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1年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中医学专业 七业e.50401K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领中学华业、中等积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一》服务面向 表1:中医学专业主要职业和主要岗位类男 付展行 表赞飘业 孩格林拉 医两卫生大天 中医药 卫生( 执业证移:中医执业(助 中框医 理)医厨 (504) 会工作 52) (2-0 业证节:健原管理 (85) 2 养生保结酸务 纪健调理师。育婴员 基本公其卫生服务 证书:老年趣护、动 儿磨护、药品府销 (二)职业发展路稻 细 留 图1:中医学专业学生主要职业发展路径 (三)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 表2:主要工作岗位及其岗位能力分析 器 职业能力要求 所需职业资格证 中医共业(理)图 师 低味新(衣村 有运用 短 具有健康的体境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中医执业(助理)医 具有良好 实事求是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1年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中医学专业 专业代码:520401K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一)服务面向 表1:中医学专业主要职业和主要岗位类别 所属专业大 类(代码) 所属专业 类(代 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 类别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 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 能等级证书举例 医药卫生大类 (52) 中医药类 (5204) 卫生(84) 社会工作 (85) 中医医师 (2-05- 02) 医疗 预防 康复 养生保健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执业证书:中医执业(助 理)医师 行业证书:健康管理师、 保健调理师、育婴员 1+X证书:老年照护、幼 儿照护、药品购销 (二)职业发展路径 图1:中医学专业学生主要职业发展路径 (三)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 表2:主要工作岗位及其岗位能力分析 职业 岗位 典型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要求 对应职业 能力课程 所需职业资格证 书 中医临床医师(农村 与城镇基层医疗机 构:县级中医院、乡 镇卫生院、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 从事中医临床医疗、疾病 康复、预防保健等相关工 作 具有对中医临床常见病证、多发病证进行辨证 论治、康复治疗、预防保健的能力。 具有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技能对常见病证、多 发病进行初步诊疗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和行为规范,实事求是和科 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服务意识和依法执 业意识,团结协作和业精神,较强的医患沟通 与协调能力。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 方剂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针灸推拿学 诊断学基础 内科学 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伤科学 中医执业(助理)医 师 预防、养生、保健、 康复医务人员(养生 保健机构、亚健康调 理中心、医养结合养 老中心、疗养院等机 构) 从事养生保健、健康评估 与亚健康调理、慢性疾病 康复治疗与预防保健等相 关工作 具备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和技能对人群体质、亚 健康状态、常见慢性疾病等进行调理、健康指 导、康复和预防保健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实事求是和 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服务意识、依法 执业意识和敬业精神,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 方剂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针灸推拿学 中医执业(助理)医 师 健康管理师 保健调理师 育婴员
黄器 器 从率药品咨询、的售工作 员新巧爽量预务的能 翻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松 一)擦光目坛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含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速和创新意识,精益求 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中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卫生、社会工作等行业的中医医师职业群,能 够从事医疗、预防、康复和养生保健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工.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里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文核心价值观,其有深厚 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疾自豪感。 (②)崇尚宪法、迹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奇、热爱劳动,展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③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勇于奇斗、乐观向上,具有白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⑤)具有健康的体晚、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木运动知识和1一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中医药文化素养、文化自信和正确的中医药道德观与价值观,热爱中医事业,愿意务力为人类健康而奋斗, ()具有一专多能的“1+X“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具各创新创业精神, 0句识 (1)掌探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代秀传统文化知识 )熟委与木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 (③)掌提国家对中保助理执业医师所要求的中、西医基本理论知识。 (④掌提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等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诊疗知识和技能。 (⑤)熟悉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等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现代医学诊疗常规: (6)鲍采一段危审约岸的中、西天应急处理知胆 ()了解常用的临床护理、药物配方、预防接种和卫生保健等常用知识, 3.修力 ()具备运用中西医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对基层医院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临床防治的能力, (②)具有运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的能力,具有运用中医药理论传授指导养生保健的能力, (3)具备对基层常见危重急诊的应急处理和转院前预处理的能力: (具备临床护理、预防接种和卫生保健等方面技能的操作能力。 (伺)具备从事“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岗位的能力。 (6)具有规范书写医疗文书的能力。 ()具备本专业工作岗位需要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借助词典阅读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 ()且冬好的医虫为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⑨)具备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误程设置 (一)要程体落及里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深程、选修课程、顶项岗实习、专业群课程,践行专业课程、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相融合的课程 没置理多,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建设,实现“课岗证”融合及“1+X”书证衔接和融通。同时,将德育、美有、劳动教有、创新创业、 专业技能综合实训与考核(含专业技能抽考)、毕业设计、毕业(项岗)实习贯通到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过程之中,秉承德技并修、书证融 通原则,构建“岗证课能“触合的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诊断学基础 内科学 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伤科学 老年照护、幼儿照 护、(1+X证书) 药品营销员、管理 员、咨询师(药 店、药房) 从事药品咨询、销售工作 具有正确采购、销售药品的能力 具有为人群提供药事服务的能力 中药学 方剂学 药理学 药品购销 (1+X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 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中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卫生、社会工作等行业的中医医师职业群,能 够从事医疗、预防、康复和养生保健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 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中医药文化素养、文化自信和正确的中医药道德观与价值观,热爱中医事业,愿意努力为人类健康而奋斗。 (7)具有一专多能的“1+X”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具备创新创业精神。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 (3)掌握国家对中医助理执业医师所要求的中、西医基本理论知识。 (4)掌握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等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诊疗知识和技能。 (5)熟悉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等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现代医学诊疗常规。 (6)熟悉一般危重急症的中、西医应急处理知识。 (7)了解常用的临床护理、药物配方、预防接种和卫生保健等常用知识。 3.能力 (1)具备运用中西医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对基层医院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临床防治的能力。 (2)具有运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的能力,具有运用中医药理论传授指导养生保健的能力。 (3)具备对基层常见危重急诊的应急处理和转院前预处理的能力。 (4)具备临床护理、预防接种和卫生保健等方面技能的操作能力。 (5)具备从事“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岗位的能力。 (6)具有规范书写医疗文书的能力。 (7)具备本专业工作岗位需要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借助词典阅读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 (8)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9)具备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 (一)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顶岗实习、专业群课程。践行专业课程、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相融合的课程 设置理念,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建设,实现“课岗证”融合及“1+X”书证衔接和融通。同时,将德育、美育、劳动教育、创新创业、 专业技能综合实训与考核(含专业技能抽考)、毕业设计、毕业(顶岗)实习贯通到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过程之中,秉承德技并修、书证融 通原则,构建“岗证课能”融合的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我 公共基误程:思政融、思政论、形势与政皮交专健 信息技术,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热础、军事 军事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大学美育、大学生入学教育等课程, 2.专业误 )专业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学。中医基础理论等课程 (2)专业核心课程:诊断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推拿学、内科学等课程 》专业拓展课或实课:外科学、中医外利学、中医妇科学、、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输导、专业技能综合实训、华业设 等课程。 3.选修课程 (1)公共选修课程:顶岗实习指导(限远)、古典医著透读(限透)、大学生安全文化、音乐欣赏、公共关系与礼仪、应用文写作,医 患沟通、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律法规等。公共选修课限透2门,任选3门,至少取得6学分方可毕业, (2)专业选修课程: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限选)、组织学与胚胎学(限选)、传染病学(限选)、中医伤科学(限选)、中医儿科学 (限选)、中医未病学,中医体质辨识技术、中医养生学、中医药膳学、康复医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务,急诊医学、基础护理技术、老 年照护(1X)、幼儿照护(1刈、药品购销员(1)等课程,专业选修课限选5门。任选4门,学生毕业前最低选修13学分。 4顶岗实习:毕业(跟岗)实习。 5专业群课程:面向健康服务专业群开设的通用课程,主要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专业技能 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各课程设置情况(见表3至表7)。 表3:公共基础课程一览表 开设 老核方速时/空 课程名称 学期 周时 总学时学分 式 理论闲时比例 见政基础 4 4 3 考试 8401N 9 64 考试10/5415.6a 彩势与政 考查 恢古文 1/4 32 2考查8/24250m 大学英语 1/2/3 /2128 8 考试32/9625.0m 体直 1-4 1/2/2210s 合息技术 64 考查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4 1/1 32 2考查12/2037. 创北基陆 32 2 考查12/20 37.5 军事技院 12 112/0 1 军事理论 2 36 2 考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有 2 考查 剪动数育 34 18/16 大学关 大季生入学教育 6 1 4/12 250m 表4:专业课形 一觉表 课程名称 周学时总学时 学分 考技方 人体解制学 20/4431.3n 生理学
图2: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示意图 1.公共基础课程:思政基础、思政概论、形势与政策、医古文、大学英语、体育、信息技术、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基础、军事技 能、军事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大学美育、大学生入学教育等课程。 2.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中医基础理论等课程。 (2)专业核心课程:诊断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推拿学、内科学等课程。 (3)专业拓展课或实践课:外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专业技能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等课程。 3.选修课程 (1)公共选修课程:顶岗实习指导(限选)、古典医著选读(限选)、大学生安全文化、音乐欣赏、公共关系与礼仪、应用文写作、医 患沟通、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律法规等。公共选修课限选2门,任选3门,至少取得6学分方可毕业。 (2)专业选修课程: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限选)、组织学与胚胎学(限选)、传染病学(限选)、中医伤科学(限选)、中医儿科学 (限选)、中医未病学、中医体质辨识技术、中医养生学、中医药膳学、康复医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务、急诊医学、基础护理技术、老 年照护(1+X)、幼儿照护(1+X)、药品购销员(1+X)等课程,专业选修课限选5门,任选4门,学生毕业前最低选修13学分。 4.顶岗实习:毕业(跟岗)实习。 5.专业群课程:面向健康服务专业群开设的通用课程,主要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专业技能 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各课程设置情况(见表3至表7)。 表3:公共基础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考核方 式 实践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 比例 思政基础 1 4 48 3 考试 8/40 16.7% 思政概论 2 4 64 4 考试 10/54 15.6% 形势与政策 1/2 讲座 16 1 考查 0/16 0% 医古文 1/4 2 32 2 考查 8/24 25.0% 大学英语 1/2/3 4/2/2 128 8 考试 32/96 25.0% 体育 1-4 1/2/2/2 108 6 考查 96/12 88.9% 信息技术 1 4 64 4 考查 32/32 50.0%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4 1/1 32 2 考查 12/20 37.5% 创业基础 3 2 32 2 考查 12/20 37.5% 军事技能 1 2W 112 2 考查 112/0 100% 军事理论 3 2 36 2 考查 0/36 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2 32 2 考查 6/26 18.8% 劳动教育 1/2 1 34 2 考查 18/16 52.9% 大学美育 3 2 32 2 考查 8/24 25.0% 大学生入学教育 1 2W 16 1 考查 4/12 25.0% 表4:专业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考核方 式 实践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 比例 人体解剖学 1 4 64 4 考试 20/44 31.3% 生理学 2 2.5 45 2.5 考试 6/39 13.3%
药理学 54 3 考查 846 14 25 考 6/39 1a. 础理 考试 中医诊斯 考试 4 26/46 中药学 考试 方剂 考试 s/6 中医内料学 考试 16.7% 63.3 内科学 中适宜技不 2 外科学 3 老试 24/24 50.0m 中医外 25 25.0m 中氏妇料学 25 5.0 中医头业医 8/22 26.7 专业技能综合实 老试 10 表5:公共选修课程一览 说程名称 厚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考核月 实践 理论误 岗实习指 16 0/16 古典医著选请 35 2 考查 6/0 16.7% 大学生安全文化 公共关系与礼 应用文写作 医患通 卫生法律法规 22.2% 医学心理学 表6:专业选修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周学时总学时 学分 考方 病生物学与免疫学 考 2作 传学 18 考 4/14 22.21 中医伤科学 25 0 2.5 考查 1030 中医儿科学 435 025 考查 1030 25.0m 中医未精 中医体质裤识技术 612 33.3% 中医养生学 中医 康复医学 33.3 装本公共卫生限务实务 1 护技术 33. 老年护1
药理学 3 3 54 3 考查 8/46 14.8% 病理学 2 2.5 45 2.5 考查 6/39 13.3% 中医基础理论 1 4 64 4 考试 6/58 9.4% 中医诊断学 2 4 72 4 考试 14/58 19.4% 诊断学基础 3 4 72 4 考试 26/46 36.1% 中药学 2 4 72 4 考试 8/64 11.1% 方剂学 2 4 72 4 考试 8/64 11.1% 中医内科学 3 5 96 5 考试 16/80 16.7% 针灸推拿学 3 5 90 5 考试 48/42 53.3% 内科学 4 5 80 4 考试 10/70 12.5% 中医适宜技术 4 2 32 2 考试 16/16 50.0% 外科学 4 3 48 3 考试 24/24 50.0% 中医外科学 4 2.5 40 2.5 考试 10/30 25.0% 中医妇科学 4 2.5 40 2.5 考试 10/30 25.0%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 格考试辅导 4 1W 30 2 考查 8/22 26.7% 专业技能综合实训 4 2w 60 2 考试 60/0 100% 毕业设计 6 2w 60 4 考试 60/0 100% 表5:公共选修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考核方 式 实践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 比例 顶岗实习指导 4 1 16 1 考查 0/16 0% 古典医著选读 3 2 36 2 考查 6/30 16.7% 大学生安全文化 2 1 18 1 考查(任 选1门) 6/12 33.3% 音乐欣赏 公共关系与礼仪 应用文写作 医患沟通 2 1 18 1 考查 (任选1 门) 4/14 22.2% 医学伦理学 卫生法律法规 2 1 18 1 考查 (任选1 门) 4/14 22.2% 医学心理学 表6:专业选修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考核方 式 实践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 比例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1 2 32 2 考查 6/26 18.8% 组织学与胚胎学 1 1 16 1 考查 4/12 25.0% 传染病学 4 1 18 1 考查 4/14 22.2% 中医伤科学 4 2.5 40 2.5 考查 10/30 25.0% 中医儿科学 4 2.5 40 2.5 考查 10/30 25.0% 中医未病学 3 1 18 1 考查 (任选1 门) 中医体质辨识技术 6/12 33.3% 中医养生学 中医药膳学 4 1 18 1 考查 (任选1 门) 康复医学 6/12 33.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务 急诊医学 4 1 18 1 考查 (任选1 门) 12/6 66.7% 基础护理技术 老年照护(1+X) 4 1 18 1 考查 (任选1 门) 6/12 33.3% 幼儿照护(1+X)
药崎随员+印 表7:面岗实习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思政理论课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政基础》·48学时(理论40学时,实践8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面向当代大学生开设的一门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國 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本误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为 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有,旨在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白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 时代新人 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人生价值观教、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律知识和法治思想教育等救学内容,课程内容透盖当代 大学生的时代大任,领搭人生真谛、创造有盒义的人,坚定理想信念,扬中国精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 德,荐法、学法、守法、用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要求 餐格不定、与文 遵守商校教师职业道德规 爱教有事业,有较的专业知识和数学能力 的有方 本课程教学应坚持知识性与型性的 足立德树人、铸魂育人 ·教与实民性致学的骗合,引学野生在会实成活动中 力开展集体备课和团队攻 传正实, 扬主 ,切实提升教 ,提高认识,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课程考核实行 , 要内 泽东思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意义、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 ,深刻领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会主 解生时Y中他主文的宜、自和文化自合,当代大字生为大中华秋作大中风一 核心要义和丰内 2 内容、指号意义和防史 面 略部署和根本保证:深刻明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使命和历史扣当,教有 学要求:木课程主讲教师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提高教育教学能 应坚持知识与能 过 合,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拓视野, 照和的 3与政策) 16学时(理论)·第一学期8学时, 开设2周:第二学期8学时,开设2 课程的教学日标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 助大学生开钢视野,及 计数肉容货据中宜廊教有年不会 ,正确认识和理解的 万针政策,增强大学生党的路线、万针、玫策的自
药品购销员(1+X) 表7:顶岗实习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考核方 式 实践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 比例 毕业(跟岗)实习 5/6 20 760 38 考试 760/0 100% (二)课程简介 公共基础课程简介 1、思政理论课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政基础》。48 学时(理论 40 学时,实践8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面向当代大学生开设的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 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 时代新人。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人生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律知识和法治思想教育等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涵盖当代 大学生的时代大任,领悟人生真谛、创造有意义的人,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 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要求。 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讲教师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较为丰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具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任教 资格条件,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本课程教学应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坚持党 的教育方针,立足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坚持正面引导,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 律。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大力开展集体备课和团队攻关,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切实提升教学实效,注重 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结合,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拓视野,提高认识,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课程考核实行 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占5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50%。 (2)《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思政概论》。64学时(理论 54学时,实践 10学时),第二学期开 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本课程教学目标是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把握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科学内涵、理论体系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认识和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科学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意义、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深刻认识 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行动指南,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 努力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阐 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全面阐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指导意义和历史地位;系统阐述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总任务、总布局、战略部署和根本保证;深刻阐明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使命和历史担当,教育 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讲教师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原则上应为中共党员,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要坚持 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本课程教学应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坚持党 的教育方针,立足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坚持正面引导,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 律。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大力开展集体备课和团队攻关,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切实提升教学实效,注重 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结合,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拓视野,提高认识,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课程考核实行 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占5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50%。 (3)《形势与政策》16学时(理论)。第一学期8学时,开设2周;第二学期8学时,开设2周。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及 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全面正确认识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变化、新发展,及时准确把握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准 确把握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牢固树 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围绕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教学,宣传党的大 政方针,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党情、国情,正确认识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大学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 性。具体教学内容依据中宣部、教育部下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制定。 教学要求:要牢牢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牢牢掌握思想宣传工作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教学内容要体现动态性 时效性,要及时反映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及时准确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传递党的大政方针。要注重培养大学生认识把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