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有源滤波电路。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然后由教师课堂讲授完成:对主 要知识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讲授:对难点内容采用理论讲解过程结合案例教学 方式完成。 第一节集成运放组成的运算电路 要求:了解对数运算电路和指数运算电路。 第二节模拟乘法器及其在运算电路中的应用 要求:掌握模拟乘法器在运算电路中的应用。 第三节有源滤波电路 要求:了解有源滤波电路。 第九章波形的发生和变换电路 重点:RC正弦波振荡电路。 难点: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然后由教师课堂讲授完成:对主要 知识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讲授;对难点内容采用理论讲解过程结合案例教学方式 完成。 第一节正弦波振荡电路 要求:掌握RC正弦波振荡电路。 第二节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要求:了解矩形波发生电路。 第三节波形变换电路 要求:了解三角波-锯齿波变换电路。 第十章直流电源 重点: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 难点: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然后由教师课堂讲授完成:对主 要知识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讲授:对难点内容采用理论讲解过程结合案例教学 方式完成。 第一节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要求: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 第二节单相整流电路 要求:掌握半波整流电路和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19
19 难点:有源滤波电路。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然后由教师课堂讲授完成;对主 要知识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讲授;对难点内容采用理论讲解过程结合案例教学 方式完成。 第一节集成运放组成的运算电路 要求:了解对数运算电路和指数运算电路。 第二节模拟乘法器及其在运算电路中的应用 要求:掌握模拟乘法器在运算电路中的应用。 第三节有源滤波电路 要求:了解有源滤波电路。 第九章波形的发生和变换电路 重点:RC 正弦波振荡电路。 难点: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然后由教师课堂讲授完成;对主要 知识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讲授;对难点内容采用理论讲解过程结合案例教学方式 完成。 第一节正弦波振荡电路 要求:掌握 RC 正弦波振荡电路。 第二节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要求:了解矩形波发生电路。 第三节波形变换电路 要求:了解三角波-锯齿波变换电路。 第十章直流电源 重点: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 难点: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然后由教师课堂讲授完成;对主 要知识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讲授;对难点内容采用理论讲解过程结合案例教学 方式完成。 第一节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要求: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 第二节单相整流电路 要求:掌握半波整流电路和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三节滤波电路 要求:了解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四节稳压管稳压电路 要求:了解稳压管稳压电路的稳压原理。 第五节线性稳压电路 要求:掌握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六节开关型稳压电路 要求:了解串联开关型稳压电路。 六、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作亚 题量 备注 章节 主要内容 讲 实实课 讨习 验 训外 论 题 计 一 导言 2 2 0 集成运放及其基本应 6 4 10 二 用 6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 ? 三 5 本应用电路 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 8 4 12 四 5 放大电路 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 4 五 1 大电路 六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6 6 七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6 6 6 八 信号的运算和滤波 4 1 波形的发生与变换电 4 九 1 路 直流电源 4 4 0 合计 48 56 30 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一)教材 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第一版。 (二)教学参考书 [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一模拟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第六版。 [2]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8,第 20
20 第三节滤波电路 要求:了解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四节 稳压管稳压电路 要求:了解稳压管稳压电路的稳压原理。 第五节 线性稳压电路 要求:掌握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六节 开关型稳压电路 要求:了解串联开关型稳压电路。 六、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作业 题量 备注 章节 主要内容 讲 授 实 验 实 训 课 外 讨 论 习 题 小 计 一 导言 2 2 0 二 集成运放及其基本应 用 6 4 10 6 三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 本应用电路 4 4 5 四 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 放大电路 8 4 12 5 五 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 大电路 4 4 1 六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6 6 5 七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6 6 6 八 信号的运算和滤波 4 4 1 九 波形的发生与变换电 路 4 4 1 十 直流电源 4 4 0 合计 48 8 56 30 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一)教材 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第一版。 (二)教学参考书 [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第六版。 [2]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8,第
三版。 [3]博伊尔斯塔德(美).模拟电子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6,第一版。 八、其他说明 本课程是在学生掌握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因课时所限, 某些章节知识点不予完全展开。 21
21 三版。 [3]博伊尔斯塔德(美).模拟电子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6,第一版。 八、其他说明 本课程是在学生掌握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因课时所限, 某些章节知识点不予完全展开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Digital ElectronicTechnology) 执笔者:周月霞 审核人:陈国杰 编写日期:2017年9月 一、 课程基本信息 适用专业 光源与照明专业 开课单位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类型 工程基础课 课程性质 必修课 是否为双语 否 学分数 3学分 学时数 总学时48,其中:实验(实训)8学时:课外0学时 先修课程 大学物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 后续课程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二、课程简述 本课程是光源与照明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是电工、电子系列课程知识平台 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重要技术基础课。 要求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本课程通过对 常用数字集成器件、数字电路及其系统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 本理论,初步掌握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以后深入学习数字电子技术领域的相关内容和专业应用打好基础。 三、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本课程对应之学生核心能力) 序号 选项 对应之学生核心能力 具有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的能力。 具有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的能力。 具有选择与使用解决光源与照明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所需要的技术、资 源、现代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 具有在半导体芯片、光源、照明产品、驱动电源和智能照明等行业进行 产品设计和开发、技术改造及工程应用的能力。 22
22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Digital ElectronicTechnology) 执 笔 者:周月霞 审 核 人:陈国杰 编写日期:2017 年 9 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适用专业 光源与照明专业 开课单位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类型 工程基础课 课程性质 必修课 是否为双语 否 学分数 3 学分 学时数 总学时 48 ,其中:实验(实训)8 学时;课外 0 学时 先修课程 大学物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 后续课程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二、课程简述 本课程是光源与照明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是电工、电子系列课程知识平台 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重要技术基础课。 要求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本课程通过对 常用数字集成器件、数字电路及其系统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 本理论,初步掌握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以后深入学习数字电子技术领域的相关内容和专业应用打好基础。 三、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本课程对应之学生核心能力) 序号 选项 对应之学生核心能力 1 √ 具有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的能力。 2 √ 具有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的能力。 3 √ 具有选择与使用解决光源与照明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所需要的技术、资 源、现代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 4 √ 具有在半导体芯片、光源、照明产品、驱动电源和智能照明等行业进行 产品设计和开发、技术改造及工程应用的能力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能够就光源与照明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 5 沟通和交流。能够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 学科环境中应用。 能够发掘和分析数据/案例/文献中的研究成果,并运用其解决光源与照 6 明领域的复杂综合性工程问题。 能够认识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 7 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可持续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能够适应技术、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光源与照明领域工 8 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目标 考核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能较深刻理解数字电路 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并能比较灵活地加以应用。 (二)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形式。 (三)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包括实验、平时成绩及期末成绩,其中实验成绩占15%,平时成绩占25% (其中考勤占10%,作业占15%),期末成绩占60%。 评量方式及占比 口小考,占比 ☐期中考,占比 √期末考,占比60% √作业, 占比15% √书面报告,占比15%口口头报告,占比 口口试,占比 口实作成品,占比 √其他,请说明:考勤,占比10% 五、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章数字逻辑概论 重点:基本逻辑运算、逻辑函数及表示方法。 难点:各种数制间相互转换。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方式。 第一节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数制及不同进制的相互转换 第三节二进制代码 第四节基本逻辑运算 23
23 5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能够就光源与照明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 沟通和交流。能够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 学科环境中应用。 6 能够发掘和分析数据/案例/文献中的研究成果,并运用其解决光源与照 明领域的复杂综合性工程问题。 7 能够认识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 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可持续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能够适应技术、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8 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光源与照明领域工 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目标 考核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能较深刻理解数字电路 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并能比较灵活地加以应用。 (二)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形式。 (三)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包括实验、平时成绩及期末成绩,其中实验成绩占 15%,平时成绩占 25% (其中考勤占 10%,作业占 15%),期末成绩占 60%。 评量方式及占比 □小考,占比________ □期中考,占比________ 期末考,占比__60%_____ 作业, 占比__15%___ 书面报告,占比__15%__ □口头报告,占比_____ □口试,占比 ________ □实作成品,占比___ 其他,请说明:_考勤_,占比_ 10%____ 五、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章数字逻辑概论 重点:基本逻辑运算、逻辑函数及表示方法。 难点:各种数制间相互转换。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方式。 第一节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数制及不同进制的相互转换 第三节二进制代码 第四节基本逻辑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