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问题与应用:结合我国实际说明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必要性 第六节本教材的特点 主要内容:反映学科变迁:介绍主线略去枝线:每章的结束语对相关内容作 评点。 (三)思考与实践 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演变历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多媒体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均衡价格形成的一系列相关概念:需求与供给、需求变动与供给变 动、供求规律:弹性、需求弹性、供给弹性:蛛网模型。其中,有效的需 求是指有欲望且有能力,借此我们可以告诫学生一定努力学习、拼搏向上, 这样自己的能力能满足欲望才叫有效需求,相反自己的能力不能匹配欲望 的时候强行去满足的话,结果都是以悲剧收场,就像校园贷、大学生裸条 伊第第 2理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经济模型、参数、经济变量、 理解价格调节、市场机制的作用 3.了解:均衔价格在现实经济中运用的一般原理等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1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个体经济单位、经济人 3.问题与应用:了解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图 第二节需求曲线 1.主要内容:需求函数、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需求函数、需求曲线 3问题与应用:线性需求曲线常用形式、特征、常数项的经济意义 第三节供给曲线 1主要内容:供给函数、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供给函数、供给曲线 3问题与应用:线性供给曲线常用形式、特征、常数项的经济意义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1.主要内容:均衡价格的决定、均衡价格的变动、供求定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均衡、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供求定理 6
6 ⒊问题与应用:结合我国实际说明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必要性 第六节 本教材的特点 主要内容:反映学科变迁;介绍主线略去枝线;每章的结束语对相关内容作 评点。 (三)思考与实践 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演变历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多媒体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目的与要求 ⒈掌握:均衡价格形成的一系列相关概念;需求与供给、需求变动与供给变 动、供求规律;弹性、需求弹性、供给弹性;蛛网模型。其中,有效的需 求是指有欲望且有能力,借此我们可以告诫学生一定努力学习、拼搏向上, 这样自己的能力能满足欲望才叫有效需求,相反自己的能力不能匹配欲望 的时候强行去满足的话,结果都是以悲剧收场,就像校园贷、大学生裸条 贷等等。 ⒉理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经济模型、参数、经济变量、 理解价格调节、市场机制的作用 ⒊了解:均衡价格在现实经济中运用的一般原理等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⒈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 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个体经济单位、经济人 ⒊问题与应用:了解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图 第二节 需求曲线 ⒈主要内容:需求函数、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表 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需求函数、需求曲线 ⒊问题与应用:线性需求曲线常用形式、特征、常数项的经济意义 第三节 供给曲线 ⒈主要内容:供给函数、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表 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供给函数、供给曲线 ⒊问题与应用:线性供给曲线常用形式、特征、常数项的经济意义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⒈主要内容:均衡价格的决定、均衡价格的变动、供求定理 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均衡、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供求定理
3.问题与应用:需求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 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析和动态分析 1.主要内容: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析和动态分析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参数、内生与外生变量、动、静态分析 3.问题与应用: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主要内容:弹性、弧弹性、点弹性、需求及供给的价格、收入弹性、弹性 值的分布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需求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 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恩格尔定律 3问题与应用:线性需求函数弹性值的分布区域、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 形响弹性的因素、商品之间的关系与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值的关系 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1.主要内容:价格对资源的调配作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限制价格(最高限价、最低限价)、支持价格 3问题与应用:用弹性原理解释“谷贱伤农 第八节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 1主要内容:蛛网模型的基本假定、模型的表达式、三类蛛网模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蛛网模型、模型收敛、发散或封闭的条件 3问题与应用:运用图形解释蛛网模型 第九节结束语 1主要内容:归纳本章知识、指出本章知识的不足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需求、供给的相关知识: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形成 3.问题与应用:理顺价格形成的原因、利用本章知识去分析现实现状,如“谷 贱伤农”、 “蛛网模型”等。 (三)思考与实践 1名词解释:需求变动及需求量变动、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弹性、均衡 2.计算题:①Q2=50-5P,Q=-10+5P,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并 求当Q°=60-5P而供给函数不变时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当 Q=-5+5P而需求函数不变时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②需求函数为Q=MP,其中M表示收入,N为常数,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和需求的收入占弹性 ③某商品市场上有100个消费者,其中,60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1/3的商品, 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为3。另外40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2/3的商 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为6。求:按100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 7
7 ⒊问题与应用:需求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 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析和动态分析 ⒈主要内容: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析和动态分析 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参数、内生与外生变量、动、静态分析 ⒊问题与应用: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⒈主要内容:弹性、弧弹性、点弹性、需求及供给的价格、收入弹性、弹性 值的分布 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需求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 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恩格尔定律 ⒊问题与应用:线性需求函数弹性值的分布区域、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 影响弹性的因素、商品之间的关系与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值的关系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⒈主要内容:价格对资源的调配作用 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限制价格(最高限价、最低限价)、支持价格 ⒊问题与应用:用弹性原理解释“谷贱伤农” 第八节 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 ⒈主要内容:蛛网模型的基本假定、模型的表达式、三类蛛网模型 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蛛网模型、模型收敛、发散或封闭的条件 ⒊问题与应用:运用图形解释蛛网模型 第九节 结束语 ⒈主要内容:归纳本章知识、指出本章知识的不足 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需求、供给的相关知识;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形成 ⒊问题与应用:理顺价格形成的原因、利用本章知识去分析现实现状,如“谷 贱伤农”、 “蛛网模型”等。 (三)思考与实践 ⒈名词解释:需求变动及需求量变动、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弹性、均衡 ⒉计算题:① Q P d = 50−5 ,Q P S = −10+5 ,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并 求 当 Q P d = 60−5 而 供 给 函数 不 变 时的 均 衡 价格 与 均 衡 数量 ; 当 Q P S = −5+ 5 而需求函数不变时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②需求函数为 MP-N Q = ,其中 M 表示收入,N 为常数,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和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③某商品市场上有 100 个消费者,其中,60 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 1/3 的商品, 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3。另外 40 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 2/3 的商 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6。求:按 100 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