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半年度报告 七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 本报告期 (1-6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 3,988,603,992.734,606,541,533.97 13.4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50,528,548.88 03,499,622.10 23.1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41,873,587.24 103,130,054.53 37.5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4,570,151.701,278,72,795.10 不适用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本报告期末比上 度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042,738,406.84,323,812,754.36 39.75 总资产 16,064,853,806.7416,769,281,027.02 (二)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 (1-6月) 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1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 股收益(元/股) 37.5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5.23减少0.08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 2.92 均净资产收益率(%) 265增加0.27个百分点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口适用不适用 八、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口适用√不适用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口不适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金额 附注(如 适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3,794,316.47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 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1,018,952.16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 6/146
2020 年半年度报告 6 / 146 七、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 本报告期 (1-6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 3,988,603,992.73 4,606,541,533.97 -13.4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50,528,548.88 203,499,622.10 23.1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41,873,587.24 103,130,054.53 37.5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74,570,151.70 1,278,725,795.10 不适用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本报告期末比上 年度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6,042,738,406.88 4,323,812,754.36 39.75 总资产 16,064,853,806.74 16,769,281,027.02 -4.20 (二)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 本报告期 (1-6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 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19 0.16 18.75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19 0.16 18.7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 股收益(元/股) 0.11 0.08 37.5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5.15 5.23 减少0.08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 均净资产收益率(%) 2.92 2.65 增加0.27个百分点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金额 附注(如 适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3,794,316.47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 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115,018,952.16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
2020年半年度报告 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1,164,412.331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1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 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 1,284,568.25 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 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 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 当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524,700.22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 5,823,016.19 所得税影响额 6,259,571.16 计 108,654,961.64 十、其他 口适用√不适用 7/146
2020 年半年度报告 7 / 146 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1,164,412.33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 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 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 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1,284,568.25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 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 当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524,700.22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 -5,823,016.19 所得税影响额 -6,259,571.16 合计 108,654,961.64 十、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2020年半年度报告 第三节公司业务概要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说明 公司以IT核心设备研发、生产制造为基础,对外提供高端计算机、存储产品及云计算、大数 据综合服务。 (一)行业发展概述 本公司所处的行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同时高端计 算机、存储等IT核心设备也是其他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支撑。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目标支 撑下,本行业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目前,高端计算机处理能力不断提升,高端计算机的应用也 得到了快速发展,高端计算机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端计算机技术是国际公认的信息技术的战略制高点,是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实力和综合国力的 重要标志。高端计算机不仅是国家关键科研项目不可或缺的战略装备,还是国民经济、社会生活 正常运行所依赖的关键设备,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和信息安全。高端计算机也是云计算时 代提供计算服务、数据服务、人工智能算力服务所需的核心设备。伴随着中国技术发展和国际环 境变化,本领域竞争明显加剧,甚至出现了局部对抗趋势。 (二)行业特征 1、区域性特征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作为中心城市需求持 续旺盛,江浙等经济发达省份和成渝等经济活跃地区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也很突出。随着“京津冀” 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等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家中心 城市的进一步扩容,各地区的信息化建设需求正在进一步扩张中。大数据产业亦成为中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的新龙头,显著地拉动了对信息化产品和技术的需求。 2、知识密集型特征 本公司所处行业具有知识密集型特征,具体为 (1)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建立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上,资源消耗低 (2)科技人员在职工中所占比重较大,劳动生产率高 (3)产品技术性能复杂,更新换代迅速 新一代信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行业,与传统的资本、劳动力密集的制造行业不同, 需大量专业技术和专业人才支撑,强调技术和人才的作用,强调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企 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和人员的专业素质差异上。 3、资金密集型特征 本公司所处行业从研发投入、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技术服务等各个业务环节,都需要大量 资金先期投入,而由于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周期相对较长、上下游结算存在时间差异,导致企业 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占用大量营运资金。上述客观情况决定了本行业具有资金密集型特征 4、季节性特征 8/146
2020 年半年度报告 8 / 146 第三节 公司业务概要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说明 公司以 IT 核心设备研发、生产制造为基础,对外提供高端计算机、存储产品及云计算、大数 据综合服务。 (一)行业发展概述 本公司所处的行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同时高端计 算机、存储等 IT 核心设备也是其他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支撑。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目标支 撑下,本行业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目前,高端计算机处理能力不断提升,高端计算机的应用也 得到了快速发展,高端计算机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端计算机技术是国际公认的信息技术的战略制高点,是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实力和综合国力的 重要标志。高端计算机不仅是国家关键科研项目不可或缺的战略装备,还是国民经济、社会生活 正常运行所依赖的关键设备,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和信息安全。高端计算机也是云计算时 代提供计算服务、数据服务、人工智能算力服务所需的核心设备。伴随着中国技术发展和国际环 境变化,本领域竞争明显加剧,甚至出现了局部对抗趋势。 (二)行业特征 1、区域性特征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作为中心城市需求持 续旺盛,江浙等经济发达省份和成渝等经济活跃地区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也很突出。随着“京津冀”、 “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等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家中心 城市的进一步扩容,各地区的信息化建设需求正在进一步扩张中。大数据产业亦成为中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的新龙头,显著地拉动了对信息化产品和技术的需求。 2、知识密集型特征 本公司所处行业具有知识密集型特征,具体为: (1)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建立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上,资源消耗低; (2)科技人员在职工中所占比重较大,劳动生产率高; (3)产品技术性能复杂,更新换代迅速。 新一代信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行业,与传统的资本、劳动力密集的制造行业不同, 需大量专业技术和专业人才支撑,强调技术和人才的作用,强调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企 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和人员的专业素质差异上。 3、资金密集型特征 本公司所处行业从研发投入、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技术服务等各个业务环节,都需要大量 资金先期投入,而由于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周期相对较长、上下游结算存在时间差异,导致企业 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占用大量营运资金。上述客观情况决定了本行业具有资金密集型特征。 4、季节性特征
2020年半年度报告 本公司所处行业的销售与结算具有季节性特征。客观上在第四季度业务量及项目验收工作较多, 呈现出较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本行业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以及项目的实施和验收呈现出明显的季 节性特征 (三)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在通用服务器领域,市场竞争以本公司、联想、浪潮信息等国内品牌竞争为主。 在存储领域,EMC、 NETAPP等企业占有中国市场份额相对较高,国内主要品牌市场份额提升速 度较快。 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与IT服务领域,市场竞争主要是信息技术龙头企业、移动运营商、大 型互联网企业 (四)行业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不断提升 根据工信部数据,2020年1-6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增速比去 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4%,同比加快0.9个百分点。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电子企业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渗透,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同时受全球疫情、 信息化建设更新换代减缓及持续价格竞争的影响,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务收入增速趋缓。 从发展进程来看,我国电子行业的发展已由以硬件为主的IT基础设施大规模采购和建设阶段 逐步向以软件开发和服务为主的系统应用及运维管理升级,并将最终实现硬件、软件和服务市场 份额的均衡发展,这就促使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加快转型,打造产业链整合和生态圈完善的发展路 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从技术进步带来的投资驱动转变为信息服务和技术应用带来的创新驱 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兴起将给本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行业收入规模不断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高位,但 行业整体发展放缓;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需求,行业格局或将面 的调整。 2、高端计算机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高端计算机设备主要以服务器产品形态体现,特点是处理能力强、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好。服 务器按照处理器架构来分可以分为X86服务器和非X86服务器。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为通用 X86系列服务器,同时以高性能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性能计算机需求增长显著。 近年来,中国高端计算机市场呈现较快增长。受益于各地政府相继推进大数据和智慧城市建设 对大型数据中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由此带动服务器产品市场的繁荣:其中,在国家“信息安全” 发展战略下,尤其是在政府、能源、电力、金融等关键领域对服务器的国产化替代趋势明显,为 国产服务器市场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现代互联网产业正在不断融合、创新发展 近年来,全球互联网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持续创新变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 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入应用并形成 系列新产业形态。互联网思维极大促进了包括产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业文化创新等 全方位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转型。通过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网络平台 效应下的品牌塑造和生产经营,可以更好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存量、创造增量,迈向创新 驱动之路 9/146
2020 年半年度报告 9 / 146 本公司所处行业的销售与结算具有季节性特征。客观上在第四季度业务量及项目验收工作较多, 呈现出较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本行业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以及项目的实施和验收呈现出明显的季 节性特征。 (三)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在通用服务器领域,市场竞争以本公司、联想、浪潮信息等国内品牌竞争为主。 在存储领域,EMC、NETAPP 等企业占有中国市场份额相对较高,国内主要品牌市场份额提升速 度较快。 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与 IT 服务领域,市场竞争主要是信息技术龙头企业、移动运营商、大 型互联网企业。 (四)行业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不断提升 根据工信部数据,2020 年 1-6 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7%,增速比去 年同期回落 3.9 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9.4%,同比加快 0.9 个百分点。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电子企业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渗透,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同时受全球疫情、 信息化建设更新换代减缓及持续价格竞争的影响,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务收入增速趋缓。 从发展进程来看,我国电子行业的发展已由以硬件为主的 IT 基础设施大规模采购和建设阶段, 逐步向以软件开发和服务为主的系统应用及运维管理升级,并将最终实现硬件、软件和服务市场 份额的均衡发展,这就促使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加快转型,打造产业链整合和生态圈完善的发展路 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从技术进步带来的投资驱动转变为信息服务和技术应用带来的创新驱 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兴起将给本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行业收入规模不断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高位,但 行业整体发展放缓;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需求,行业格局或将面临一定的调整。 2、高端计算机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高端计算机设备主要以服务器产品形态体现,特点是处理能力强、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好。服 务器按照处理器架构来分可以分为 X86 服务器和非 X86 服务器。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为通用 X86 系列服务器,同时以高性能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性能计算机需求增长显著。 近年来,中国高端计算机市场呈现较快增长。受益于各地政府相继推进大数据和智慧城市建设, 对大型数据中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由此带动服务器产品市场的繁荣;其中,在国家“信息安全” 发展战略下,尤其是在政府、能源、电力、金融等关键领域对服务器的国产化替代趋势明显,为 国产服务器市场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现代互联网产业正在不断融合、创新发展 近年来,全球互联网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持续创新变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 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入应用并形成 一系列新产业形态。互联网思维极大促进了包括产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业文化创新等 全方位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转型。通过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网络平台 效应下的品牌塑造和生产经营,可以更好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存量、创造增量,迈向创新 驱动之路
2020年半年度报告 4、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为高端计算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传统行业对高端计算机产品形成了较大的市场需求外,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 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服务器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随着加快建设数据强国的 国家战略提出和行业云计算应用的不断深化,将产生越来越多的服务器需求。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依赖于服务器、高性能计算机和存储等设备性能的提升,未来数据量将出现爆发式增长。以人工 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发展,对数据处理能力的需求也将大幅提升。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IT 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带来了成本节约、资源共享、应用拓展的发展思路,带动了服务器行业的快速 发展 (五)行业壁垒与上下游关系 1、行业壁垒 进入本公司所在行业的主要障碍如下: (1)技术壁垒 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的关键技术门槛较高,需要经过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和产品应用团队长期 积累取得的。新进入者缺乏对关键技术的有效积累,缺乏对前瞻性技术方向的有效研究和掌控 面临较大的技术壁垒。 (2)人才壁垒 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是一个高端人才相对稀缺的行业,高水平设计和开发人员,需要在稳定的 科硏环境中长期培养。目前行业内的高端研发人才主要集中在国内外一些规模较大的高端计算机 厂商以及国家级研究机构中。行业高端人才的稀缺使得新进入者较难获得所需人才,无法快速突 破研发领域的技术壁垒,难以快速形成自身的技术优势或差异化优势。 (3)品牌壁垒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重点行业、大型企业等主要的高端计算机客户,一般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 主要高端计算机厂商都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诚信的服务、优良的产品品 质逐步积累起公司的品牌美誉度,并与客户形成了长期、互信的合作关系。这种品牌美誉度的长 期积累和与客户互信合作关系是新进入者无法在短期内实现的。 (4)服务体系壁垒 高端计算机作为高端设备,用户需要完整的解决方案和个性化服务,这就要求高端计算机企业 能够提供出完善的服务体系作为支撑。这种整套的服务体系是新进入者无法在短期内复制和实现 2、上游行业分析 本公司所处行业的上游行业包括芯片、存储等硬件设备制造业及软件行业。当前,上游具有较 大影响力的制造商主要是 Intel、AMD、希捷、三星等国外知名企业,受中美贸易摩擦,以及美国 近期频繁利用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进行贸易限制,对美国企业的特定零件供应造成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上游企业的发展壮大,陆续推出具有一定替代能力的零部件,零部件质量 也不断提升,采购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将有利于提高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竞争力。 3、下游行业分析 10/146
2020 年半年度报告 10 / 146 4、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为高端计算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传统行业对高端计算机产品形成了较大的市场需求外,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 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服务器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随着加快建设数据强国的 国家战略提出和行业云计算应用的不断深化,将产生越来越多的服务器需求。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依赖于服务器、高性能计算机和存储等设备性能的提升,未来数据量将出现爆发式增长。以人工 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发展,对数据处理能力的需求也将大幅提升。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 IT 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带来了成本节约、资源共享、应用拓展的发展思路,带动了服务器行业的快速 发展。 (五)行业壁垒与上下游关系 1、行业壁垒 进入本公司所在行业的主要障碍如下: (1)技术壁垒 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的关键技术门槛较高,需要经过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和产品应用团队长期 积累取得的。新进入者缺乏对关键技术的有效积累,缺乏对前瞻性技术方向的有效研究和掌控, 面临较大的技术壁垒。 (2)人才壁垒 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是一个高端人才相对稀缺的行业,高水平设计和开发人员,需要在稳定的 科研环境中长期培养。目前行业内的高端研发人才主要集中在国内外一些规模较大的高端计算机 厂商以及国家级研究机构中。行业高端人才的稀缺使得新进入者较难获得所需人才,无法快速突 破研发领域的技术壁垒,难以快速形成自身的技术优势或差异化优势。 (3)品牌壁垒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重点行业、大型企业等主要的高端计算机客户,一般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 主要高端计算机厂商都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诚信的服务、优良的产品品 质逐步积累起公司的品牌美誉度,并与客户形成了长期、互信的合作关系。这种品牌美誉度的长 期积累和与客户互信合作关系是新进入者无法在短期内实现的。 (4)服务体系壁垒 高端计算机作为高端设备,用户需要完整的解决方案和个性化服务,这就要求高端计算机企业 能够提供出完善的服务体系作为支撑。这种整套的服务体系是新进入者无法在短期内复制和实现 的。 2、上游行业分析 本公司所处行业的上游行业包括芯片、存储等硬件设备制造业及软件行业。当前,上游具有较 大影响力的制造商主要是 Intel、AMD、希捷、三星等国外知名企业,受中美贸易摩擦,以及美国 近期频繁利用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进行贸易限制,对美国企业的特定零件供应造成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上游企业的发展壮大,陆续推出具有一定替代能力的零部件,零部件质量 也不断提升,采购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将有利于提高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竞争力。 3、下游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