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与“实”——普通话、汉语vs华语、国语 孔子有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子路》: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 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 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荀子认为,“名”与 “实”应当相符
“名”与“实”——普通话、汉语vs华语、国语。 孔子有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子路》: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 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 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荀子认为,“名”与 “实”应当相符
思考:普通话、汉语、华语、国语,这几个名词 的内涵与外延是否一致?哪一个称谓更加切合实 际,更能体现名实相符,更能表现名正言顺
思考:普通话、汉语、华语、国语,这几个名词 的内涵与外延是否一致?哪一个称谓更加切合实 际,更能体现名实相符,更能表现名正言顺
伊斯坦布尔总领事张志良先生:叫汉语不好,应 该叫华语。 中文、华文:有“文”无“语”。 汉语、华语:有“语”而无“文
伊斯坦布尔总领事张志良先生:叫汉语不好,应 该叫华语。 中文、华文:有“文”无“语”。 汉语、华语:有“语”而无“文
按照上述语音、词汇、语法三标准的定义,那个 普通话,其实叫华语更确切。她不仅是汉民族的 共同语,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国家法定的官方 语言。我们不是常说“中华民族”吗?现在,普 通话已然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交际语言,从官方 到民间,从学校教育到商业贸易,她已经成了整 个中华民族的共同语
按照上述语音、词汇、语法三标准的定义,那个 普通话,其实叫华语更确切。她不仅是汉民族的 共同语,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国家法定的官方 语言。我们不是常说“中华民族”吗?现在,普 通话已然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交际语言,从官方 到民间,从学校教育到商业贸易,她已经成了整 个中华民族的共同语
“汉语”无法涵盖她的外延,“华语”却能够 中华民族的共同语,简称华语。符合现代汉语简 称的规律。同时,也与“华系”词相对应:
“汉语”无法涵盖她的外延,“华语”却能够。 中华民族的共同语,简称华语。符合现代汉语简 称的规律。同时,也与“华系”词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