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十校2013年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卷 来源:书生的博客
金华十校 2013 年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卷 来源:书生的博客
金华十校2013年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卷 注意:本卷共四大题,26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考生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豌豆(wan) 稍息(shao) 宁愿(nng) B.骨髓(suI) 荫庇(yin) 辐辏(cou) C疱疹(poo) 胡诌(zhu) 觇视(chan) D.因为(wei) 弓弩(na) 桅杆(wei)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2013年语文考试说明“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正确解读传统文化 《论语)选读》的考察似乎会更强调评判标准杜绝考生想当然的所 B中国要进一步地对外开放进一步地溶入世界,加强海洋建设是 今年的国防预算也包含在国家总预算的草案内是这次人大会议 C.“吗”一般情况下是用在疑问句句末;“嘛”一般表示事实或道理 解语气。当助词使用时,二者都是轻声,“吗”还有第三声的发音 D.三鹿奶粉事件后,牵扯出来的不合格的奶制品数不胜数,对于“ 信心吗”的追问崔永元直接了当的回答,又引发了人们对国产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2012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健儿即使顽强拼搏、 不如人,无缘金牌,令人扼腕。 B.自从2009年电影《阿凡达》将潘多拉的魔盒打开,3D精彩佳作频 进入2012年李安的《少年派奇幻漂流记》再次使3D电影炙手可 C我们用30多年的改革开放、60多年的社会主义,让13亿人口的 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世界另眼相看,靠的就是无懈可击的 D.遵照上级指示,今天我在会议上对上一年度的财政支出情况作了 挂一漏万,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学学习的专业很多时候并不能决定毕业后的工作方向,但大
金华十校2013年高考模拟考试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豌豆 稍息 宁愿 蜚声中外 B.骨髓 荫庇 辐辏 解甲归田 C.疱疹 胡诌 觇视 家给民丰 D.因为 弓弩 桅杆 瓮中捉鳖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2013年语文考试说明“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经典”的 表述,表明对《<论语>选读》的考察似乎会更强调评判标准,杜绝考生想当然的 所谓“有个性”的评判。 B.中国要进一步地对外开放,进一步地溶入世界,加强海洋建设是必须的,与 往年一样,今年的国防预算也包含在国家总预算的草案内,是这次人大会议的 16项议程之 C.“吗”一般情况下是用在疑问句句末;“嘛”一般表示事实或道理显而易见, 有提示或辩解语气。当助词使用时,二者是轻声,“吗”还有第三声的发音,即 专用词“吗啡”。 D.三鹿奶粉事件后,牵扯出来的不合格的奶制品数不胜数,对于“你对中国国 产奶粉有信心吗”的追问,崔永元直截了当的回答,又引发了人们对国产奶制品 的热议。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在2012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健儿即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 也终因技不如人,无缘金牌,领人扼腕。 B.自从2009年电影《阿凡达》将潘多拉的魔盒打开,3D精彩佳作频频挑战和 装点荧屏。进入2012年李安的《少年派奇幻漂流记》再次使3D电影炙手可热 C.我们用30多年的改革开放、60多年的社会主义,让13亿人口的大国迅速崛 起,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令世界另眼相看,靠的就是无懈可击的制度模式 D.遵照上级指示,今天我再会议上对上一年度的财政支出情况作了汇报,以上 总结可能挂一漏万,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学学习的专业很多时候并不能决定毕业后的工作方向,但大学所培养的学 习能力、研究能力、活动能力、却往往成为日后从事各项工作的基础所在。 B.近十年来,“土地”一直是人们的关注点,因为它牵涉到房子、征地拆迁和 GDP增长一一前者关联着市民的神经,中者关联着农民的神经,后者关联着官员 的神经。 C.在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中,房山区受灾面广受损严重,为保证受灾居 民有房可住的目的,政府部门正在加快安置房建设 D.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是一座城市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标志,与之紧 密相关的历史传说和故事,让这座城市具有了浓厚的历史品位和人文氛围。 5.中国邮政的徽标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好评,它图形简约而内涵丰厚。请 根据构图特点说明其内涵。(4分) 6.请选择你熟悉的一种花卉,写一个句子,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比喻和拟人 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40个字。(3分)
金华十校 2013 年高考模拟考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豌豆 稍息 宁愿 蜚声中外 B.骨髓 荫庇 辐辏 解甲归田 C.疱疹 胡诌 觇视 家给民丰 D.因为 弓弩 桅杆 瓮中捉鳖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2013 年语文考试说明“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经典”的 表述,表明对《<论语>选读》的考察似乎会更强调评判标准,杜绝考生想当然的 所谓“有个性”的评判。 B.中国要进一步地对外开放,进一步地溶入世界,加强海洋建设是必须的,与 往年一样,今年的国防预算也包含在国家总预算的草案内,是这次人大会议的 16 项议程之一。 C.“吗”一般情况下是用在疑问句句末;“嘛”一般表示事实或道理显而易见, 有提示或辩解语气。当助词使用时,二者是轻声,“吗”还有第三声的发音,即 专用词“吗啡”。 D.三鹿奶粉事件后,牵扯出来的不合格的奶制品数不胜数,对于“你对中国国 产奶粉有信心吗”的追问,崔永元直截了当的回答,又引发了人们对国产奶制品 的热议。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 2012 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健儿即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 也终因技不如人,无缘金牌,领人扼腕。 B.自从 2009 年电影《阿凡达》将潘多拉的魔盒打开,3D 精彩佳作频频挑战和 装点荧屏。进入 2012 年李安的《少年派奇幻漂流记》再次使 3D 电影炙手可热。 C.我们用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60 多年的社会主义,让 13 亿人口的大国迅速崛 起,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令世界另眼相看,靠的就是无懈可击的制度模式。 D.遵照上级指示,今天我再会议上对上一年度的财政支出情况作了汇报,以上 总结可能挂一漏万,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学学习的专业很多时候并不能决定毕业后的工作方向,但大学所培养的学 习能力、研究能力、活动能力、却往往成为日后从事各项工作的基础所在。 B.近十年来,“土地”一直是人们的关注点,因为它牵涉到房子、征地拆迁和 GDP 增长——前者关联着市民的神经,中者关联着农民的神经,后者关联着官员 的神经。 C.在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中,房山区受灾面广受损严重,为保证受灾居 民有房可住的目的,政府部门正在加快安置房建设。 D.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是一座城市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标志,与之紧 密相关的历史传说和故事,让这座城市具有了浓厚的历史品位和人文氛围。 5.中国邮政的徽标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好评,它图形简约而内涵丰厚。请 根据构图特点说明其内涵。(4 分) 6.请选择你熟悉的一种花卉,写一个句子,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比喻和拟人 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 40 个字。(3 分)
示例: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 碧天里的星星。 7.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5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传统的价值观。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孩子也 是最基本的“消费项目”之一,而如今“孩子的教育费用越来越高”,已经成为 家庭生活面临的三大困难之首。据调查,百分之83.4的人认为“子女培养成本” 非常高,超出自身承受能力;有百分之45.5的人认为子女培养的成本“远高于 利益”,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百分之30以上。主要项目包括学费、杂 费、补课费、择校费、赞助费、上学的交通费等,其中近七成费用为扩展性支出。 父母培养一个孩子所需的费用,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毕业,由2003年的 49万增加到了70万。 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8.下列对“秩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秩序是具有价值意义和目标取向的,是共同体内部关系以及共同体与周围环 境的关系的集中反映。 B.秩序是在分工和交往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它们的变化而调整和变动 C.秩序基本上建立在意志的协调一致及和睦的基础之上,通过习俗和宗教产生 并改良的。 D.秩序是在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中,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形成的特定状态或情势。 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在一些国家,犯罪行为泛滥,社会成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这说 明其社会秩序在形成过程中没有被赋予价值。 B.垄断的暴力手段,有效的惩罚和激励机制都是维持秩序所必须的,否则社会 内部就无法约束行为者的行为和防止内部冲突。 C.社会生活的秩序中个人与群体的利益总是无法达成一致的,因此社会生活秩 序只能以群体的目标来安排。 D.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以,对以任何形式 建立的任何组织都不能予以取缔。 10.根据文章内容,分条概括建立良好的秩序的条件 11.设置悬念是小说创作的常见手法,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请指出作者 在文中设置的两个悬念。(2分) 12.简析标题“四个男人和一个盒子”的作用。(4分) 13.文中多次写到原始森林,请概括它的特点,简析它的作用。(4分 14.马葛拉夫一直没有正面出现,但这一人物给人印象深刻,请结合小说内容赏 析其形象。(5分) 15.小说最后一句话中的“比黄金更有价值的东西”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它比黄 金更有价值?请结合文意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述拱 策:预计 B.智高出衡山,略其寨人 略:掠去,掠夺 C.至为世所指目,此固一眚 目:用眼睛看着
示例: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 碧天里的星星。 7.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5 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传统的价值观。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孩子也 是最基本的“消费项目”之一,而如今“孩子的教育费用越来越高”,已经成为 家庭生活面临的三大困难之首。据调查,百分之 83.4 的人认为“子女培养成本” 非常高,超出自身承受能力;有百分之 45.5 的人认为子女培养的成本“远高于 利益”,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百分之 30 以上。主要项目包括学费、杂 费、补课费、择校费、赞助费、上学的交通费等,其中近七成费用为扩展性支出。 父母培养一个孩子所需的费用,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毕业,由 2003 年的 49 万增加到了 70 万。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8.下列对“秩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秩序是具有价值意义和目标取向的,是共同体内部关系以及共同体与周围环 境的关系的集中反映。 B.秩序是在分工和交往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它们的变化而调整和变动 的。 C.秩序基本上建立在意志的协调一致及和睦的基础之上,通过习俗和宗教产生 并改良的。 D.秩序是在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中,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形成的特定状态或情势。 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一些国家,犯罪行为泛滥,社会成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这说 明其社会秩序在形成过程中没有被赋予价值。 B.垄断的暴力手段,有效的惩罚和激励机制都是维持秩序所必须的,否则社会 内部就无法约束行为者的行为和防止内部冲突。 C.社会生活的秩序中个人与群体的利益总是无法达成一致的,因此社会生活秩 序只能以群体的目标来安排。 D.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以,对以任何形式 建立的任何组织都不能予以取缔。 10.根据文章内容,分条概括建立良好的秩序的条件。 11.设置悬念是小说创作的常见手法,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请指出作者 在文中设置的两个悬念。(2 分) 12.简析标题“四个男人和一个盒子”的作用。(4 分) 13.文中多次写到原始森林,请概括它的特点,简析它的作用。(4 分) 14.马葛拉夫一直没有正面出现,但这一人物给人印象深刻,请结合小说内容赏 析其形象。(5 分) 15.小说最后一句话中的“比黄金更有价值的东西”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它比黄 金更有价值?请结合文意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7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19 分)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述拱 策:预计 B.智高出衡山,略其寨人 略:掠去,掠夺 C.至为世所指目,此固一眚 目:用眼睛看着
D.使虽有小差,要其大概不诬也 要:要领,关键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凡宗旦之于拱,以书告者七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B.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 臣请入,与之同命 C.则其所立,亦非一时偶然发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耶 D.而宗旦独先以其亲遁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侬智髙还没有造反时,孔宗旦就已经有所觉察,并且多次向上级官吏陈述 自己的主张,认为“不可不戒”;但他的观点始终没有被接受。 B.作者曾与孔宗旦有交往,认为宗旦这一次立功,并不是一时的表现,偶然的 行为,凭着他好管闲事的性格,可推知他会在事前说话 C.作者追叙了孔宗旦生平轶事,进一步证明其“先告”“死节”的真实可信。 最后点明致书意图一一白宗旦之事,补天下之失。 D.全文有叙述,有描写,有议论,纵横反复,语调哀婉,措辞恳切,言近旨远, 在为孔宗旦讼冤的同时,陈说了天下治乱得失的道理。 19.有“/”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之祸必不发。(3分) (2)使其事白,固有补于天下,不独一时为宗旦发也。(4分)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3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感旧歌者元·戴表元 牡丹红紫艳春天,檀板朱丝锦色笺。头白江南一杯酒,无人知是李龟年 2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一一的形象,表达了诗人一一的情感。(2分) 22.简析这两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5分) (三)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23-24题。(5分)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 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 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23.“问一得三”中的“一”和“三”在文中分别指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陈 述。(2分) 24.本章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请谈谈你对这一教 育原则的认识。(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贡曰:《诗》云:“ 。”其斯 之谓与?《论语》 则芥为之舟 ,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 遥游》 (3)直栏横槛, ,多于市人之言语。(杜 牧《阿房宫赋》)
D.使虽有小差,要其大概不诬也 要:要领,关键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凡宗旦之于拱,以书告者七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B.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 臣请入,与之同命 C.则其所立,亦非一时偶然发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耶? D.而宗旦独先以其亲遁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侬智高还没有造反时,孔宗旦就已经有所觉察,并且多次向上级官吏陈述 自己的主张,认为“不可不戒”;但他的观点始终没有被接受。 B.作者曾与孔宗旦有交往,认为宗旦这一次立功,并不是一时的表现,偶然的 行为,凭着他好管闲事的性格,可推知他会在事前说话。 C.作者追叙了孔宗旦生平轶事,进一步证明其“先告”“死节”的真实可信。 最后点明致书意图——白宗旦之事,补天下之失。 D.全文有叙述,有描写,有议论,纵横反复,语调哀婉,措辞恳切,言近旨远, 在为孔宗旦讼冤的同时,陈说了天下治乱得失的道理。 19.有“/”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 分) (1)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之祸必不发。(3 分) (2)使其事白,固有补于天下,不独一时为宗旦发也。(4 分)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 21—22 题。(7 分)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⑶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感旧歌者 元·戴表元 牡丹红紫艳春天,檀板朱丝锦色笺。头白江南一杯酒,无人知是李龟年。 2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2 分) 22.简析这两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5 分) (三)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 23-24 题。(5 分)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 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 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23.“问一得三”中的“一”和“三”在文中分别指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陈 述。(2 分) 24.本章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请谈谈你对这一教 育原则的认识。(3 分) (四)古诗文默写。(6 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子贡曰:《诗》云:“ , 。”其斯 之谓与?《论语》 (2) ,则芥为之舟; ,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 遥游》) (3)直栏横槛, ; ,多于市人之言语。(杜 牧《阿房宫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