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来看,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形成了三个基本的特点:第一,着重揭示心理和行为 的规律,进而对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进行预测;第二,特别重视人的高级心 理过程和社会行为的研究;第三,广泛吸收临近学科的研究成果,参与交叉学科 的攻关研究。 心理学的发展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美国经济和科学技术 在世界上最发达,心理学的发展也最好。在美国,心理科学已与物理化学科学 数学科学、环境科学、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经济学一起并列为科学的七大 部类。美国心理学家的人数占世界心理学家人数的一半,国内有5~6万心理学 博士。美国心理学会下属的分会(相当于我国的专业委员会)已经发展到50个 其中包括临床心理、康复心理、军事心理、传播媒介心理、妇女心理、宗教心理、 成瘾行为心理、人口和环境心理、成人发展和老年心理等专门分会。前苏联也是 个心理学比较发达的国家。教育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社会心理 学以及以心理学为主体的人学都有国际性的影响。 (二)中国心理学的发展 与西方不同,中国古代没有心理学的专著,但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高觉敷, 1985)。这些思想散见在许多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的著作中。在中国先秦时 代,儒家、道家、法家等等各学派著名思想家都讨论过天人关系、人兽关系、身 心关系、人性的本质和发展以及知行关系等,提出过一些重要的心理学思想。例 如,春秋时期的孔子(公元前551-479)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以及因材施教等诸多观点,已经蕴含现代心理学中的兴趣、记忆和个性差异等问 题。战国时期的荀况(公元前313-238)关于“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 臧焉”(《荀子·天论》)之说,阐明了先有身体而后有心理、心理依附于身体 的身心观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心理学发源地之一,但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却是形成于西 方。中国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与西方心理学的传播有密切的关系。1889年颜 永京翻译出版了《心灵哲学》。1907年,王国维翻译出版了《心理学概论》。 在清末出版的近40种心理学书籍中大部分是译著。从1917年开始,是中国科学 形态的心理学的创建时期。这一年,国内第一个心理实验在北京大学建立。1918 年,国内第一本大学心理学教本《心理学大纲》(陈大齐著)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20年,国内第一个心理学系在南京高师成立。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 成立。此后,现代心理学的许多理论流派开始通过归国的中国学者介绍到中国来, 心理学工作者在发展心理研究、教育心理研究、生理心理研究、心理测验研究等 诸多领域都取得了成绩。但由于国难当头,从1937年起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心理学的发展处于低落时期。 20世纪中国心理学十件大事② 中国心理学会组织专家评选出二十世纪对中国心理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十件大事。 1.1917年,北京大学哲学门(系)的心理学、哲学教授陈大齐在蔡元培先生的支持下,创立 ①车文博.心理学150问.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0 陈永明.20世纪中国心理学十件大事.光明日报,2001-8-2
26 度来看,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形成了三个基本的特点:第一,着重揭示心理和行为 的规律,进而对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进行预测;第二,特别重视人的高级心 理过程和社会行为的研究;第三,广泛吸收临近学科的研究成果,参与交叉学科 的攻关研究。 心理学的发展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美国经济和科学技术 在世界上最发达,心理学的发展也最好。在美国,心理科学已与物理化学科学、 数学科学、环境科学、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经济学一起并列为科学的七大 部类。①美国心理学家的人数占世界心理学家人数的一半,国内有 5~6 万心理学 博士。美国心理学会下属的分会(相当于我国的专业委员会)已经发展到 50 个, 其中包括临床心理、康复心理、军事心理、传播媒介心理、妇女心理、宗教心理、 成瘾行为心理、人口和环境心理、成人发展和老年心理等专门分会。前苏联也是 一个心理学比较发达的国家。教育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社会心理 学以及以心理学为主体的人学都有国际性的影响。 (二)中国心理学的发展 与西方不同,中国古代没有心理学的专著,但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高觉敷, 1985)。这些思想散见在许多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的著作中。在中国先秦时 代,儒家、道家、法家等等各学派著名思想家都讨论过天人关系、人兽关系、身 心关系、人性的本质和发展以及知行关系等,提出过一些重要的心理学思想。例 如,春秋时期的孔子(公元前 551-479)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以及因材施教等诸多观点,已经蕴含现代心理学中的兴趣、记忆和个性差异等问 题。战国时期的荀况(公元前 313-238)关于“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 臧焉”(《荀子·天论》)之说,阐明了先有身体而后有心理、心理依附于身体 的身心观。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心理学发源地之一,但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却是形成于西 方。中国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与西方心理学的传播有密切的关系。1889 年颜 永京翻译出版了《心灵哲学》。1907 年,王国维翻译出版了《心理学概论》。 在清末出版的近 40 种心理学书籍中大部分是译著。从 1917 年开始,是中国科学 形态的心理学的创建时期。这一年,国内第一个心理实验在北京大学建立。1918 年,国内第一本大学心理学教本《心理学大纲》(陈大齐著)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20 年,国内第一个心理学系在南京高师成立。1921 年,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 成立。此后,现代心理学的许多理论流派开始通过归国的中国学者介绍到中国来, 心理学工作者在发展心理研究、教育心理研究、生理心理研究、心理测验研究等 诸多领域都取得了成绩。但由于国难当头,从 1937 年起直至 1949 年新中国成立, 心理学的发展处于低落时期。 20 世纪中国心理学十件大事② 中国心理学会组织专家评选出二十世纪对中国心理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十件大事。 1.1917 年,北京大学哲学门(系)的心理学、哲学教授陈大齐在蔡元培先生的支持下,创立 ① 车文博. 心理学 150 问.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10 ② 陈永明. 20 世纪中国心理学十件大事. 光明日报, 2001-8-27
了我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教育科下设立了心理系,这是我国设立的第—个心理系。 3.1921年8月,中国心理学会的前身中华心理学会成立。新中国建立后,1955年8月在北 京正式成立了中国心理学会 4.1922年1月出版了中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理》,这也是东方第一种心理学杂志。 5.1929年5月在北平成立中央研究院心理硏究所,是现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前身 6.1956年南京大学心理系与心理室合并又扩建成所,于12月22日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 7由心理所主持于1977年8月16~24日,在北京平谷召开了全国心理学学科规划座谈会。 81980年7月6~12日,第22届国际心理学大会,讨论并致通过接纳中国心理学会代表 中国加入国际心联,成为其第44个国家会员 9.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定于2004年8月8~13日在北京召开 10.2000年,心理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国家一级学科 1958年和其后的十年“文革”,中国的心理学事业的发展遭受了严重的挫 折,但是近二十多年来,心理学走上了健康的发展道路,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参与了国家攻关项目的研究,并做出了贡献。1999年国 家科技部确定增加心理学作为18个需要优先发展的基础学科之一。2000年国务 院学位委员会将心理学确定为一级学科,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由学校 直接领导和管理的心理学院。2002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被确定为进入国家 知识创新试点工作的基地性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将持续加大对心理研究所的基 础和重要问题的研究投入以及对基地建设的投入。中国心理学在国际心理学界获 得了很好的地位。通过老一辈心理学家20多年的努力,我国心理学在国际心理 学界的影响显著增强。中国心理学会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工作不断进步,现在已 经发展到了19个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涵盖了心理学的主要领域。 全国性的心理学刊物已有近20种,其中包括《心理学报》、《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进展》、《心理与行为研究》、《心理学探新》、《应用心理学 《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社 会心理研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四川心理科学》、《心理与健康》 和《大众心理学》等。到2008年,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已经有了203个心理学系 (所)或心理学专业;还有一批高校成立了心理学院,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 范大、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我国心理学目前已经有了21个博士点,其 中有9个一级学科的博士点;有7个二级学科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师范 大学心理学科还成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有4个学校建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心
27 了我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1920 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教育科下设立了心理系,这是我国设立的第一个心理系。 3.1921 年 8 月,中国心理学会的前身中华心理学会成立。新中国建立后,1955 年 8 月在北 京正式成立了中国心理学会。 4.1922 年 1 月出版了中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理》,这也是东方第一种心理学杂志。 5. 1929 年 5 月在北平成立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是现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前身。 6.1956 年南京大学心理系与心理室合并又扩建成所,于 12 月 22 日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 7.由心理所主持于 1977 年 8 月 16~24 日,在北京平谷召开了全国心理学学科规划座谈会。 8.1980 年 7 月 6~12 日,第 22 届国际心理学大会,讨论并一致通过接纳中国心理学会代表 中国加入国际心联,成为其第 44 个国家会员。 9.第 28 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定于 2004 年 8 月 8~13 日在北京召开。 10.2000 年,心理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国家一级学科。 1958 年和其后的十年“文革”,中国的心理学事业的发展遭受了严重的挫 折,但是近二十多年来,心理学走上了健康的发展道路,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参与了国家攻关项目的研究,并做出了贡献。1999 年国 家科技部确定增加心理学作为 18 个需要优先发展的基础学科之一。2000 年国务 院学位委员会将心理学确定为一级学科,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由学校 直接领导和管理的心理学院。2002 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被确定为进入国家 知识创新试点工作的基地性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将持续加大对心理研究所的基 础和重要问题的研究投入以及对基地建设的投入。中国心理学在国际心理学界获 得了很好的地位。通过老一辈心理学家 20 多年的努力,我国心理学在国际心理 学界的影响显著增强。中国心理学会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工作不断进步,现在已 经发展到了 19 个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涵盖了心理学的主要领域。 全国性的心理学刊物已有近 20 种,其中包括《心理学报》、《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进展》、《心理与行为研究》、《心理学探新》、《应用心理学》、 《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社 会心理研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四川心理科学》、《心理与健康》 和《大众心理学》等。到 2008 年,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已经有了 203 个心理学系 (所)或心理学专业;还有一批高校成立了心理学院,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 范大、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我国心理学目前已经有了 21 个博士点,其 中有 9 个一级学科的博士点;有 7 个二级学科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师范 大学心理学科还成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有 4 个学校建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心
理学重点基地 近30年来,我国心理学声望不断提高,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心理学对国家 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在教育、体育、军事、航空、工业、旅游、临床 与咨询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军团80% 的夺牌项目,都有运动心理学领域专家的参与。尤其是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抗震 救灾过程中,大批心理学工作者深入灾区,在心理援助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重 大的作用。① 2004北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情况简介③ 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28 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ICP2004)于2004年8月8~13日在北京国际会 议中心举办。国际心理学大会是心理学的奥林匹克大会,始于 www.psychcn.com 1889年(巴黎),除了因为两次世界大战而停办过以外,每4年 举办一次,需要提前8年申请主办权。 这次大会是国际心理学一百多年来,第一次真正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国际心理学大会(在 此之前,曾经于1984年在墨西哥举力过第23届大会,但实际上由美国人起主导作用这 次大会能由我国主办说明了我国的国际影响的增大和我国的心理学在国际心理学界占有 定的地位。从这次大会组织的情况看,已经大大超过历史上各届大会的规模,已收到提交的 论文6368篇,接受论文557篇,参会代表近6000人(其中外宾3500人,国内代表2500 人)来自80多个国家的心理学家就当代心理科学的25个分支学科中的162个专题进行314 人次的口语报告和2354人次的展贴交流。有国际著名心理学家74人,包括200年诺贝尔 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恩曼(D. Kahneman)教授和20多位各国科学院院土应 邀作大会报告,230多名国际知名心理学家主持特邀专题报告会。 据中国科协国际部估计,这是有史以来在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科学学术会议。能 够举办这样的大规模学术会议,直接反映了中国心理学家的学术成就和国际影响。这与我国 ①林崇德.中国心理学三十年.光明日报,2008-12-20 图片来源于www.psychcn.com网站
28 理学重点基地。 近 30 年来,我国心理学声望不断提高,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心理学对国家 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在教育、体育、军事、航空、工业、旅游、临床 与咨询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 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军团 80% 的夺牌项目,都有运动心理学领域专家的参与。尤其是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抗震 救灾过程中,大批心理学工作者深入灾区,在心理援助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重 大的作用。① 2004·北京·28 届国际心理学大会情况简介② 第 28 届国际心理学大会(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2004)于 2004 年 8 月 8~13 日在北京国际会 议中心举办。国际心理学大会是心理学的奥林匹克大会,始于 1889 年(巴黎),除了因为两次世界大战而停办过以外,每 4 年 举办一次,需要提前 8 年申请主办权。 这次大会是国际心理学一百多年来,第一次真正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国际心理学大会(在 此之前,曾经于 1984 年在墨西哥举办过第 23 届大会,但实际上由美国人起主导作用)。这 次大会能由我国主办,说明了我国的国际影响的增大和我国的心理学在国际心理学界占有一 定的地位。从这次大会组织的情况看,已经大大超过历史上各届大会的规模,已收到提交的 论文 6368 篇,接受论文 5573 篇,参会代表近 6000 人(其中外宾 3500 人,国内代表 2500 人)。来自80多个国家的心理学家就当代心理科学的25个分支学科中的162个专题进行3140 人次的口语报告和 2354 人次的展贴交流。有国际著名心理学家 74 人,包括 2002 年诺贝尔 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恩曼(D. Kahneman)教授和 20 多位各国科学院院士应 邀作大会报告,230 多名国际知名心理学家主持特邀专题报告会。 据中国科协国际部估计,这是有史以来在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科学学术会议。能 够举办这样的大规模学术会议,直接反映了中国心理学家的学术成就和国际影响。这与我国 ① 林崇德. 中国心理学三十年. 光明日报, 2008-12-20 ② 图片来源于 www.psychcn.com 网站
老辈心理学家的多年努力工作以提高我国心理学硏究的水平和一贯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分 不开的。值得一提的是,在74名大会报告中有7位中国心理学家登上讲坛报告他们的突出 研究成果。 (三)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辩证唯物观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每一门科学或学科的发展 也是一种事物的运动变化。事物发展虽然复杂多样,但仍有其规律性,预示着 定的趋势和方向。代表着现代心理学发展的主要理论取向是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 义心理学,除此之外,心理学还在各个层面的发展上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1.心理学的综合化趋势 科学由综合走向分化又上升到新的趋势,这是科学发展的总趋势。现代心理 学研究的各种主要理论取向都有其合理的因素和局限,它们都只从某一个层次和 侧面对心理现象进行了有益探索,使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人类的心理 这些理论既有相互排斥的一面,也有相互补充的一面。现代心理学家们越来越重 视全面而综合地运用心理学的各种方法、理论及研究成果,多视角、多维度、多 方法去研究心理问题,显示了心理学发展的综合化趋势。 2.心理学的实用化趋势 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其理论的应用和普及是学科发展 的生命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心理学己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对人们 的日常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育竞技、人员选拔 到广告营销、产品设计、司法邢侦等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与心理学相关 的一些专业和职业也纷纷产生。在发达国家,心理学涉猎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包 含了人类体验的所有方面,总的目标就是理解人类的行为。这些研究取得了令人 瞩目的成就,迄今为止,至少有4位科学家因为心理学研究的卓著成就而荣获诺 贝尔奖,特别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 尔·卡恩曼( Daniel Kahneman),他的工作及影响,充分反映了现代心理学发 展对现实生活的巨大影响与贡献。 丹尼尔卡恩曼简介 丹尼尔卡恩曼( Daniel Kahneman)1934年出生于以色列的特拉 维夫,拥有美国和以色列的双重国籍。他于1961年获得了加州大学伯 克利分校的博士学位从1993年开始担任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和 公共关系学教授,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第一位学习心理 学并完全从事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卡恩曼将源于心理 学的综合洞察力应用于经济学的研究,从而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奠定 了基础。他与阿莫斯特沃斯基( Amos Tversky,1979)一起建立了 种被称作预期理论”( Prospect Theory)的替代性理论来解释观察到的行为。他的研究使经 济学界开始修正标准经济理论关于人类行为的某些公理性假设(如理性一贯、偏好不变等), 以更加逼近真实世界的人类行为,从而使经济学对现实的解释力得以提高。他的主要贡献在 于对人类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行为的研究在这方面他证明了被人们所广泛
29 老一辈心理学家的多年努力工作以提高我国心理学研究的水平和一贯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分 不开的。值得一提的是,在 74 名大会报告中有 7 位中国心理学家登上讲坛报告他们的突出 研究成果。 (三)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辩证唯物观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每一门科学或学科的发展 也是一种事物的运动变化。事物发展虽然复杂多样,但仍有其规律性,预示着一 定的趋势和方向。代表着现代心理学发展的主要理论取向是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 义心理学,除此之外,心理学还在各个层面的发展上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1.心理学的综合化趋势 科学由综合走向分化又上升到新的趋势,这是科学发展的总趋势。现代心理 学研究的各种主要理论取向都有其合理的因素和局限,它们都只从某一个层次和 侧面对心理现象进行了有益探索,使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人类的心理。 这些理论既有相互排斥的一面,也有相互补充的一面。现代心理学家们越来越重 视全面而综合地运用心理学的各种方法、理论及研究成果,多视角、多维度、多 方法去研究心理问题,显示了心理学发展的综合化趋势。 2.心理学的实用化趋势 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其理论的应用和普及是学科发展 的生命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心理学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对人们 的日常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育竞技、人员选拔 到广告营销、产品设计、司法邢侦等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与心理学相关 的一些专业和职业也纷纷产生。在发达国家,心理学涉猎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包 含了人类体验的所有方面,总的目标就是理解人类的行为。这些研究取得了令人 瞩目的成就,迄今为止,至少有 4 位科学家因为心理学研究的卓著成就而荣获诺 贝尔奖,特别是 200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 尔·卡恩曼(Daniel Kahneman),他的工作及影响,充分反映了现代心理学发 展对现实生活的巨大影响与贡献。 丹尼尔·卡恩曼简介 丹尼尔·卡恩曼(Daniel Kahneman)1934 年出生于以色列的特拉 维夫,拥有美国和以色列的双重国籍。他于 1961 年获得了加州大学伯 克利分校的博士学位,从 1993 年开始担任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和 公共关系学教授,2002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第一位学习心理 学并完全从事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卡恩曼将源于心理 学的综合洞察力应用于经济学的研究,从而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奠定 了基础。他与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1979)一起建立了一 种被称作“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的替代性理论来解释观察到的行为。他的研究使经 济学界开始修正标准经济理论关于人类行为的某些公理性假设(如理性一贯、偏好不变等), 以更加逼近真实世界的人类行为,从而使经济学对现实的解释力得以提高。他的主要贡献在 于对人类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行为的研究,在这方面他证明了被人们所广泛
接受的有关经济决策的过程是理性的假设不能成立。他的行为经济理论还解释了为何人们省 几个美元宁愿开几十公里车去买便宜货,而不愿就近购买较贵的商品,虽然这样他们会节省 一些钱(汽油费等)这种发现激励了新一代心理学、经济学硏究人员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洞 察力来研究经济学,使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更加丰富。 3.心理学的全球化趋势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增强,心理学研究的国际全球化趋势 日益显著。在这样的背景下,心理学正经历着一场转变,即由只关心单一文化背 景转向多元化的融合,由方法中心论转向问题中心论,由单一理论转向复合论 各国的心理学家面临着全球化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不再 是某个国家、某个民族各自的问题,而是全球化的人类共同问题。所以必须抛开 传统的派别之争和理论对抗,一切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展开,使心理学的研究具有 现实性。这就是心理学全球化的内涵。心理学的研究全球化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关注全球社会化的进程;打破种族和文化的偏见;发展本土心理学;以问题研究 为中心,鼓励心理学多元性。 4.心理学的本土化趋势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也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研究人的心理要以科学 的态度和方法去探讨人的心理发展及变化的文化背景、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及国 家意识形态等等,因为不可能有全世界完全按一种范式建立起来的“统一”的心 理学。在当前西方心理学占据世界心理学主流的情势下,心理学本土化是指一种 社会文化取向的问题。每个国家的心理学所采用的概念、理论及方法要能切实反 映本国民众的心理与行为,这个趋势适合每个国家的心理学发展。对中国来说, 心理学的本土化也就是中国化的问题,也就是要建立系统的有自己特色的心理学 理论体系 心理学的理论取向 心理学独立之后,由于各个心理学家的背景不同,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 务和方法的理解不同,研究重点不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学派。可以说, 作为心理学科的发展历史基本上是心理学各种流派相互交替发展的历史。在心理 学的发展历史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取向。 (一)心理生物学理论取向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这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 神经生理学的许多研究不仅以宏观,而且从微观方面使我们对心理活动与脑活动 的关系认识得更加清楚,例如对条件作用的学习原理的研究,有关记忆的生物学 的研究,下丘脑的不同部位对情绪反应的研究等等。从心理学的生理机制方面探 索大脑这个“黑箱”的秘密,一直是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追求的目标。但是,有 关这方面的知识至今知之不多。 所谓心理生物学理论取向,主要是指一种较极端的唯生物学观点,即企图只 是以生物学的观念和模式来建构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这是不妥的。更何况,有 关脑机能活动方面的知识又大都来自动物研究的材料,或来自人的脑病患者的研 究材料。 (二)行为主义理论取向 由于研究内部心理、意识的困难,以及传统心理学采用内省方法的局限性 20世纪初,华生(J.B. Watson)等美国一些心理学家提出,只有直接观察到的
30 接受的有关经济决策的过程是理性的假设不能成立。他的行为经济理论还解释了为何人们省 几个美元宁愿开几十公里车去买便宜货,而不愿就近购买较贵的商品,虽然这样他们会节省 一些钱(汽油费等)。这种发现激励了新一代心理学、经济学研究人员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洞 察力来研究经济学,使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更加丰富。 3.心理学的全球化趋势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增强,心理学研究的国际全球化趋势 日益显著。在这样的背景下,心理学正经历着一场转变,即由只关心单一文化背 景转向多元化的融合,由方法中心论转向问题中心论,由单一理论转向复合论。 各国的心理学家面临着全球化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不再 是某个国家、某个民族各自的问题,而是全球化的人类共同问题。所以必须抛开 传统的派别之争和理论对抗,一切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展开,使心理学的研究具有 现实性。这就是心理学全球化的内涵。心理学的研究全球化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关注全球社会化的进程;打破种族和文化的偏见;发展本土心理学;以问题研究 为中心,鼓励心理学多元性。 4.心理学的本土化趋势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也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研究人的心理要以科学 的态度和方法去探讨人的心理发展及变化的文化背景、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及国 家意识形态等等,因为不可能有全世界完全按一种范式建立起来的“统一”的心 理学。在当前西方心理学占据世界心理学主流的情势下,心理学本土化是指一种 社会文化取向的问题。每个国家的心理学所采用的概念、理论及方法要能切实反 映本国民众的心理与行为,这个趋势适合每个国家的心理学发展。对中国来说, 心理学的本土化也就是中国化的问题,也就是要建立系统的有自己特色的心理学 理论体系。 三、心理学的理论取向 心理学独立之后,由于各个心理学家的背景不同,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 务和方法的理解不同,研究重点不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学派。可以说, 作为心理学科的发展历史基本上是心理学各种流派相互交替发展的历史。在心理 学的发展历史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取向。 (一)心理生物学理论取向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这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 神经生理学的许多研究不仅以宏观,而且从微观方面使我们对心理活动与脑活动 的关系认识得更加清楚,例如对条件作用的学习原理的研究,有关记忆的生物学 的研究,下丘脑的不同部位对情绪反应的研究等等。从心理学的生理机制方面探 索大脑这个“黑箱”的秘密,一直是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追求的目标。但是,有 关这方面的知识至今知之不多。 所谓心理生物学理论取向,主要是指一种较极端的唯生物学观点,即企图只 是以生物学的观念和模式来建构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这是不妥的。更何况,有 关脑机能活动方面的知识又大都来自动物研究的材料,或来自人的脑病患者的研 究材料。 (二)行为主义理论取向 由于研究内部心理、意识的困难,以及传统心理学采用内省方法的局限性, 20 世纪初,华生(J.B.Watson) 等美国一些心理学家提出,只有直接观察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