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一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噱头(xue) 束缚(sh) 作揖 循规蹈矩(j) B.漫溯(si) 娉婷(ping 肄业 从容不迫(cong) C.浸渍(zi) 忤(w)逆 衾枕 (gin) 义愤填膺(ying) D.孵化(fu) 水獭(lai) 尸骸 (hai) 心急如焚(fe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角点,把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作为根 本保证,全面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各项工作,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新疆 实际的科学发展新路 B.瑞士科学家的最新研究验证了温暖可以导致湿润,湿润反过来让气候 更温暖。科学家指出,温室效应的祸首是太阳对地球辐射的加剧,而导致了水蒸 气浓度的上升。 C.招聘人才不像买蔬菜,挨个捏捏拣拣,只管找个大鲜亮的拿,正所谓 人不可貌像,海水不可斗量”,这种道理用人单位自然明了 D.面对如此严竣的形势和迫在眉睫的“大考”,一些省份主要采取行政 手段,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企业采取限电、停产等措施,全力推进节 能降耗指标如期完成。节能减排突击战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 3.下列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刘翔复出,并在决赛中以13秒34的成绩成功 卫冕,整个全运村人声鼎沸,人言啧啧,“翔飞人”再次受到观众和媒体的热捧 B.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怎样更多地为困难群体雪中送炭,而不 只是为强势群体锦上添花,值得整个社会深思,更值得各地政府不断反省并做出 更大的努力 C.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 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D.纵观本次比赛,中国队在进攻线上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主攻王一梅 和副攻“双塔”薛明、马蕴雯都表现不俗,由她们三人组成的得分“铁三角”呼 之欲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 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 B.我国目前己经限制使用玉米等可食用谷物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料,鼓励 生物燃料产业“坚持非粮为主”,保证生物燃料的发展既不影响人们的粮食消 费,也不同粮食争夺耕地。 C.通过成都妇女唐福珍的案例以及其他拆迁致死事件,促使中国顶尖大 学的5名法学教授作出罕见的公开表态,呼吁改变一向鼓励开发商暴力拆迁的条
浙江省金华一中 2012 届高三 10 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 A.噱头(xué) 束缚(shù) 作揖 (yī) 循规蹈矩(jǔ) B.漫溯(sù) 娉婷(pīng) 肄业 (yì) 从容不迫(cōng) C.浸渍(zì) 忤(wǔ)逆 衾枕 (qín) 义愤填膺(yīng) D.孵化(fū) 水獭(lài) 尸骸 (hái) 心急如焚(fé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角点,把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作为根 本保证,全面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各项工作,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新疆 实际的科学发展新路。 B.瑞士科学家的最新研究验证了温暖可以导致湿润,湿润反过来让气候 更温暖。科学家指出,温室效应的祸首是太阳对地球辐射的加剧,而导致了水蒸 气浓度的上升。 C.招聘人才不像买蔬菜,挨个捏捏拣拣,只管找个大鲜亮的拿,正所谓 “人不可貌像,海水不可斗量”,这种道理用人单位自然明了。 D.面对如此严竣的形势和迫在眉睫的“大考”,一些省份主要采取行政 手段,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企业采取限电、停产等措施,全力推进节 能降耗指标如期完成。节能减排突击战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 3.下列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刘翔复出,并在决赛中以 13 秒 34 的成绩成功 卫冕,整个全运村人声鼎沸,人言啧啧,“翔飞人”再次受到观众和媒体的热捧。 B.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怎样更多地为困难群体雪中送炭,而不 只是为强势群体锦上添花,值得整个社会深思,更值得各地政府不断反省并做出 更大的努力。 C.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 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D.纵观本次比赛,中国队在进攻线上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主攻王一梅 和副攻“双塔”薛明、马蕴雯都表现不俗,由她们三人组成的得分“铁三角”呼 之欲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 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 B.我国目前已经限制使用玉米等可食用谷物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料,鼓励 生物燃料产业 “坚持非粮为主”,保证生物燃料的发展既不影响人们的粮食消 费,也不同粮食争夺耕地。 C.通过成都妇女唐福珍的案例以及其他拆迁致死事件,促使中国顶尖大 学的 5 名法学教授作出罕见的公开表态,呼吁改变一向鼓励开发商暴力拆迁的条 例
D.90%以上未得过麻疹和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病人后都 会发病,因此这些人应及时接种疫苗,流行期少去公共场所。 5.我校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就要到来了,这是我们这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名校 的又一次盛会,是充分展示金中学子风采的又一个舞台,假如邀请你给这次运动 会拟一副对联,不要横批,上下联各不超过12字,内容上既要与运动会、秋季 有关又要能体现金中特色,你会怎样拟写呢?试一试!(3分) 上联下联 6.老刘想与某保险公司签订合同,可合同中有一项很长的条款。请你帮他解读, 告诉他被保险人出险时需同时具备哪五个条件才能获得赔付。(4分) 被保险人于本合同有效期内,以乘客身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因遭遇外来的、突 发的、非疾病所导致的意外事故,并以此意外事故为直接且单独原因导致其身体 伤害、残疾或身故的可获得赔付。 7.周末逛街买东西砍价很正常,但近日南京某校园出现了有组织的专业“砍价 们通过帮人砍价来赚取“砍价顾问费”。“砍价团”现在有7名成员,砍价业务 主要包括数码产品、服装、饰品等。组员利用对各自所学专业领域产品的了解来 帮助买家砍价,每次收取1%至5%的“砍价顾问费”。有人觉得这些学生不务正 业,也有人觉得这是大学生学以致用,接触社会的方式。请你就此发表看法。要 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不少于60字,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中国文化的内涵 季羡林 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 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对于深义的文化 周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 义文化的某些互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 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 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特征的东西。”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 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 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 结构或者内涵
D.90%以上未得过麻疹和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病人后都 会发病,因此这些人应及时接种疫苗,流行期少去公共场所。 5.我校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就要到来了,这是我们这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名校 的又一次盛会,是充分展示金中学子风采的又一个舞台,假如邀请你给这次运动 会拟一副对联,不要横批,上下联各不超过 12 字,内容上既要与运动会、秋季 有关又要能体现金中特色,你会怎样拟写呢?试一试!(3 分) 上 联: 下 联: 6.老刘想与某保险公司签订合同,可合同中有一项很长的条款。请你帮他解读, 告诉他被保险人出险时需同时具备哪五个条件才能获得赔付。(4 分) 被保险人于本合同有效期内,以乘客身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因遭遇外来的、突 发的、非疾病所导致的意外事故,并以此意外事故为直接且单独原因导致其身体 伤害、残疾或身故的可获得赔付。 答: 7.周末逛街买东西砍价很正常,但近日南京某校园出现了有组织的专业“砍价 团”,他 们通过帮人砍价来赚取“砍价顾问费”。“砍价团”现在有 7 名成员,砍价业务 主要包括数码产品、服装、饰品等。组员利用对各自所学专业领域产品的了解来 帮助买家砍价,每次收取 1%至 5%的“砍价顾问费”。有人觉得这些学生不务正 业,也有人觉得这是大学生学以致用,接触社会的方式。请你就此发表看法。要 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不少于 60 字,5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12 分) 中国文化的内涵 季羡林 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 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对于深义的文化, 周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 义文化的某些互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 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 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特征的东西。”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 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 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 结构或者内涵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 谈论知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 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 属于行的范畴。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 华文化 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 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 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 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 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 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 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 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 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 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 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 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 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就是 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文 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 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 死后的事。如地狱、轮回等。这是‘鬼学’,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 学’,注重的是人。”事实上,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子不语怪、力、 乱、神”,就是证明。他自己还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 的伦理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节选自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 是 A.狭义的文化包含于广义的文化中,深义的文化则是普遍地存在于狭义 和广义文化的领域中的共同的东西。 B.中国文化的内涵可以从民族心态或哲学范畴去探究,作者认为深义的 中华文化存在于“知”与“行”两部分文化的后面。 C.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文化中 最本质的东西,正是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 D.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潜存于佛道二家背后的三纲六纪等伦理道 德方面的东西。 9.下列对佛教文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佛教文化中也有“知”与“行”两个方面,其中“修行、膜拜,以及 涅槃、跳出轮回”等是与“知”密切联系的“行”,这些“行”不带伦理色彩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 谈论知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部分是认 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 属于行的范畴。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 华文化。 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 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 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 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 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 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 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 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 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 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 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 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 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就是 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文 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 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 死后的事。如地狱、轮回等。这是‘鬼学’,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 学’,注重的是人。” 事实上,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子不语怪、力、 乱、神”,就是证明。他自己还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 的伦理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节选自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 是 ( ) A.狭义的文化包含于广义的文化中,深义的文化则是普遍地存在于狭义 和广义文化的领域中的共同的东西。 B.中国文化的内涵可以从民族心态或哲学范畴去探究,作者认为深义的 中华文化存在于“知”与“行”两部分文化的后面。 C.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文化中 最本质的东西,正是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 D.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潜存于佛道二家背后的三纲六纪等伦理道 德方面的东西。 9.下列对佛教文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佛教文化中也有“知”与“行”两个方面,其中“修行、膜拜,以及 涅槃、跳出轮回”等是与“知”密切联系的“行”,这些“行”不带伦理色彩
B.原始佛教并不强调“孝”,而是特别强调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 缘等等教义,而后在中国纲纪文化冲击下,不得不歪曲原义以求得生存。 C.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为求生存而做出某些伪装,披上伦理的外衣,这显示了 中国纲纪伦常等传统道德的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 D.佛教虽然讲的大多是地狱、轮回等所谓的“鬼学”,但自古以来对中 国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绝不亚于传统的儒学。 10.大量的引用是本文的特色,请简要说明引用周一良的论述所起的作用。(2 分) 11.本文题为“中国文化的内涵”,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内 涵”的观点。(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家家有明月清风 林清玄 到台北近郊登山,在陡峭的石阶中途,看见一个不锈钢桶放在石头上,外面用红 漆写了两字“奉水”,桶耳上挂了两个塑胶茶杯,一红一绿。在炎热的天气里喝 了清凉的水,让人在清凉时感觉到人的温情,这桶水是由某一个居住在这城市里 陌生的人所提供的,他是每天清晨太阳升起时就抬这么重的一桶水来,那细致的 用心是颇能体会到的。 在烟尘滚滚的尘世,人人把时间看得非常重要,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几乎到了没 有人愿意为别人牺牲一点点时间的地步,即使是要好的朋友,如果没有重要的事 情,也很难约集。但是当我在喝“奉水”的时候,想到有人在这上面花了时间与 心思,牺牲自己的力气,就觉得在忙碌转动的世界,仍然有从容活着的人 这使我想起童年住在乡村,在行人路过的路口,或者偏僻的荒村,都时常看到 只大茶壶,上面写着“奉茶”,有时还特别钉一个木架子把茶壶供奉起来。我每 次路过“奉茶”,不管是不是口渴,总会灌一大杯凉茶,再继续前行,到现在我 都记得喝茶的竹筒子,里面似乎还有竹林的清香。我想,有时候人活在这个人世, 没有留下任何名姓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只要对生命与土地有过真正的关怀与付 出,就算尽了人的责任 很久没有看见“奉茶”了,因此在台北郊区看到“奉水”时竟低徊良久,到底, 不管是茶是水,在乡在城,其中都有人情的温热。山道边一杯微不足道的凉水, 使我在爬山的道途中有了很好的心情,并且感觉到不是那么寂寞了
B.原始佛教并不强调“孝”,而是特别强调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 缘等等教义,而后在中国纲纪文化冲击下,不得不歪曲原义以求得生存。 C.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为求生存而做出某些伪装,披上伦理的外衣,这显示了 中国纲纪伦常等传统道德的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 D.佛教虽然讲的大多是地狱、轮回等所谓的“鬼学”,但自古以来对中 国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绝不亚于传统的儒学。 10.大量的引用是本文的特色,请简要说明引用周一良的论述所起的作用。(2 分) 11.本文题为“中国文化的内涵”,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内 涵”的观点。(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20 分) 家家有明月清风 林清玄 到台北近郊登山,在陡峭的石阶中途,看见一个不锈钢桶放在石头上,外面用红 漆写了两字“奉水”,桶耳上挂了两个塑胶茶杯,一红一绿。在炎热的天气里喝 了清凉的水,让人在清凉时感觉到人的温情,这桶水是由某一个居住在这城市里 陌生的人所提供的,他是每天清晨太阳升起时就抬这么重的一桶水来,那细致的 用心是颇能体会到的。 在烟尘滚滚的尘世,人人把时间看得非常重要,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几乎到了没 有人愿意为别人牺牲一点点时间的地步,即使是要好的朋友,如果没有重要的事 情,也很难约集。但是当我在喝“奉水”的时候,想到有人在这上面花了时间与 心思,牺牲自己的力气,就觉得在忙碌转动的世界,仍然有从容活着的人。 这使我想起童年住在乡村,在行人路过的路口,或者偏僻的荒村,都时常看到一 只大茶壶,上面写着“奉茶”,有时还特别钉一个木架子把茶壶供奉起来。我每 次路过“奉茶”,不管是不是口渴,总会灌一大杯凉茶,再继续前行,到现在我 都记得喝茶的竹筒子,里面似乎还有竹林的清香。我想,有时候人活在这个人世, 没有留下任何名姓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只要对生命与土地有过真正的关怀与付 出,就算尽了人的责任。 很久没有看见“奉茶”了,因此在台北郊区看到“奉水”时竟低徊良久,到底, 不管是茶是水,在乡在城,其中都有人情的温热。山道边一杯微不足道的凉水, 使我在爬山的道途中有了很好的心情,并且感觉到不是那么寂寞了
到了山顶,没想到平台上也有一桶完全相同的钢桶,这时写的不是“奉水”,而 是“奉茶”,两个塑胶杯,一黄一蓝,我倒了一杯来喝,发现茶是滚热的。于是 我站在山顶俯视烟尘飞扬的大地,感觉那准备这两桶茶水的人简直是一位禅师 了。在完全相同的桶里,一冷一热,一茶一水,连杯子都配合得恰恰刚好,这里 面到底是隐藏着怎么样的一颗心呢? 我一直认为不管时代如何改变,在时代里总会有一些卓然的人,就好像山林无论 如何变化,在山林中总会有一些清越的鸟声一样。同样的,人人都会在时间里变 化,最常见的变化是从充满诗情画意、逍遥的心灵,变成平凡庸俗而无可奈何 从对人情时序的敏感,成为对一切事物无感。我们在股票号子里看见许多瞪着看 板的眼睛,那曾经是看云、看山、看水的眼睛;我们看签六合彩的双手,那曾经 是写过情书与诗歌的手;我们看为钱财烦恼奔波的那双脚,那曾经是在海边与原 野散过步的脚。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看起来仍然是二十年前无异,可是在本质上, 有时中夜照镜,已经完全看不出它们的连结,那理想主义的、追求完美的、每 个毛孔都充满了光彩的我,究竟何在呢? 清朝诗人张灿有一首短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而今七事都更 变,柴米油盐酱醋茶。”很能表达一般人在时空中流转的变化,从“书画琴棋诗 酒花”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的心灵必然是经过了一番极大的动荡与革命, 只是凡人常不自觉自省,任庸俗转动罢了。 有人问我,这个社会最缺的是什么东西?我认为最缺的是两种,一是“从容” 是“有情”。这两种品质是大国民的品质,但是由于我们缺少“从容”,因此 很难见到步履雍容、识见高远的人:因为缺少“有情”,则很难看见乾坤朗朗、 情趣盎然的人。 社会学家把社会分为青年社会、中年社会、老年社会,青年社会有的是“热情” 老年社会有的是“从容”。我们正好是中年社会,有的是“务实”,务实不是不 好,但若没有从容的生活态度与有情的怀抱,务实到最后正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牺牲了书画琴棋诗酒花。一个彻底务实的人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一个只知道名 利实务的社会,则是僵化的庸俗社会。 人生的幸福在很多时候是得自于看起来无甚意义的事,例如某些对情爱与知友的 缅怀,例如有人突然给了我们一杯清茶,例如在小路上突然听见冰果店里传来 段喜欢的乐曲,例如在书上读到了一首动人的诗歌,例如偶然听见桑间濮上的老 妇说了一段充满启示的话语,例如偶然看见一朵酢浆花的开放……总的说来,人 生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洞开,有如在阴云中突然阳光显露、彩虹当空, 这些看来平淡无奇的东西,是在一株草中看见了琼楼玉宇,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有 情的宝殿。 心扉的突然洞开”,是来自于从容,来自于有情。 我时常想起童年时代,那时社会普遍贫穷,可是大部分人都有丰富的人情,人与 人间充满了关怀,人情义理也不曾被贫苦生活昧却,乡间小路的“奉茶”正是人 情义理最好的象征。记得我的父亲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人活着,要像个 人。”当时我不懂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才算比较了解其中的玄机。人即使生活条 件只能像动物那样,人也不应该活得如动物失去人的有情、从容、温柔与尊严 在中国历代的忧患悲苦之中,中国人之所以没有失去本质,实在是来自这个简单 的意念:“人活着,要像个人!
到了山顶,没想到平台上也有一桶完全相同的钢桶,这时写的不是“奉水”,而 是“奉茶”,两个塑胶杯,一黄一蓝,我倒了一杯来喝,发现茶是滚热的。于是 我站在山顶俯视烟尘飞扬的大地,感觉那准备这两桶茶水的人简直是一位禅师 了。在完全相同的桶里,一冷一热,一茶一水,连杯子都配合得恰恰刚好,这里 面到底是隐藏着怎么样的一颗心呢? 我一直认为不管时代如何改变,在时代里总会有一些卓然的人,就好像山林无论 如何变化,在山林中总会有一些清越的鸟声一样。同样的,人人都会在时间里变 化,最常见的变化是从充满诗情画意、逍遥的心灵,变成平凡庸俗而无可奈何, 从对人情时序的敏感,成为对一切事物无感。我们在股票号子里看见许多瞪着看 板的眼睛,那曾经是看云、看山、看水的眼睛;我们看签六合彩的双手,那曾经 是写过情书与诗歌的手;我们看为钱财烦恼奔波的那双脚,那曾经是在海边与原 野散过步的脚。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看起来仍然是二十年前无异,可是在本质上, 有时中夜照镜,已经完全看不出它们的连结,那理想主义的、追求完美的、每一 个毛孔都充满了光彩的我,究竟何在呢? 清朝诗人张灿有一首短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而今七事都更 变,柴米油盐酱醋茶。”很能表达一般人在时空中流转的变化,从“书画琴棋诗 酒花”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的心灵必然是经过了一番极大的动荡与革命, 只是凡人常不自觉自省,任庸俗转动罢了。 有人问我,这个社会最缺的是什么东西?我认为最缺的是两种,一是“从容”, 一是“有情”。这两种品质是大国民的品质,但是由于我们缺少“从容”,因此 很难见到步履雍容、识见高远的人;因为缺少“有情”,则很难看见乾坤朗朗、 情趣盎然的人。 社会学家把社会分为青年社会、中年社会、老年社会,青年社会有的是“热情”, 老年社会有的是“从容”。我们正好是中年社会,有的是“务实”,务实不是不 好,但若没有从容的生活态度与有情的怀抱,务实到最后正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牺牲了书画琴棋诗酒花。一个彻底务实的人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一个只知道名 利实务的社会,则是僵化的庸俗社会。 人生的幸福在很多时候是得自于看起来无甚意义的事,例如某些对情爱与知友的 缅怀,例如有人突然给了我们一杯清茶,例如在小路上突然听见冰果店里传来一 段喜欢的乐曲,例如在书上读到了一首动人的诗歌,例如偶然听见桑间濮上的老 妇说了一段充满启示的话语,例如偶然看见一朵酢浆花的开放……总的说来,人 生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洞开,有如在阴云中突然阳光显露、彩虹当空, 这些看来平淡无奇的东西,是在一株草中看见了琼楼玉宇,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有 情的宝殿。 “心扉的突然洞开”,是来自于从容,来 自于有情。 我时常想起童年时代,那时社会普遍贫穷,可是大部分人都有丰富的人情,人与 人间充满了关怀,人情义理也不曾被贫苦生活昧却,乡间小路的“奉茶”正是人 情义理最好的象征。记得我的父亲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人活着,要像个 人。”当时我不懂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才算比较了解其中的玄机。人即使生活条 件只能像动物那样,人也不应该活得如动物失去人的有情、从容、温柔与尊严, 在中国历代的忧患悲苦之中,中国人之所以没有失去本质,实在是来自这个简单 的意念:“人活着,要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