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2012广州二模】 语文试题及参考谷案及评分标准2012.4 来源:刘超衡的博客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 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 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 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 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 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 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 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 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狡黠(xia) 盥洗(huan) 肖像(xido)铩羽而归(sha) B.木讷(na) 收讫(qi) 塞责(se) 栉风沐雨(zhi) C.桎梏(k山) 整饬(chi) 辟邪(bi) 岿然不动(gu) D.哂笑(shen) 聒噪(guo) 挑灯(tiao)怏怏不乐(yang)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各级政府机关要按照国务院的决策 ,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 用工作,进一步传播节约理念,促进全社会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②美国罔顾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历史事实, 抛出“《日美安保 条约》适用于钓鱼岛”的言论,这一言论彻底暴露了其霸权主义的本质。 ③南沙区地理位置独特,享有粤港澳合作先行先试的政策,可以大力促进高新技 术产业的发展,这种发展优势令其它新建的经济区 A.部署 公然 望尘莫及 B.部署 竟 然 望其项背 C.布置 竟然 望其项背 D.布置 然 望尘莫及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是 A.河源市紫金县响水路一带发现有多例感染丙肝的病人,有人怀疑自己是因为 镇卫生所未按规定采用一次性针筒而造成交叉感染的原因。 B.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集中产业优势,逐步在全球形 成了寡头垄断者,这对于全球经济的正常发展是不利的 C.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相关规定,要求新闻机构建立健全内部防范虚假新闻的管 理制度,将虚假报道的责任追究制度付诸于具体的行动中
2012 年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2012 广州二模】 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4 来源:刘超衡的博客 本试卷共 8 页,24 小题,满分为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2B 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 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 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 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 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 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 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 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 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 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狡黠(xiá) 盥洗(huàn) 肖像(xiào) 铩羽而归(shā) B.木讷(nà) 收讫(qì) 塞责(sè) 栉风沐雨(zhì) C.桎梏(kù) 整饬(chì) 辟邪(bì) 岿然不动(ɡuī) D.哂笑(shěn) 聒噪(ɡuō) 挑灯(tiǎo) 怏怏不乐(yànɡ)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各级政府机关要按照国务院的决策 ,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 用工作,进一步传播节约理念,促进全社会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②美国罔顾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历史事实, 抛出“《日美安保 条约》适用于钓鱼岛”的言论,这一言论彻底暴露了其霸权主义的本质。 ③南沙区地理位置独特,享有粤港澳合作先行先试的政策,可以大力促进高新技 术产业的发展,这种发展优势令其它新建的经济区 。 A.部署 公然 望尘莫及 B.部署 竟 然 望其项背 C.布置 竟然 望其项背 D.布置 公 然 望尘莫及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是 A.河源市紫金县响水路一带发现有多例感染丙肝的病人,有人怀疑自己是因为 镇卫生所未按规定采用一次性针筒而造成交叉感染的原因。 B.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集中产业优势,逐步在全球形 成了寡头垄断者,这对于全球经济的正常发展是不利的。 C.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相关规定,要求新闻机构建立健全内部防范虚假新闻的管 理制度,将虚假报道的责任追究制度付诸于具体的行动中
D.有专家认为,政府出钱来办元宵灯展,既弘扬了传统的节日文化,又顺应了 市民元宵赏花灯的习俗,是花钱不多而社会影响好的事情。 4.下面的电子邮件中,加点词运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李老师: 您好!上周四您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老师作画相赠,我感激不已。我定会 惠存老师的墨宝,铭记老师的恩情。我今天已将近日付梓的拙作邮寄给您,请您 教正 敬祝 教安 学生:黄少明 9月8日 A.蓬荜生辉 B.惠存 C.教 正 D.教安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名捕传 姚伯祥 金坛王伯弢孝廉,自言丙午偕计,至德州,见道旁有捕贼勾当,与州解相噪 问之,云:“马贼昼劫上供银若干,追之则死贼手,不追则死坐累。”各相向呼 天,泣数行下。然贼马尘起处,犹目力可望也。忽有夫妇两骑从他道来。诸捕咸 相庆曰:“保定名捕至矣!当无忧也。”诸捕控名捕马,问从何来。言夫妇泰山 进香耳。然名捕病甚,俯首鞍上。其妻亦短小好妇人,以皂罗覆面,手抱一婴儿 诸捕告之故,哀乞相助。名捕曰:“贼几人 五人。”曰:“余病甚, 吾妇往足矣。”妇摇手:“我不耐烦!”名捕嗔骂曰:“懒媳妇!”妇面发红, 乃下马抱儿与夫,更束马肚,结缚裙靴,攘臂,袖一刀,长三尺许,光若镜也。 夫言:“将我箭去。”妻曰:“吾弹固自胜。”言未讫,身已在马上,绝尘而去。 诸捕皆奔马随之。 须臾,追及贼骑。妇人发声清亮,顺风呼贼曰:“我保定名捕某妻,为此官钱, 故来相索。宜急置,毋尝我丸也!”贼言:“丈夫平平,牝猪敢尔!”贼发五弓 射妇。妇从马上以弹弓拨箭,箭悉落地。急发一弹,杀一人。 四人拔刀拟妇妇接 战挥斥如意复斫杀一人三人惧少却妇更言曰急置银舁两尸去俱死无益也三人下 马乞命置银以二尸缚马上而逸 顷之,诸捕至,舁银而还。此妇犹旖旎寻常,善刀藏之,下马遍拜诸捕,曰:“妮 子着力不健,纵此三寇,要是裙襦伎俩耳。”州守为治酒,宴劳五日,乃去。 姚伯祥曰:此皆伯弢口授于予,予为之记,所谓舌端有写生手也 (选自张潮《虞初新志》,有改动) 注]①偕计:指举人赴京会试。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州解相噪 解差 B.诸捕控名捕马,问从何来 勒住 C.其妻亦短小好妇人 温顺 D.宜急置,毋尝我丸也 放下
D.有专家认为,政府出钱来办元宵灯展,既弘扬了传统的节日文化,又顺应了 市民元宵赏花灯的习俗,是花钱不多而社会影响好的事情。 4.下面的电子邮件中,加点词运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李老师: 您好!上周四您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老师作画相赠,我感激不已。我定会 惠存老师的墨宝,铭记老师的恩情。我今天已将近日付梓的拙作邮寄给您,请您 教正。 敬祝 教安 学生:黄少明 9 月 8 日 A.蓬荜生辉 B.惠存 C.教 正 D.教安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名捕传 姚伯祥 金坛王伯弢孝廉,自言丙午偕计①,至德州,见道旁有捕贼勾当,与州解相噪。 问之,云:“马贼昼劫上供银若干,追之则死贼手,不追则死坐累。”各相向呼 天,泣数行下。然贼马尘起处,犹目力可望也。忽有夫妇两骑从他道来。诸捕咸 相庆曰:“保定名捕至矣!当无忧也。”诸捕控名捕马,问从何来。言夫妇泰山 进香耳。然名捕病甚,俯首鞍上。其妻亦短小好妇人,以皂罗覆面,手抱一婴儿。 诸捕告之故,哀乞相助。名捕曰:“贼几人?”曰:“五人。”曰:“余病甚, 吾妇往足矣。”妇摇手:“我不耐烦!”名捕嗔骂曰:“懒媳妇!”妇面发红, 乃下马抱儿与夫,更束马肚,结缚裙靴,攘臂,袖一刀,长三尺许,光若镜也。 夫言:“将我箭去。”妻曰:“吾弹固自胜。”言未讫,身已在马上,绝尘而去。 诸捕皆奔马随之。 须臾,追及贼骑。妇人发声清亮,顺风呼贼曰:“我保定名捕某妻,为此官钱, 故来相索。宜急置,毋尝我丸也!”贼言:“丈夫平平,牝猪敢尔!”贼发五弓 射妇。妇从马上以弹弓拨箭,箭悉落地。急发一弹,杀一人。四人拔刀拟妇妇接 战挥斥如意复斫杀一人三人惧少却妇更言曰急置银舁两尸去俱死无益也三人下 马乞命置银以二尸缚马上而逸。 顷之,诸捕至,舁银而还。此妇犹旖旎寻常,善刀藏之,下马遍拜诸捕,曰:“妮 子着力不健,纵此三寇,要是裙襦伎俩耳。”州守为治酒,宴劳五日,乃去。 姚伯祥曰:此皆伯弢口授于予,予为之记,所谓舌端有写生手也。 (选自张潮《虞初新志》,有改动) [注]①偕计:指举人赴京会试。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与州解相噪 解差 B.诸捕控名捕马,问从何来 勒住 C.其妻亦短小好妇人 温顺 D.宜急置,毋尝我丸也 放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以皂罗覆面 诸捕告之故 妇从马上以弹弓拨箭 顷之,诸捕至 C D. 乃下马抱儿与夫 为此官钱,故来相索 宴劳五日,乃去 州守为治酒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名捕妻“武艺高超”的一组 是 (3分) ①更束马肚,结缚裙靴 ②吾弹固自胜 ③须臾,追及贼骑 ④以弹弓拨箭,箭悉落地 ⑤急发一弹,杀一人 ⑥纵此三寇,要是裙襦伎俩耳 A.①③④ C.②③⑥ D.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是 (3分) A.王伯弢进京应考,途经德州,遇到了名捕夫妇帮助州里差役夺回官银的事, 他将此事告诉姚伯祥,姚伯祥把事件如实地记录下来。 B.面对马贼光天化日抢劫官府钱银,众差役毫无办法,焦急万分,看到保定名 捕出现,他们转忧为喜,相信名捕一定能替他们解困。 C.名捕病重,不能亲自去擒拿马贼,但是他镇定自若,指挥从容,让外表娇小 的妻子前往擒贼,妻子爽快答应并迅速夺回了官银。 D.名捕的妻子夺回官银后没有全力歼灭马贼,在众差役面前不逞强自诩;州守 得知名捕夫妇的义举后,专门设宴款待他们以表谢意。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4分) 四人拔刀拟妇妇接战挥斥如意复斫杀一人三人惧少却妇更言曰急置银舁两尸去 俱死无益也三人下马乞命置银以二尸缚马上而逸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追之则死贼手,不追则死坐累。 ②此妇犹旖旎寻常,善刀藏之。 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B. 以皂罗覆面 诸捕告之故 妇从马上以弹弓拨箭 顷之,诸捕至 C. D. 乃下马抱儿与夫 为此官钱,故来相索 宴劳五日,乃去 州守为治酒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名捕妻“武艺高超”的一组 是 (3 分) ①更束马肚,结缚裙靴 ②吾弹固自胜 ③须臾,追及贼骑 ④以弹弓拨箭,箭悉落地 ⑤急发一弹,杀一人 ⑥纵此三寇,要是裙襦伎俩耳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是 (3 分) A.王伯弢进京应考,途经德州,遇到了名捕夫妇帮助州里差役夺回官银的事, 他将此事告诉姚伯祥,姚伯祥把事件如实地记录下来。 B.面对马贼光天化日抢劫官府钱银,众差役毫无办法,焦急万分,看到保定名 捕出现,他们转忧为喜,相信名捕一定能替他们解困。 C.名捕病重,不能亲自去擒拿马贼,但是他镇定自若,指挥从容,让外表娇小 的妻子前往擒贼,妻子爽快答应并迅速夺回了官银。 D.名捕的妻子夺回官银后没有全力歼灭马贼,在众差役面前不逞强自诩;州守 得知名捕夫妇的义举后,专门设宴款待他们以表谢意。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4 分) 四人拔刀拟妇妇接战挥斥如意复斫杀一人三人惧少却妇更言曰急置银舁两尸去 俱死无益也三人下马乞命置银以二尸缚马上而逸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追之则死贼手,不追则死坐累。 ②此妇犹旖旎寻常,善刀藏之。 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①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②绝,青眼③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痴儿:作者自称。②佳人:指知音。③青眼:表示有好感。 (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2)简析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 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 不亦重乎? (《论语》十则) (2)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 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3)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 光寒。(李商隐《无题》) (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解一解中国人的谜 我们说中国不及西洋,然中国的开化固远在近世的西洋人以前。当近世 的西洋人在森林中度其野蛮生活之时,中国已有高明的学术美盛的文化开出来千 余年了。四千年前,中国己有文化;与其并时而开放过文化之花的民族,无不零 落消亡;只有他一条老命直活到今日,文化未曾中断,民族未曾灭亡,他在这三 四千年中,不但活着而已,中间且不断有文化的盛彩。历史上只见他一次再次同 化了外族,而没有谁从文化上能征服他的事 在第四世纪北方侵入来的所谓五胡蛮族,不久就被同化了,这些蛮族,在北 方建立了十六个几乎完全与中国文明相融合的国家,在晋朝灭亡后,约有一世纪 半南北朝时代的战乱之间,与南方诸国相竞争相混合。到了第六世纪末叶,中国 又渐渐统一于隋朝了。 其后三百余年间隋唐两朝的治世,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安定的文明国,达到 繁荣的绝顶。那破坏于秦而复兴于汉的儒学,在这期间大力发达,产出绚烂流丽 的诗文;又发明木版印刷术,因之唐朝的宫廷有了藏着几万册典籍的图书馆。幽 雅庄严的佛画佛像,把当时美术的显著的进步流传于今日。然而就社会全体来说, 并没有产生什么本质的进步和根本的变化。他们的经济生活,依旧一点没有脱离 古代以来的旧套,在丰饶肥沃的大平原里保守着那祖先传来的农业生产力所生的 社会制度,中国人便安然地在这种静稳和幸福的范围内过活。商业与货币,虽然 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但绝没有像古代希腊那样在社会内获得重要的地位。市场 上物物交换,还流行得很广。万物宽裕而且悠长的这个巨大的社会,却妨碍了那 奔放不羁的冒险的活跃和独创的发展。 长期的安逸和倦怠,在支配者的宫廷里,产生了阴谋、紊乱和虐政。一般民 众,只是糊里糊涂地期待“真命天子”的出世,即欢迎新的较善的支配者出来代 替。但这只是改变支配地位和国号的政治上的大事件,绝不是像上述那种生产力 发展阶段相异的社会集团间的阶级或民族战争一样,引起社会的本质的变革。 中国民族在今日好比七十老翁,而西洋人只是十七八岁小伙。如果简单地说 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不及西洋进步,那就如说七十老翁身体心理的发育开展太慢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痴儿:作者自称。②佳人:指知音。③青眼:表示有好感。 (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分析。(4 分) (2)简析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 。 ,不亦重乎? (《论语》十则) (2) ,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 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3)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 光寒。(李商隐《无题》) (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 (辛弃疾《破阵子》)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解一解中国人的谜 我们说中国不及西洋,然中国的开化固远在近世的西洋人以前。当近世 的西洋人在森林中度其野蛮生活之时,中国已有高明的学术美盛的文化开出来千 余年了。四千年前,中国已有文化;与其并时而开放过文化之花的民族,无不零 落消亡;只有他一条老命直活到今日,文化未曾中断,民族未曾灭亡,他在这三 四千年中,不但活着而已,中间且不断有文化的盛彩。历史上只见他一次再次同 化了外族,而没有谁从文化上能征服他的事。 在第四世纪北方侵入来的所谓五胡蛮族,不久就被同化了,这些蛮族,在北 方建立了十六个几乎完全与中国文明相融合的国家,在晋朝灭亡后,约有一世纪 半南北朝时代的战乱之间,与南方诸国相竞争相混合。到了第六世纪末叶,中国 又渐渐统一于隋朝了。 其后三百余年间隋唐两朝的治世,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安定的文明国,达到 繁荣的绝顶。那破坏于秦而复兴于汉的儒学,在这期间大力发达,产出绚烂流丽 的诗文;又发明木版印刷术,因之唐朝的宫廷有了藏着几万册典籍的图书馆。幽 雅庄严的佛画佛像,把当时美术的显著的进步流传于今日。然而就社会全体来说, 并没有产生什么本质的进步和根本的变化。他们的经济生活,依旧一点没有脱离 古代以来的旧套,在丰饶肥沃的大平原里保守着那祖先传来的农业生产力所生的 社会制度,中国人便安然地在这种静稳和幸福的范围内过活。商业与货币,虽然 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但绝没有像古代希腊那样在社会内获得重要的地位。市场 上物物交换,还流行得很广。万物宽裕而且悠长的这个巨大的社会,却妨碍了那 奔放不羁的冒险的活跃和独创的发展。 长期的安逸和倦怠,在支配者的宫廷里,产生了阴谋、紊乱和虐政。一般民 众,只是糊里糊涂地期待“真命天子”的出世,即欢迎新的较善的支配者出来代 替。但这只是改变支配地位和国号的政治上的大事件,绝不是像上述那种生产力 发展阶段相异的社会集团间的阶级或民族战争一样,引起社会的本质的变革。 中国民族在今日好比七十老翁,而西洋人只是十七八岁小伙。如果简单地说, 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不及西洋进步,那就如说七十老翁身体心理的发育开展太慢
慢至不及十七八岁的孩子阶段!社会生命或不可以个体生命相拟,然而这一类 “进步太慢,落后不及”的流俗浅见,则非纠正不可 普通人总以为人类文化可以看作一条路线,西洋人进步得快,路走出去得远:而 中国人迟钝不进化,比人家少走一大半路。所以说“产业落后”,“文化落后” 落后!落后!一切落后!然而我早说过了:“……我可以断言,假使西洋文化不 同我们接触,中国是完全闭关与外间不通风的,就是再走三百年五百年一千年 亦断不会有这些轮船火车、飞行艇、科学方法和德谟克拉西°产生出来。” 他将长此终古,岂止落后而已!质言之,他非是慢慢落后,他是停滞在某一状态 而不能进。束缚经济进步的土地封建制度,欧洲直存在到十七、十八世纪,在中 国则西历纪元前二百多年已被破坏了,而却是迄今二千多年亦不见中国产业发达 起来。这明明是停滞在一特殊状态,万万不能说作进行迟慢。大概许多有眼光的 学者都看出是停滞问题,而不是迟慢的问题。但一般人模糊无辨别力,多将停滞 与迟慢混说不分,这于学术上可以贻误很大 现在我请求读者赐予十二分的注意!我们在前面指出西洋文化是以如飞的进步, 于很短期间开发出来的;现在我们又知道中国文化是入于停滞状态既千余年。我 们就应当怪问:他为什么飞?而他为什么停?这一飞一停,岂是偶然的么? (选自梁漱溟、徐复观等著《致中国人的演讲(一):伟大传统》,有删改) [注]德谟克拉西:英语“民主”( democracy)的音译。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 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 是 (5分) A.中国的开化远在近世的西洋人之前,但即使是达到繁荣绝顶的历史时期,我 们仍然会说:中国不及西洋。 B.虽然中国民族历经外族的入侵,但是中国文化不但没有因此被征服,相反地, 她却一再同化了外来的民族。 C.隋唐治世,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安定、最繁荣的文明国度,其间所创造的 不少文明成果一直流传至今。 D.时至近代,中国经济生活依然沿袭古代以来的旧套,商业与货币的发展受到 遏制,中国也因此被西洋超越 E.长期闭关锁国,不与外间交通,致使近代中国接触不到西洋文化,接触不到 轮船、火车等现代工业的成果。 13.对“七十老翁”和“十七八岁小伙”比喻的理解,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 是 (3分) A.说明今日之中国民族的发展历史要比西洋人的悠久 B.说明近代中国民族发展缓慢,不及近代西洋人快速 C.指出今日中国社会中国文化比不上近代西洋人进步 D.指出将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相拟的做法非纠正不可。 14.标题中的“谜”,指的是什么?(4分) 15.文章结尾认为中国文化长期处在停滞状态不是偶然的,理由何在?(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慢至不及十七八岁的孩子阶段!社会生命或不可以个体生命相拟,然而这一类 “进步太慢,落后不及”的流俗浅见,则非纠正不可。 普通人总以为人类文化可以看作一条路线,西洋人进步得快,路走出去得远;而 中国人迟钝不进化,比人家少走一大半路。所以说“产业落后”,“文化落后”, 落后!落后!一切落后!然而我早说过了:“……我可以断言,假使西洋文化不 同我们接触,中国是完全闭关与外间不通风的,就是再走三百年五百年一千年, 亦断不会有这些轮船火车、飞行艇、科学方法和德谟克拉西①产生出来。”—— 他将长此终古,岂止落后而已!质言之,他非是慢慢落后,他是停滞在某一状态 而不能进。束缚经济进步的土地封建制度,欧洲直存在到十七、十八世纪,在中 国则西历纪元前二百多年已被破坏了,而却是迄今二千多年亦不见中国产业发达 起来。这明明是停滞在一特殊状态,万万不能说作进行迟慢。大概许多有眼光的 学者都看出是停滞问题,而不是迟慢的问题。但一般人模糊无辨别力,多将停滞 与迟慢混说不分,这于学术上可以贻误很大。 现在我请求读者赐予十二分的注意!我们在前面指出西洋文化是以如飞的进步, 于很短期间开发出来的;现在我们又知道中国文化是入于停滞状态既千余年。我 们就应当怪问:他为什么飞?而他为什么停?这一飞一停,岂是偶然的么? (选自梁漱溟、徐复观等著《致中国人的演讲(一):伟大传统》,有删改) [注]德谟克拉西:英语“民主”(democracy)的音译。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两项给5 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 是 (5 分) A.中国的开化远在近世的西洋人之前,但即使是达到繁荣绝顶的历史时期,我 们仍然会说:中国不及西洋。 B.虽然中国民族历经外族的入侵,但是中国文化不但没有因此被征服,相反地, 她却一再同化了外来的民族。 C.隋唐治世,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安定、最繁荣的文明国度,其间所创造的 不少文明成果一直流传至今。 D.时至近代,中国经济生活依然沿袭古代以来的旧套,商业与货币的发展受到 遏制,中国也因此被西洋超越。 E.长期闭关锁国,不与外间交通,致使近代中国接触不到西洋文化,接触不到 轮船、火车等现代工业的成果。 13.对“七十老翁”和“十七八岁小伙”比喻的理解,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 是 (3分) A.说明今日之中国民族的发展历史要比西洋人的悠久。 B.说明近代中国民族发展缓慢,不及近代西洋人快速。 C.指出今日中国社会中国文化比不上近代西洋人进步。 D.指出将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相拟的做法非纠正不可。 14.标题中的“谜”,指的是什么?(4分) 15.文章结尾认为中国文化长期处在停滞状态不是偶然的,理由何在?(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