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工程风险管理 1)概念 工程风险管理是对工程风险进行辩识、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以达到减少意 外损失或利用风险盈利之目的工作。该工作包含两个环节:工程风险分析、制定并实 施风险处置方案;同样分为四个步骤:工程风险辩识、工程风险估计、工程风险评价 和工程风险处理。 2)工程风险管理的目标与责任 ①风险管理的目标 风险管理最主要的目标是控制与处置风险,以防止和减少损失,保障社会生产及各项 活动的顺利进行。风险管理的目标通常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损失前的目标,另 部分则是损失后的目标。损失前的管理目标是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发生;损失后的管理 目标是尽快恢复到损失前的状态,两者构成了风险管理的完整目标。 损失前的目标:节约成本;减少忧虑心理;履行有关义务。 损失后的目标:维持生存;保证生产服务的持续,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实 现稳定的收入;实现生产的持续増长;履行社会责任。 ②工程风险管理的责任范围 承担工程管理的单位的负责风险管理人员一般责任范围是:确定和评估风险,识别潜 在损失因素及估算损失大小;制定风险财务对策(确定自负额水平和保险限額、投保 还是自留风险,确定投保范围);采取预防措施;制定保护措施,提岀保护方案;落 实安全措施;管理索赔,负责一切可索赔事项的准备、谈判并签证有关索赔的协议 和文件;负责保险谈判、分配保费、统计损失;完成有关风险管理的预算
(2)工程风险管理 1)概念 工程风险管理是对工程风险进行辩识、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以达到减少意 外损失或利用风险盈利之目的工作。该工作包含两个环节:工程风险分析、制定并实 施风险处置方案;同样分为四个步骤:工程风险辩识、工程风险估计、工程风险评价 和工程风险处理。 2)工程风险管理的目标与责任 ①风险管理的目标 风险管理最主要的目标是控制与处置风险,以防止和减少损失,保障社会生产及各项 活动的顺利进行。风险管理的目标通常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损失前的目标,另一 部分则是损失后的目标。损失前的管理目标是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发生;损失后的管理 目标是尽快恢复到损失前的状态,两者构成了风险管理的完整目标。 损失前的目标:节约成本;减少忧虑心理;履行有关义务。 损失后的目标:维持生存;保证生产服务的持续,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实 现稳定的收入;实现生产的持续增长;履行社会责任。 ②工程风险管理的责任范围 承担工程管理的单位的负责风险管理人员一般责任范围是:确定和评估风险,识别潜 在损失因素及估算损失大小;制定风险财务对策(确定自负额水平和保险限额、投保 还是自留风险,确定投保范围);采取预防措施;制定保护措施,提出保护方案;落 实安全措施;管理索赔,负责一切可索赔事项的准备、谈判并签证有关 索赔的协议 和文件;负责保险谈判、分配保费、统计损失;完成有关风险管理的预算
11.1.2工程风险管理过程 工程风险管理的过程与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是一致的,包括四个步骤:风险辨 识、风险估计、风险评估、风险处置。 (1)工程风险辨识 对面临的及潜在的风险所作的认识、判断、归类并鉴定风险性质的工作。该工 作目的为:认清直接、间接、隐蔽、净收入、责任和人身损失等风险。 风险识别首先要弄清项目的组成、各变数的性质和相互间的关系、项目与环境 之间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的、有章可循的步骤和方法查明对项目可 能风险的诸事项。风险识别可分三步进行:收集资料,估计项目风险形势,根 据直接或间接的症状将潜在的风险识别出来。 风险识别包括:确定风险的来源,风险产生的条件,描述其风险特征和确定哪 些风险会对本项目产生影响。风险识别的参与者应尽可能包括:项目队伍、风 险管理小组、来自公司其他部门的某一问题专家、客户、最终使用者、其他项 目经理、项目利益相关者、外界专家等。 (2)工程风险估计 工程风险估计指通过各种风险分析技术,采用定性或定量分析方法,估计各种 风险的风险度的工作。它是联系风险辩识和风险管理的纽带,该工作的目的为: 将各种风险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尽量给予量化描述,反映出种种风险间相互作用, 使业主全面理解,给选择正确管理措施打下基础。 工程风险估计的原则有:系统性原则、谨慎性原则、相对性原则、定性佔计与 定量估计相结合
11.1.2工程风险管理过程 工程风险管理的过程与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是一致的,包括四个步骤:风险辨 识、风险估计、风险评估、风险处置。 (1)工程风险辩识 对面临的及潜在的风险所作的认识、判断、归类并鉴定风险性质的工作。该工 作目的为:认清直接、间接、隐蔽、净收入、责任和人身损失等风险。 风险识别首先要弄清项目的组成、各变数的性质和相互间的关系、项目与环境 之间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的、有章可循的步骤和方法查明对项目可 能风险的诸事项。风险识别可分三步进行:收集资料,估计项目风险形势,根 据直接或间接的症状将潜在的风险识别出来。 风险识别包括:确定风险的来源,风险产生的条件,描述其风险特征和确定哪 些风险会对本项目产生影响。风险识别的参与者应尽可能包括:项目队伍、风 险管理小组、来自公司其他部门的某一问题专家、客户、最终使用者、其他项 目经理、项目利益相关者、外界专家等。 (2)工程风险估计 工程风险估计指通过各种风险分析技术,采用定性或定量分析方法,估计各种 风险的风险度的工作。它是联系风险辩识和风险管理的纽带,该工作的目的为: 将各种风险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尽量给予量化描述,反映出种种风险间相互作用, 使业主全面理解,给选择正确管理措施打下基础。 工程风险估计的原则有:系统性原则、谨慎性原则、相对性原则、定性估计与 定量估计相结合
(3)工程风险评价 工程风险评价在工程风险辩识和估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属性、风险管理的目标 和风险主体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工程风险和风险处置措施对系统的影响程度的工作 1)风险评价的目的 ①对工程项目风险进行比较和评价,确定它们的先后顺序。 ②从工程项目整体出发,弄清各个风险事件之间确切的因果关系。因为从表面上看起 来,不相干的风险事件常常是由一个共同的风险源造成的。 ③考虑各种不同风险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研究如何才能化威胁为机会。有时候,机 会与威胁会相互转化。 ④进一步量化已识别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后果,减少风险发生概率和后果估计中的不确 定性。必要时根据项目形势的变化重新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的后果。 2)评价的步骤 ①确定风险评价基准 风险评价基准就是项目主体针对每一种风险后果确定的可接受水平。单个风险和整体 风险都要确定评价基准,可分别称为单个评价基准和整体评价基准。风险的可接受水 平可是绝对的,也可是相对的。 ②确定项目整体风险水平 项目整体风险水平是综合了所有的个别风险之后确定的 ③将单个风险与单个评价基准、项目整体风险水平与整体评价基准对比,看一看项目 风险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辶内,进而确定该项目应该就此止步,还是继续进行。 ④工程风险处置 工程风险处理指面对风险应采取措施,尽可能规避、减少或降低凤险损失,完成工程 预期目标的工作。该工作顺序为:分析评价风险辩识、估计及评价阶段的结论→比选
(3)工程风险评价 工程风险评价在工程风险辩识和估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属性、风险管理的目标 和风险主体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工程风险和风险处置措施对系统的影响程度的工作。 1)风险评价的目的 ①对工程项目风险进行比较和评价,确定它们的先后顺序。 ②从工程项目整体出发,弄清各个风险事件之间确切的因果关系。因为从表面上看起 来,不相干的风险事件常常是由一个共同的风险源造成的。 ③考虑各种不同风险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研究如何才能化威胁为机会。有时候,机 会与威胁会相互转化。 ④进一步量化已识别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后果,减少风险发生概率和后果估计中的不确 定性。必要时根据项目形势的变化重新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的后果。 2)评价的步骤 ①确定风险评价基准 风险评价基准就是项目主体针对每一种风险后果确定的可接受水平。单个风险和整体 风险都要确定评价基准,可分别称为单个评价基准和整体评价基准。风险的可接受水 平可是绝对的,也可是相对的。 ②确定项目整体风险水平 项目整体风险水平是综合了所有的个别风险之后确定的。 ③将单个风险与单个评价基准、项目整体风险水平与整体评价基准对比,看一看项目 风险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进而确定该项目应该就此止步,还是继续进行。 ④工程风险处置 工程风险处理指面对风险应采取措施,尽可能规避、减少或降低风险损失,完成工程 预期目标的工作。该工作顺序为:分析评价风险辩识、估计及评价阶段的结论→比选 风险处理方案→提出处理方案及措施→组织落实
11.1.3工程风险管理的技术工具 风险因素的识别是风险管理一切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其任务是通 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地找出潜在显著影响项目成功的风 险因素。风险的识别有很多成熟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可以分成两 大类,即分析方法和专家调查方法 分析方法类似于系统分析中的结构分解方法。根据事物本身的规 律和个人的历史经验将项目风险进行分解。常用方法有故障树、 概率树、决策树等; 专家调查法是以专家为索取信息的重要对象,主要利用各领域专 家的专业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并对后果 做出分析和估计。 专家调查法的优点是在缺乏足够统计数据和原娢资料的情况下, 可以做出定量的估计。缺点主要表现在易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专家调查法有十余种方法。其中专家主观判断法、智暴法(头脑 风暴法)和德尔菲法是用途较广、具有代表性的方法
11.1.3工程风险管理的技术工具 风险因素的识别是风险管理一切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其任务是通 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地找出潜在显著影响项目成功的风 险因素。风险的识别有很多成熟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可以分成两 大类,即分析方法和专家调查方法。 分析方法类似于系统分析中的结构分解方法。根据事物本身的规 律和个人的历史经验将项目风险进行分解。常用方法有故障树、 概率树、决策树等; 专家调查法是以专家为索取信息的重要对象,主要利用各领域专 家的专业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并对后果 做出分析和估计。 专家调查法的优点是在缺乏足够统计数据和原始资料的情况下, 可以做出定量的估计。缺点主要表现在易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专家调查法有十余种方法。其中专家主观判断法、智暴法(头脑 风暴法)和德尔菲法是用途较广、具有代表性的方法
11.2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 项目决策阶段是研究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技术可行性、项目经济合理性 的关键时期,本阶段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进行项目决策阶段风险管理, 首先就要对项目的决策阶段进行界定。我国基本建设程序的主要阶段是: 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 阶段、竣工验收和后评价。由于目前我国只对于政府投资性项目才采取审 批制度,对于非政府投资项目一律不用审批项目建议书,所以把项目建议 书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合并称为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决策阶 段包括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评价与决策阶段。 11.2.1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管理 编写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决策阶段非常重要的工作而且意 义重大,它直接决定项目的取舍与否。在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项目风险 管理的处境及所追求的目标不一样,面临的风险因素不同,风险管理的重 点与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在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者最关心 的是该项目完成后能否顺利推岀市场以及取得盈利的市场前景,因此投资 者应分析诸如该市场的价格行情,市场潜力,政局稳定程度,政策是否多 变,法规是否完善等各种不可知、不确定或不稳定因素
11.2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 项目决策阶段是研究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技术可行性、项目经济合理性 的关键时期,本阶段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进行项目决策阶段风险管理, 首先就要对项目的决策阶段进行界定。我国基本建设程序的主要阶段是: 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 阶段、竣工验收和后评价。由于目前我国只对于政府投资性项目才采取审 批制度,对于非政府投资项目一律不用审批项目建议书,所以把项目建议 书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合并称为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决策阶 段包括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评价与决策阶段。 11.2.1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管理 编写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决策阶段非常重要的工作而且意 义重大,它直接决定项目的取舍与否。在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项目风险 管理的处境及所追求的目标不一样,面临的风险因素不同,风险管理的重 点与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在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者最关心 的是该项目完成后能否顺利推出市场以及取得盈利的市场前景,因此投资 者应分析诸如该市场的价格行情,市场潜力,政局稳定程度,政策是否多 变,法规是否完善等各种不可知、不确定或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