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维奈行星齿轮机构 1).结构 图9.12显示拉维奈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图,它由双排的行居齿轮机构组 成.具有大、小两个太阳轮、三个长行星轮和三个短行星轮并共用同一行星架, 仅有一个齿圈并和输出轴连接。拉维奈行星齿轮机构可以组成三个前进档及一个 倒档。它的前排是一个简单行星齿轮机构,而后排则是一个双行星轮的齿轮机构。 2).各执行元件的功能 图9.13显示拉维东行星齿轮机构和变速执行元件之间的关系。该机构的变速执行 元件有五件,前多片离合器C1,后多片离合器C2,前制动带B1,后制动带B2,单向离 合器F1。当多片离合器、制动带和单向离合器起作用时具有以下效果。 图9.13拉维奈行星齿轮机构和变速执行元件的关系 1-输人轴;2-第2太阳轮:3一主太阳轮;4第2行星轮;5一主行星轮;6一行星架;7一齿圈;8输 出轴;C前多片离合器;C2一后多片离合器;Bl一前制动带;B一后制动带;F1单向离合器 ①前多片离合器Cl作用肥来自输入轴(涡轮轴)的输入动力接到后排主太阳轮。 ②后多片离合器C2作用,把来自涡轮轴的输入动力接到前排第2太阳轮。 ③前制动带Bl作用,固定第2太阳轮不动,结果第2行星轮围绕第2太阳轮外缘转动 行星齿轮机构作用。 ④后制动带B2作用,固定行星架不动,结果行星轮仅作为过渡轮,它绕自己轴线 转动。 ⑤单向离合器F1作用,固定行星架不动,使单向离合器在逆时针转动时有自行锁 止的功能。它具有后制动带作用时的同样功能。 3).动力流分析 为了进一步理解拉维奈行星齿轮机构各档传动比是如何实现的,驱动力和动力流 是如何通过各种齿轮部件的,下面进行各档位的动力流分析。表9.2列出变速执行元 件状态和档位间的关系,拉维奈行星齿轮机构变速器执行元件工作规律 表92拉维奈行星齿轮机构变速执行元件工作规律 变速执行元件 预选杆位置档位
16 1、 拉维奈行星齿轮机构 1).结构 图9.12显示拉维奈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图,它由双排的行居齿轮机构组 成.具有大、小两个太阳轮、三个长行星轮和三个短行星轮并共用同一行星架, 仅有一个齿圈并和输出轴连接。拉维奈行星齿轮机构可以组成三个前进档及一个 倒档。它的前排是一个简单行星齿轮机构,而后排则是一个双行星轮的齿轮机构。 2).各执行元件的功能 图9.13显示拉维东行星齿轮机构和变速执行元件之间的关系。该机构的变速执行 元件有五件,前多片离合器C1,后多片离合器C2,前制动带B1,后制动带B2,单向离 合器F1。当多片离合器、制动带和单向离合器起作用时具有以下效果。 ①前多片离合器C1作用肥来自输入轴(涡轮轴)的输入动力接到后排主太阳轮。 ②后多片离合器C2作用,把来自涡轮轴的输入动力接到前排第2太阳轮。 ③前制动带B1作用,固定第2太阳轮不动,结果第2行星轮围绕第2太阳轮外缘转动, 行星齿轮机构作用。 ④后制动带B2作用,固定行星架不动,结果行星轮仅作为过渡轮,它绕自己轴线 转动。 ⑤单向离合器F1作用,固定行星架不动,使单向离合器在逆时针转动时有自行锁 止的功能。它具有后制动带作用时的同样功能。 3).动力流分析 为了进一步理解拉维奈行星齿轮机构各档传动比是如何实现的,驱动力和动力流 是如何通过各种齿轮部件的,下面进行各档位的动力流分析。表9.2列出变速执行元 件状态和档位间的关系,拉维奈行星齿轮机构变速器执行元件工作规律
1)1档 操作预选杆手柄位于D位置,Cl多片离合器作用,主太阳轮3是驱动件。F1单向离 合器作用并将行星架固定。机构动力流:主太阳轮传到主行星轮,再传到第2行星轮, 然后到齿圈,最后传给输出轴 在这里,两个长短行星轮仅起过渡轮的作用,为了改变输入动力的旋转方向,对 变速执行元件 预选杆位置档位 S,L或2 ●表示接合、制动或锁止 机构的速比没有影响。因为多了一个过渡的行星轮,则发动机和输出轴同一旋转方向。 1档速比仅取决于齿圈和主太阳轮齿数之比 当主太阳轮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第2行星轮最终带动齿圈也朝顺时针方向转动,此 时,齿圈给行星架的反作用的力矩,使行星架产生逆时针转动的趋势,由于f1单向离 合器逆时针转动锁止,则使行星架固定。 当汽车处于滑行状态时,由驱动轮逆向输入的动力带动齿圈顺时针高速旋转,通 过第2行星轮对行星架产生顺时针转动的作用力矩,与此同时主太阳轮仍有来自发动机 的怠速动力带动使其顺时针低速旋转,但最终使行星架脱离单向离合器的锁止,顺时 针自由空转。这就是1档的汽车滑行。当驱动轮的转速低于某一值时,行星架又重新被 FI单向离合器锁止,汽车滑行状态结束,又重新恢复驱动状态。 为了在1档传动比状态下能够实现发动机制动,可将预选杆置于低档(L或1)位置, 此时若处在1档,则Cl多片离合器和B2后制动带同时作用,并将行星架固定。这种情况 下的动力流和预选杆置于D位是完全相同的,但汽车在下坡时,驱动轮可以通过行星齿 轮机构反向带动发动机,利用发动机怠速运转阻力实现发动机制动。 2)2档 Cl多片离合器和F1前制动带同时作用,主太阳轮仍然是驱动件,第2太阳轮被后制 动带固定。动力流从主太阳轮传到主行星轮,然后传到第2行星轮,由于第2太阳轮被 固定,第2行星轮只能在行星架的顺时针转动的基础上实现顺时针自转,最后带动齿圈 旋转,齿圈带动输出轴转动,其转动方向和发动机方向一致。输出轴是减速运动。 这时2档的输出轴转速比1档转速高,这是因为齿圈的转动同时由第2行星轮自转和 行星架公转共同带动。2档传动比的计算比1档复杂,它涉及前后两排行星机构的齿轮 这种拉维奈行星齿轮机构,处在2档传动比状态时,驱动轮逆向传入的动力,始终 和发动机相连,因此只能实现发动机制动,而不存在汽车滑行,不管预选杆置于D或2 位置。 3)3档 C1多片离合器和C2多片离合器同时作用,主太阳轮和第2太阳轮同时作为驱动件带 动第2行星轮转动。此时第2行星轮不可能产生两种不同方向的旋转,整个机构锁止, 相互间合成一整体,因此就出现了直接档,传动比1:1。前面曾提到,行星齿轮机构 任意两元件同速同方向,则就产生直接档。在这里就是主太阳轮和第2太阳轮同速同方 向,产生直接档的效果。 4)倒档 C2多片离合器和B2后制动带同时作用,第2太阳轮作为驱动件,行星架被后制动带 固定。动力流从涡轮输出轴经CZ多片离合器传给第2太阳轮作顺时针转动,并带动第2 行星轮逆时针转动,由于行星架固定不动,第2行星轮只能自转并带动齿圈逆时针转动
17 1)l档 操作预选杆手柄位于D位置,C1多片离合器作用,主太阳轮3是驱动件。F1单向离 合器作用并将行星架固定。机构动力流:主太阳轮传到主行星轮,再传到第2行星轮, 然后到齿圈,最后传给输出轴。 在这里,两个长短行星轮仅起过渡轮的作用,为了改变输入动力的旋转方向,对 机构的速比没有影响。因为多了一个过渡的行星轮,则发动机和输出轴同一旋转方向。 l档速比仅取决于齿圈和主太阳轮齿数之比。 当主太阳轮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第2行星轮最终带动齿圈也朝顺时针方向转动,此 时,齿圈给行星架的反作用的力矩,使行星架产生逆时针转动的趋势,由于f1单向离 合器逆时针转动锁止,则使行星架固定。 当汽车处于滑行状态时,由驱动轮逆向输入的动力带动齿圈顺时针高速旋转,通 过第2行星轮对行星架产生顺时针转动的作用力矩,与此同时主太阳轮仍有来自发动机 的怠速动力带动使其顺时针低速旋转,但最终使行星架脱离单向离合器的锁止,顺时 针自由空转。这就是1档的汽车滑行。当驱动轮的转速低于某一值时,行星架又重新被 FI单向离合器锁止,汽车滑行状态结束,又重新恢复驱动状态。 为了在1档传动比状态下能够实现发动机制动,可将预选杆置于低档(L或1)位置, 此时若处在1档,则C1多片离合器和B2后制动带同时作用,并将行星架固定。这种情况 下的动力流和预选杆置于D位是完全相同的,但汽车在下坡时,驱动轮可以通过行星齿 轮机构反向带动发动机,利用发动机怠速运转阻力实现发动机制动。 2)2档 C1多片离合器和F1前制动带同时作用,主太阳轮仍然是驱动件,第2太阳轮被后制 动带固定。动力流从主太阳轮传到主行星轮,然后传到第2行星轮,由于第2太阳轮被 固定,第2行星轮只能在行星架的顺时针转动的基础上实现顺时针自转,最后带动齿圈 旋转,齿圈带动输出轴转动,其转动方向和发动机方向一致。输出轴是减速运动。 这时2档的输出轴转速比1档转速高,这是因为齿圈的转动同时由第2行星轮自转和 行星架公转共同带动。2档传动比的计算比1档复杂,它涉及前后两排行星机构的齿轮 齿数,2档的传动比仍大于1。输出轴依旧是减速运动。 这种拉维奈行星齿轮机构,处在2档传动比状态时,驱动轮逆向传入的动力,始终 和发动机相连,因此只能实现发动机制动,而不存在汽车滑行,不管预选杆置于D或2 位置。 3)3档 C1多片离合器和C2多片离合器同时作用,主太阳轮和第2太阳轮同时作为驱动件带 动第2行星轮转动。此时第2行星轮不可能产生两种不同方向的旋转,整个机构锁止, 相互间合成一整体,因此就出现了直接档,传动比1:1。前面曾提到,行星齿轮机构 任意两元件同速同方向,则就产生直接档。在这里就是主太阳轮和第2太阳轮同速同方 向,产生直接档的效果。 4)倒档 C2多片离合器和B2后制动带同时作用,第2太阳轮作为驱动件,行星架被后制动带 固定。动力流从涡轮输出轴经CZ多片离合器传给第2太阳轮作顺时针转动,并带动第2 行星轮逆时针转动,由于行星架固定不动,第2行星轮只能自转并带动齿圈逆时针转动
输出轴的转动方向与发动机相反,提供倒档。倒档传动比是齿圈和第2太阳轮齿数之比, 传动比大于1。输出轴是一种减速运动。 上面介绍的拉维奈行星齿轮机构是一种原型,它仅有三个前进档,而且只有1档存 在汽车滑行。目前的自动变速器以四个前进档居多,在拉维奈机构的原型上通过再增 加一排行星齿轮机构或増加变速执行元件,实现四个前进档,并且使2档也存在汽车滑 行和发动机制动两种状态。 目前采用拉维奈行星齿轮机构的有韩国 Hyundai(现代)A4AF、A4BF(同 Chrysle 克莱斯勒KM75、KM176)、日本马自达FA4A-EL和GF4A一EL、德国大众096和097型 等自动变速器。 9.3.2辛普森三档行星齿轮机构 这是一种十分著名的行星齿轮机构,以设计发明者H.W. Simpson工程师命名的机 构,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广泛采用于世界各国的汽车自动变速器中,它的特点是由两 个完全相同的齿轮参数的行星排组成,见图9.14。整个机构具有相同齿圈,六个相同 的行星轮和一个供两个行星排合用的加长太阳轮(故又称共同太阳轮行星齿轮机构) 它的前行星架和后齿圈为同一构件,并且和输出轴连接。该机构可组成三个前进档和 个倒档。 多片离合器前制动带后多片离合器 输出 914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 1.各执行元件的功能 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设置了五个变速执行元件:C1前多片离合器,C2后多片离合 器、B1微动带,B2后制动带、F1单向离合器。五个变速执行元件的作用效果如下(见 图9.15)。 ①当Cl前多片离合器作用时,把来自涡轮输出轴的动力接通至太阳轮。 ②当C2后多片离合作用时,把来自涡轮输出轴的动力接通至前排赤圈。 ③当B1前制动带作用时,固定太阳轮 ④当B2后制动带作用时,固定后行星架。 当F单向离合器作用时,固定后行星架。 在辛普森机构中的B1和B2实际上是一种制动器,在某些变速器中该制动器采用制 动带,而在有些变速器中则采用多片离合器作为制动器,例如日本丰田的自动变速器 表9.3反映了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变速器变速执行元件的工作规律
18 输出轴的转动方向与发动机相反,提供倒档。倒档传动比是齿圈和第2太阳轮齿数之比, 传动比大于l。输出轴是一种减速运动。 上面介绍的拉维奈行星齿轮机构是一种原型,它仅有三个前进档,而且只有1档存 在汽车滑行。目前的自动变速器以四个前进档居多,在拉维奈机构的原型上通过再增 加一排行星齿轮机构或增加变速执行元件,实现四个前进档,并且使2档也存在汽车滑 行和发动机制动两种状态。 目前采用拉维奈行星齿轮机构的有韩国 Hyundai(现代)A4AF、A4BF(同 Chrysle 克莱斯勒KM175、KM176)、日本马自达 FA4A-EL和 GF4A-EL、德国大众096和097型 等自动变速器。 9.3.2辛普森三档行星齿轮机构 这是一种十分著名的行星齿轮机构,以设计发明者H.W.Simpson工程师命名的机 构,从20世纪4O年代至今广泛采用于世界各国的汽车自动变速器中,它的特点是由两 个完全相同的齿轮参数的行星排组成,见图9.14。整个机构具有相同齿圈,六个相同 的行星轮和一个供两个行星排合用的加长太阳轮(故又称共同太阳轮行星齿轮机构), 它的前行星架和后齿圈为同一构件,并且和输出轴连接。该机构可组成三个前进档和 一个倒档。 1.各执行元件的功能 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设置了五个变速执行元件:C1前多片离合器,C2后多片离合 器、B1微动带,B2后制动带、F1 单向离合器。五个变速执行元件的作用效果如下(见 图9.15)。 ①当C1前多片离合器作用时,把来自涡轮输出轴的动力接通至太阳轮。 ②当C2后多片离合作用时,把来自涡轮输出轴的动力接通至前排赤圈。 ③当B1前制动带作用时,固定太阳轮。 ④当B2后制动带作用时,固定后行星架。 ⑤当F1单向离合器作用时,固定后行星架。 在辛普森机构中的B1和B2实际上是一种制动器,在某些变速器中该制动器采用制 动带,而在有些变速器中则采用多片离合器作为制动器,例如日本丰田的自动变速器。 表9.3反映了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变速器变速执行元件的工作规律
表93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变速器变速执行元件的工作规律 变速执行元件 预选杆位置档位 FI 2档 3档 R 倒档 1档 S,L或2,1 2档 注:●表示接合制动或锁止。 输出轴 输入轴 图9.15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和变速执行元件 C前多片离合器;Q2一后多片离合器;Bl一前制动带 B2一后制动带;F1—单向离合器 2.动力流分析 下面进行辛普森机构各档位的动力流分析。 1)1档 把预选杆置于D位置,C2后多片离合器作用把输入动力传给前齿圈,F1单向离合器 作用,使后行星架固定不动。辛普森1档的动力流分析比较困难,因为在该档位前后行 星排可通过两个构件相互间连接。其输入动力经C2后多片离合器传给前齿圈,使其顺 时针旋转。前齿圈又带动前行星轮顺时针转动,由于前行星轮既可带动前行星架顺时 针转动(输出轴的转动),又可带动太阳轮边时针转动,因此前齿圈的转速通过前行 星轮被分解成两条传动路线,其中前星行架和太阳轮的转动方向比较明确,但前行星 架和太阳轮转速如何分配呢?由于后排行星架被FI单向离合器固定,因此后排行星齿 轮杋构具有确定传动比,且是减速机构,另外后排行星齿轮机构通过后齿圈输出, 的输出转速和转动方向应该和前行星架保持一致,因为前行星架和后齿圈为同一构件 根据这两个条件,就可以确定前行星架和太阳轮之间的转速分配,显然太阳轮的转速 比前行星架快得多。 太阳轮逆时针的旋转带动后行星轮顺时针转动,行星轮再带动后齿圈顺时针转动, 由于后齿圈顺时针转动时,会给后行星架施加一个逆时针的力矩,通过F1单向离合器将 后行星架固定。后排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比是后齿圈和太阳轮齿数之比,但辛普森机构 1档传动比要大得多,计算也更复杂且有确定的传动比 辛普森机构的1档具有汽车滑行功能,当驱动轮的转速超过了发动机的转速之后, 来自驱动轮的逆向动力通过后齿圈和前行星架输入机构,使后行星架顺时针旋转,脱 离F1单向离合器锁止,实现了汽车滑行。当驱动轮转速低于发动机时,单向离合器重
19 2.动力流分析 下面进行辛普森机构各档位的动力流分析。 l)l档 把预选杆置于D位置,C2后多片离合器作用把输入动力传给前齿圈,F1单向离合器 作用,使后行星架固定不动。辛普森1档的动力流分析比较困难,因为在该档位前后行 星排可通过两个构件相互间连接。其输入动力经C2后多片离合器传给前齿圈,使其顺 时针旋转。前齿圈又带动前行星轮顺时针转动,由于前行星轮既可带动前行星架顺时 针转动(输出轴的转动),又可带动太阳轮边时针转动,因此前齿圈的转速通过前行 星轮被分解成两条传动路线,其中前星行架和太阳轮的转动方向比较明确,但前行星 架和太阳轮转速如何分配呢?由于后排行星架被FI单向离合器固定,因此后排行星齿 轮机构具有确定传动比,且是减速机构,另外后排行星齿轮机构通过后齿圈输出,它 的输出转速和转动方向应该和前行星架保持一致,因为前行星架和后齿圈为同一构件。 根据这两个条件,就可以确定前行星架和太阳轮之间的转速分配,显然太阳轮的转速 比前行星架快得多。 太阳轮逆时针的旋转带动后行星轮顺时针转动,行星轮再带动后齿圈顺时针转动, 由于后齿圈顺时针转动时,会给后行星架施加一个逆时针的力矩,通过F1单向离合器将 后行星架固定。后排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比是后齿圈和太阳轮齿数之比,但辛普森机构 1档传动比要大得多,计算也更复杂且有确定的传动比。 辛普森机构的1档具有汽车滑行功能,当驱动轮的转速超过了发动机的转速之后, 来自驱动轮的逆向动力通过后齿圈和前行星架输入机构,使后行星架顺时针旋转,脱 离F1单向离合器锁止,实现了汽车滑行。当驱动轮转速低于发动机时,单向离合器重
新锁止,变速器恢复驱动状态。 若要在1档实现发动机制动,则需要把预选杆置于L或1位置,此时后行星架被B2后 制动带固定,驱动轮逆向传入的动力通过变速器将发动机转速提高,从而消耗动力使 驱动轮转速迅速下降,实现发动机制动。 2)2档 C2后多片离合器和B1前制动带同时作用。此时涡轮输出轴经C2后多片离合器和前齿 圈连接,同时太阳轮组件被B2后制动带固定。 其动力经输入轴传给前齿圈,使之作顺时针旋转,由于太阳轮被固定,因此前行星 轮在前齿圈带动下,既有自转,又随行星架公转,行星轮和行星架都是顺时针转动, 行星架最后带动输出轴顺时针旋转。2档传动比取决于行星架当量齿数和前齿圈齿数之 比,它是一种传动比大于1的减速运动。2档的传动比仅仅和前排行星齿轮机构有关。 另外当输出轴转动时,同时会带动后齿圈顺时针转动,后太阳轮已被固定,此时后 行星轮和后行星架都顺时针空转F1单向离合器处于释放状态。 在上述的辛普森机构的2档工作状态下(预选杆置于D位),来自驱动轮的逆向传入 变速器的动力,可以直接传至发动机,实现发动机制动。 3)3档 C1前多片离合器和C2后多片离合器同时作用。C1前多片离合器的接合把动力传至太 阳轮,C2后多片离合器的接合把动力传至前齿圈。根据上述行星齿轮机构特征:任意 两元件同速同方向旋转即为直接档,则机构锁成一整体。在3档状态,前齿圈和太阳轮 均有相同旋转方向和速度。从另外角度分析,当来自C2后多片离合器的动力传至前齿 圈,再由前齿圈带动太阳轮逆时针转动,而来自C1前多片离合器的动力直接传给太阳 轮,使之顺时针转动,因此同一个太阳轮不可能出现两个转动方向,只能相互间锁止 成一整体。当机构整体顺时针转动时,n单向离合器和后行星架处于释放状态。3档是 直接档,它的传动比是1:1。 在3档状态下,只存在发动机制动的功能,而不存在汽车滑行的作用。 4)倒档 C1前多片离合器和B2后制动带同时作用。C1前多片离合器的接合把动力传给太阳 轮,B2后制动带的作用使后行星架固定。此时动力经输R入轴传给了太阳轮并使其顺 时针转动,因后行星架已被固定,后行星轮成了过渡轮,因此后行星轮是逆时针转 动,井使后齿圈也逆时针转动,最终后齿圈带动输出轴逆时针旋转。倒档传动比等 于后齿圈齿数和太阳轮齿数之比,是传动比大于1的减速运动。从上述可知,倒档的 传动比仅仅和后排行星齿轮机构相关。 另外,当输出轴逆时针转动时,使前行星架同时也逆时针转动,此时前排太阳轮 是顺时针转动,这两个构件的不同方向的旋转,使前齿圈产生逆时针方向的空转。 9.3.3辛普森式四档行星齿轮机构 早期的轿车自动变速器大多采用三档行星齿轮变速器,其最高档3档是传动比为1 的直接档。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发达国家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要求日趋严格,越 来越多的轿车自动变速器采用了四档行星齿轮变速器。其最高档4档是传动比小于1 的超速档。这种自动变速器的优点是除了能降低汽车燃油消耗外,还可以使发动机 经常处于较低转速的运转工况,以减小运转噪声,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20 新锁止,变速器恢复驱动状态。 若要在1档实现发动机制动,则需要把预选杆置于L或1位置,此时后行星架被B2后 制动带固定,驱动轮逆向传入的动力通过变速器将发动机转速提高,从而消耗动力使 驱动轮转速迅速下降,实现发动机制动。 2)2档 C2后多片离合器和B1前制动带同时作用。此时涡轮输出轴经C2后多片离合器和前齿 圈连接,同时太阳轮组件被B2后制动带固定。 其动力经输入轴传给前齿圈,使之作顺时针旋转,由于太阳轮被固定,因此前行星 轮在前齿圈带动下,既有自转,又随行星架公转,行星轮和行星架都是顺时针转动, 行星架最后带动输出轴顺时针旋转。2档传动比取决于行星架当量齿数和前齿圈齿数之 比,它是一种传动比大于1的减速运动。2档的传动比仅仅和前排行星齿轮机构有关。 另外当输出轴转动时,同时会带动后齿圈顺时针转动,后太阳轮已被固定,此时后 行星轮和后行星架都顺时针空转F1 单向离合器处于释放状态。 在上述的辛普森机构的2档工作状态下(预选杆置于D位),来自驱动轮的逆向传入 变速器的动力,可以直接传至发动机,实现发动机制动。 3)3档 C1前多片离合器和C2后多片离合器同时作用。C1前多片离合器的接合把动力传至太 阳轮,C2后多片离合器的接合把动力传至前齿圈。根据上述行星齿轮机构特征:任意 两元件同速同方向旋转即为直接档,则机构锁成一整体。在3档状态,前齿圈和太阳轮 均有相同旋转方向和速度。从另外角度分析,当来自C2后多片离合器的动力传至前齿 圈,再由前齿圈带动太阳轮逆时针转动,而来自C1前多片离合器的动力直接传给太阳 轮,使之顺时针转动,因此同一个太阳轮不可能出现两个转动方向,只能相互间锁止 成一整体。当机构整体顺时针转动时,n单向离合器和后行星架处于释放状态。3档是 直接档,它的传动比是1:1。 在3档状态下,只存在发动机制动的功能,而不存在汽车滑行的作用。 4)倒档 C1前多片离合器和B2后制动带同时作用。C1前多片离合器的接合把动力传给太阳 轮,B2后制动带的作用使后行星架固定。此时动力经输R入轴传给了太阳轮并使其顺 时针转动,因后行星架已被固定,后行星轮成了过渡轮,因此后行星轮是逆时针转 动,井使后齿圈也逆时针转动,最终后齿圈带动输出轴逆时针旋转。倒档传动比等 于后齿圈齿数和太阳轮齿数之比,是传动比大于1的减速运动。从上述可知,倒档的 传动比仅仅和后排行星齿轮机构相关。 另外,当输出轴逆时针转动时,使前行星架同时也逆时针转动,此时前排太阳轮 是顺时针转动,这两个构件的不同方向的旋转,使前齿圈产生逆时针方向的空转。 9.3.3 辛普森式四档行星齿轮机构 早期的轿车自动变速器大多采用三档行星齿轮变速器,其最高档3档是传动比为1 的直接档。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发达国家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要求日趋严格,越 来越多的轿车自动变速器采用了四档行星齿轮变速器。其最高档4档是传动比小于1 的超速档。这种自动变速器的优点是除了能降低汽车燃油消耗外,还可以使发动机 经常处于较低转速的运转工况,以减小运转噪声,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