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开口 特点 (B) 中心轴(凸轮轴)每一回 .09d 转,形成两次梭口: ■梭口高度由凸轮的大小半 60 09 径之差及踏综杆作用臂的 长短决定; ■综框的运动规律由凸轮外 A60 .0998 廓形状决定。 .09d (a)
第五章 开口 ◼ 中心轴(凸轮轴)每一回 转,形成两次梭口; ◼ 梭口高度由凸轮的大小半 径之差及踏综杆作用臂的 长短决定; ◼ 综框的运动规律由凸轮外 廓形状决定。 特点
第五章开口 1)凸轮外形与综框升降的关系 月160 品60 A60 () B 月60 3/60 B60月60品60A60月60A60 360 月60 综平 综平 静止阶段 AB CD →D→E>A>B>F>C→D 闭合阶段 DE BF CD 梭口梭口 静止梭口 梭口 静止 开口阶段 EA FC 梭口张开闭合 张开 闭合 张开 (静止) 综平 E F
第五章 开口 1)凸轮外形与综框升降的关系
第五章开口 结论1 凸轮一转,对应一个梭口的变化周期R, 每开一次梭口,凸轮转过的角度B=360°/R F () B 60 月60A60A60B60B60 360°
第五章 开口 凸轮一转,对应一个梭口的变化周期 Rw, 每开一次梭口,凸轮转过的角度β=360º/Rw 结论1
第五章开口 结论2 织机主轴每回转一转,经纱开口一次,而踏盘每回转 一转,则要开口Rw次,完成一个梭口变化周期。所以 主轴同踏盘轴的传动比应该是n主/n踏=Rw/1。 织平纹时,主轴同踏盘轴的传动比是n主/n踏=2。 轴 主轴 踏盘(2页) 中心轴 中心轴 轴助轴 踏盘(4页)
第五章 开口 ◼ 织机主轴每回转一转,经纱开口一次,而踏盘每回转 一转,则要开口Rw次,完成一个梭口变化周期。所以 主轴同踏盘轴的传动比应该是n主/n踏=Rw/1。 ◼ 织平纹时,主轴同踏盘轴的传动比是n主/n踏=2。 结论2
第五章开口 2)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机构的优缺点 ■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制造精度要求不高。 吊综皮带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伸长,必须周期性检查梭 口位置。 踏综杆挂综处作园弧摆动,综框在运动中前后晃动,经 纱与综丝的摩擦增多,引起断头。 上梁和吊综装置影响机台光线,不利于检查布面。 油污疵点
第五章 开口 2)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机构的优缺点 ◼ 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制造精度要求不高。 ◼ 吊综皮带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伸长,必须周期性检查梭 口位置。 ◼ 踏综杆挂综处作园弧摆动,综框在运动中前后晃动,经 纱与综丝的摩擦增多,引起断头。 ◼ 上梁和吊综装置影响机台光线,不利于检查布面。 ◼ 油污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