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6/33 酵母菌 真菌丝状真菌--菌 真核微生物 担子菌 显微藻类 原生动物 本节将主要讨论属于真菌界的酵母菌、霉菌和担子菌 24.1酵母菌( Yeasts) 酵母菌是一类真核微生物的俗称。由于有许多例外,很难对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般认为酵母菌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2)多数以出芽方式繁殖,也有的可行裂殖或产子囊孢子 (3)能发酵糖类而产能。 (4)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 (5)喜在含糖较高、酸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 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它是人类的“家养微生物”,同时它也是发酵工业的重 要微生物。利用酵母能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酒精和CO2等的性能可以用来酿酒、制作面 包 酵母菌的蛋白含量可达干重的50%,菌体蛋白与牛肉等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基本相近 含一定量的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很高,它是继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之后的另一类重要的 可供人类和动物作营养的蛋白质来源。人们将这类来源于酵母菌或其它微生物的蛋白称为 单细胞蛋白( single cell protein,SCP)。酵母菌的世代周期为2~9小时,一个占地20M 的发酵罐一天生产的SCP蛋白质量相当于一头牛。 些酵母菌能利用石油馏分中的正烷烃、正烯烃和环烷烃等碳氢化合物作为生长碳源 的酵母菌,可以使石油脱蜡,即除去石油中的正烷烃,降低其凝固点。尤其是假丝酵母菌 属( Candida)既可用于脱蜡达到提高石油品质的目的,同时又可获得丰富的SCP。意大利 Sarroch BP公司的 Candida maltosa以正烷烃为碳源,其生产规模达100,0吨/年 除利用石油外,酵母菌还可利用工业废水。如热带假丝酵母( C tropicalis)可利用味精 生产的废水生产SCP,蛋白含量达60%,可作为动物饲料:产朊假丝酵母( Utilis)利用亚硫 酸纸浆废水生产SCP,这样,既消耗掉了工业废水等污染物,治理了环境,同时又获得了 丰富的SCP。 从酵母菌细胞中可以提取丰富的B族维生素、核糖核酸、辅酶A、细胞色素C、麦角 甾醇和凝血质等生化药物。干酵母片(食母生)中因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而成为良好的 助消化药 人们常将酵母菌如酿酒酵母(Scerε vIsIte)作为基因工程中的受体菌。近年来,巴斯德 毕赤酵母( Pichia pastoris)成为一种新型的基因表达系统,与大肠杆菌相比,它具有高表达 高稳定、高分泌、高密度生长及可用甲醇严格控制表达等优点 酵母菌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腐生型酵母菌能使食物、纺织品和其它原料腐败变质 少数耐高渗的酵母菌如鲁氏酵母( Saccharomyces ouxii)、蜂蜜酵母( Saccharomyces mellis) 可使蜂蜜和果酱等败坏:有的酵母菌是发酵工业的污染菌,影响发酵的产量和质量:某些 酵母菌会引起人和植物的病害,例如白假丝酵母( Candida albicans,又称白色念珠菌)可引 起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泌尿系统等多种疾病,如鹅口疮和阴道炎等;新型隐 球酵母( pyococcus neoformans)可引起慢性脑膜炎和轻度肺炎等 酵母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喜在糖分髙、偏酸性的环境中生长。诸如果品、蔬菜、花蜜 和植物叶子表面,葡萄园等果园的土壤是筛取酵母菌的好去处。在牛奶和动物排泄物中也 能找到,空气中也有少量存在,它们大多是腐生型,少量寄生型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6/33 本节将主要讨论属于真菌界的酵母菌、霉菌和担子菌。 2.4.1 酵母菌(Yeasts) 酵母菌是一类真核微生物的俗称。由于有许多例外,很难对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一 般认为酵母菌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2)多数以出芽方式繁殖,也有的可行裂殖或产子囊孢子。 (3)能发酵糖类而产能。 (4)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 (5)喜在含糖较高、酸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 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它是人类的“家养微生物”,同时它也是发酵工业的重 要微生物。利用酵母能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酒精和 CO2 等的性能可以用来酿酒、制作面 包。 酵母菌的蛋白含量可达干重的 50%,菌体蛋白与牛肉等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基本相近, 含一定量的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很高,它是继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之后的另一类重要的 可供人类和动物作营养的蛋白质来源。人们将这类来源于酵母菌或其它微生物的蛋白称为 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 ,SCP)。酵母菌的世代周期为 2~9 小时,一个占地 20M2 的发酵罐一天生产的 SCP 蛋白质量相当于一头牛。 一些酵母菌能利用石油馏分中的正烷烃、正烯烃和环烷烃等碳氢化合物作为生长碳源 的酵母菌,可以使石油脱蜡,即除去石油中的正烷烃,降低其凝固点。尤其是假丝酵母菌 属(Candida)既可用于脱蜡达到提高石油品质的目的,同时又可获得丰富的 SCP。意大利 Sarroch BP 公司的 Candida maltosa 以正烷烃为碳源,其生产规模达 100,000 吨/年。 除利用石油外,酵母菌还可利用工业废水。如热带假丝酵母(C.tropiculis)可利用味精 生产的废水生产 SCP,蛋白含量达 60%,可作为动物饲料;产朊假丝酵母(C.utilis)利用亚硫 酸纸浆废水生产 SCP,这样,既消耗掉了工业废水等污染物,治理了环境,同时又获得了 丰富的 SCP。 从酵母菌细胞中可以提取丰富的 B 族维生素、核糖核酸、辅酶 A、细胞色素 C、麦角 甾醇和凝血质等生化药物。干酵母片(食母生)中因含丰富的 B 族维生素,而成为良好的 助消化药。 人们常将酵母菌如酿酒酵母(S.cerevisiae)作为基因工程中的受体菌。近年来,巴斯德 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成为一种新型的基因表达系统, 与大肠杆菌相比,它具有高表达、 高稳定、高分泌、高密度生长及可用甲醇严格控制表达等优点。 酵母菌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腐生型酵母菌能使食物、纺织品和其它原料腐败变质; 少数耐高渗的酵母菌如鲁氏酵母(Saccharomyces rouxii)、蜂蜜酵母(Saccharomyces mellis) 可使蜂蜜和果酱等败坏;有的酵母菌是发酵工业的污染菌,影响发酵的产量和质量;某些 酵母菌会引起人和植物的病害,例如白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又称白色念珠菌)可引 起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泌尿系统等多种疾病,如鹅口疮和阴道炎等;新型隐 球酵母(Cryptococcus neoformans)可引起慢性脑膜炎和轻度肺炎等。 酵母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喜在糖分高、偏酸性的环境中生长。诸如果品、蔬菜、花蜜 和植物叶子表面,葡萄园等果园的土壤是筛取酵母菌的好去处。在牛奶和动物排泄物中也 能找到,空气中也有少量存在,它们大多是腐生型,少量寄生型。 酵母菌 真菌 丝状真菌----霉菌 真核微生物 担子菌 显微藻类 原生动物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7133 酵母种类不多,目前已知的有500余种 2411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 酵母菌为单细胞。通常菌体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见图2.4.2。少数呈柠檬形、尖形 等。有的酵母菌细胞分裂后,亲代和子代细胞的细胞壁仍以狭小面积相连,呈藕节状,称 为假丝酵母,见图243 2 图242典型酵母菌(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细胞形态1.子细胞;2出芽痕 假菌 厚壁孢子 (a) (b) 图243.假丝酵母菌( Candida albican) (a)在人体组织中呈假菌丝:(b)在普通培养基中呈球状 酵母菌比细菌粗约10倍,其直径一般为2~5μm,长度5~30um,最长可达100um。例 如,典型的酵母菌—一酿酒酵母( S cerevisiae)的细胞宽度为2.5~0pum,长度45~21um 酵母的大小、形态与菌龄、环境有关。一般成熟的细胞大于幼龄细胞,液体培养的细 胞大于固体培养。有的种的细胞大小、形态极不均匀,而另一些种则较为均一 24.1.2.酵母菌的细胞构造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已接近于高等生物。其典型构造如图2.41。一般具有细胞壁、细胞 膜、细胞核、一个或多个液泡、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微体、微丝及内含物等。此外, 还有出芽痕、诞生痕。不同种的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1)细胞壁( cell wal)酵母菌的细胞壁不如细菌细胞壁坚韧,其厚度0.1~0.3μm,有的菌壁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7/33 酵母种类不多,目前已知的有 500 余种。 2.4.1.1 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 酵母菌为单细胞。通常菌体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见图 2.4.2。少数呈柠檬形、尖形 等。有的酵母菌细胞分裂后,亲代和子代细胞的细胞壁仍以狭小面积相连,呈藕节状,称 为假丝酵母,见图 2.4.3。 图 2.4.2 典型酵母菌(Saccaharomyces cerevisiae)细胞形态 1.子细胞;2.出芽痕 (a) (b) 图 2.4.3.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 (a)在人体组织中呈假菌丝;(b)在普通培养基中呈球状 酵母菌比细菌粗约 10 倍,其直径一般为 2~5m,长度 5~30m,最长可达 100m。例 如,典型的酵母菌——酿酒酵母(S.cerevisiae)的细胞宽度为 2.5~10m,长度 4.5 ~21 m。 酵母的大小、形态与菌龄、环境有关。一般成熟的细胞大于幼龄细胞,液体培养的细 胞大于固体培养。有的种的细胞大小、形态极不均匀,而另一些种则较为均一。 2.4.1.2. 酵母菌的细胞构造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已接近于高等生物。其典型构造如图 2.4.1。一般具有细胞壁、细胞 膜、细胞核、一个或多个液泡、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微体、微丝及内含物等。此外, 还有出芽痕、诞生痕。不同种的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1)细胞壁(cell wall) 酵母菌的细胞壁不如细菌细胞壁坚韧,其厚度 0.1~0.3m,有的菌壁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8/33 厚度随菌龄增加。细胞壁重量占细胞干重18~25%。电镜下细胞壁呈“三明治”结构:由 内外两个电子密度较高层,夹着一层电子密度较低层。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葡聚糖 ( glucan)、甘露聚糖( mannan)及蛋白质等,还有少量几丁质、脂类、无机盐。细胞壁的外 层主要是甘露聚糖,内层主要是葡聚糖,中间一层主要是蛋白质。据试验,维持细胞壁强 度的物质主要是位于内层的葡聚糖。见图24.4 甘露聚糖-蛋白质复合物 (外层) 糖蛋白 (中层) 碱可溶性β-葡聚糖 碱不溶性葡聚糖(微网状) (内层) 构成细胞壁刚性骨架,维持细胞结构 图244酵母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酵母菌的葡聚糖分子量为240000道尔顿,是一种分枝的多糖聚合物,主链以β-16糖 苷键结合,支链以β-14糖苷键结合;甘露聚糖也是一种分枝聚合物,主链以α-1,6糖苷键结 合,而支链以α-1,2或α-1,3糖苷键结合。 用玛瑙螺(Helⅸ pomatia)的胃液可制成蜗牛消化酶,内含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葡 糖酸酶、几丁质酶和脂酶等30多种酶类。蜗牛消化酶对酵母菌的细胞壁有良好的水解作用, 因而可用于制备酵母菌的原生质体,也可用它来水解酵母菌的子囊壁,借以把能抗一般酶 水解的子囊孢子分离出来 有的酵母菌如隐球酵母属( Cryptococcus)的细胞壁外覆盖有类似于细菌荚膜的多糖 物质( Capsular material),其主要成分有:磷酸甘露聚糖,β-键合甘露聚糖,杂多糖和属于 鞘类脂成分的疏水物质 2)细胞质膜( Cell membrane)酵母菌的细胞质膜与细菌的细胞质膜基本相同,但有的酵 母菌如酿酒酵母的细胞质膜中含有甾醇,尤其以麦角甾醇居多。经紫外线照射后,可形成 丁种维生素(D)。据报道,发酵酵母( Saccharomvces/ emmental)所含的总甾醇量可达细胞 干重的22%,其中麦角甾醇量可达细胞干重的966%。此外,季氏毕赤氏酵母( Pichi guilliermondii)、酿酒酵母( Sacchammmvces cerevisiae)、卡尔斯伯酵母(S. carlsbergensis) 小红酵母( Rhodotorula minuta)和戴氏酵母( s delbrueckii)也含有较多的麦角甾醇。细胞 膜中含甾醇的性质是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重要区别之 酵母菌细胞膜也是由双磷脂层,以及镶嵌其间的甾醇和蛋白质分子所组成。见图2.4.5。 也是一个不允许蛋白质等大分子通过,小分子化合物可通过的半透膜。它的主要功能就是 选择性地运入营养物质,排出代谢产物,同时,它也是细胞壁等大分子成分的生物合成和 装配基地,是部分酶的合成和作用场所。 甾醇 膜蛋白 图2.4.5酵母菌细胞质膜模式构造 3)核( Nucleus)酵母菌具有用多孔核膜包裹着的细胞核。在电子显微镜下,可发现核膜 是一种双层单位膜,其上存在着大量的直径为40~70nm的核孔,用以增大核内外的物质交 换,见图2363。核通常位于细胞中央,但由于酵母菌细胞质中液泡的逐渐增大,常将核挤 到细胞的一边。细胞核内有核仁,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核糖体 RNA(rRNA)的合成。核仁是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8/33 厚度随菌龄增加。细胞壁重量占细胞干重 18~25%。电镜下细胞壁呈“三明治”结构:由 内外两个电子密度较高层,夹着一层电子密度较低层。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葡聚糖 (glulcan)、甘露聚糖(mannan)及蛋白质等,还有少量几丁质、脂类、无机盐。细胞壁的外 层主要是甘露聚糖,内层主要是葡聚糖,中间一层主要是蛋白质。据试验,维持细胞壁强 度的物质主要是位于内层的葡聚糖。见图 2.4.4。 图 2.4.4 酵母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酵母菌的葡聚糖分子量为 240,000 道尔顿,是一种分枝的多糖聚合物,主链以-1,6 糖 苷键结合,支链以-1,4 糖苷键结合;甘露聚糖也是一种分枝聚合物,主链以-1,6 糖苷键结 合,而支链以-1,2 或-1,3 糖苷键结合。 用玛瑙螺(Helix pomatia)的胃液可制成蜗牛消化酶,内含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葡 糖酸酶、几丁质酶和脂酶等 30 多种酶类。蜗牛消化酶对酵母菌的细胞壁有良好的水解作用, 因而可用于制备酵母菌的原生质体,也可用它来水解酵母菌的子囊壁,借以把能抗一般酶 水解的子囊孢子分离出来。 有的酵母菌如隐球酵母属(Crypotococcus)的细胞壁外覆盖有类似于细菌荚膜的多糖 物质(Capsular material) ,其主要成分有:磷酸甘露聚糖,-键合甘露聚糖,杂多糖和属于 鞘类脂成分的疏水物质。 2)细胞质膜(Cell membrane) 酵母菌的细胞质膜与细菌的细胞质膜基本相同,但有的酵 母菌如酿酒酵母的细胞质膜中含有甾醇,尤其以麦角甾醇居多。经紫外线照射后,可形成 丁种维生素(D2)。据报道,发酵酵母(Saccharomyces fermentai)所含的总甾醇量可达细胞 干重的 22%,其中麦角甾醇量可达细胞干重的 9.66%。此外,季氏毕赤氏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卡尔斯伯酵母(S. carlsbergensis)、 小红酵母(Rhodotorula minuta)和戴氏酵母(S.delbrueckii)也含有较多的麦角甾醇。细胞 膜中含甾醇的性质是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重要区别之一。 酵母菌细胞膜也是由双磷脂层,以及镶嵌其间的甾醇和蛋白质分子所组成。见图 2.4.5。 也是一个不允许蛋白质等大分子通过,小分子化合物可通过的半透膜。它的主要功能就是 选择性地运入营养物质,排出代谢产物,同时,它也是细胞壁等大分子成分的生物合成和 装配基地,是部分酶的合成和作用场所。 图 2.4.5 酵母菌细胞质膜模式构造 3)核(Nucleus) 酵母菌具有用多孔核膜包裹着的细胞核。在电子显微镜下,可发现核膜 是一种双层单位膜,其上存在着大量的直径为 40~70nm 的核孔,用以增大核内外的物质交 换,见图 2.3.63。核通常位于细胞中央,但由于酵母菌细胞质中液泡的逐渐增大,常将核挤 到细胞的一边。细胞核内有核仁,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核糖体 RNA(rRNA)的合成。核仁是 甘露聚糖--蛋白质复合物 (外层) 糖蛋白 (中层) 碱可溶性-葡聚糖 碱不溶性葡聚糖(微网状) (内层) 构成细胞壁刚性骨架,维持细胞结构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9/33 细胞核内折光率较强的球形体。在细胞分裂前期消失,后期在染色体的核仁组织区重新形 成。它由四部分组成:(1)颗粒区,为直径150~200A的颗粒,含核糖核酸蛋白:(2)纤维 区,长50~80A的纤维;含核糖核酸蛋白;(3)脱氧核糖核酸蛋白;(4)无定形基质 脂肪粒 线粒体 图246酵母菌经冰冻蚀刻技术处理后的电子显微镜图片(核直径约2000m) 在细胞分裂间期,核质内被碱性染料着色较淡的物质称为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染 色质形成能被深染的染色体。它们都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不同种的酵母菌的染色体数目 不同,但同种酵母菌的染色体数目稳定。酿酒酵母的核内具有17条染色体,单倍体酵母菌 细胞中的DNA分子量1×1010道尔顿( Dalton,Da),比大肠杆菌细胞DNA大10倍,比人 细胞中DNA的分子量低100倍,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以观察 除细胞核外,酵母菌的线粒体和环状的“2um质粒”中也含有DNA。酵母线粒体 中的DNA是一个环状分子,分子量50×106道尔顿( Dalton,Da),比高等动物线粒体中的 DNA大5倍,类似于原核生物中的染色体。线粒体DNA量约占酵母细胞总DNA的15~23%, 它的复制是相对独立的。μm质粒是1967年后才在酿酒酵母中发现的,其确切作用不清 它可作为外源DNA片段的载体,并通过转化而完成组建“工程菌”等重要的遗传工程研究。 基质 外膜 基质 嵴 内膜 外膜 图247真核细胞的线粒体(a)透射电镜图片(X34,000g;(b)模式图 4)线粒体( Mitochondria)在原核生物中,氧化磷酸化作用在细胞膜上进行,电子传递 中的酶及载体也分布在膜或中体上。而酵母菌等真核生物的生物氧化则集中线粒体上。线 粒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质内的粒状或棒状的细胞器,见图2.47。它比细胞质重,具双层膜 内膜内陷,形成嵴( Cristae),其上富含参与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的酶系,在嵴的两侧均匀 分布着圆形或多面形的基粒。嵴间充满液体的空隙为基质(matⅸx),它含有三羧酸循环的 酶系,是进行氧化磷酸化,产生AP的场所。酵母菌的线粒体比高等动物的线粒体要小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9/33 细胞核内折光率较强的球形体。在细胞分裂前期消失,后期在染色体的核仁组织区重新形 成。它由四部分组成:(1)颗粒区,为直径 150~200Å 的颗粒,含核糖核酸蛋白;(2)纤维 区,长 50~80 Å 的纤维;含核糖核酸蛋白;(3)脱氧核糖核酸蛋白;(4)无定形基质。 图 2.4.6 酵母菌经冰冻蚀刻技术处理后的电子显微镜图片(核直径约 2000nm) 在细胞分裂间期,核质内被碱性染料着色较淡的物质称为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染 色质形成能被深染的染色体。它们都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不同种的酵母菌的染色体数目 不同,但同种酵母菌的染色体数目稳定。酿酒酵母的核内具有 17 条染色体,单倍体酵母菌 细胞中的 DNA 分子量 1×1010 道尔顿(Dalton,Da),比大肠杆菌细胞 DNA 大 10 倍,比人 细胞中 DNA 的分子量低 100 倍,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以观察。 除细胞核外,酵母菌的线粒体和环状的“2m 质粒”中也含有 DNA。酵母线粒体 中的 DNA 是一个环状分子,分子量 50 ×106 道尔顿(Dalton,Da),比高等动物线粒体中的 DNA 大 5 倍,类似于原核生物中的染色体。线粒体 DNA 量约占酵母细胞总 DNA 的 15~23%, 它的复制是相对独立的。2m 质粒是 1967 年后才在酿酒酵母中发现的,其确切作用不清。 它可作为外源 DNA 片段的载体,并通过转化而完成组建“工程菌”等重要的遗传工程研究。 (a) (b) 图 2.4.7 真核细胞的线粒体 (a) 透射电镜图片(X34,000); (b)模式图 4) 线粒体(Mitochondria) 在原核生物中,氧化磷酸化作用在细胞膜上进行,电子传递 中的酶及载体也分布在膜或中体上。而酵母菌等真核生物的生物氧化则集中线粒体上。线 粒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质内的粒状或棒状的细胞器,见图 2.4.7。它比细胞质重,具双层膜, 内膜内陷,形成嵴(Cristae),其上富含参与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的酶系,在嵴的两侧均匀 分布着圆形或多面形的基粒。嵴间充满液体的空隙为基质(matrix),它含有三羧酸循环的 酶系,是进行氧化磷酸化,产生 ATP 的场所。酵母菌的线粒体比高等动物的线粒体要小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033 其直径0.3~1μm,长0.5~3um。每个细胞可有1~20个线粒体。而在其它真核生物细胞中, 有的可多达50万个。酵母菌出芽生殖前期,线粒体变成丝状,并可分枝,然后分裂进入子 细胞和母细胞。酵母菌线粒体DNA分子量50×10Da,占细胞DNA总量的5~20%,比高 等动物的线粒体DNA大5倍,可编码若干呼吸酶,并具遗传的独立性。为环状分子,类似 于原核生物的染色体 酵母细胞的线粒体是适应有氧环境而形成的。在厌氧或高糖(葡萄糖5~10%)条件下 酵母菌只形成一种发育得较差的线粒体前体,这种细胞没有氧化磷酸化的能力 5)内质网( Endoplasmic reticulum,ER)酵母菌与其它真核生物一样,细胞质中存在由 不同形状、大小的膜层相互密集或平行排列而成的内质网。膜层之间存在间隙。见图248。 内质网有两种类型:膜外附着有核糖体的称为粗糙型内质网( Rough er),这是蛋白质的 附于内质网的核糖体游离细胞质的核糖体 epo a °9 。 核糖体 图248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核糖体(a)透射电镜图片(X2400(b)模式图 6)核糖体( Ribosome)与其它真核生物类似,酵母菌的核糖体为80S,由60S和40S大小 两个亚基构成。它可以游离在细胞质中,也可附着在内质网上。 ⑦)出芽痕,诞生痕( Bud scars, Birth scars)酵母菌出芽生殖时,子细胞与母细胞分离, 在子、母细胞壁上都会留下痕迹。在母细胞的细胞壁上出芽并与子细胞分开的位点称出芽 痕:子细胞细胞壁上的位点,称诞生痕。它通常在细胞长轴的末端。由于多重出芽,致使 酵母细胞表面有多个小突起。每个细胞而出芽数量是有限的。一个酿酒酵母细胞通常可出 20个芽。多的可达40个 8)液泡( Vacuoles)大多数酵母,尤其球形、椭圆形酵母细胞中都有一个液泡。长形的酵 母菌有的具有二个位于细胞两端的液泡。细胞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液泡为一个透 明区域。电镜下可见其是由单层膜包围着的 生长旺盛的酵母菌的液泡中不含内含物。而细胞老化后,可见液泡中有各种颗粒,如 异染颗粒、肝糖粒、脂肪滴、水解酶类(可使细胞自溶)、中间代谢物和金属离子等。液泡 的功能可能是起着营养物和水解酶类的储藏作用,同时还能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液泡往往在细胞发育的中后期出现。它的多少、大小可作为衡量细胞成熟的标志。较 大的液泡常将细胞核挤到细胞的边缘。 9)细胞质内含物( Cytoplasmic granule substance) (1)脂肪粒( Lipid globules)大多数酵母细胞含有可被脂溶性染料染色的脂肪粒球体 如用苏丹黑或苏丹红将其染成黑色或红色。当生长在含有限量氮源的培养基中时 些酵母菌能大量积累脂肪物质,脂肪含量可以高达细胞干重的50~60%。如:含 脂圆酵母,脂肪含量可超过细胞干重的50%以上,所以,可用于生产脂肪。 (2)聚磷酸盐( Polyphosphates)细胞质内含有聚合度为300~500的聚磷酸盐。它们是作 为高能磷盐储藏的。 (3)肝糖( polysaccharide glycogen)肝糖是酵母储存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两种形式之 其分子量较大,约10Da。肝糖由一树状的分子构成,主链的葡萄糖残基以α-1,4 糖苷键相连接,支链由α,1,6糖苷键连接,分支点间大约12~14葡萄糖残基。酵母 的肝糖含量因菌种和培养条件不同而有很大变化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10/33 其直径 0.3~1m, 长 0.5~3m。每个细胞可有 1~20 个线粒体。而在其它真核生物细胞中, 有的可多达 50 万个。酵母菌出芽生殖前期,线粒体变成丝状,并可分枝,然后分裂进入子 细胞和母细胞。酵母菌线粒体 DNA 分子量 50×106Da,占细胞 DNA 总量的 5~20%,比高 等动物的线粒体 DNA 大 5 倍,可编码若干呼吸酶,并具遗传的独立性。为环状分子,类似 于原核生物的染色体。 酵母细胞的线粒体是适应有氧环境而形成的。在厌氧或高糖(葡萄糖 5~10%)条件下, 酵母菌只形成一种发育得较差的线粒体前体,这种细胞没有氧化磷酸化的能力。 5)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 酵母菌与其它真核生物一样,细胞质中存在由 不同形状、大小的膜层相互密集或平行排列而成的内质网。膜层之间存在间隙。见图 2.4.8。 内质网有两种类型:膜外附着有核糖体的称为粗糙型内质网(Rough ER),这是蛋白质的 (a) (b) 图 2.4.8 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核糖体 (a)透射电镜图片(X24,000)(b) 模式图 6) 核糖体(Ribosome) 与其它真核生物类似,酵母菌的核糖体为 80S,由 60S 和 40S 大小 两个亚基构成。它可以游离在细胞质中,也可附着在内质网上。 7) 出芽痕,诞生痕(Bud scars, Birth scars) 酵母菌出芽生殖时,子细胞与母细胞分离, 在子、母细胞壁上都会留下痕迹。在母细胞的细胞壁上出芽并与子细胞分开的位点称出芽 痕;子细胞细胞壁上的位点,称诞生痕。它通常在细胞长轴的末端。由于多重出芽,致使 酵母细胞表面有多个小突起。每个细胞而出芽数量是有限的。一个酿酒酵母细胞通常可出 20 个芽。多的可达 40 个。 8) 液泡(Vacuoles) 大多数酵母,尤其球形、椭圆形酵母细胞中都有一个液泡。长形的酵 母菌有的具有二个位于细胞两端的液泡。细胞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液泡为一个透 明区域。电镜下可见其是由单层膜包围着的。 生长旺盛的酵母菌的液泡中不含内含物。而细胞老化后,可见液泡中有各种颗粒,如 异染颗粒、肝糖粒、脂肪滴、水解酶类(可使细胞自溶)、中间代谢物和金属离子等。液泡 的功能可能是起着营养物和水解酶类的储藏作用,同时还能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液泡往往在细胞发育的中后期出现。它的多少、大小可作为衡量细胞成熟的标志。较 大的液泡常将细胞核挤到细胞的边缘。 9) 细胞质内含物(Cytoplasmic granule substance) (1) 脂肪粒(Lipid globules) 大多数酵母细胞含有可被脂溶性染料染色的脂肪粒球体。 如用苏丹黑或苏丹红将其染成黑色或红色。当生长在含有限量氮源的培养基中时, 一些酵母菌能大量积累脂肪物质,脂肪含量可以高达细胞干重的 50~60%。如:含 脂圆酵母,脂肪含量可超过细胞干重的 50%以上,所以,可用于生产脂肪。 (2) 聚磷酸盐(Polyphosphates) 细胞质内含有聚合度为 300~500 的聚磷酸盐。它们是作 为高能磷盐储藏的。 (3) 肝糖(polysaccharide glycogen) 肝糖是酵母储存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两种形式之一。 其分子量较大,约 107Da。肝糖由一树状的分子构成,主链的葡萄糖残基以-1,4 糖苷键相连接,支链由,1,6 糖苷键连接,分支点间大约 12~14 葡萄糖残基。酵母 的肝糖含量因菌种和培养条件不同而有很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