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201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淮考证号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 工整、清晰; 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新的全球化时代,有很多好故事,需要作家去挖掘和表现,作家的写作资源也得到了很 大的扩展。 我们不间断地翻译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中国读者阅读优秀作品的世界同步性增强了 与之带来的效应就是,中国作家在广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营养的同时,也能积极参照自身的 悠久历史文化,这能激发、激活作家们更多的创造性,作家们也写出了更多的好作品。因此, 也有了更多的文化自信 在以往以西方为主导的文学评价体系中,也开始出现以中国人的眼光来评价世界文学的 尝试了。从2001年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每年都邀请专家、学者、作家组成评委会,来评选 新世纪最佳外国小说,给出了中国人评判当代世界文学的标准。他们建立了严格的评审机制, 连续十多年,评选颁发“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这个奖所颁发的世界各国作家中,有的 如勒莱其奧,后来也很快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中国的世界文学奖项有眼光,很专业, 受到了一些外国重要诗人和作家的关注和赞许。事实证明,没有文化自信所带来的文学眼光, 这种奖项的设立是不会成功的。 这些年,中国作协和地方作协也深入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通过国际作家写作营、国 际作家写作计划等活动,深度开展国际作家交流。在广泛的、与世界各个语种的作家诗人的 交流中,中国作家以自身的魅力成了世界了解中国人心灵和文化的重要桥梁。中国当代作家 在交流中,也激发出对自身文学和文化的自信。 近年来,中国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安徒生文学奖、雨果文学奖、入围国际布克奖
长安区 2018 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10 页,全卷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 15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淮考证号; 3.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 工整、清晰; 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 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新的全球化时代,有很多好故事,需要作家去挖掘和表现,作家的写作资源也得到了很 大的扩展。 我们不间断地翻译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中国读者阅读优秀作品的世界同步性增强了。 与之带来的效应就是,中国作家在广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营养的同时,也能积极参照自身的 悠久历史文化,这能激发、激活作家们更多的创造性,作家们也写出了更多的好作品。因此, 也有了更多的文化自信。 在以往以西方为主导的文学评价体系中,也开始出现以中国人的眼光来评价世界文学的 尝试了。从 2001 年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每年都邀请专家、学者、作家组成评委会,来评选 新世纪最佳外国小说,给出了中国人评判当代世界文学的标准。他们建立了严格的评审机制, 连续十多年,评选颁发“21 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这个奖所颁发的世界各国作家中,有的 如勒·克莱其奥,后来也很快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中国的世界文学奖项有眼光,很专业, 受到了一些外国重要诗人和作家的关注和赞许。事实证明,没有文化自信所带来的文学眼光, 这种奖项的设立是不会成功的。 这些年,中国作协和地方作协也深入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通过国际作家写作营、国 际作家写作计划等活动,深度开展国际作家交流。在广泛的、与世界各个语种的作家诗人的 交流中,中国作家以自身的魅力成了世界了解中国人心灵和文化的重要桥梁。中国当代作家 在交流中,也激发出对自身文学和文化的自信。 近年来,中国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安徒生文学奖、雨果文学奖、入围国际布克奖
也说明,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已经建立了对话,继伟大的中国古代文学之后,中国当代文 学也进入了世界文学的评价和研究体系,这也使得中国作家进一步有了信心。中国当代文学 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这样的成就,跟我们与世界文学的交流也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作家继承 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像老树上生出的新枝,他们既受到了中国本土的文学、文化的滋养, 另一方面,他们跟世界文学也形成了一种对话关系。现在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全球化的时 代里,各个国家、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之间,都会互相的激荡和影响。 我们正处于一个由中国深度参与和引领新全球化的时代。作家既要放眼全球,又要身入、 心入、情入人民。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人民认可的好作品。可以说,文化自信和创新发展相 辅相成,对作家来说,以这两点为双翼,就可以更好地在文学的天空中飞翔。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球化时代,作家只需不断地挖掘,就能扩展写作资源。 B.不间断地翻译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激发、激活了中国作家更多的创造性。 C.中国当代作家通过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展示自身魅力,激发对自身文学和文化的自 D.文学评价体系历来以西方为主,人们一直以西方的眼光评价世界文学。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读者阅读优秀作品的世界同步性增强,论证了世界文学给中国文学提供了养料。 中国的世界文学奖项受到关注和赞许,是源于文学眼光和文化自信。 C.中国当代文学的成就和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滋养和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D.在中国深度参与和引领全球化时代,中国人已经完全以自己的眼光来评价世界文学。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广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营养,参照自身的悠久历史文化,才能有更多的文化自信。 B.因为各种优秀文化之间相互激荡和影响,所以中国文学进入了世界文学的评价和研究 体系 C.与世界文学的交流,促使中国当代文学不断取得成就 以文化自信和创新发展为双翼,作家就可以在文学的天空中飞翔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草木恩典 李丹崖
也说明,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已经建立了对话,继伟大的中国古代文学之后,中国当代文 学也进入了世界文学的评价和研究体系,这也使得中国作家进一步有了信心。中国当代文学 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这样的成就,跟我们与世界文学的交流也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作家继承 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像老树上生出的新枝,他们既受到了中国本土的文学、文化的滋养, 另一方面,他们跟世界文学也形成了一种对话关系。现在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全球化的时 代里,各个国家、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之间,都会互相的激荡和影响。 我们正处于一个由中国深度参与和引领新全球化的时代。作家既要放眼全球,又要身入、 心入、情入人民。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人民认可的好作品。可以说,文化自信和创新发展相 辅相成,对作家来说,以这两点为双翼,就可以更好地在文学的天空中飞翔。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全球化时代,作家只需不断地挖掘,就能扩展写作资源。 B.不间断地翻译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激发、激活了中国作家更多的创造性。 C.中国当代作家通过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展示自身魅力,激发对自身文学和文化的自 信。 D.文学评价体系历来以西方为主,人们一直以西方的眼光评价世界文学。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读者阅读优秀作品的世界同步性增强,论证了世界文学给中国文学提供了养料。 B.中国的世界文学奖项受到关注和赞许,是源于文学眼光和文化自信。 C.中国当代文学的成就和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滋养和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D.在中国深度参与和引领全球化时代,中国人已经完全以自己的眼光来评价世界文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广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营养,参照自身的悠久历史文化,才能有更多的文化自信。 B.因为各种优秀文化之间相互激荡和影响,所以中国文学进入了世界文学的评价和研究 体系。 C.与世界文学的交流,促使中国当代文学不断取得成就。 D.以文化自信和创新发展为双翼,作家就可以在文学的天空中飞翔。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草木恩典 李丹崖
草的香,似乎只有在两个时间可以闻出来 一是在被碾压或拦腰斩断的时候,这时候的草,像是慷慨就义,被镰刀、被车轮,割断、碾 压,散发出奇特的生命的香,这香味,让人觉得有一种拿生命才换得来的美。我小时候喂过牛, 给牛铡过草,当祖母把成捆的青草放到铡刀下,我奋力挥动胳膊,向下一压,咔嚓,草被斩成了 两段,旋即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我追求这种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人是具有动物 性的,格外爱这些草木滋味。 另一是在草被熬煮的时候。我的父亲是一位中医,小时候,我常常爱在他的中药橱边转 悠,可以闻到与众不同的草木香味,就好像这些香味纠缠在一起,我置身其中,可以免除疾病 的侵扰一样。遇到病人前来抓药,父亲把那些或叶、或花、或根、或果的中药材用纱布包起 来,放到砂锅内熬煮,满屋子的中药昋。在滚沸的高温作用下,我觉得这样才能彻彻底底地闻 到草木的香味。 秋天到了,草木走向成熟。似一个男孩走向青年,一个女人发育完善。旧时,在乡间,我 喜欢睡在小溪边的草甸子上,一边看蓝天白云,一边嚼草根,我觉得,这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 小时候,身小力薄的我干不了农活,放羊是我唯一的活,我把羊拴在溪边的小树上,确保它们 只吃草,不会啃食庄稼,我就往地上一躺,看着羊羔吃奶,母羊反刍,我呢,则效仿羊的样子, 去尝一尝草根 羊吃草,在我看来,简直是一件艺术。用舌头把草揽到嘴里,嚓嚓而食,羊毛活白似雪,羊 的嘴唇粉红似桃,青草如翡翠一样耐看,整幅画面简直太有感觉了 草木的根深深扎进土地,通过叶面来进行光合作用,它是最能吸纳天地灵气的。所以, 维生素多蕴含在很多青草当中,牛羊通过青草来摄取营养,我们再通过牛羊的肉来摄取营养, 然后,牛羊和人的粪便又可作为肥料给青草带去营养。这个循环看起来有些吊诡,实际上, 又是多么巧妙的一个轮回。 青草,在这样的一个轮回中,无疑扮演了“双面人生”。成全人畜,又替人畜打扫垃圾,还 这个世界天蓝水碧,它们的一生近乎伟大。 我有一位诗人朋友,他有种奇怪的感觉,每次在城市居住久了,吃得大鱼大肉,诗性会逐 渐泯灭,会写不出东西,这个时候,他都会到山区的寺院里,找一处周遭长满茂密树木的禅房 来住,日日食蔬,这样,就能诗性重返。他说,他获奖最多的诗作,一般都是寺院里的那些草 木和蔬莱给予的。 这是何其美妙的草木恩典! 有时候,我实在美慕那些古人,居住的全部是木材架构的房子,戴的帽子是斗笠,披的是
草的香,似乎只有在两个时间可以闻出来。 一是在被碾压或拦腰斩断的时候,这时候的草,像是慷慨就义,被镰刀、被车轮,割断、碾 压,散发出奇特的生命的香,这香味,让人觉得有一种拿生命才换得来的美。我小时候喂过牛, 给牛铡过草,当祖母把成捆的青草放到铡刀下,我奋力挥动胳膊,向下一压,咔嚓,草被斩成了 两段,旋即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我追求这种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人是具有动物 性的,格外爱这些草木滋味。 另一是在草被熬煮的时候。我的父亲是一位中医,小时候,我常常爱在他的中药橱边转 悠,可以闻到与众不同的草木香味,就好像这些香味纠缠在一起,我置身其中,可以免除疾病 的侵扰一样。遇到病人前来抓药,父亲把那些或叶、或花、或根、或果的中药材用纱布包起 来,放到砂锅内熬煮,满屋子的中药香。在滚沸的高温作用下,我觉得这样才能彻彻底底地闻 到草木的香味。 秋天到了,草木走向成熟。似一个男孩走向青年,一个女人发育完善。旧时,在乡间,我 喜欢睡在小溪边的草甸子上,一边看蓝天白云,一边嚼草根,我觉得,这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 小时候,身小力薄的我干不了农活,放羊是我唯一的活,我把羊拴在溪边的小树上,确保它们 只吃草,不会啃食庄稼,我就往地上一躺,看着羊羔吃奶,母羊反刍,我呢,则效仿羊的样子, 去尝一尝草根。 羊吃草,在我看来,简直是一件艺术。用舌头把草揽到嘴里,嚓嚓而食,羊毛活白似雪,羊 的嘴唇粉红似桃,青草如翡翠一样耐看,整幅画面简直太有感觉了。 草木的根深深扎进土地,通过叶面来进行光合作用,它是最能吸纳天地灵气的。所以, 维生素多蕴含在很多青草当中,牛羊通过青草来摄取营养,我们再通过牛羊的肉来摄取营养, 然后,牛羊和人的粪便又可作为肥料给青草带去营养。这个循环看起来有些吊诡,实际上, 又是多么巧妙的一个轮回。 青草,在这样的一个轮回中,无疑扮演了“双面人生”。成全人畜,又替人畜打扫垃圾,还 这个世界天蓝水碧,它们的一生近乎伟大。 我有一位诗人朋友,他有种奇怪的感觉,每次在城市居住久了,吃得大鱼大肉,诗性会逐 渐泯灭,会写不出东西,这个时候,他都会到山区的寺院里,找一处周遭长满茂密树木的禅房 来住,日日食蔬,这样,就能诗性重返。他说,他获奖最多的诗作,一般都是寺院里的那些草 木和蔬莱给予的。 ——这是何其美妙的草木恩典! 有时候,我实在美慕那些古人,居住的全部是木材架构的房子,戴的帽子是斗笠,披的是
蓑衣,穿的是木屐或草鞋,这样,才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酒。现如今,你披着满是塑料味 道的雨衣,穿着不透气的胶鞋,能“任平生”吗? 我不是过激。只是想表达,人一亲近草木,就滋生了健康,就培育了高雅,就构建了和谐。 草木的思典,也许是它们自己都不知晓的义举,但,一岁一枯荣,它们一直在照做。也多亏了 草木的这份坚守,这种任性,才让我们有机会——食草,刷新自已;闻香,偷悦心智;观色,养 眼醒神。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草木在被碾压或拦腰斩断时会散发出奇特的香,这种香有一种用生命换来的美。 文中关于羊吃草的描写,色彩鲜明,用词精准,比喻形象,具有一种艺术美 C.作者借古人亲近自然草木,拥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情怀,抨击今人远离自然。 D.全文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由实而虚逐步揭示了草木恩典的内涵。 5.文章是以“草木”为核心谋篇布局的。请简要说明。(5分) 结合全文,说说“草木恩典”的具体内涵。(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从2017年9月1日的秋季学期起,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审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 历史三科教材,将在全国所有地区初始年级投入使用。 教育部相关专家介绍,对统编三科教材要从根本上把好“三关”—一政治关、理念关和 科学关。审查教材的思想性,以保证教材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审查教材是否注重学思结合, 是否注重知行合一,是否注重以学生为本:审查教材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内容是否准确 容量是否适当,难度是否适宜,选材是否符合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最基本内容和社会发展的 新成果,编排是否体现整体性和系统性。 (据《中国之声》2017年8月报道) 材料
蓑衣,穿的是木屐或草鞋,这样,才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酒。现如今,你披着满是塑料味 道的雨衣,穿着不透气的胶鞋,能“任平生”吗? 我不是过激。只是想表达,人一亲近草木,就滋生了健康,就培育了高雅,就构建了和谐。 草木的思典,也许是它们自己都不知晓的义举,但,一岁一枯荣,它们一直在照做。也多亏了 草木的这份坚守,这种任性,才让我们有机会——食草,刷新自已;闻香,偷悦心智;观色,养 眼醒神。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草木在被碾压或拦腰斩断时会散发出奇特的香,这种香有一种用生命换来的美。 B.文中关于羊吃草的描写,色彩鲜明,用词精准,比喻形象,具有一种艺术美。 C.作者借古人亲近自然草木,拥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情怀,抨击今人远离自然。 D.全文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由实而虚逐步揭示了草木恩典的内涵。 5.文章是以“草木”为核心谋篇布局的。请简要说明。(5 分) 6.结合全文,说说“草木恩典”的具体内涵。(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从2017年 9月 1日的秋季学期起,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审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 历史三科教材,将在全国所有地区初始年级投入使用。 教育部相关专家介绍,对统编三科教材要从根本上把好“三关”——政治关、理念关和 科学关。审查教材的思想性,以保证教材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审查教材是否注重学思结合, 是否注重知行合一,是否注重以学生为本;审查教材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内容是否准确; 容量是否适当,难度是否适宜,选材是否符合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最基本内容和社会发展的 新成果,编排是否体现整体性和系统性。 (据《中国之声》2017 年 8 月报道) 材料二:
图一:语文教材古诗文篇目数量变化 140 翻旧版教材篇数 ■新版教材篇数 图二:语文教材阅读要求变化 ■课内精读■课内略读口课外阅调■课内精读■课内略读口课外阅读 (图一图二根据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答记者问绘制) 材料三 在强化革命传统教育方面,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如《纪念白求思Ⅺ黄 河颂》《我爱这土地》等文章。教材中既有叙写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领袖的文章, 也有描绘江姐、雷锋等革命英雄人物的篇目,以及记录钱学森、邓稼先等为新中国建设做出 巨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的篇章,还有鲁迅、茅盾等著名文学家的作品。历史教材系统讲述中 国共产党建立、发展,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涉及老一辈革命家40多位 完整介紹了中国抗战14年的史实。道徳与法治教材讲述了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等具有代表 性的内容,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中新网北京8月28日记者阚枫) 材料四 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义务教育阶段道徳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教材, 2017年上半年完成了全部的编审工作。 为什么要统编三科教材?第一,统编三科教材是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第二,这是立德树人 的重要举措。第三,统编三科教材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三科教材的编写原则:一是要坚持徳育为先,以徳塑魂;二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易教利 学;三是坚持继承发展,守正创新。 教育部有序推进教材的编审工作:第一,组建编写团队。通过推荐、评审,在全国范围内 遴选政治立场坚定、学术造诣精深的一流专家担任三科教材总主编。同时,调集全国知名学 科专家、优秀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组建了一个140多人的编写团队,主编领衔,集体创作。第
材料三: 在强化革命传统教育方面,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如《纪念白求思》《黄 河颂》《我爱这土地》等文章。教材中既有叙写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领袖的文章, 也有描绘江姐、雷锋等革命英雄人物的篇目,以及记录钱学森、邓稼先等为新中国建设做出 巨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的篇章,还有鲁迅、茅盾等著名文学家的作品。历史教材系统讲述中 国共产党建立、发展,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涉及老一辈革命家 40 多位; 完整介紹了中国抗战 14 年的史实。道德与法治教材讲述了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等具有代表 性的内容,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中新网北京 8 月 28 日记者阚枫) 材料四: 从 2012 年开始,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教材, 2017 年上半年完成了全部的编审工作。 为什么要统编三科教材?第一,统编三科教材是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第二,这是立德树人 的重要举措。第三,统编三科教材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三科教材的编写原则:一是要坚持德育为先,以德塑魂;二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易教利 学;三是坚持继承发展,守正创新。 教育部有序推进教材的编审工作:第一,组建编写团队。通过推荐、评审,在全国范围内 遴选政治立场坚定、学术造诣精深的一流专家担任三科教材总主编。同时,调集全国知名学 科专家、优秀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组建了一个 140 多人的编写团队,主编领衔,集体创作。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