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1年版 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口腔医学 专业代:520102 学华业、中等职业学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 四、职业而向 (一)服务面 表】主壁工作岗位及其岗位能力分析 主要职业类 梦 器 高铁 代场用 (二)职业发展路 图1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路 (三)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 表2主要工作岗位及其陶位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要求 定璃疗计划的能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查识,精益求 精的工丘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养本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初步具有口腔临床医疗、预防保健、沟通宜教等能 力:面向卫生行业的口腔科医师等职业群,能够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修复及预防工作的高素颜实用型 医学专门人才。 (二)培养概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完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 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章感:
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1年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口腔医学 专业代码:520102K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一)服务面向 表1 主要工作岗位及其岗位能力分析 所属专业 大类(代 码) 所属专业 类 (代码) 对应 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 别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 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 能等级证书举例 医药卫 生大类 (52) 临床医学类 (5201) 卫生 (84) 口腔科医师 (2-05-01- 07) 医疗、预防: 口腔助理医师、 口腔医师助手。 执业证书:口腔执业 (助理)医师资格证 (二)职业发展路径 图1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路径 (三)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 表2 主要工作岗位及其岗位能力分析 职业 岗位 典型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要求 对应职业 能力课程 所需职业 资格证书 口腔临床 医师(综 合医院口 腔科、口 腔专科医 院、口腔 病防治机 构、社区 医疗服务 中心、口 腔诊所) 从事口腔临床疾病的诊疗和预 防等相关工作:病史询问、体 格检查、辅助检查、疾病诊 断、病历书写、医嘱制定、疾 病治疗与预防、心理辅导、疗 效观察、基本急救技术 获取病史资料的能力; 对常见病、多发病能够进 行综合分析及诊断的能 力; 拟定疾病诊疗计划的能 力; 能够对常见病、多发病进 行治疗和预防的能力; 掌握基本急救技术的能 力。 口腔修复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 牙体牙髓病学 牙周病学 口腔黏膜病学 儿童口腔病学 口腔颌面影像诊断 学 口腔正畸学 口腔材料学 口腔预防医学 大学生安全文化 医学心理学 口腔执业 (助理)医 师资格证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 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初步具有口腔临床医疗、预防保健、沟通宣教等能 力;面向卫生行业的口腔科医师等职业群,能够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修复及预防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 医学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 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完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爱岗敬业,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锥: (4)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勇于奋斗,乐观向上 (5)具有数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具有尊重病人、保护隐私、患者利益至上的服务宗指: (6)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7)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幸提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掌握口腔临床工作必需的基佛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4)草握口腔临床工作必需的备床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4)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临床诊疗策路 (5)掌捉基层医疗机构口腔临床常用药物的药理知识: (6)掌拆基本口腔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 (7)拿现口腔医学相关的心理学、伦理学和健康教育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能够正确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和病历书写: (4)具有口腔临床工作必需的临床医学基本技能 (5)具有口腔临床基本诊疗操作技能: (6)能够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修复及预防等工作 (7)能够合理使用口腔喉床常用药物: (8)能够对口腔危、急、重症病人进行初步处理和及时转诊。 (9)能够与患者、家属及同事进行有效沟通,实施人文关怀: 10)能够在口腔医疗工作中应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及数字化技术 (11)具有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能用循证医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口腔临床问圈: 12)具有一定的英语读、说、听、写能力 (13)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 (一)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 本专业误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顶岗实习、专业群课程。践行专业课程、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相融合的课程 设置理今,实现“课岗证”融合,同时,将德有、美有、劳动数有、创新侧业、专业技能综合实调与老核(含专业技能抽考)、毕业设计 毕业(岗)实习贯通到课程设置和实教学过程之中,乘承德技并修、书证通原则,构建“岗证课能”融合的口腔医学专业课程系 成器校 器 。公共基陆课程:思政基础、思政论、 国2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示意 、大学英语 信息技术、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基础、军 事技能。车 础课: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等课程 (2)专业核心课: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领面外科学、口腔预防医学等设 程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爱岗敬业,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勇于奋斗,乐观向上; (5)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具有尊重病人、保护隐私、患者利益至上的服务宗旨; (6)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7)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掌握口腔临床工作必需的基础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4)掌握口腔临床工作必需的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4)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临床诊疗策略; (5)掌握基层医疗机构口腔临床常用药物的药理知识; (6)掌握基本口腔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 (7)掌握口腔医学相关的心理学、伦理学和健康教育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能够正确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和病历书写; (4)具有口腔临床工作必需的临床医学基本技能; (5)具有口腔临床基本诊疗操作技能; (6)能够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修复及预防等工作; (7)能够合理使用口腔临床常用药物; (8)能够对口腔危、急、重症病人进行初步处理和及时转诊; (9)能够与患者、家属及同事进行有效沟通,实施人文关怀; (10)能够在口腔医疗工作中应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及数字化技术; (11)具有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能用循证医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口腔临床问题; (12)具有一定的英语读、说、听、写能力; (13)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 (一)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顶岗实习、专业群课程。践行专业课程、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相融合的课程 设置理念,实现“课岗证”融合。同时,将德育、美育、劳动教育、创新创业、专业技能综合实训与考核(含专业技能抽考)、毕业设计、 毕业(跟岗)实习贯通到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过程之中。秉承德技并修、书证融通原则,构建“岗证课能”融合的口腔医学专业课程系。 图2 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示意图 1.公共基础课程:思政基础、思政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信息技术、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基础、军 事技能、军事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大学美育、大学生入学教育等课程。 2.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等课程。 (2)专业核心课: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预防医学等课 程
(3)专业拓展课或实线课: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顶防医学、专业技能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课程。 3。选修课程 (1)公共选修误程:顶岗实习指导(限选)、大学生安全文化、公共关系与礼仪、音乐欣赏、美术脉赏等课程。公共选修课限选1门, 任选2门,至少取得5学分方可毕业。 (2)专业选修课程:口腔材料学(限选)、口腔颜而医学影像诊断学(限选)、口腔正畸学(限远)、口腔修复体制作工(1+X)(限 选)、儿童口腔医学(限选)、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细导(限选)、口腔设备学、口腔医学美学、眼耳鼻喉科学、中医口腔科学、 医患沟通、卫生法律法规、口腔霸膜病学等误程。专业选修课限选6门,任选3门,学生毕业前最低选修3学分, 4。顶岗实习:毕业(跟岗)实习。 5。专业群课程:面向健康服务专业群开设的通用课程,主要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专业技 能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各课程设置情况(见表3至表7), 表3公共基课程一克表 课程名称 周时总学时学分考】 3考试 6 思发照论 4考试 10/5 15.6路 彩势与改策 12 16 多香 0/16 大学语 25. 大学英司 12 32/% 20 体育 1-4 1/2/2/2 108 6 考在 96/12 88. 信皂技术 64 4 32/量 50.0% 业发与业指于 创业基 2/20 军事技能 112 考查 112/0 100% 军事理论 大学生心理健速 劳动教向 考登 18/16 52. 大学美有 8/24 25.0 大学生入学教有 考查 /122.0 课程名称 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人林解制琴 20/44 31.2 组织学与胚学 14 12 生特化学 试 2s 生埋学 8/0 16.7 病摩生物学与免度学 54 考试 10/4H 1 病理学 8/28 222汽 理学 36 2 考试 6/0 167 医学心程学 18 V14 22.24 口腔解剂生理号 考试 22/0 30.5 口腔组织病理 54 3 考试 12/42 2224 牙体牙随病 90 考试 36/54 考以 12/24 口整面外科学 考试 32U48 34 5/3 128 考 726 2 8/24 涂新学 3 54 3 考在 18/36. 外科学 25 考查 29.24 内科学 25 6/2 12第 2 6 专业技综合实 60 2 考试 60/0 100 业设计 考试 1006
(3)专业拓展课或实践课: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预防医学、专业技能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课程。 3.选修课程 (1)公共选修课程:顶岗实习指导(限选)、大学生安全文化、公共关系与礼仪、音乐欣赏、美术欣赏等课程。公共选修课限选1门, 任选2门,至少取得5学分方可毕业。 (2)专业选修课程:口腔材料学(限选)、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限选)、口腔正畸学(限选)、口腔修复体制作工(1+X)(限 选)、儿童口腔医学(限选)、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限选)、口腔设备学、口腔医学美学、眼耳鼻喉科学、中医口腔科学、 医患沟通、卫生法律法规、口腔黏膜病学等课程。专业选修课限选6门,任选3门,学生毕业前最低选修13学分。 4.顶岗实习:毕业(跟岗)实习。 5.专业群课程:面向健康服务专业群开设的通用课程,主要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专业技 能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各课程设置情况(见表3至表7)。 表3 公共基础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考核方 式 实践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 比例 思政基础 1 4 48 3 考试 8/40 16.7% 思政概论 2 4 64 4 考试 10/54 15.6% 形势与政策 1/2 4 16 1 考查 0/16 0% 大学语文 3 2 32 2 考查 8/24 25.0% 大学英语 1/2 4/4 128 8 考试 32/96 25.0% 体育 1-4 1/2/2/2 108 6 考查 96/12 88.9% 信息技术 2 4 64 4 考查 32/32 50.0%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4 1/1 32 2 考查 12/20 37.5% 创业基础 3 2 32 2 考查 12/20 37.5% 军事技能 1 2W 112 2 考查 112/0 100% 军事理论 1 2 36 2 考查 0/36 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2 32 2 考查 6/26 18.8% 劳动教育 1/2 2 34 2 考查 18/16 52.9% 大学美育 3 2 32 2 考查 8/24 25.0% 大学生入学教育 1 2W 16 1 考查 4/12 25.0% 表4 专业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考核 方式 实践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 比例 人体解剖学 1 4 64 4 考查 20/44 31.2% 组织学与胚胎学 1 1 16 1 考查 2/14 12.5% 生物化学 1 2 32 2 考试 4/28 12.5% 生理学 1 3 48 3 考查 8/40 16.7%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2 3 54 3 考试 10/44 18.5% 病理学 2 2 36 2 考查 8/28 22.2% 药理学 2 2 36 2 考试 6/30 16.7% 医学心理学 2 1 18 1 考查 4/14 22.2% 口腔解剖生理学 1 5 72 4 考试 22/50 30.5% 口腔组织病理学 2 3 54 3 考试 12/42 22.2% 牙体牙髓病学 3 5 90 5 考试 36/54 40% 牙周病学 3 2 36 2 考试 12/24 33.3% 口腔颌面外科学 4 5 80 5 考试 32/48 40% 口腔修复学 3/4 5/3 138 8 考试 72/66 52.2% 口腔预防医学 4 2 32 2 考试 8/24 25% 诊断学 3 3 54 3 考查 18/36 33.3% 外科学 4 3 48 2.5 考查 14/34 29.2% 内科学 4 3 48 2.5 考查 6/42 12.5% 预防医学 3 2 36 2 考查 6/30 16.7% 专业技能综合实训 4 2w 60 2 考试 60/0 100% 毕业设计 6 2w 60 4 考试 60/0 100%
表5公共选修课程一境 课程名称 周学封总学时学分救 胸实习指与 考查 大学生安全文化 1224 公其关系与乳仪 吉乐氏商 关术欧资 2 专业选修课程一堕 课程名称 母学时总学时学分 口胶材料学 考 10/2627. 几童口2医 考查 6/2618.7 口险正时季 考存 s/2划 25% 口眩修复体制作工1+0 16 考在 0/160 整执北助)医格 老试结导 考查 口腔设备学 口学关 眼耳解联科学 1 12/4 中医口轻科学 医串沟通 卫生法律法规 口腔猫利病学 表7顶岗实习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周学时总学时学分考方我时 想政论 本课程是面向当代大学生开设的 实我性 开展马 时代新人 本误程主要包括人生价值观教 代大 人生真 ,理想信念教 ,思想道德教有 德,尊法 守法、用法等方面的 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较为丰厚的马克思主 夜强的专业 积极开展马克思主 积极探索新的从 里论数有和社会主 扬主 性学的 开展 (( 过程性考和终结性考传相结合 课程目 :木课程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 毛泽东 史地位和指导作用,深刻认识
表5 公共选修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考核 方式 实践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 比例 顶岗实习指导 4 1 16 1 考查 0/16 0% 大学生安全文化 2 2 36 2 考查 (任选1 门) 12/24 33.3% 公共关系与礼仪 音乐欣赏 2 2 36 2 考查 (任选1 门) 12/24 33.3% 美术欣赏 表6 专业选修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考核 方式 实践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 比例 口腔材料学 3 1 18 1 考查 0/18 0%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3 2 36 2 考查 10/26 27.8% 儿童口腔医学 4 2 32 2 考查 6/26 18.7% 口腔正畸学 4 2 32 2 考查 8/24 25% 口腔修复体制作工(1+X) 4 1 16 1 考查 0/16 0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考试辅导 4 2 32 2 考查 10/22 31.3% 口腔设备学 3 1 18 1 考查 (任选1 门) 4/14 22.2% 口腔医学美学 眼耳鼻喉科学 4 1 16 1 考查 (任选1 门) 12/4 25% 中医口腔科学 医患沟通 4 1 16 1 考查 (任选1 门) 卫生法律法规 4/12 25% 口腔黏膜病学 表7 顶岗实习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考核方 式 实践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 比例 毕业(跟岗)实习 5/6 20 760 38 考试 760/0 100% (二)课程简介 公共基础课程简介 1、思政理论课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政基础》 48 学时(理论 40 学时,实践8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面向当代大学生开设的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 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 时代新人。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人生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律知识和法治思想教育等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涵盖当代 大学生的时代大任,领悟人生真谛、创造有意义的人,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 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要求。 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讲教师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较为丰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具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任教 资格条件,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本课程教学应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坚持党 的教育方针,立足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坚持正面引导,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 律。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大力开展集体备课和团队攻关,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切实提升教学实效,注重 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结合,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拓视野,提高认识,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课程考核实行 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占5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50%。 (2)《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思政概论》 64学时(理论 54学时,实践 10学时),第二学期开 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本课程教学目标是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把握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科学内涵、理论体系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认识和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科学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意义、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深刻认识 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行动指南,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 努力奇斗的自觉性和壁定性。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闸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闻 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全而阐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指导意义和历史地位:系统闲述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肤伟大复兴的中国纱的总任务、总布局、战略部署和根本保证:深刻侧明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使合和历史担当,教育 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教学要求:本误程主讲教师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原则上应为中共党员,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要坚持 正确的攻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有教学能力。本课程数学应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坚持党 的教育方针,立足立德树人、诗魂育人,坚持正面引导,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传插正能量、业扬主旋 律,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大力开展集体备课和团队攻关,积极探索新的救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切实提升教学实效,注重 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结合,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拓视野,提高认识,努力培养相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课程考核实行 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占50%,终结性考枝成绩占50%。 (3)《形势与政策)16学时(理论)第一学期8学时,开设2周:第二学期8学时,开设2周。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误教学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存,蒂助大学生开锅视野,及 时了解和正确对特国内外重大时事,全面正确认识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变化、新发展。及时准确把提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准 确把提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杜会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小,引导大学生车固树 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主要内容:本深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针对学生思想尖际,因绕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教学,宣传党的大 政方针,教有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党情、国情,正确认识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大学生费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 性。具体教学内容依据中宣部、教有部下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有教学要点”制定, 教学要求:要牢牢把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捉正确的宣传导向、车牢掌握思想宜传工作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教学内容要体现动态性 时效性,要及时反映完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均、新任务,及时准确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传递党的大政方针,要注重培养大学生认识把强形 势与政策的能力,增强大学生辨别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本课程考楼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 性考核成绩占5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50%. 2.其他公共基础误 (1)《大学语文》32学时(理论24学时,实践8学时),第三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教有的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于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课程 以重在开网学生的文学视野,引导理性思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思维能力,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为日的: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增提高取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高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主婴内容:本课程内容坚特语文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三位一体的原则,突出职业素养的养成,突出实践技能的训练,完成“听说 读写”的有机统一,注重文化解读和情感体验,突出人文精神的建树。通过对文本字词句、思想性、艺术性的领会把握上升为对民族精神、 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等精神内涵的深入挖据和阀释: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对生命、价值、命运、传统等文化命题的深入思考和 拼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培养其文化创新意识,牢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教学要求:本课程结合学生的特性。在牧学方法的选择上,采用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中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明读 句题导向法、探究法、小组讨论等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与创适性。融合学生今后从业的职业特点,在强调提升人 文素养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今后家业技能提升能力的培养。本课程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占总 成绩40%(含云深堂学习10%课堂活动15%+作业10%+课堂表现5),终结评价占总成锁60%(期末考试60%),注重过程性与学习性投 入,强调参与度评价权重,促进自主性与协作式学习· (2)《大学英语》128学时(理论96学时,实线32学时),第一、第二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 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拿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通过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级。本课程台在培养学生的英话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使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 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主要内容:木深程以“因材教,个性发展,重视应用”为原则,以“一般要求”为指导,课程内容包括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口 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雄译能力、拿握推荐词江量。 教学要求:利用多媒体教室、语音室、互联网、校园英语广插电台、电子课件、光盘等现代化手段,结合课堂讲解、课堂练习、误堂和 课外师生互动等方式进行英语教学。考核方式:平时考核(烤勒+课登表现+作业+小测)+期末考核(笔试)。 (3)《体有》108学时(理论12学时,实践96学时)第一至四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木课程是高家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一 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为了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 展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有技能教育、职业素养教育于一体的教有过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大学生全 而成长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全而发展的技术技德型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体有包酒的竞争、男于挑叔、直而挫折、团队意识 等丰富的文化内酒,对现代人重塑健康体魄,培养协作意识、沟通、创新、决策能力、吃苦耐芳具有独特作用。 主要内容:体有概述。体存与健康、高校体有、运动损伤的防治与应急处理、田径运动概述、短跑、中长跑、跳高、跳远、篮球运动、 排球运动、足球运动概述、圈球技能、按球技能、运球、乒乓球运动、羽毛球运动、武术运动概透、武术基本功、组合练习、太极整、健美
的行动指南,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 努力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阐 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全面阐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指导意义和历史地位;系统阐述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总任务、总布局、战略部署和根本保证;深刻阐明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使命和历史担当,教育 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讲教师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原则上应为中共党员,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要坚持 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本课程教学应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坚持党 的教育方针,立足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坚持正面引导,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 律。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大力开展集体备课和团队攻关,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切实提升教学实效,注重 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结合,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拓视野,提高认识,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课程考核实行 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占5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50%。 (3)《形势与政策》16学时(理论) 第一学期8学时,开设2周;第二学期8学时,开设2周。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及 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全面正确认识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变化、新发展,及时准确把握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准 确把握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牢固树 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围绕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教学,宣传党的大 政方针,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党情、国情,正确认识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大学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 性。具体教学内容依据中宣部、教育部下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制定。 教学要求:要牢牢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牢牢掌握思想宣传工作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教学内容要体现动态性 时效性,要及时反映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及时准确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传递党的大政方针。要注重培养大学生认识把握形 势与政策的能力,增强大学生辨别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本课程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 性考核成绩占5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50%。 2.其他公共基础课 (1)《大学语文》32学时(理论24学时,实践8学时),第三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于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课程 以重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引导理性思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思维能力,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为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增强高职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高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主要内容:本课程内容坚持语文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三位一体的原则,突出职业素养的养成,突出实践技能的训练,完成“听说 读写”的有机统一,注重文化解读和情感体验,突出人文精神的建树。通过对文本字词句、思想性、艺术性的领会把握上升为对民族精神、 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等精神内涵的深入挖掘和阐释;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对生命、价值、命运、传统等文化命题的深入思考和 辨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培养其文化创新意识,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教学要求:本课程结合学生的特性,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采用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中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朗读 法、问题导向法、探究法、小组讨论等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与创造性。融合学生今后从业的职业特点,在强调提升人 文素养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今后职业技能提升能力的培养。本课程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占总 成绩 40%(含云课堂学习 10%+课堂活动15%+作业 10%+课堂表现 5%) ,终结评价占总成绩 60%(期末考试 60%),注重过程性与学习性投 入,强调参与度评价权重,促进自主性与协作式学习。 (2)《大学英语》128学时(理论96学时,实践32学时),第一、第二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通过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三 级。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 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因材施教,个性发展,重视应用”为原则,以“一般要求”为指导,课程内容包括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口 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掌握推荐词汇量。 教学要求:利用多媒体教室、语音室、互联网、校园英语广播电台、电子课件、光盘等现代化手段,结合课堂讲解、课堂练习、课堂和 课外师生互动等方式进行英语教学。考核方式:平时考核(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小测)+期末考核(笔试)。 (3)《体育》108学时(理论12学时,实践96学时)第一至四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一,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为了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 展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职业素养教育于一体的教育过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大学生全 面成长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体育包涵的竞争、勇于挑战、直面挫折、团队意识 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现代人重塑健康体魄,培养协作意识、沟通、创新、决策能力、吃苦耐劳具有独特作用。 主要内容:体育概述、体育与健康、高校体育、运动损伤的防治与应急处理、田径运动概述、短跑、中长跑、跳高、跳远、篮球运动、 排球运动、足球运动概述、踢球技能、接球技能、运球、乒乓球运动、羽毛球运动、武术运动概述、武术基本功、组合练习、太极拳、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