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据说,此时他已是撤县建市后市领导班子中的一名要员。”有人说结尾这句话画蛇 添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6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 另一类的小题。(15分) [甲]论说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煜当帝王,可以说是一个历史的误会。他本是那个时代的一位艺术天才。他花很多时 间去填词弄曲,饮酒赋诗。他的才能和素质及其理想和目标都与帝王身份相去甚远。并且生 性率直,敏锐善感。他是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按理说帝位怎么也轮不到他。但人生常常 就是如此,渴望安宁与和谐,却往往被急风暴雨所打破;希望在自然与艺术的天地里驰骋的 他,却偏偏被推上了帝王之位。在李后主"23岁时,文献太子卒,他才徒封为吴王,并以 尚书令知政事居于东宫,后因弘冀以下的四位兄长皆相继早亡,25岁时,嗣位于金陵”。 而等到他继承王位以后,本来也想振作一番,可是此时的南唐已经是国微兵弱。南唐在五代 十国中本来是一个历史较久,领土较广,实力较厚的国家,无奈李煜之父中主李璟只好学能 诗,天性懦弱,素昧威武,因而错过了大好时运。而李煜又生性软弱,没有治国安邦的政治 素质、振作之举,终于无济于事。于是在强大宋室的威压之下,他深感不安,对未来充满了 忧惧,却又无可奈何。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向宋室纳贡称臣,屈求一份太平安宁的日子,然而 这一份安宁最后也随着宋师的南渡而惨遭破灭了。 就这样,李煜一直在身为皇子遭人忌恨、身为皇帝被人欺凌的纷乱中生活,他依然没 有政治和人身的自由,甚至没有生存的安全感,伤恨、忧愁、无奈的情绪塞满了他的肺腑。 而他那纤弱敏感的神经又使他比别人感受更快,体验也更深。内忧外患的打击,国破家亡的 痛楚,使他常常悲盛筵不常在,叹人生短暂。他厌倦尘世的烦扰,追求超逸的佛仙之境,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据说,此时他已是撤县建市后市领导班子中的一名要员。”有人说结尾这句话画蛇 添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 另一类的小题。(15 分) [甲]论说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 题 李煜当帝王,可以说是一个历史的误会。他本是那个时代的一位艺术天才。他花很多时 间去填词弄曲,饮酒赋诗。他的才能和素质及其理想和目标都与帝王身份相去甚远。并且生 性率直,敏锐善感。他是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按理说帝位怎么也轮不到他。但人生常常 就是如此,渴望安宁与和谐,却往往被急风暴雨所打破;希望在自然与艺术的天地里驰骋的 他,却偏偏被推上了帝王之位。在李后主“23 岁时,文献太子卒,他才徒封为吴王,并以 尚书令知政事居于东宫,后因弘冀以下的四位兄长皆相继早亡,25 岁时,嗣位于金陵”。 而等到他继承王位以后,本来也想振作一番,可是此时的南唐已经是国微兵弱。南唐在五代 十国中本来是一个历史较久,领土较广,实力较厚的国家,无奈李煜之父中主李璟只好学能 诗,天性懦弱,素昧威武,因而错过了大好时运。而李煜又生性软弱,没有治国安邦的政治 素质、振作之举,终于无济于事。于是在强大宋室的威压之下,他深感不安,对未来充满了 忧惧,却又无可奈何。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向宋室纳贡称臣,屈求一份太平安宁的日子,然而 这一份安宁最后也随着宋师的南渡而惨遭破灭了。 就这样,李煜一直在身为皇子遭人忌恨、身为皇帝被人欺凌的纷乱中生活,他依然没 有政治和人身的自由,甚至没有生存的安全感,伤恨、忧愁、无奈的情绪塞满了他的肺腑。 而他那纤弱敏感的神经又使他比别人感受更快,体验也更深。内忧外患的打击,国破家亡的 痛楚,使他常常悲盛筵不常在,叹人生短暂。他厌倦尘世的烦扰,追求超逸的佛仙之境,盼
望那“万顷波中得自由”的无拘无束。然而这理想的图景却总被现实所打破,他渴望安宁自 由的生活总是不能实现。 在他那深深的悲愁后面,在那颗骚动不安的灵魂之下,李后主有一种强烈的内在需求。 希望在纷纭陆离、变化万千的短暂人生和冥冥的大自然之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而这个 家园,就是宗教,就是作为人的精神形态和生命依托的宗教。李煜就是这样,在不断地追怀 往事中,不断地反省人生,反省自己。也许正是由于他的忏悔和反省,以及他对人生的彻底 探究,对自身存在的关注与自救,才使得他的词弥漫着一种浓厚的悲剧氛围,也使得他在那 深层的苦难中不断地拷打着自己的灵魂。尽管李后主的苦难有着自己不可推脱的责仼,但在 他的苦难中却体现了人类为寻求灵魂而展开的上下求索这种苦难是与作为生命形态和精神 现象的宗教同在的苦难 1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历史的误会”,揭示了不该做皇帝的李煜的伤恨、忧愁、无奈的人生 B.南唐的败亡,主要原因是李煜延续李璟既定的方针,未能富国强兵、有所振作。 C.李煜诗人和艺术家的气质,使他神经特别脆弱,总是怨天尤人、愁恨满怀。 D.李煜身为皇子遭人忌恨,身为皇帝被人欺凌,主要是因为皇族之内有其对立面。 16.本文作者对作为皇帝的李煜和一位颇有才华词人的李煜分别持什么态度?请结合文 章加以分析。(6分) 17.为什么说李煜的“苦难”是与作为生命形态和精神现象的宗教同在的苦难?(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草木知音吴征镒 2005年3月31日,80卷126册《中国植物志》全部出版完成!时任中国科学院副 院长陈竺说:“与世界上同类著作相比,《中国植物志》收载植物种类和所含卷册最多,是我 国近百年来第一部最全面、最系统的全国植物志。” 2007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之一、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吴征镒院士10年里制作了一套3 万余张的中国植物卡片。放满了整整80个标准卡片盒,重达300公斤!这就是被著名土壤
望那“万顷波中得自由”的无拘无束。然而这理想的图景却总被现实所打破,他渴望安宁自 由的生活总是不能实现。 在他那深深的悲愁后面,在那颗骚动不安的灵魂之下,李后主有一种强烈的内在需求。 希望在纷纭陆离、变化万千的短暂人生和冥冥的大自然之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而这个 家园,就是宗教,就是作为人的精神形态和生命依托的宗教。李煜就是这样,在不断地追怀 往事中,不断地反省人生,反省自己。也许正是由于他的忏悔和反省,以及他对人生的彻底 探究,对自身存在的关注与自救,才使得他的词弥漫着一种浓厚的悲剧氛围,也使得他在那 深层的苦难中不断地拷打着自己的灵魂。尽管李后主的苦难有着自己不可推脱的责任,但在 他的苦难中却体现了人类为寻求灵魂而展开的上下求索,这种苦难是与作为生命形态和精神 现象的宗教同在的苦难。 1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围绕“历史的误会”,揭示了不该做皇帝的李煜的伤恨、忧愁、无奈的人生。 B.南唐的败亡,主要原因是李煜延续李璟既定的方针,未能富国强兵、有所振作。 C.李煜诗人和艺术家的气质,使他神经特别脆弱,总是怨天尤人、愁恨满怀。 D.李煜身为皇子遭人忌恨,身为皇帝被人欺凌,主要是因为皇族之内有其对立面。 16.本文作者对作为皇帝的李煜和一位颇有才华词人的李煜分别持什么态度?请结合文 章加以分析。(6 分) 17.为什么说李煜的“苦难”是与作为生命形态和精神现象的宗教同在的苦难?(6 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 题 草木知音吴征镒 2005 年 3 月 31 日, 80 卷 126 册《中国植物志》全部出版完成!时任中国科学院副 院长陈竺说:“与世界上同类著作相比,《中国植物志》收载植物种类和所含卷册最多,是我 国近百年来第一部最全面、最系统的全国植物志。” 2007 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之一、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吴征镒院士 10 年里制作了一套 3 万余张的中国植物卡片。放满了整整 80 个标准卡片盒,重达 300 公斤!这就是被著名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