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供试品,混合均匀(如为较大的结晶,应先迅速捣碎,使成2mm以下的小粒)。分取约1g, 平铺在130℃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精密称定。将瓶盖取下,置称瓶旁, 或将瓶盖半开,置烘箱内于130℃干燥约2~3小时后,将称瓶盖好,取出,置干燥器中放置40 分钟后,精密称定重量。再按上述方法自“将瓶盖取下.”起,继续干燥1~2小时,依法操 作,至恒重为止。从减失重量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的干燥失重(规定不得超过0.5%)。 11.铁盐 取本品5.0g,加水溶解成25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盐酸4ml与过硫酸铵50mg, 用水稀释成35ml后,加30%硫氰酸铵溶液3ml,再加水适量稀释成50ml,摇匀。如显色,立即 与标准铁溶液1.5ml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 12.重金属 取本品5.0g,加水20ml溶解后,置25ml纳氏比色管中,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适 量使成25ml,加硫代乙酰胺试液(临用前取5.0ml混合液,加4%硫代乙酰胺溶液1ml,水浴加 热20秒,冷却,立即使用)2ml,摇匀,放置2分钟,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如显色,立即 与标准铅溶液1.0ml用同一方法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 13.砷盐 仪器装置:如图1,A为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B为中空的标准磨口塞,上连导气管C(外 径8.0mm,内径6.0mm),全长约180mm。D为具孔的有机玻璃旋塞,其上部为圆形平面,中央 有一圆孔,孔径与导气管C的内径一致,其下部孔径与导气管C的外径相适应。将导气管C的 顶端导人旋塞下部孔内,并使管壁与旋塞的圆孔恰相吻合,粘合固定,E为中央具有圆孔(孔径 6.0mm)的有机玻璃旋塞盖,与D紧密吻合。 测试时,于导气管C中装人醋酸铅棉花60mg(装管高度约60~80mm),再于旋塞D的顶端平面 上放一片溴化汞试纸(试纸大小以能覆盖孔径而不露出平面外为宜,盖上旋塞E并旋紧,即得。 标准砷斑的制备: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2ml,置A瓶中,加盐酸5ml与水21ml,再加碘化钾试 液5ml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滴,在室温放置10分钟后,加锌粒2g,立即照上法装妥的导气管 C密塞于A瓶上,并将A瓶置25~40℃水浴中,反应45分钟后,取出溴化汞试纸,即得。 检查法,取本品5.0g,置A瓶中,加水23ml溶解后,加盐酸5ml,照标准砷斑的制备,自“加 碘化钾试液5m”起,依法操作,将生成的砷斑与标准砷斑比较,不得更深。 E 雠
5 ( 2mm ) lg 130 5mm 130 2 3 40 1 2 ( 0.5 ) 11. 5.0g 25ml 50ml 4ml 50mg 35ml 30 3ml 50ml 1.5ml 12. 5.0g 20ml 25ml (pH3.5)2ml 25ml 5.0ml 4% 1ml 20 2ml 2 1.0ml 13. 1 A 100ml B C( 8.0mm 6.0mm) 180mm D C C C E ( 6.0mm) D C 60mg( 60 80mm) D ( ) E 2ml A 5ml 21ml 5ml 5 10 2g C A A 25 40 45 5.0g A 23ml 5ml 5ml
(三)蒸馏水的杂质检查 1.酸碱度 取本品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 不得显蓝色。 2.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 取本品,分置3支试管中,每管各50ml。第一管中,加硝酸5滴与硝酸银试液1ml;第二 管中,加氯化钡试液2ml,第三管中,加草酸铵试液2ml,均不得发生浑浊。 3.硝酸盐与亚硝酸盐 取本品15ml,加醋酸液(6molL)18ml,对氨基苯磺酸a-萘胺试液2ml,锌粉0.01g,摇匀, 放置15分钟,不得显粉红色。 4.氨 取本品50ml,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放置15分钟;如显色,与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 31.5mg,加无氨蒸馏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成1000ml2.0ml,加无氨蒸馏水48ml与碱性碘化汞钾 试液2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 5.二氧化碳 取本品25ml,置50ml具塞量筒中,加氢氧化钙试液25ml,密塞振摇,放置,1小时内不得 发生浑浊。 6易氧化物 取本品100ml,加稀疏酸10ml,煮沸后,加高锰酸钾溶液(0.02molL)0.1ml,再煮沸10分钟, 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 7不挥发物 取本品100ml,置105℃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并在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 渣不得超过lmg。 8重金属 取本品40ml,加醋酸盐缓冲液(pHB.5)2ml,硫代乙酰胺试液(临用前取5.0m混合液,加4% 硫代乙酰胺溶液1ml,水浴加热20秒,冷却,立即使用。)2ml,摇匀,放置2分钟,与本品42ml 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的混合液比较,颜色不得更深。 三、说明 1药物杂质检查必须注意按规定的检查条件,严格遵守平行原则。平行原则是指样品与标准 必须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反应与比较。即应尽量选择容积、口径和色泽相同的比色管,在同一光源、 同村底上,以相同的方式(一般是自上而下)观察,所加入的试药种类、用量、加入顺序和反应时 间等也应一致。 2杂质限量是指药物中允许存在杂质的最大量。其定义式为: 杂质限量= 杂警生×1o0% 3.药物的杂质检查是限度检查,合格者仅说明其杂质量在药品质量标准允许范围内,并不 6
6 ( ) 1. 10ml 2 10ml 5 2. 3 50ml 5 1ml 2ml 2ml 3. 15ml (6mol/L)18ml - - 2ml 0.01g 15 4. 50ml 2ml 15 ( 31.5mg 1000ml)2.0ml 48ml 2ml 5. 25ml 50ml 25ml 1 6. 100ml 10ml (0.02mol/L)0.1ml 10 7. 100ml 105 105 1mg 8. 40ml (pH3.5)2ml 5.0ml 4% 1ml 20 2ml 2 42ml (pH3.5)2ml 三、说明 1. ( ) 2. = 供试品量 杂质允许存在量 100 3
说明药品中不含该项杂质。 四、思老题 1杂质检查的意义是什么? 2.药物中杂质来源主要有哪些途径?什么是一般杂质?什么是特殊杂质? 3.药物杂质检查应严格遵循什么原则 4.试计算出氯化钠中溴化物、硫酸盐、镁盐、钾盐、重金属和砷盐的限量。 5.某一药物取样0.5g进行重金属检查,药典规定限量不得超过10ppm,应取多少毫升标准铅 溶液? 6.某一药物规定砷盐限量不得超过4ppm,取标准砷溶液2ml对照,问应取供试品多少克? 实验二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 一、目的 掌握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的原理和操作 二、操作 取本品1.5g,精密称定,置分液漏斗中,加水约25ml,乙醚50ml与甲基橙指示液2滴,用 盐酸滴定液(0.5mo/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分取水层,置具塞锥形瓶中, 乙醚层用水5ml洗涤,洗涤液并入维形瓶中,加乙醚20ml,继续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 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即得,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5molM)相当于72.06mg的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CHO2Na不得少于99.0% 三、说明 1苯甲酸钠为有机酸的碱金属盐,显碱性,可用盐酸标准液滴定。 +a→ 在水溶液中滴定时,由于碱性较弱(P。=9.80)突跃不明显,故加入与水不相溶混的溶剂乙醚 提除反应生成物苯甲酸,使反应定量完成,同时也避免了苯甲酸在瓶中析出影响终点的观察。 2.滴定时应充分振摇,使生成的苯甲酸转入乙醚层」 3在振摇和分取水层时,应避免样品的损失,滴定前,应用乙醚检查分液漏斗是否严密。 >
7 四、思考题 1. ? 2. ? ? ? 3. ? 4. 5. 0.5g 10ppm ? 6. 4ppm 2ml ? 一、目的 二、操作 1.5g 25ml 50ml 2 (0.5mol/L) 5ml 20ml (0.5mol/L) 1ml (0.5mol/L) 72.06mg C7H5O2Na C7H5O2Na 99.0 三、说明 1. COONa + HCl COOH + NaCl (Pkb=9.80) 2. 3
四、思考题 1乙醚为什么要分两次加人?第一次滴定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时,是否已达终点?为什么? 2.分取水层后乙醚层用5ml水洗涤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三阿司匹林片的分析 一、目的 1掌握片剂分析的特点及赋形剂的干扰与排除方法。 2.掌握阿司匹林片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二、操作 「袋别机 1.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 滴,即显紫革色。 2.取本品的细粉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5g),加碳酸钠试液10ml,振摇后,放置5分钟,滤过 滤液煮沸2分钟,放冷,加过量的稀硫酸,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生酷酸的臭气。 [检查] 游离水杨酸 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g),加无水氯仿3ml,不断搅拌2分钟,用无水氯 仿湿润的滤纸滤过,滤渣用无水氯仿洗涤2次,每次1ml,合并滤液与洗液,在室温下通风挥发 至干:残渣用无水乙醇4ml溶解后,移至100ml量瓶中,用少量5%乙醇洗涤容器、洗液并入量 瓶中,加5%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取50ml,立即加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取盐酸液 (1mol/L)1ml,加硫酸铁铵指示液2ml后,再加水适量使成100ml]1ml,摇匀;30秒钟内如显色, 与对照液(精密称取水杨酸0.1g,登1000ml量瓶中,加冰醋酸1ml,摇匀.再加水适量至刻度。 摇匀,精密量取1.5ml,加无水乙醇2ml与5第乙酽使成50ml,再加上述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 ml,都勿比较,不得更深。 溶出度 取本品1片,照溶出度测定法第一法(2000年药典二部附录),以稀盐酸24ml加水至1000m 为溶剂,转蓝转速为每分钟100±5转,依法操作,经30分钟时,取溶液10ml滤过,精密量取 续滤液3ml置50ml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液5ml,置水浴中煮沸5分钟,放冷,加硫酸液2.5ml: 并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303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H6O3的吸收系 数E)为265计算,再乘以1304,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不得少于标示量的80%。其他应符合 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00年中国药典二部)
8 四、思考题 1. ? ? ? 2. 5ml ? 一、目的 1. 2. 二、操作 [ ] 1. ( 0.1g) 10ml 1 2. ( 0.5g) 10ml 5 2 [ ] ( 0.1g) 3ml 2 2 1ml 4ml 100ml 5 5 50ml [ (1mol/L)1ml 2ml 100ml] 1ml 30 ( 0.1g 1000ml 1ml 1.5ml 2ml 5 50ml 1ml ) 1 2000 24ml 1000ml 100 5 30 10ml 3ml 50ml 0.4% 5ml 5 2.5ml 303nm C7H6O3 E 1 1 c m ) 265 1.304 出量 ; 不得 少 于标 示 量 的 80 % 2000
【含量测定] 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出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3g,置锥形瓶中,加 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振摇,使阿司匹林溶解,加酚酞指示液3滴,滴加氢氧化 钠滴定液(0.1mol/L)至溶液显粉红色,再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40ml,置水浴上加热15 分钟并时时振摇.迅速放冷至室温,有硫酸滴定液(0.05o/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 校正。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8.02mg的C,HsO 本品含阿司匹林CH04)应为标示量的95.0一105.0%。 三、说明 1.杨酸与三氯化铁试液显紫堇色。 +3H 2.检查溶出度是利用在碱性条件下,加热,使阿司匹林水解,测定水解产物水杨酸的吸收度 按E为265计算水杨酸的含量,故用阿司匹林的含量表示溶出度时应乘以换算因数 换算因数=MAsP/MsA=1.304 3.为消除阿司匹林水解产物水杨酸,酷酸及稳定剂枸椽酸、酒石酸对含量测定的影响故采用 两步滴定法。 第-次滴定:CHsCOOH+NaOH→CHsCOONa+HO X+一C+ +一 第二次滴定: 四、思考题 1简述鉴别试验的原理
9 [ ] 10 ( 0.3g) ( )20ml 3 (0.1mol/L) (0.1mol/L)40ml 15 (0.05mol/L) 1ml (0.1mol/L) 18.02mg C9H8O4 (C9H8O4) 95.0 105.0 三、说明 1 + Fe Fe3+ 3 3 O O H +3 H + O OH OH 3 O C 2. E 1 1 c m 265 =MASP MSA=1.304 3. CH3COOH NaOH CH3COONa H2O COOH OH + NaOH COONa OH + H2O COOH OCOCH3 + NaOH COONa OCOCH3 + H2O C CH2COOH CH2COOH HO COOH +3NaOH C CH2COONa CH2COONa HO COONa +3H2O COONa OCOCH3 + NaOH COONa OH + CH3COONa 四、思考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