆身上的疙瘩,不要只看到一个人古怪的脾气。引自《走向社会》 ③人群像潮水一般,朝一个方向汹涌而去,嘶叫的人们,苍白的脸,胆 战心惊的人想要脱身却又 改写自《林肯总统被刺》 A蠕动辩驳身不由己B蠕动明辨身不由己 C跑动辩驳不能自己D躁动明辨不能自已 4.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是 ①沛公欲王关中②素善留侯张良③项伯杀人,臣活之④籍吏民,封府库 ⑤亚夫南向坐⑥范增数目项王⑦吾得兄事之⑧常以身翼蔽沛公
1 漳州双语实验学校 2008-2009 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卷 出卷人:林毅君 2008.10 (总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一卷 一、选择题(21 分,每题 3 分) 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A 追悼(dào) 租赁(lìn) 忌惮(dàn) 前仆(pú)后继 B 喋(dié)血 骨骸(hái) 颓圮(pǐ) 忸(niǔ)怩不安 C 倘(tǎng)使 污渍(zhì) 解剖(pō) 长歌当(dàng)哭 D 菲(fěi)薄 攒(cuán)射 创(chuàng)伤 叱咤(chà)风云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是 A 莅临 编缉 恶耗 提要钩玄 B 拭泪 桀骜 作揖 涕驷交流 C 垃圾 绯红 包袱 殒身不恤 D 款待 拍慑 蛀虫 亘古不变 3.依次填入横线,最佳的一组是 ①隔着湿漉漉的头发,我看到宿羊山了:一个光秃黯黄的小山,坡上 着 密匝匝一群人们,无助地在雨中颤抖。同行的朋友告诉我那便是收容所的难 民。 引自《宿羊山麓之哀鸿》 ②我希望你能学 的功夫。不要只看到桃子皮上的细毛,不要只看到 蛤蟆身上的疙瘩,不要只看到一个人古怪的脾气。 引自《走向社会》 ③人群像潮水一般,朝一个方向汹涌而去,嘶叫的人们,苍白的脸,胆 战心惊的人想要脱身却又 。 改写自《林肯总统被刺》 A 蠕动 辩驳 身不由己 B 蠕动 明辨 身不由己 C 跑动 辩驳 不能自已 D 躁动 明辨 不能自已 4.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是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素善.留侯张良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籍.吏民,封府库 ⑤亚夫南.向坐 ⑥范增数目.项王 ⑦吾得兄.事之 ⑧常以身翼.蔽沛公
A①②④⑥/③/⑤⑦⑧B①④⑥/②③/⑤⑦⑧ C①④⑥/②/③/⑤⑦⑧D①④⑥/②//⑤/⑦⑧ 5.下列各项是被动句的是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财物无所取 C孰与君少长 D大王来何操 6.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是 A中宣部的负责人强调,必须把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不正当行为作为一项 长期任务,常抓不懈。 B就为一点小事,两人话不投机,不一会儿就在大街上互相厮打起来 C一部小说能吸引读者,首先要看故事情节是否曲折感人,其次则要看书中 的人物形象是否鲜明真实。 D这文章把静态的紫藤萝,写得像一群孩子,又欢笑又嚷嚷,活泼热闹,生 机勃勃 7.最适合补充入下列语段的是 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苏醒了。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 色。这可爱的垂柳, 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Δ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像古代美人垂披纷散秀发,婆娑起舞; B像妩媚倩巧、温柔轻盈的少女:像垂披纷散秀发、婆娑起舞的古代美人; C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 D像少女般妩媚倩巧,温柔轻盈;像古代美人般垂披纷散秀发,婆娑起舞 、文言文阅读 (一)(9分,每题3分)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 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 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
2 A ①②④⑥/③/⑤⑦⑧ B ①④⑥/②③/⑤⑦⑧ C ①④⑥/②/③/⑤⑦⑧ D ①④⑥/②/③/⑤/⑦⑧ 5.下列各项是被动句的是 A 若属皆且为所虏 B 财物无所取 C 孰与君少长 D 大王来何操 6.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是 A 中宣部的负责人强调,必须把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不正当行为作为一项 长期任务,常抓不懈。 B 就为一点小事,两人话不投机,不一会儿就在大街上互相厮打起来。 C 一部小说能吸引读者,首先要看故事情节是否曲折感人,其次则要看书中 的人物形象是否鲜明真实。 D 这文章把静态的紫藤萝,写得像一群孩子,又欢笑又嚷嚷,活泼热闹,生 机勃勃。 7.最适合补充入下列语段的是 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苏醒了。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 色。这可爱的垂柳, , ; , ; 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A 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像古代美人垂披纷散秀发,婆娑起舞; B 像妩媚倩巧、温柔轻盈的少女;像垂披纷散秀发、婆娑起舞的古代美人; C 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 D 像少女般妩媚倩巧,温柔轻盈;像古代美人般垂披纷散秀发,婆娑起舞; 二、文言文阅读 (一) (9 分,每题 3 分)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 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 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
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 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 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 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 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 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彊。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 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 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 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 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 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 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 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 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 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A父老苦秦苛法 苦:以……为痛苦 B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 所以:用来… C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飨:用酒食招待人,犒劳 D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内:通“纳”,接纳 9.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 A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若属皆且为所虏
3 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 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 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 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 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 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彊。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 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 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 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 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 “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 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 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 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 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A 父老苦秦苛法 苦:以……为痛苦 B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 所以:用来…… C 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飨:用酒食招待人,犒劳 D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 内:通“纳”,接纳 9.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 A 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若属皆且.为所虏
B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C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10.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是 A秦王子婴投降后,将领们主张杀死他,沛公反对,认为子婴己经投降,再 杀他就太不吉祥了。 B沛公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不同于秦朝的暴政苛 法,宣传开后,秦人欢欣鼓舞,争相犒劳沛公的将士。沛公没有接受,秦人 更加希望沛公称王。 C项王接到曹无伤的报告后,十分生气,打算派黥布等攻破函谷关,范增也 劝项王攻打沛公。 D鸿门宴前夕,项王的军队说是四十万人,其实达到百万。沛公的军队说是 十万人,其实也有二十万,但沛公还是不如项王有实力 第二卷 (二)经典阅读(10分)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①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 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②?”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③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①克己复礼:克制自己,恢复(遵循)礼制(周礼)。②目:条目,细目。③ :颜渊,孔子弟子,回是他的名。 请翻译划线句子
4 B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C 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 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10.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是 A 秦王子婴投降后,将领们主张杀死他,沛公反对,认为子婴已经投降,再 杀他就太不吉祥了。 B 沛公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不同于秦朝的暴政苛 法,宣传开后,秦人欢欣鼓舞,争相犒劳沛公的将士。沛公没有接受,秦人 更加希望沛公称王。 C 项王接到曹无伤的报告后,十分生气,打算派黥布等攻破函谷关,范增也 劝项王攻打沛公。 D 鸿门宴前夕,项王的军队说是四十万人,其实达到百万。沛公的军队说是 十万人,其实也有二十万,但沛公还是不如项王有实力。 第二卷 (二)经典阅读(10 分)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①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 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②?”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③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①克己复礼:克制自己,恢复(遵循)礼制(周礼)。②目:条目,细目。 ③ 回:颜渊,孔子弟子,回是他的名。 请翻译划线句子
11.(2分) (4分) 13.从本语段可以看出,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 (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雨晴王驾 雨前初见花问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4.诗歌的前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好处?(4分) 15.诗歌后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它们共同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四、默写(8分) 16.大行不顾细谨, 。《鸿门宴》 17.今人方为刀俎, 《鸿门宴》 18.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 19.不在沉默中爆发 。《记念刘和珍君》 小人长戚戚。《论语》 21.己所不欲, 论语》 22.《史记》在史学与文学领域均有极高造诣,鲁迅曾称扬其为“ 五、现代文学作品阅读(16分) 灯笼红 ①我们家乡有一种香瓜叫作“灯笼红”。这瓜熟透了以后,瓤儿红得像 点亮的灯笼。我的曾祖母就像熟透了的灯笼红。她面孔焦黑,布满老树皮般 的皱纹,可是心灵却如瓜瓤那么又红又甜。我的童年时期见过不少这样的老
5 11.(2 分) 12.(4 分) 13.从本语段可以看出,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 (4 分) 三、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雨 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问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4.诗歌的前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好处?(4 分) 15.诗歌后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它们共同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2 分) 四、默写(8 分) 16.大行不顾细谨, 。《鸿门宴》 17.今人方为刀俎, 。《鸿门宴》 18.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 19.不在沉默中爆发, 。《记念刘和珍君》 20. ,小人长戚戚。《论语》 21.己所不欲, 。《论语》 22.《史记》在史学与文学领域均有极高造诣,鲁迅曾称扬其为“ , 。” 五、现代文学作品阅读(16 分) 灯笼红 ①我们家乡有一种香瓜叫作“灯笼红”。这瓜熟透了以后,瓤儿红得像 点亮的灯笼。我的曾祖母就像熟透了的灯笼红。她面孔焦黑,布满老树皮般 的皱纹,可是心灵却如瓜瓤那么又红又甜。我的童年时期见过不少这样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