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还要回报干什么?”范景淳说:“如果你不去取,我 死后,恐怕被他人取走,这有什么好处呢?”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去,提着回来 了。李疑当面打开行囊,记下数目封存起来作了标记。几天后范景淳最终死了 李疑拿自己的钱买棺材,把范景淳埋在城南聚宝山。将所有封存好的装有财物的 行囊,存放到了他的邻人家里。李疑写信让他两个儿子来。等他的两个儿子来了 李疑取出行囊按帐册归还给他们。他们用米馈赠他,李疑推辞不接受,反而用财 物送给他们,让他们回去了。 平阳的耿子廉被抓捕的人用兵刃架着押解到了京城。此时,他的老婆怀孕即将生 产,亲友却都关上大门不肯收容。他的妻子卧在草中大声哭泣。李疑见到了这 幕,问清楚了原委后,回到家中对妻子说:“没有人能随身带着自家的房子四处 行走,谁没有个困难的时候呢?况且人命关天,如果在生育的时候受到了风寒, 就很容易造成母子丧命。我宁可冒着连坐的风险收留他们,也不忍心眼看着她们 母子死去。”于是,李疑让妻子将耿子廉的老婆带回家中,结果顺利地产下一个 男婴。李疑让妻子照顾耿子廉的老婆就像疑自己范景淳一样。过了一个多月,耿 子廉的老婆才拜别他家。他不要耿子廉老婆的任何报酬 因为这些事,大家都称赞李疑,名士大夫都喜欢与疑结交。凡是认识疑的人都称 道:“好人啊,好人!”。李疑读了一些书籍,文章也写的很好。李疑曾经凭借 很好的儒学造诣中举却推辞不去做官。然而高尚的品行最为人们所称道。宋学 士说:“我和李疑有交往,了解他的为人。李疑没有魁伟雄壮的外表。可是他所 做的事,却有真挚纯朴的仁义之风。《论语》上说:整个社会污浊,清廉的君子 才显现出来。我为贪财好利的流俗而痛心,记载他的事迹来规劝世人。” 12、【答案】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 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 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 而亡国矣。”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安徽卷解析) 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清]刘大櫆 许君讳曾裕,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君少卓荦有大志,年莆六龄,值母病笃,即 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与书 无所不读。然其尊府以直谅为族人所怨怒,兴起狱讼,十余年而不可伸,逐发愤
助,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还要回报干什么?”范景淳说:“如果你不去取,我 死后,恐怕被他人取走,这有什么好处呢?”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去,提着回来 了。李疑当面打开行囊,记下数目封存起来作了标记。几天后范景淳最终死了, 李疑拿自己的钱买棺材,把范景淳埋在城南聚宝山。将所有封存好的装有财物的 行囊,存放到了他的邻人家里。李疑写信让他两个儿子来。等他的两个儿子来了, 李疑取出行囊按帐册归还给他们。他们用米馈赠他,李疑推辞不接受,反而用财 物送给他们,让他们回去了。 平阳的耿子廉被抓捕的人用兵刃架着押解到了京城。此时,他的老婆怀孕即将生 产,亲友却都关上大门不肯收容。他的妻子卧在草中大声哭泣。李疑见到了这一 幕,问清楚了原委后,回到家中对妻子说:“没有人能随身带着自家的房子四处 行走,谁没有个困难的时候呢?况且人命关天,如果在生育的时候受到了风寒, 就很容易造成母子丧命。我宁可冒着连坐的风险收留他们,也不忍心眼看着她们 母子死去。”于是,李疑让妻子将耿子廉的老婆带回家中,结果顺利地产下一个 男婴。李疑让妻子照顾耿子廉的老婆就像疑自己范景淳一样。过了一个多月,耿 子廉的老婆才拜别他家。他不要耿子廉老婆的任何报酬。 因为这些事,大家都称赞李疑,名士大夫都喜欢与疑结交。凡是认识疑的人都称 道:“好人啊,好人!”。李疑读了一些书籍,文章也写的很好。李疑曾经凭借 很好的儒学造诣中举却推辞不去做官。然而高尚的品行最为人们所称道。 宋学 士说:“我和李疑有交往,了解他的为人。李疑没有魁伟雄壮的外表。可是他所 做的事,却有真挚纯朴的仁义之风。《论语》上说:整个社会污浊,清廉的君子 才显现出来。我为贪财好利的流俗而痛心,记载他的事迹来规劝世人。” 12、【答案】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 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 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 而亡国矣。”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安徽卷解析) 二、(3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 清] 刘大櫆 许君讳曾裕,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君少卓荦有大志,年莆六龄,值母病笃,即 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与书 无所不读。然其尊府以直谅为族人所怨怒,兴起狱讼,十余年而不可伸,逐发愤
以卒。君抱病于中,复控于有司,又十余年,而理始得直。然君之精力壮志已消 亡其过半矣。不获已,乃入赀补官司得通判松江水利般政。松江地滨海,旧设巡 海之筋骨,其名曰乌船。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其船遇风辄坏。君独亲 自验试,而其弊始除。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好民取其货,而负其价不还。 君至惩期成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戴德感泣。 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故冬日嵴涸, 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有司精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君 独以私一已之梱载①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乃亲量度深广,使 其工不得尺寸有差。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于口粮 之外者至百余艘。君念穷民非有大奸宄,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于纪之诛。必加详 报,则已虽然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贳。辰 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将议迁除,而君以是年得疾,于六月十八日 卒于公江之官舍,年五十有八。始君少时,怀奇负异,欲所建立于天下。士大夫 与君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而遭家多故,不得遂其所欲为。及其筮仕 秩避闲散,徙奔趋抑郁于群众之中。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而遂死 岂其信有命邪?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显而力足有为者较焉,岂期有歉于彼 邪?呜呼,可悲也已! (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 [注]①梱(kun)载:满载,这里指牟利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值母病笃 笃:严重。 B.向者,通判监修 向:先前。 C.君奉委巡察 委:委派 D.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 度:打算 4.D【解析】本题考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根据上下文语境, 都推测许曾裕应当为朝廷重用。度:推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遂发愤以卒 填淤则舟楫不通 木欣欣以向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因潜请于布政辰公 D.既为方伯所知
以卒。君抱病于中,复控于有司,又十余年,而理始得直。然君之精力壮志已消 亡其过半矣。不获已,乃入赀补官司得通判松江水利般政。松江地滨海,旧设巡 海之筋骨,其名曰乌船。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其船遇风辄坏。君独亲 自验试,而其弊始除。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好民取其货,而负其价不还。 君至惩期成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戴德感泣。 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故冬日嵴涸, 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有司精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君 独以私一已之稇载①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乃亲量度深广,使 其工不得尺寸有差。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于口粮 之外者至百余艘。君念穷民非有大奸宄,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于纪之诛。必加详 报,则已虽然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贳。辰 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将议迁除,而君以是年得疾,于六月十八日 卒于公江之官舍,年五十有八。始君少时,怀奇负异,欲所建立于天下。士大夫 与君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而遭家多故,不得遂其所欲为。及其筮仕, 秩避闲散,徙奔趋抑郁于群众之中。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而遂死。 岂其信有命邪?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显而力足有为者较焉,岂期有歉于彼 邪?呜呼,可悲也已! (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 [注]①稇(kun)载:满载,这里指牟利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值母病笃 笃:严重。 B.向者,通判监修 向:先前。 C.君奉委巡察 委:委派 D.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 度:打算 4.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根据上下文语境, 都推测许曾裕应当为朝廷重用。度:推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遂发愤以卒 B.填淤则舟楫不通 木欣欣以向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因潜请于布政辰公 D.既为方伯所知
月出于乐山之上 秦王为赵王击缶 5.A【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A项两个“以”都是 连词,相当于“而”,连接修饰语与被修饰语。B项第一个“那么”,连词;第 二个“则”,转折连词。C项第一个“于”,介词,向;第二个“于”是介词, 从。D项第一个“为”,介词,表被动;第二个“为”,介词,替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一的项是(3分) A.许曾裕从小聪颖异常,酷爱读书,志向远大;但年轻时由于家庭变故消耗了过 多的精力,耽误了仕途。 B.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清正为民,消除了公向私用造成的弊端;执法严明 让外来商人感激涕零 C.许曾裕在一些人因无知贪利而违禁出海时,为使他们得到宽大处理而奔走, 表现出爱民如子的仁厚品德。 D.许曾裕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命运不液晶,有机会升迁时却病帮,未能尽展才 华,作者对他充满了同情与惋惜 6.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外来商人感激涕 零”的原因是“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看到松江多事的百姓拿了小商贩的 货,欠下小商贩的钱却不还。于是惩处到了约定期限不还钱,奸诈狡黠的几个人, 保护了外地的小商贩利益” 7.把原文中画线的兔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译文: 答:百姓都称道欢舞,认为这是几十年来所没有的事情,于是就在河岸边立了石 碑来记录此事。 (2)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为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 译 答:即使这样,把许曾裕的施政(功绩)与当世那些地位显赫、凭其权利足以有 所作为的官员相比,(许曾裕的)难道比他们少吗?
月出于乐山之上 秦王为赵王击缶 5. A【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A 项两个“以”都是 连词,相当于“而”,连接修饰语与被修饰语。B 项第一个“那么”,连词;第 二个“则”,转折连词。C 项第一个“于”,介词,向;第二个“于”是介词, 从。D 项第一个“为”,介词,表被动;第二个“为”,介词,替。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一的项是(3 分) A.许曾裕从小聪颖异常,酷爱读书,志向远大;但年轻时由于家庭变故消耗了过 多的精力,耽误了仕途。 B.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清正为民,消除了公向私用造成的弊端;执法严明, 让外来商人感激涕零。 C.许曾裕在一些人因无知贪利而违禁出海时,为使他们得到宽大处理而奔走, 表现出爱民如子的仁厚品德。 D.许曾裕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命运不液晶,有机会升迁时却病帮,未能尽展才 华,作者对他充满了同情与惋惜。 6. 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外来商人感激涕 零”的原因是“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看到松江多事的百姓拿了小商贩的 货,欠下小商贩的钱却不还。于是惩处到了约定期限不还钱,奸诈狡黠的几个人, 保护了外地的小商贩利益”。 7.把原文中画线的兔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百姓都称道欢舞,认为这是几十年来所没有的事情,于是就在河岸边立了石 碑来记录此事。 (2)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为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即使这样,把许曾裕的施政(功绩)与当世那些地位显赫、凭其权利足以有 所作为的官员相比,(许曾裕的)难道比他们少吗?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以为:认为。因:于是。以: 来。(重点词语翻译准确,语句通顺)(2)虽然:即使这样。以:把。施设:施 政。为足有为者:凭其权利足以有所作为的官员。句式:岂其有歉于彼邪?难道 比他们少吗? 【参考译文】 许君讳名曾裕,表字仑高,又字南湖,是桐城人。许君年少时便有超绝的大志向。 他刚满六岁那年,母亲病重,就知道长跪在祖庙祭坛前,连续十几天为母亲祷告 祈福,未见丝毫倦意。等到长大后,他便跟随私塾先生接受学习,聪明智慧超出 了同龄人,对于书籍无所不读。然后,他的父亲因为正直诚信被同族人所怨愤, 惹上了官司,(冤屈)十多年都得不到申述,最终满怀愤懑地死去。许君对于此 事始终不能释怀,多次向官府控诉,又过去了十几年,公理才开始得到了伸张。 然而许君的精力和雄心都因这件事而消失了一大半了。没有任何收获啊,他于是 花费了一些财物候补官职,谋得松江水利船政通判一职。松江地处海滨,过去专 门添置有用于巡海的船,这种船叫乌船。从前的通判监督修理,官府上下几乎都 从中谋取暴利。修出来的那些船却一遇到大风立马就会损坏。许君独自一人亲自 检验调试,乌船的毛病才得以根除。在这之前,很远的商人都挑着货物到松江来 贩卖。松江那些奷诈的商民强取他们的货物,却违背货物本身的价值不给予支付, 许君到了之后,惩处了其中的几个最狡猾奸诈的人,那些挑着货物贩卖的人都此 都感激涕零。松江的河道细小狭长,很容易导致填塞淤积。一旦河道填塞淤积, 那来往的船只便不能通航,老百姓的田地也就没有办法得到灌溉。所以,在冬天 河水枯竭之时,当地征用疏浚河道的民工,这项费用都是从民间收取的,累积下 来有上万。官府马虎地去兴修筑造,但超过了其应该的耗费有许多。唯独,许君 认为让一个人去谋取更多的私利是有限度的,而占取了老百姓的许多血汗,内心 无法忍受。于是,他亲自丈量河道的纵深和宽度,命令工匠们在尺寸上不得有丝 毫差距。百姓为此都称道欢呼,认为这是几十年来都从未有过的事,于是就在河 道旁边立了一块碑,用来记录这件事。沿海失业的百姓有许多通过出海来获取利 益,这种现象久禁不止。许君奉命对此进行督察,那些装载私贩的货物超过口粮 的海船竞有一百多艘。许君想到都是一些贫苦之人而非大奸大恶之人,只是因为 无知贪图利润而招致犯法。他觉得一定要加以详细禀报,虽然自己有捕获犯人的 名誉,但是人一旦处死就不可能复生。于是,他悄悄地拜见布政使辰公,请求他 能宽恕赦免他们。辰公深知许君是发自内心地体恤百姓,对此深为赞赏。(后来) 上级准备讨论把许君调任其他地方,但他因此在这一年生了病,六月十八日这 天在他松江的官舍中死去,享年五十八岁。当初许君年轻时,胸怀壮志背负雄心, 想要为国家建功立业。那些和许君相知的士大夫们,都估计许君将来必定会被朝 廷重用。然而他却遭受家庭诸多变故,不能实现他的抱负。等到他当官时,拿着 俸禄过着一种闲散的生活,只是在老百姓中间奔走烦闷。既然被士大夫所了解 差不多就有能够施展抱负的地方了,却不曾想最终死去。难道这确实是命数?即 使这样,把许君的施政功绩与当世那些地位显赫、凭借权力足以有所作为的官员 相比,许君难道比他们欠缺吗?哎,真得很可悲啊!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 以为:认为。因:于是。以: 来。 (重点词语翻译准确,语句通顺)(2) 虽然:即使这样。以:把。施设:施 政。为足有为者:凭其权利足以有所作为的官员。句式:岂其有歉于彼邪?难道 比他们少吗? 【参考译文】 许君讳名曾裕,表字仑高,又字南湖,是桐城人。许君年少时便有超绝的大志向。 他刚满六岁那年,母亲病重,就知道长跪在祖庙祭坛前,连续十几天为母亲祷告 祈福,未见丝毫倦意。等到长大后,他便跟随私塾先生接受学习,聪明智慧超出 了同龄人,对于书籍无所不读。然后,他的父亲因为正直诚信被同族人所怨愤, 惹上了官司,(冤屈)十多年都得不到申述,最终满怀愤懑地死去。许君对于此 事始终不能释怀,多次向官府控诉,又过去了十几年,公理才开始得到了伸张。 然而许君的精力和雄心都因这件事而消失了一大半了。没有任何收获啊,他于是 花费了一些财物候补官职,谋得松江水利船政通判一职。松江地处海滨,过去专 门添置有用于巡海的船,这种船叫乌船。从前的通判监督修理,官府上下几乎都 从中谋取暴利。修出来的那些船却一遇到大风立马就会损坏。许君独自一人亲自 检验调试,乌船的毛病才得以根除。在这之前,很远的商人都挑着货物到松江来 贩卖。松江那些奸诈的商民强取他们的货物,却违背货物本身的价值不给予支付。 许君到了之后,惩处了其中的几个最狡猾奸诈的人,那些挑着货物贩卖的人都此 都感激涕零。松江的河道细小狭长,很容易导致填塞淤积。一旦河道填塞淤积, 那来往的船只便不能通航,老百姓的田地也就没有办法得到灌溉。所以,在冬天 河水枯竭之时,当地征用疏浚河道的民工,这项费用都是从民间收取的,累积下 来有上万。官府马虎地去兴修筑造,但超过了其应该的耗费有许多。唯独,许君 认为让一个人去谋取更多的私利是有限度的,而占取了老百姓的许多血汗,内心 无法忍受。于是,他亲自丈量河道的纵深和宽度,命令工匠们在尺寸上不得有丝 毫差距。百姓为此都称道欢呼,认为这是几十年来都从未有过的事,于是就在河 道旁边立了一块碑,用来记录这件事。沿海失业的百姓有许多通过出海来获取利 益,这种现象久禁不止。许君奉命对此进行督察,那些装载私贩的货物超过口粮 的海船竟有一百多艘。许君想到都是一些贫苦之人而非大奸大恶之人,只是因为 无知贪图利润而招致犯法。他觉得一定要加以详细禀报,虽然自己有捕获犯人的 名誉,但是人一旦处死就不可能复生。于是,他悄悄地拜见布政使辰公,请求他 能宽恕赦免他们。辰公深知许君是发自内心地体恤百姓,对此深为赞赏。(后来) 上级准备讨论把许君调任其他地方,但他因此在这一年生了病,六月十八日这一 天在他松江的官舍中死去,享年五十八岁。当初许君年轻时,胸怀壮志背负雄心, 想要为国家建功立业。那些和许君相知的士大夫们,都估计许君将来必定会被朝 廷重用。然而他却遭受家庭诸多变故,不能实现他的抱负。等到他当官时,拿着 俸禄过着一种闲散的生活,只是在老百姓中间奔走烦闷。既然被士大夫所了解, 差不多就有能够施展抱负的地方了,却不曾想最终死去。难道这确实是命数?即 使这样,把许君的施政功绩与当世那些地位显赫、凭借权力足以有所作为的官员 相比,许君难道比他们欠缺吗?哎,真得很可悲啊!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详解 语文试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战马记 [明]罗洪先 王公桢,济阳公孙也。济阳死靖难,公死贼,获赠于朝,任一子广,吉水称忠义 家莫过之。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 始公以大学生除夔州府通判,才五月,会荆襄贼流劫入夔,焚巫山县治。是时同 知苏州王公授碟捕贼,性柔怯而狡猾,故托疾不敢出一兵。公忿忿面数之曰:“汝 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即代勒部民兵昼夜行,至则巫山已 破,贼方聚山中,索击之,杀渠桀三十三人,余尽遣。居三日,贼复劫属邑大昌 公促王,王又不行,而翟塘卫指挥曹能、柴成两人,与王素党结避祸,多方诡辞 庇之。且激公曰:“公诚为国家出力气,肯慨然复行乎?“公即声应。即日勒民 兵,夹曹、柴两人赴之,与贼夹水阵。已而麾民兵毕渡趣战,曹、柴望走,公陷 围中,误入淖田,不得脱。贼欲降之,公大奋骂。贼怒以刀断其喉及右臂,堕淖 中,马逸去。 始公赴大昌道,宿木商家。商稔公,知贼不敌,不敢言。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 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如其言。商秘与家人负箦往寻 乱尸,见衣白纱丰臂者,公也。载箦上,令不深没。自死所至府三百余里,马奔 归府,门阖,长嘶踢其扁,若告急状。守者纳之,血淋漓,毛发尽赤,众始骇公 已死,而贼尤不解。后死之二十五日,子广始随木商往殓之,面如生,不以暑腐 然贫甚,不能归,尽售行李与马为资。而王意在马,不偿直,竞徒手得之。距殓 之二十五日,夜且半,马哀鸣特异。王命秣者加蕐①豆,不为止。王疑秣者绐② 已,自起视枥。马骤前啮其项,不释口,久乃得脱。复奋首捣胸,仆之地,不省 人。翌日,呕血数升死。贼既平,有司正功罪,曹、柴亦被诛。 呜呼!自昔相传义马事不一二,皆言临难能相济也。世尝言至灵者人,畜之至贱 宜莫犬马若也。衔辔所制,鞭策所驱,固有衣冠介胄所不逮者。呜呼!可不畏哉 可不戒哉! [注]①蕐(cuo):铡碎的草。②绐(dai):欺骗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详解 语文试题 三.(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 战马记 [明]罗洪先 王公桢,济阳公孙也。济阳死靖难,公死贼,获赠于朝,任一子广,吉水称忠义 家莫过之。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 始公以大学生除夔州府通判,才五月,会荆襄贼流劫入夔,焚巫山县治。是时同 知苏州王公授碟捕贼,性柔怯而狡猾,故托疾不敢出一兵。公忿忿面数之曰:“汝 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即代勒部民兵昼夜行,至则巫山已 破,贼方聚山中,索击之,杀渠桀三十三人,余尽遣。居三日,贼复劫属邑大昌, 公促王,王又不行,而翟塘卫指挥曹能、柴成两人,与王素党结避祸,多方诡辞 庇之。且激公曰:“公诚为国家出力气,肯慨然复行乎?“公即声应。即日勒民 兵,夹曹、柴两人赴之,与贼夹水阵。已而麾民兵毕渡趣战,曹、柴望走,公陷 围中,误入淖田,不得脱。贼欲降之,公大奋骂。贼怒以刀断其喉及右臂,堕淖 中,马逸去。 始公赴大昌道,宿木商家。商稔公,知贼不敌,不敢言。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 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如其言。商秘与家人负箦往寻 乱尸,见衣白纱丰臂者,公也。载箦上,令不深没。自死所至府三百余里,马奔 归府,门阖,长嘶踢其扁,若告急状。守者纳之,血淋漓,毛发尽赤,众始骇公 已死,而贼尤不解。后死之二十五日,子广始随木商往殓之,面如生,不以暑腐。 然贫甚,不能归,尽售行李与马为资。而王意在马,不偿直,竞徒手得之。距殓 之二十五日,夜且半,马哀鸣特异。王命秣者加莝①豆,不为止。王疑秣者绐② 已,自起视枥。马骤前啮其项,不释口,久乃得脱。复奋首捣胸,仆之地,不省 人。翌日,呕血数升死。贼既平,有司正功罪,曹、柴亦被诛。 呜呼!自昔相传义马事不一二,皆言临难能相济也。世尝言至灵者人,畜之至贱 宜莫犬马若也。衔辔所制,鞭策所驱,固有衣冠介胄所不逮者。呜呼!可不畏哉! 可不戒哉! [注]①莝(cuõ):铡碎的草。②绐(dài ):欺骗。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